阿富汗伸出的一隻觸手,和我國接壤,瓦罕走廊是怎樣形成的?

2021-01-21 網易

2021-01-05 07:25:47 來源: 凱泰科技說

舉報

  

  阿富汗的主體部分,距離我國有上百公裡,但說起來,有一處特殊而又重要的通道,也讓阿富汗和我國有了接壤的機會。這個狹長的通道,就像是阿富汗伸出的一隻觸手,讓中阿兩國間有所聯繫。這就是瓦罕走廊,那麼它是怎樣形成的呢?

  地圖上看,瓦罕走廊被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我國包圍,全長四百多公裡,有一百多公裡在我國境內,而寬度,最寬也只有75公裡左右,最窄處甚至只有15公裡左右,呈現出一個狹長的形狀。現在說起它,人們主要認為,指的是在阿富汗的,那三百多公裡的部分,它與我國的邊界線,也只有92.45公裡。但此地與我國仍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原本更是屬於我國的領土,那麼它又是怎麼到阿富汗手上的呢?

  

  早在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瓦罕走廊就是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通道。唐朝時,玄奘出行天竺,同樣也是經瓦罕走廊地區進入西域。可以說,早在那些時候,瓦罕走廊就是連接中亞、西亞的重要交流通道,是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溝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哪怕是現在,仍然可以被視為「亞洲的十字路口」。直到早清,這裡也還是我國的領土。

  不過,到了19世紀後半期的時候,佔領印度次大陸的英國人,就有了想要蠶食阿富汗的想法。好巧不巧,沙俄也在這時,想要入侵阿富汗國土。雙方爭執多年,最後為了緩解衝突,沙俄與英國籤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其中,就把瓦罕走廊割讓給阿富汗,作為「隔離緩衝區」。既然如此,現如今的我國,是不是應該想辦法,讓瓦罕走廊這個重要的交流通道,重回我國呢?

  

  或許現在還不是時候。從地理上看,瓦罕走廊北面是帕米爾高原,南面是興都庫什山脈,而瓦罕走廊的海拔稍低,就像是被群山包圍其中。但平均海拔也超過4000米。而且除夏季外,其他時候群山均被大雪覆蓋,環境不適宜人類大規模聚集,人跡罕至。也就在中國境內的部分建設有少量公路,其他地區甚至無路可走。也就是說,想要把此地建設起來,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目前看來,有些得不償失。

  

  這還不止,如今的阿富汗還長期處於戰火中。我國之所以沒有受到阿富汗戰亂的影響,主要也得歸功於瓦罕走廊的存在,難民難以翻越高山來到我國新疆地區,也讓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我國新疆,不至於受到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另外,瓦罕走廊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緊鄰的也是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印巴在此也是爭議不斷。所以說,我國並不急於在此地如此混亂、危險的時期,還要來插上一腳。或許現在該做的,是不斷提升本國自己的實力。雖然瓦罕走廊總被認為,被人們遺忘在了世界的角落,但相信它必然也有被記起的那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阿富汗的「大長手」,瓦罕走廊有什麼戰略價值,該不該利用
    阿富汗的「大長手」,瓦罕走廊有什麼戰略價值,該不該利用 海拔四千米的帕米爾高原上,沿中巴友誼公路行駛幾百公裡,到著名的紅旗拉普邊防站,公路旁邊一條不顯眼的支路伸向西邊山谷,路牌上寫著:瓦罕走廊,有戰士在路牌邊站崗。瓦罕走廊的塔吉克族是高山塔吉克,說帕米爾語。
  • 阿富汗竟然和中國接壤?
    阿富汗,全稱阿富汗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是位於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在看到中國地圖的時候,大家可能會看到在新疆和西藏西部,阿富汗是通過一塊特別狹窄的土地和中國接壤。這塊土地叫做瓦罕走廊,是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因為非常狹窄像走廊因此得名。
  • 中國與阿富汗接壤的神秘地帶,一處人跡罕至的禁區,來過的人不多
    中國與阿富汗的邊境線長約92公裡,可能是中國與交界的國家中最短的邊境線了。從中國邊境線上進入阿富汗境內就是一條狹長的通道了,這條通道叫做瓦罕走廊,全長300公裡,不過,平時是人跡罕至,幾乎沒什麼人走,相信你也不敢走。
  • 中國一神奇鄰國,相隔甚遠,可卻伸出4百公裡長手與中國接壤
    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雖然是說人際交往的,其實對於國家之間的相處同樣適用,和我國相鄰的這些國家在近代史上都曾經遭受過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略,同樣的經歷讓我國和這些國家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友好。
  • 瓦罕走廊:阿富汗與我國唯一的通道,清朝前曾是中國領土
    瓦罕走廊是鮮少有人知道的中國邊境 不錯,從古至今,瓦罕走廊便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山谷,無論從它的地形地貌還是地理位置、歷史來看。 "走廊"在地理學術中的概念一般指的是兩側均被山川、河流或其他各種障礙阻隔而形成的一種狹長地帶。
  • 瓦罕走廊:阿富汗和我國的唯一通道,一個註定不平凡的山谷
    提到「瓦罕走廊」,大家定會有些許印象,在初中的地理課上老師在講述中國邊境時,一定會提到它,它是我國和阿富汗唯一的陸路通道,從它歷經的歷史來看,就註定了這個山谷不平凡。說到走廊,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我們所說的建築中的走廊,在地理上「走廊」實則是指被河流、山川或者是自然界中其他的不可抗力因素所阻礙而形成的狹長地帶。
  • 與我國邊境線接壤最短的國家?竟然只有90公裡長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幅員遼闊,所以無論是陸路還是海上都有許多鄰國。我們熟悉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蒙古和俄羅斯是邊界線最長的兩個國家,都綿延數千公裡。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阿富汗也與我們接壤。
  • 瓦罕走廊是中國與阿富汗唯一連接,對中國意義非凡,為何沒修公路
    這條走廊右邊是中國,左邊是阿富汗,上下兩邊則是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段,瓦罕走廊就被夾在這兩個國家和兩處高地之間。瓦罕走廊原本是中國的領土,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華夏文明和印度中亞文明交流的通道,東晉高僧法顯、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經漢譯創始人安西高都曾經過這裡去印度研究佛法,大唐軍隊也曾穿越此地幫助藩國平定叛亂。
  • 我國進入阿富汗的瓦罕走廊高清地圖及其現狀
    瓦罕走廊又稱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爾,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的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西起阿姆河上遊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整個走廊東西長約300公裡,南北最窄處僅15公裡,最寬處約75公裡。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公裡。
  • 瓦罕走廊:阿富汗的隱秘天堂
    據稱,近日Badakhshan省議會向阿富汗政府急報,ISIS要在該省建立根據地。其實早在今年2月,阿富汗媒體已報導說,北昆都士省省長稱ISIS正在大量湧入Badakhshan等地,建立恐怖分子訓練基地,以便在包括Badakhshan省的阿富汗東北部地區開展恐怖活動。如報導屬實、ISIS得逞,與我國新疆接壤的瓦罕走廊也會落入ISIS的勢力範圍。
  • 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陸地邊境線——中國、阿富汗瓦罕走廊邊境
    瓦罕走廊,又稱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爾,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的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交通通道,是古絲綢之路經過之處。張騫出使西域、法顯西行求佛、玄奘西天取經等歷史上進行文化交流的大師們都曾經取道此地。它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 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
    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的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西起阿姆河上遊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整個走廊東西長約400公裡,南北最窄處僅15公裡,最寬處約75公裡。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公裡。 瓦罕走廊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東、南兩面地勢較高,西、北部地勢較低。
  • 中國與阿富汗之間,有一條神秘通道,該通道為何獲得高度關注
    中國和阿富汗之間,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叫做「瓦罕走廊」。這條走道在古代曾發揮重要的作用,今天依然有人惦記,想借去用。那麼,這條神秘的通道是怎樣的呢?(瓦罕走廊)瓦罕走廊又稱阿富汗走廊,呈東西走向,全長400
  • 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有什麼戰略價值嗎?該不該利用?
    多看歷史,多看地理 瓦罕走廊既然是中國的為何不能完整的收復回來?還居然阿富汗300公裡,而我方只有近100公裡面積?如不能完整收復也應平分這近400公裡的該走廊的。 整條瓦罕走廊呈現東西走向,總長約300多公裡。
  • 外媒丨瓦罕走廊,「一帶一路」的潛力股
    有人曾說,瓦罕走廊是被遺忘的古絲綢之路。如今,「一帶一路」倡議給它帶來了發展的希望。9月14日,巴基斯坦《每日時報》發文分析了瓦罕走廊在區域一體化、經濟合作方面存在的潛力,以及周邊國家如何從中受益。瓦罕走廊在哪裡?
  • 連接中亞和西亞的瓦罕走廊,中國為什麼不建設?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在亞洲中部,有著這麼一條特殊而又重要的走廊被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中國,巴基斯坦所包圍是連接中亞和西亞之間的重要交流通道今天三哥就來結合地圖帶大家看看這塊曾經屬於我們的重要走廊瓦罕走廊是從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我國新疆地區是一條東西向的狹長走廊,長約300公裡,南北最窄處僅有15公裡最寬處75公裡
  • 逃難到阿富汗,被封閉的吉爾吉斯人,被遺忘的瓦罕走廊
    自從張騫打通了東西方往來的通道——絲綢之路,瓦罕走廊逐漸成為了喀什到撒馬爾罕的重要通道。一千多年後絲綢之路逐漸式微,被崇山峻岭包圍的瓦罕走廊就被困在各國的國界線之中,成一道外界無法觸及的真空地帶。甚至極端分子掃蕩阿富汗時,大山為瓦罕走廊提供了庇護,沒有戰爭 ,連塔利班都不曾涉足。
  • 瓦罕走廊【一】
    這條橫亙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天路」,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貿易的重要通道,也是古往今來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我國與阿富汗之間的唯一陸上通道。它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素有「雞鳴四國走廊」之稱。藍天、白雲、雪山、牧場,仙境般地瓦罕走廊;戍邊、守防、執勤、站崗,鋼鐵般地邊關衛士。
  • 走進中國西部邊境軍事禁區——神秘的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裡的喀喇其庫爾河  兩個月前,西方媒體紛紛報導稱,北約欲向借道中國瓦罕走廊為駐阿富汗部隊運送補給,進行反恐戰爭。  瓦罕走廊外:世界上最主要軍事力量的角逐場  瓦罕走廊位於「世界的肚臍」——帕米爾高原之上,是中國最複雜的邊境,也是中亞地區最複雜的邊境通道。瓦罕走廊為東西走向,長約400公裡,連接中國、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四國。
  • 瓦罕走廊告急?
    據稱,近日Badakhshan省議會向阿富汗政府急報,ISIS要在該省建立根據地。其實早在今年2月,阿富汗媒體已報導說,北昆都士省省長稱ISIS正在大量湧入Badakhshan等地,建立恐怖分子訓練基地,以便在包括Badakhshan省的阿富汗東北部地區開展恐怖活動。如報導屬實、ISIS得逞,與我國新疆接壤的瓦罕走廊也會落入ISIS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