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軍成立時,洪學智任軍長,下轄4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什麼軍銜

2020-12-20 歷史隨筆雜談

1948年底,按照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東北野戰軍第6縱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軍,隸屬第4野戰軍建制。第43軍由洪學智任軍長,賴傳珠任政治委員,楊國夫、李作鵬任副軍長,劉其人任副政委,雷震任參謀長,鄧飛任政治部主任。

第43軍下轄4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團。這4個步兵師分別是第127師、第128師、第129師、第156師。那麼,這4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後來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

第127師師長李作鵬。李作鵬是江西吉安人。解放戰爭時期,李作鵬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副軍長兼第127師師長,第43軍軍長。1955年,李作鵬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128師師長龍書金。龍書金是湖南茶陵人。解放戰爭時期,龍書金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第7師副師長、東北野戰軍第17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第128師師長、第43軍副軍長、第43軍軍長等職,參加了遼瀋、平津、渡江、湘贛、廣東、粵桂邊等著名戰役,屢建戰功。在戰四平、攻錦州、奪天津等戰役中,龍書金所指揮的師以善於打攻堅戰著稱。1955年,龍書金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129師師長閻捷三。閻捷三是山西晉城人。解放戰爭時期,閻捷三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第18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第129師師長。閻捷三率部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作戰,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作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湘贛戰役和廣西追擊戰等戰役。1955年,閻捷三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156師師長鄧克明。鄧克明是湖南安化人。解放戰爭時期,鄧克明擔任過吉林軍區吉東軍分區司令員兼25旅旅長、警備第2旅旅長、東北野戰軍獨立第6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第156師師長,率部參加了四平保衛戰、長春圍困戰和遼瀋、平津等戰役。1955年,鄧克明被授予少將軍銜。

相關焦點

  • 一野第18兵團有10個師,師長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第18兵團下轄3個軍:第六十軍(軍長張祖諒,開國中將)、六十一軍(軍長韋傑,開國中將)和六十二軍(軍長劉忠,開國中將),每個軍轄3個師,另1個補訓師,共10個師。接下來小編逐個和大家介紹這10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第178師師長是溫先星。
  • 賀龍元帥解放大西南,統帥5個軍,軍長都是誰?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一共是5個軍的兵力,配合劉鄧率領的第二野戰軍解放了大西南,而他統帥的這5路大軍軍長都是何人?後來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十八兵團60軍軍長張祖諒張祖諒,河南人,土地革命時期,擔任特務科連長,軍政治部保衛科科長參加了開闢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772團擔任鋤奸科科長,參加了百團大戰,神頭嶺戰役。
  • 1野第1兵團有9個師,師長都是誰呢?後來都授了什麼軍銜?
    西北野戰軍改稱為第1野戰軍後,下轄有5個兵團,每個兵團建制一般都是配3個軍,每個軍配3個師。下面先和大家說說第1野戰軍第1兵團下轄的9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後來都授了什麼軍銜?這9個師的番號分別是第1師、第2師、第3師、第4師、第5師、第6師、第7師、第19師、第20師、第21師,分屬第1軍、第2軍和第7軍。
  • 解放海南島,兩個軍的副軍長分別是誰?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
    1950年3月5日40軍和43軍發起了解放海南島的戰鬥,這兩個軍作為第四野戰軍的王牌軍,在我軍歷史上非常出名,尤其是兩個軍的軍長韓先楚和李作鵬都是能徵善戰的名將,這兩個軍的軍長如此厲害,那麼副軍長又是誰來擔任呢?後來他們又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 八路軍第386旅首任旅長是陳賡,下轄兩個團正副團長是誰?什麼軍銜
    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全旅約5700人,陳賡任旅長,陳再道任副旅長。第386旅下轄由紅31軍第91師改編的第771團和紅31軍第93師改編的第772團。
  • 上海戰役時,總攻上海市區的是哪幾個軍,軍長是誰?後來什麼軍銜
    上海戰役中,總攻上海市區的有第三野戰軍的4個軍:第20軍、第23軍、第26軍、第27軍。其中第20軍衝進浦東市區,第23軍攻克龍華,第26軍佔領沈家橋,第27軍攻至蘇州河南。第20軍軍長劉飛。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屬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建制,軍長劉飛。劉飛是湖北紅安人。
  • 1928年7月成立的紅4軍下轄幾個師?師長是誰?結局如何?
    前敵委員會由賀龍、陳協平、李良耀、賀錦齋、張一鳴等組成,賀龍任書記,同時將部隊改名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因當時其他根據地的工農革命軍已改稱紅軍,因此此軍不久後改稱紅4軍,賀龍任軍長,黃鰲任參謀長,主要下轄1個師和3個支隊,全軍共1500餘人。第1師,師長賀錦齋,黨代表張一鳴,共800餘人,這個師是紅4軍的主力。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1985年以後,第39軍軍長都有誰?都什麼軍銜?誰成就最大
    引言:1985年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集團軍軍長都有誰呢?他們都什麼軍銜呢?誰成就最大呢?傅秉耀傅秉耀1940年11月出生,黑龍江巴彥人。傅秉耀1959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陸軍第39軍116師347團團長,陸軍第39軍副參謀長等職務。傅秉耀1985年8月任陸軍第39集團軍軍長,1990年6月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1992年10月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軍區司令員,1997年3月至2003年12月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傅秉耀在1988年的時候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晉升為中將軍銜。
  • 直屬一野的這3個獨立軍是怎麼來的?軍長都是誰?後來呢?
    120軍第173師師長陳叔缽等在我軍的軍事壓力與政治爭取下,1949年9月11日在岷縣率部起義,所屬部隊改編為一野(西北)獨立第1軍,周祥初任軍長。後任81軍中將軍長,起義後任獨立第2軍軍長,新中國成立後轉業到地方任職。後改編為寧夏軍區獨立第1師,獨立第2軍番號撤銷。
  • 有鐵軍之稱的第43軍,前六任軍長,都是由清一色的開國名將擔任
    他也是我軍一位虎將,剛擔任第43軍軍長時就與40軍一起解放了海南島。成為他軍事生涯上最得意的一戰,為此,在建國後受到林總的器重。後來他擔任海軍副司令員,並且在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第三任是龍書金,他原來是第43軍128師師長,前身是解放戰爭時期的第六縱隊第17師,東北野戰中赫赫有名的攻堅老虎。
  • 八路軍第386旅共三個旅長,他們都是誰?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在第386旅的歷史上,先後共有三個旅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八路軍第386旅的三個旅長都是誰?後來都是什麼軍銜?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在長徵時期,陳賡曾擔任過紅軍第一師的師長,紅軍主力在陝北成功會師之後,陳賡被調到紅四方面軍第31軍工作。全面抗戰爆發之後,紅四方面軍第31軍改編為八路軍第386旅,陳賡出任第386旅的首任旅長。
  • 解放軍第十三集團軍歷任軍長都有誰?都什麼軍銜?誰成就大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於198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第50軍改編而成。第13集團軍隸屬於原來的成都軍區。13集團軍是全軍中最擅長山地、高原、熱帶叢林作戰的甲類集團軍,有山中猛虎之稱。那麼,13集團軍的歷任軍長都有誰呢?他們都是什麼軍銜呢?誰成就大呢?
  • 抗日戰爭時期, 八路軍六個旅的副旅長都是誰? 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共有三四三旅、三四四旅、三五八旅、三五九旅、三八五旅和三八六旅等六個旅,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全面抗戰初期,這六個旅的副旅長都是誰?後來有什麼樣的輝煌成就?三四三旅的副旅長是周建屏,他祖籍是江西金溪,生於雲南宣威,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後來在黃埔軍校學習。周建屏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經歷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南昌起義。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兵團更是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軍隊改編的時候,陳賡擔任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當時第四兵團一共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軍,每一個軍都是精銳之師,比如第15軍後來在朝鮮打了一個上甘嶺,第十三軍軍長是瘦子周希漢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第十四軍。
  • 中部戰區下轄幾個省份?各省軍區司令員是誰?什麼軍銜?
    中部戰區下轄幾個省份?各省軍區司令員是誰?什麼軍銜?那麼,中部戰區下轄各省軍區司令員是誰?什麼軍銜?付文化少將在任職瀋陽軍區某師師長兩年後,所帶部隊被四總部評為一級師旅級單位,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可是他選擇了「高職低配」擔任某旅旅長,軍改後先後擔任54集團軍參謀長、81集團軍參謀長,於2017年晉升陸軍少將軍銜。
  • 八路軍三師六旅的首任正副旅長最終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最低是上將
    抗戰爆發之後,國共兩黨再次攜手一直抵抗外來侵略,於是在陝北的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按照當時的合作聲明八路軍下轄三師六旅,共三萬多人,正是這三萬多人最後發展成為百萬大軍,三個師的首任正副師長除了120師的蕭克是上將,其他的都是元帥,那麼三師六旅的首任正副旅長最終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時紅四方面五個軍的軍長都是誰?後來的成就如何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當時紅四方面軍共有5個軍,38000多人,那麼當時這5個軍的軍長都是誰呢?後來的成就又是怎樣的呢?抗日戰爭時期他出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八路軍東進縱隊司令和冀南軍區司令等職,率部參加了七亙村伏擊戰、黃崖底戰鬥、長生口伏擊戰和百團大戰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中先後擔任中原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和河南軍區司令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武漢軍區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和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40軍、43軍軍長是韓先楚、李作鵬,政委分別是誰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部隊主要是第四野戰軍第40軍和第43軍。第40軍的軍長是大名鼎鼎的「旋風司令」韓先楚。第43軍的軍長是開國中將李作鵬。那麼,第40軍、第43軍的政委分別是誰?我們往下看: 第40軍的政委是袁昇平。袁昇平是江西吉安人。全面抗日戰爭時期,袁昇平擔任過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副營長,晉察冀軍區團政治委員、支隊政治委員,八路軍教導第二旅副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