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11月2日,作為全市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的山城巷項目建設正式進入啟動實施階段。 山城巷,原名天燈巷,位於渝中區南紀門街道涼亭子社區。明清時期,此地多為軍事將領宅院,是當時重慶古城的高檔居住區之一。重慶開埠後,法國傳教士於1902年在此修建教堂和學校,並立杆點燈為路人照明,天燈巷因此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後,該巷於1972年更名為山城巷。
-
山城巷傳統風貌區主街預計10月亮相
山城巷傳統風貌區效果圖。項目方供圖「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位於南紀門街道涼亭子社區的山城巷,作為重慶唯一一條以「山城」命名的街巷,是重慶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縮影,它恬淡、安寧,質樸、清新。2015年5月,山城巷被確定為全市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是我區下半城「母城」歷史文化風貌帶集聚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佔地面積2.47公頃,建築面積約20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
-
推進百年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品質提升 重慶尋找20位「城市更新者」
山城巷傳統風貌區打造又傳來新消息!今(25)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獲悉,為推進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品質提升,日前,渝中區面向社會尋找「城市更新者」,對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內10處建築進行「微更新」。
-
觸摸重慶歷史,山城巷、龍門浩老街等傳統風貌區受遊客追捧
看展覽、賞燈飾、體驗AR……10月5日,記者走訪南岸區龍門浩老街、黃桷埡老街,渝中區山城巷等傳統風貌區後了解到,這些傳統風貌區在國慶假期為遊客打造了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讓遊客在遊玩中觸摸重慶歷史,愛上巴渝文化。
-
觸摸重慶歷史 山城巷、龍門浩老街等傳統風貌區受遊客追捧
通訊員 郭旭 攝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看展覽、賞燈飾、體驗AR……10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走訪南岸區龍門浩老街、黃桷埡老街,渝中區山城巷等傳統風貌區後了解到,這些傳統風貌區在國慶假期為遊客打造了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讓遊客在遊玩中觸摸重慶歷史,愛上巴渝文化。「從這裡既能感受歷史的滄桑,又能欣賞江景和渝中半島,真是不錯。」
-
留住城市底片 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
2020年11月26日,中共重慶市渝中區委宣傳部、渝中區委網信辦主辦的"留住城市底片——'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渝中區大溪溝傳統風貌街正式啟幕。此次活動盡顯渝中母城文化、渝中傳統珍貴記憶,為重慶市整體文化塑造奠定了一個堅實基礎。
-
渝中區山城巷將再現老重慶風貌(圖)
11月2日,作為重慶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的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啟動實施,未來兩年,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將重點打造「最美步道」「臨崖體驗」「大美江景」「老街文化」四大亮點,項目預計於2019年底前竣工開業。「最重慶」的山城巷是重慶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縮影山城巷位於渝中區南紀門街道涼亭子社區,是重慶唯一以「山城」命名的街巷, 明清時期此地多為軍事將領宅院,是重慶古城的高檔居住區之一,其依山而建、面臨長江、爬坡上坎,呈石梯狀分布,具有典型的重慶山城風貌。
-
推進百年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品質提升 渝中區尋找20位「城市更新者」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文/圖山城巷傳統風貌區打造又傳來新消息!今(25)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獲悉,為推進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品質提升,日前,渝中區面向社會尋找「城市更新者」,對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內10處建築進行「微更新」。
-
山城巷「微更新」 對改造重慶歷史文化街區有何啟示?
原標題:山城巷「微更新」,對改造重慶歷史文化街區有何啟示? 10月22日,「保護·活化·傳承」——山城巷微更新的啟示與探討主題沙龍,在山城巷舉行。
-
百年山城巷要消失?渝中區回應:打造巴渝風貌區
原標題:百年山城巷 要消失?渝中區回應:打造巴渝風貌區 何浩 畢克勤 「還剩17天!」望著巷尾醒目的紅底白字,在渝中區山城巷住了近60年的彭大爺,最終還是搬到石板坡。 彭大爺住過的山城巷,是一條長長石梯道,從南紀門起,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延伸到領事巷,外側是長江。這一片吊腳樓,成了名副其實江景房。 重慶晚報記者印象中,以山城命名的巷子,重慶僅此一處。雖然房子破舊,但400多戶居民大半是老重慶。雖然大多人去樓空,但吊腳樓上眯著眼睛曬太陽的老貓,似乎不知道主人已經離去。
-
渝中:百年老巷「山城巷」將統一打造巴渝風貌區
重慶晚報記者印象中,以山城命名的巷子,重慶僅此一處。雖然房子破舊,但400多戶居民大半是老重慶。雖然大多人去樓空,但吊腳樓上眯著眼睛曬太陽的老貓,似乎不知道主人已經離去。 四代人居住近百年 百年老巷的上口,是法國傳教士修建的仁愛堂和仁愛醫院。1900年法國傳教士立杆點燈,得名天燈巷。
-
渝中山城巷傳統風貌區打造四大亮點 明年底前開業
    人民網重慶12月4日電 觸摸歷史文脈,領略母城山水。12月3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重慶渝中區,記者了解到,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將重點打造四大亮點,整個項目預計於2020年底前竣工開業。
-
解析重慶市山城巷歷史風貌區:破舊的街巷成為名片,改造也無必要
重慶市中心的山城巷歷史風貌區,雖然已經很破舊,但風味猶存、也很有特色。在山城巷歷史風貌區,破舊的街巷成為名片,而改造似乎也無必要性。由於山城巷已經非常破舊,因此民間常常有一種聲音,這裡面需要拆除一些建築,但是從改造的計劃來看,這裡面似乎也沒有大規模拆除、重建的打算。下面地圖表示了重慶市山城巷歷史風貌區的結構。
-
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丨一起走進「舊貌換新顏」的傳統風貌區
11月26日,由中共重慶市渝中區委宣傳部、渝中區委網信辦主辦的「留住城市底片——『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拉開帷幕。為留住「母城」記憶,保護傳承歷史文脈,高品質提升城市價值,11月26日下午,多家媒體記者一同走進渝中區張家花園山城步道、中法學校舊址、馬鞍山風貌區、第八步道、人和書院等地,感受傳統風貌區的「文化多元」差異化發展,找尋渝中區的歷史記憶。
-
渝中區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啟動規劃前期工作
華龍網12月5日14時56分訊 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是渝中區委區政府著力打造的高品質文商旅結合的示範項目。日前,市規劃局名城處、渝中區分局、渝中區南紀門街道辦事處邀請多名專家對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進行現場踏勘並就下步工作召開專題研究會。
-
山城巷將重新修繕打造 再現老重慶城市風貌
華龍網11月2日17時30分訊(記者 舒婷)今(2)日,記者從重慶市渝中區了解到,作為重慶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的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啟動實施,根據規劃設計,項目將還原老重慶風貌,打造文商旅居休閒綜合體。
-
老重慶 | 山城巷、十八梯、聚興誠銀行…… 看看重慶這些地方的新...
隨著社會變遷和城市改造,這些老建築周邊的危房和棚戶區被拆除,老街巷裡不少土生土長的重慶人也搬離了,住進了條件更好的電梯房。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老照片裡的這些老建築部分正在修繕之中或修繕完成,比如正在修繕的聚興誠銀行,已修繕完成的郭沫若舊居和百年法國領事館,以及正在改造的山城巷和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等。
-
官方版手繪山城巷來了:立杆點燈,曾叫「天燈街」
△山城巷手繪圖你記憶中的山城,是什麼樣?傳統風貌街區,是悠久的城市歷史見證。為配合重慶主城傳統風貌街區保護修繕利用,市規劃局、市勘測院採用手繪地圖的方式,勾畫出主城區28個歷史文化街區、傳統風貌區、歷史文化名鎮(統稱傳統風貌街區)。
-
渝中:12個傳統風貌街亮出「城市底片」
、區委網信辦啟動「留住城市底片——『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20餘家網絡媒體齊聚渝中,「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感受深厚的重慶「母城」文化,感受傳統風貌街的「前世今生」。舊貌換新顏百年老街重獲新生山城步道、中法學校舊址、馬鞍山風貌區、人和書院……大家深入渝中區歷史文化腹地,看到了許多歷史建築和傳統居住區的全新面貌。山城步道,這條聯結觀音巖和人和街、途經多個文化舊址和知名學府的街區正在悄然煥新,街道變得整潔平整,精美的牆繪也十分吸睛。
-
遇見渝水·嘉陵江|山城巷換新顏 裡面「藏著」重慶人的記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3日21時訊(記者 李華僑)重慶,是一座「爬坡上坎」的城市。山城步道,不僅僅是市民生活、出行、遊憩的重要通道,更是傳承歷史人文、記錄城市演變的重要空間載體,與城市品質提升緊密相關。今(3)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城巷,記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步道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