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罕走廊:阿富汗和我國的唯一通道,一個註定不平凡的山谷

2021-01-11 文史記

東晉高僧法顯經古絲綢之路以西行求佛法,著下《佛國記》,古絲綢之路上變化莫測,無論是氣候還是地形,都給行人帶來了極大考驗,《佛國記》中也有記載路徑蔥嶺時所見之景:「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

提到「瓦罕走廊」,大家定會有些許印象,在初中的地理課上老師在講述中國邊境時,一定會提到它,它是我國和阿富汗唯一的陸路通道,從它歷經的歷史來看,就註定了這個山谷不平凡。說到走廊,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我們所說的建築中的走廊,在地理上「走廊」實則是指被河流、山川或者是自然界中其他的不可抗力因素所阻礙而形成的狹長地帶。

瓦罕走廊便是這樣的狹長地帶,廣義上瓦罕走廊大約長400公裡,為東西走向,走廊中最寬的地方有75公裡,最窄的地方只有15公裡,差距明顯。有300公裡在阿富汗境內,中國境內僅僅只有100公裡左右,其中中阿邊界線有92.45公裡。作為陸地上的邊境地區,它也是全世界時差相差最懸殊的邊境,92.45公裡的長度就跨越了三個半時區。

走廊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高海拔,瓦罕走廊每年有8到9個月的時間處於封山狀態。這裡地勢複雜,四處都是荒漠高原,氣候更是惡劣,對於人類來說生存條件極為惡劣,但這樣惡劣的環境卻是阿富汗雪豹和馬可波羅羊兩種瀕危動物的主要棲息地之一。

地形上,這條走廊幾乎連接了整個中亞大陸,它在歷史上也是歐亞大陸上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它連接著華夏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中亞文明以及歐洲文明,是文化交流不和或缺的重要通道。瓦罕走廊北靠帕米爾高原南側,和塔吉克斯坦相鄰;西鄰噴赤河以及帕米爾河,這兩條河流都來自於阿姆河;東側則是和我國新疆塔吉克自治縣相接;南靠興都庫什山脈和巴基斯坦。

歷史上,東晉高僧法顯西行求佛和唐朝高僧玄奘取經都路徑此處。在公元748年時,唐朝消滅小勃律國滅,絲綢之路也就這樣被重新打開。並且在此處設立了「蔥嶺守捉」,管理新疆地區和帕米爾地區。後來瓦罕走廊一帶被西南亞地區興起的大食國和青藏地區興起的吐蕃和蔥嶺等小國佔領,這片疆域就不再是唐朝所有。

清朝時期,清政府平定了準格爾叛亂以及大小和卓木叛亂,將天山南北地區統一,後來到了晚清時期,清朝大臣左宗棠收復新疆後在帕米爾高原建立了哨所,因此瓦罕走廊的一部分再一次回歸中國。後來到了19世紀末,俄羅斯帝國在對外大肆擴張,瓦罕走廊一帶自然也成為了他們看好的擴張地區。

而與此同時,英國也在對外擴張,並且將自己的勢力滲透到了阿富汗地區,還不斷地將勢力逐步向帕米爾地區擴張。正處於甲午中日戰爭前夕的清政府無力顧之,但還是向英國、俄羅斯進行了抗議和交涉。

1895年3月11日,英俄籤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協議中將瓦罕走廊作為兩國的「緩衝地帶」。時間到1963年,時任中國外交部部長的陳毅元帥和阿富汗內務大臣進行交涉,並在北京籤訂了關於兩國邊境的條約,從此瓦罕走廊成為了兩國認定且不存在爭議的國界線。

在此處居住的居民大多都是塔吉克人,是伊斯蘭教的信奉者,語言為瓦罕語,以遊牧為生。因環境的惡劣,這裡的居民大多都是靠天吃飯,耕地極少,零星分布的高山牧場,在雨季還容易受到山洪的侵襲,這裡非常的貧困,生活在此處的人也面臨著醫療、教育和糧食都卻反的問題,還有恐怖主義和毒品的問題。因此在中國境內的瓦罕走廊一帶也成為了中國脫貧攻堅的挑戰。

瓦罕走廊連接著中亞各國,他們的資源豐富,有著石油和天然氣等,如果我們可以和這些國家通過發展瓦罕走廊來進行商貿活動,這對我國和中亞各國的區域一體化都有著重大意義。但是就目前的國際政治形勢以及中亞各國的複雜環境看,要實現這樣的願望不是一件易事,這一帶未來的發展定是充滿了艱辛,但心懷願望就總會有實現的一天,不管時間長短。

參考資料:

《佛國記》

相關焦點

  • 瓦罕走廊:阿富汗與我國唯一的通道,清朝前曾是中國領土
    瓦罕走廊是鮮少有人知道的中國邊境 不錯,從古至今,瓦罕走廊便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山谷,無論從它的地形地貌還是地理位置、歷史來看。 "走廊"在地理學術中的概念一般指的是兩側均被山川、河流或其他各種障礙阻隔而形成的一種狹長地帶。
  • 瓦罕走廊是中國與阿富汗唯一連接,對中國意義非凡,為何沒修公路
    這條走廊右邊是中國,左邊是阿富汗,上下兩邊則是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段,瓦罕走廊就被夾在這兩個國家和兩處高地之間。瓦罕走廊原本是中國的領土,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華夏文明和印度中亞文明交流的通道,東晉高僧法顯、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經漢譯創始人安西高都曾經過這裡去印度研究佛法,大唐軍隊也曾穿越此地幫助藩國平定叛亂。
  • 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
    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的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西起阿姆河上遊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整個走廊東西長約400公裡,南北最窄處僅15公裡,最寬處約75公裡。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公裡。 瓦罕走廊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東、南兩面地勢較高,西、北部地勢較低。
  • 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陸地邊境線——中國、阿富汗瓦罕走廊邊境
    瓦罕走廊,又稱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爾,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的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交通通道,是古絲綢之路經過之處。張騫出使西域、法顯西行求佛、玄奘西天取經等歷史上進行文化交流的大師們都曾經取道此地。它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 瓦罕走廊:阿富汗的隱秘天堂
    據稱,近日Badakhshan省議會向阿富汗政府急報,ISIS要在該省建立根據地。其實早在今年2月,阿富汗媒體已報導說,北昆都士省省長稱ISIS正在大量湧入Badakhshan等地,建立恐怖分子訓練基地,以便在包括Badakhshan省的阿富汗東北部地區開展恐怖活動。如報導屬實、ISIS得逞,與我國新疆接壤的瓦罕走廊也會落入ISIS的勢力範圍。
  • 瓦罕走廊【一】
    這條橫亙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天路」,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貿易的重要通道,也是古往今來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我國與阿富汗之間的唯一陸上通道。它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素有「雞鳴四國走廊」之稱。藍天、白雲、雪山、牧場,仙境般地瓦罕走廊;戍邊、守防、執勤、站崗,鋼鐵般地邊關衛士。
  • 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有什麼戰略價值嗎?該不該利用?
    瓦罕走廊全段原本都屬於我國,但在近代史上被英俄等國強行切斷,並將其中一大段走廊划進了阿富汗的領土中,目前也只有不到100公裡的路段還處於我國領土內。 請問這300公裡是否包括中國境內那近100公裡?
  • 逃難到阿富汗,被封閉的吉爾吉斯人,被遺忘的瓦罕走廊
    自從張騫打通了東西方往來的通道——絲綢之路,瓦罕走廊逐漸成為了喀什到撒馬爾罕的重要通道。一千多年後絲綢之路逐漸式微,被崇山峻岭包圍的瓦罕走廊就被困在各國的國界線之中,成一道外界無法觸及的真空地帶。甚至極端分子掃蕩阿富汗時,大山為瓦罕走廊提供了庇護,沒有戰爭 ,連塔利班都不曾涉足。
  • 阿富汗伸出的一隻觸手,和我國接壤,瓦罕走廊是怎樣形成的?
    阿富汗的主體部分,距離我國有上百公裡,但說起來,有一處特殊而又重要的通道,也讓阿富汗和我國有了接壤的機會。這個狹長的通道,就像是阿富汗伸出的一隻觸手,讓中阿兩國間有所聯繫。這就是瓦罕走廊,那麼它是怎樣形成的呢?
  • 瓦罕走廊對於我國到底有多重要?中西亞的咽喉,中國的「西大門」
    在今阿富汗阿姆河上遊到我國新疆維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一帶,有一條長約400公裡,寬75到15公裡左右的狹長地帶,因該地帶地形東西長、南北窄,宛如一條東西方向的狹長走廊,故得名為「瓦罕走廊」。「瓦罕走廊」對於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 瓦罕走廊——被遺忘的古絲綢之路
    它由幾組山脈和其間的寬谷、盆地構成,在歷史上被叫做「蔥嶺」,古人把它整個兒當成了一座大山。隱秘而堅韌的通道瓦罕走廊,位於帕米爾高原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這段全長三百多公裡的土地,是從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到鄰國阿富汗境內,從東至西的一段狹長谷地,被譽為「東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
  • 瓦罕走廊——被遺忘的古絲綢之路
    它由幾組山脈和其間的寬谷、盆地構成,在歷史上被叫做「蔥嶺」,古人把它整個兒當成了一座大山。隱秘而堅韌的通道瓦罕走廊,位於帕米爾高原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這段全長三百多公裡的土地,是從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到鄰國阿富汗境內,從東至西的一段狹長谷地,被譽為「東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
  • 連接中亞和西亞的瓦罕走廊,中國為什麼不建設?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在亞洲中部,有著這麼一條特殊而又重要的走廊被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中國,巴基斯坦所包圍是連接中亞和西亞之間的重要交流通道今天三哥就來結合地圖帶大家看看這塊曾經屬於我們的重要走廊瓦罕走廊是從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我國新疆地區是一條東西向的狹長走廊,長約300公裡,南北最窄處僅有15公裡最寬處75公裡
  • 解讀神秘的瓦罕走廊(圖)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著名的瓦罕走廊在古代就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貿易的重要通道。晉朝僧人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佛,唐代玄奘取經東歸之路都曾途經瓦罕走廊……  走進瓦罕走廊  清晨,頂著高原的烈烈幹風,「邊關·口岸紀行」聯合採訪團的車隊從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出發,向著瓦罕走廊這條連接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著名跨國通道前行。
  • 瓦罕走廊告急?
    據稱,近日Badakhshan省議會向阿富汗政府急報,ISIS要在該省建立根據地。其實早在今年2月,阿富汗媒體已報導說,北昆都士省省長稱ISIS正在大量湧入Badakhshan等地,建立恐怖分子訓練基地,以便在包括Badakhshan省的阿富汗東北部地區開展恐怖活動。如報導屬實、ISIS得逞,與我國新疆接壤的瓦罕走廊也會落入ISIS的勢力範圍。
  • 我國進入阿富汗的瓦罕走廊高清地圖及其現狀
    ,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西起阿姆河上遊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整個走廊東西長約300公裡,南北最窄處僅15公裡,最寬處約75公裡。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公裡。
  • 阿富汗竟然和中國接壤?
    這塊土地叫做瓦罕走廊,是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因為非常狹窄像走廊因此得名。玄奘東歸時,經由帕米爾高原的瓦罕通道,通過明鐵蓋達坂進入今日中國國境。公元747年,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輕騎通過瓦罕走廊滅小勃律國,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但隨後這一帶又被興起於西南亞地區的大食國和興起於青藏高原地區的吐蕃、後向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區的蔥嶺(帕米爾和喀喇崑崙諸山)給佔領,從此唐朝的疆域退出這一帶。
  • 走進中國西部邊境軍事禁區——神秘的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外:世界上最主要軍事力量的角逐場  瓦罕走廊位於「世界的肚臍」——帕米爾高原之上,是中國最複雜的邊境,也是中亞地區最複雜的邊境通道。瓦罕走廊為東西走向,長約400公裡,連接中國、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四國。
  • 《環球時報》記者組在瓦罕走廊感受中國邊防
    走廊周邊國家的形勢十分複雜,但邊防的「長劍」擋住了八面危情,使《環球時報》記者組在瓦罕走廊及其所在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看到一幕幕外界難以置信的情景。中國近年來對邊境的關注有相當一部分集中在瓦罕走廊,這條橫亙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天路」是阿富汗與中國之間的唯一陸上通道,它所在的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則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
  • 阿富汗部落和路途,旅行中的抓拍
    很多年來阿富汗都是世界上的熱點,先不說這個亞洲的心臟之所以成為世界熱點所發生的大事件,只談我們知道的事情,也一併滿足朋友們對阿富汗和中國人工作狀態的種種問題的好奇。今天中阿商貿金橋網聊一下阿富汗和我國接壤的瓦罕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