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駕機起義的臺軍少校,解放軍立刻獎勵他人民幣65萬

2020-12-24 騰訊網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在歷史上,臺灣人民都是歷朝歷代因戰爭,自然災害等因素從大陸移民過去的,兩岸同根同祖,同文同源,自古以來就是一家人。但是在歷史上,臺灣曾多次被分裂出祖國。

解放戰爭末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勢力逃到臺灣島上,企圖憑藉臺灣海峽和大陸相抗衡,但是這阻擋不住眾多愛國的臺灣人民。從1949年以後,有很多的臺灣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飛到大陸一側,投入祖國母親的懷抱。在1981年,還有一位國民黨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他就是黃植誠少校。

黃植誠可不是一般人,他出生於臺灣的空軍家庭裡,他的父親是國民黨軍空軍軍官,母親被國民黨空軍譽為「模範母親」,二哥是國民黨空軍少將,姐夫是國民黨軍中校軍官。黃植誠從小就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十分熱愛飛行,1973年從從臺灣國民黨軍空軍軍官學校畢業之後,黃植誠因為表現優異,飛過五種型號的飛機,飛行時間高達2100小時,26歲就被提拔為了空軍少校,可以說前途無量。

雖然出生於臺灣空軍世家,從小就深受國民黨空軍的影響,但是他卻很反感國民黨軍方面做的虛假宣傳,對當時國民黨方面在臺灣的一些政策深為不滿。再加上家裡的人很懷念大陸,他也想回大陸看一看。

黃植誠起義之前是國民黨空軍部隊的飛行考核官,對飛機的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權。1981年8月8日,時任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考核官的黃植誠少校駕駛著編號5361,當時臺灣美式最新型F-5F型飛機,穿越臺灣海峽,直接飛往大陸。起飛後,黃植誠作為考官,本來是要監督中尉飛行員徐秋麟飛行的,但是他中間命令徐秋麟蓋住暗艙罩,自己給他飛個特技。當飛到福州機場上空的時候,徐秋麟這次發現不對勁,立刻要求他飛回去,黃植誠尊重他的意願,在油料不多的情況下,又飛離大陸,讓他在馬祖東引島上空跳傘。

黃植誠看到徐秋麟跳傘成功後,看了看儀表各項指標正常,於是再次駕駛戰機飛到大陸上空,最後安全降落在了福州機場,受到了機場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黃植誠駕駛的這架F-5F戰機是當時臺灣方面最先進的戰機,每架600萬美元,從美國剛買回來的。

到大陸後,黃植誠被授予上校軍銜,並被獎勵人民幣65萬元。當時臺灣防務部門的負責人,也是原國民黨軍18軍軍長高魁元,因此事引咎辭職。此後,黃植誠先後擔任空軍航空學校副校長,北京空軍副參謀長等職務。1995年,黃植誠被授予少將軍銜。

相關焦點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獎勵,後來過得怎樣
    其實,基於國民黨的這種政策,許多國民黨內的人士也十分反感這一黨派的做法,而在1981年,一位國民黨空軍少校駕機回歸大陸,在此之後,他也獲得了我國軍方的獎勵。那麼,這位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少校究竟何許人也?在回歸大陸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臺起義飛行員黃植誠辦飛行學校吸收臺軍將領 引綠營炮轟
    1981年,黃植誠駕機起義回歸大陸,在允許後座學員跳傘後自己駕機降落於福建某基地起義飛行員退休辦飛行培訓班,竟被誣「竊取情報」民進黨「立委」蔡煌琅稱,黃植誠「公然投敵」,還大喇喇開公司,吸收臺軍將領,恐藉由公司來竊取臺軍機密,「然而,我國又不乏心中無臺灣的退將」。他建議,「國防部」必須提高退役將領登陸交流的門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高志鵬稱,大陸是有計劃地入侵臺灣、竊取機密,「國防部必須有所作為,而非只有不痛不癢的通緝」。
  • 60年代:7名國民黨飛行員起義,其中4人從國外駕機回國
    在國民黨英模大會上,蔣介石親自接見他,並同他一起進餐。徐廷澤的起義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 1963年6月4日,國防部在福州召開了盛大的歡迎會,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代表國防部宣布命令,授予徐廷澤少校軍銜,發給獎勵2500兩黃金的證明書。
  • 臺灣空軍少校黃植誠,駕機回歸大陸,獲得65萬獎勵,後來怎樣了?
    在臺灣的時候,黃植誠是一名很出色的飛行員,二十六歲就已經成為了少校,回到大陸後因為立功,也受到了很好的待遇,擔任了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學校副校長,也得到了優厚的金錢獎勵。
  • 1989年,此人駕駛戰鬥機直飛大陸,十二架臺灣戰機瘋狂追擊
    新中國建立之後,由於有外部勢力的幹涉,致使我國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能夠收復臺灣,但是解放軍一直都沒有放棄武立收復臺灣的計劃。後來兩岸開始風平浪靜,但是明爭暗鬥並不少,尤其是空軍方面,雙方互相叛逃的事件時有發生,一直到1989年,都有臺灣飛機駕機起義,飛往大陸,此人就是林順賢。
  • 95歲的他曾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當年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朱德...
    70年之後,他仍清晰得記得那一天,讓他改變命運的那一天。解放前,王凡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空勤通訊員。1949年4月9日,他和另一名飛行員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腰杆筆直、握手有力,95歲的王凡講起駕機起義的場景激動非凡。他是湖南省邵陽縣人,卻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在上海、北京、成都、河北都呆過呢。」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戰機回大陸,獲得65萬元獎勵,他後來生活怎樣
    每次提到海峽兩岸的交流都會想起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他借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些事物把我們思緒中的鄉愁展現在兩岸人民的眼前,更是深入心中。他是臺灣同胞的代表,用他的詩表達了對祖國的綿綿思念,渴望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 臺灣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大陸飛行員駕機叛逃臺灣,如今還有嗎?
    1949年10月以後,共產黨佔領中國大陸,國民黨盤踞臺灣小島。兩岸隔著海峽,通過攻心策反和物資獎勵,誘惑對方飛行員駕機來投。
  • 李大維: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的臺灣飛行員
    原標題:李大維: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的臺灣飛行員 李大維   1983年4月22日,臺灣陸軍航空隊少校分隊長李大維駕駛U-6A型飛機起義,回歸祖國大陸,成為最後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   他是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大陸的臺灣飛行員,65載春秋,穿越兩岸、穿越國共、穿越親情。由於父親與張學良的特殊關係,他從6歲到10歲,時常跟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接觸,思想深受影響。他對前輩所言深信不疑——共產黨有思想,追求理想,沒一天在閒著,讓人佩服,中國終會統一。骨肉分離28年後父女才得以相見,但他說,不後悔當初的決定,「來到大陸,看到的更多是希望」。
  • 國民黨空軍起義的飛機(1945-1989)
    國民黨空軍起義的飛機(1945-1989)  1945年8月20日,汪偽政府空軍的1架日制「九九」式運輸機,由少校飛行教官周致和、少尉飛行員趙乃強、黃哲夫駕駛,從江蘇揚州起飛,飛抵延安,首創從敵對陣營駕機投奔G.C.D先例。這架飛機是日本贈送給汪偽政府專機班的,機名「建國號」。飛抵延安後為紀念此次起義行動改名820號。
  • 駕機叛逃臺灣的飛行員範園焱死了
    ,解放軍前空軍飛行員範園焱,於2017年12月17日去世,時年83歲。  在他們之前,1960年1月12日,解放軍飛行員王文炳曾駕駛當時大陸最先進的米格-15型戰鬥機從浙江路橋起飛,由於對地形不熟,飛到了沒有機場的臺灣宜蘭上空,油料用盡,迫降時機毀人亡。不過,王文炳的行動開啟了此後30年間解放軍飛行員駕機逃臺的先河。  除了高額獎金,臺灣軍方還為邵希彥和高佑宗安排了工作及進修。
  • 臺灣最後一位駕機起義飛行員:來到大陸看到很多希望
    1983年4月22日,臺灣陸軍航空隊少校分隊長李大維駕駛U-6A型飛機起義,回歸祖國大陸,成為最後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 據臺海網13日報導,海峽導報記者近日在廈門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他是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大陸的臺灣飛行員,65載春秋,穿越兩岸、穿越國共、穿越親情。由於父親與張學良的特殊關係,他從6歲到10歲,時常跟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接觸,思想深受影響。
  • 1981年越南飛行員駕機投奔中國
    1981年越南飛行員駕機投奔中國
  • 機身帶200個彈孔降落 臺灣駕機起義第1人
    杜道時1917年2月生於山東高唐縣南街的一個書香家庭。1933年,杜道時在北平四中畢業,後考入匯文中學。1935年冬,他在北平親身經歷了轟轟烈烈的一二·九學生運動,思想更趨於進步。1936年冬,杜道時不顧寡母的極力勸阻,放棄了升入清華大學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毅然報考了國民黨航校。
  • 解放軍飛行員回應臺軍:「沒有海峽中線」
    在解放軍軍機越過所謂的「海峽中線」後,臺方喊話稱「你已飛過『海峽中線』,立刻轉向脫離」,大陸飛行員直接回復「沒有『海峽中線』」。臺防務部門18日表示,今天(18日)上午,解放軍多架軍機進入臺灣當局所謂的「防空識別區」,具體型號包括2架轟-6轟炸機,8架殲-16戰鬥機,4架殲-11戰鬥機和4架殲-10戰鬥機。按照臺防務部門公開的信息,這批軍機中,4架殲-11戰機,4架殲-10戰機和部分殲-16戰機還越過了所謂的「海峽中線」。
  • 落地後:我終於回家了,1989年臺灣飛行員駕機回大陸
    大家好,我是大別山魚哥,今天魚哥和大家聊一下由臺灣駕機起義的飛行員林賢順。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兩岸一直處於對峙的狀態,臺灣當局對大陸秉持著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阻礙著兩岸的溝通與交流。這個政策致使很多臺灣居民無法回大陸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