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證信用增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信用)披露招股書申報稿,該公司擬申請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從首發募投項目資金需求看,募資規模預計超過15億元。
本次創業板IPO,中證信用擬發行新股不超過5.1億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50.9598億股,募資全部用於與其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分別是基於全信用價值鏈的智能風控體系及信用服務雲平臺建設項目、支持普惠金融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上述3個項目的投資額分別為3.0858億元、9億元和3億元,合計15.0858億元。
擁有軟體著作權84項
資料顯示,中證信用是一家全國性的綜合信用服務機構,致力於通過科技驅動打造服務於信用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礎設施,以信用增進為基點,通過科技手段和專業化服務,為機構客戶提供包括信用風險管理、信用增進、信用資產交易管理在內的全信用價值鏈服務。
從客戶分布來看,中證信用的服務對象包括證券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各類實體企業,以及部分政府機關和監管機構等。據披露,目前中證信用已服務約4000家機構客戶。
在科技創新方面,中證信用及控股子公司共擁有軟體著作權84項、正在審查階段的專利10項,該公司的專利布局主要集中在數據採集提取、自然語義分析和風險評估方法等領域,將各類新技術應用在業務領域。
在信用風險管理領域,中證信用主要提供三類服務。
一是數據及信用內評服務,主要為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服務及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目前為30餘家金融機構客戶提供信用數據服務,為包括券商、銀行、保險等40多家機構客戶和監管機構提供智能化的債券信用風險內評解決方案。
二是信用評級服務,主要為受評經濟主體、受評債務融資工具等提供信用評級,截至2020年6月30日,該公司的信用評級業務板塊累計已完成25,200餘家(次)主體和債券信用評級,為全國500餘家企業開展公司治理評級。
三是數據風控服務,主要為消費金融場景中的參與各方提供動態穿透的風險監測及管理服務,截至2020年6月30日,該公司累計數據風控管理規模約878億元,數據風控餘額約351億元,借還款交易信息約2,113萬筆,累計數據風控管理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
公司並無實控人
從業績上來看,中證信用自建立以來各項經營數據穩健增長,以金融業為主要服務對象,影響力和知名度較高。從股東結構看,該公司屬於無實際控制人狀態,一眾股東中以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背景為主,這也是該公司在金融領域風生水起的主要原因。
在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1至6月的報告期內,中證信用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2091.54萬元、113748.30萬元、114902.32萬元和73144.55萬元,實現淨利潤26603.93萬元、36096.23萬元、38484.33萬元和27896.32萬元。
中證信用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26495.92萬元、37123.14萬元、38911.56萬元和26654.13萬元,營業收入和利潤指標穩步攀升。
此外,中證信用的研發投入也是大手筆。上述報告期內,該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67%、5.31%、5.26%和3.44%
從股權上來看,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中證信用有直接股東35名,但股東持股非常分散,屬於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其中,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東吳證券持股比例僅為4.91%,低於5%。不過,有股東存在一致行動人狀態,合計持股比例超過了5%。
中證信用圍繞金融交易各方的信用服務需求,在有效化解信用風險的同時,幫助機構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不過,技術優勢與創新的機遇與風險並存,這就需要該公司能夠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