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輛有軌電車來了 造價1800多萬最快能趕上地鐵

2020-12-13 長江商報

圖為:昨日,首輛有軌電車運抵武漢經開區官蓮湖車輛段,將以亮麗的身姿服務於T6線路(記者劉大家攝)

經過12小時的旅程,昨日,一輛有軌電車從湖南株洲抵達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官蓮湖車輛段,這也是武漢接收的首輛有軌電車,這輛列車將服務於有軌電車T6線路。有軌電車長啥樣?裡面有哪些「尖板眼」?楚天金報記者為此進行了探訪。

圖為:有軌電車來了

A.一輛造價1800多萬最快能趕上地鐵

昨日上午10時,4臺20米長的大貨車載著一輛有軌電車抵達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官蓮湖車輛段,這裡也是武漢經開區有軌電車的「家」。當貨車抵達後,有軌電車被移動到軌道上,等待著組裝調試。此次抵達的首臺列車由4節車廂組成,車廂和車廂之間由黑色的貫通道連接,而橘紅色橫條和白色組成車身顏色,從遠處看去顯得格外亮眼。

記者看到,這輛有軌電車的車廂寬2米多,一節車廂的長度和一輛公交車差不多。據了解,這列有軌電車的造價為1800多萬元。「有軌電車最多可以裝上330人,而車輛的時速則可以達到70公裡/小時。」中國中車株洲基地的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武漢市地鐵列車常規運行速度在60公裡/小時—70公裡/小時,有軌電車在最快速度上和地鐵「旗鼓相當」。「整條線路列車的數量將達到21輛,而這其中一部分的列車將在位於武漢江夏區的生產基地建造。」該負責人的這句話,也意味著有軌電車在不久後將實現「武漢造」。

據了解,有軌電車T6線路東起沌陽大道郭徐嶺廣場,與地鐵3號線對接,西至軍山官蓮湖東側,全長近16.8公裡,設站23座,貫通大漢陽片區。

圖為:駕駛室

B.30秒充滿電一公裡電費塊把錢

不同於影視劇中拖著「長辮子」、開起來「叮噹」響的車,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這輛有軌電車更像是一列動車組。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車為超級電容儲能式有軌電車,不需要「辮子」充電,在每個車站設置充電裝置,到站後利用上下乘客時間,無需司機操作自動完成充電,30秒內即可充滿電,一次充電後能連續行駛3到4公裡,超級電容可以充放電超過100萬次。

記者了解到,有軌電車行駛一公裡僅需2.8度電,按大工業用電電費0.6448元/千瓦時計算,相當於跑一公裡電費不到2元。該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能這麼省電,與有軌電車儲能結構有關。有軌電車在剎車制動時,動能轉化為電能反饋到超級電容存儲,回收再使用的效率可達80%以上,更加節能環保。

圖為:車廂內景

C.駕駛室像太空艙座椅可摺疊

記者走進有軌電車車廂內看到,四節車廂共有十個感應式夾門,能夠保證乘客正常上下車及在突發情況下快速離開。列車內座位布局並非像地鐵一樣緊靠車廂壁的長椅,而是類似公交車高低錯落、朝向不同的獨立座椅,手扶吊環設置在車廂的內兩側。車廂內飾整體顏色以白色為主,座椅為綠色,在每個車門入口處設置了醒目的紅色愛心座椅,中間兩節車內還各設置了一個殘疾人輪椅區域,方便輪椅的放置。車廂內共有60個座椅,車內部分座椅可摺疊,摺疊座椅比普通座椅靠背要小,2個摺疊座椅中間設有扶手,平時處於摺疊狀態,需要時可打開乘坐。

對於應急方面,車廂內設置得很周到,每節車廂內都放置了滅火器,旁邊以漫畫和文字的方式形象地介紹使用方法。車廂的窗戶旁分別放置有安全錘。窗口的上方設置了手動打開的小窗戶,方便車廂內透氣。和地鐵列車不同,有軌電車的電視顯示屏設置在車廂中間上方,一個顯示器的兩面分別是顯示屏,乘客不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看到。

列車頭尾車廂均設有駕駛室,駕駛室就像一個小型太空艙,全包圍的座椅兩邊扶手上均有控制按鈕,可以進行制動、鳴笛、報警等操作,面前三塊儀錶盤還可以調整角度,避免儀錶盤被陽光照射後反光,方便駕駛員操作。

責編:ZB

相關焦點

  • [分享]有軌電車車輛資料下載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發改社會[2010]1249號)中明確提出海南現代基礎設施建設要求。據此,三亞市擬通過建設現代有軌電車系統,利用有軌電車通勤+觀光的雙重功能,提升旅遊型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水平,有效拉動地方旅遊經濟。
  • 武漢城市有軌電車體驗記
    城市交通日益擁堵、尤其在一二線城市,開車被堵已司空見慣,加之油價高企、停車困難、動輒違規被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公共運輸出行,地鐵無疑是首選,快捷、安全、舒適、廉價,但造價高昂,使用及維護費用高,並不適合所有地區,城市地面有軌電車具備地鐵諸多優點,造價較低,加之新技術導入,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
  • 有軌電車的發展歷程及現代有軌電車的優缺點
    >  地鐵、輕軌、單軌、   有軌電車、磁浮交通、APM、市域快軌   多種城市軌道交通制式協同發展   這麼多城軌制式   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
  • 成都有軌電車即將開通 為你科普它與地鐵的不同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地鐵在兩根軌道上運行,有軌電車也是,那麼有軌電車和地鐵的區別在哪,它們之間又有何「血緣關係」?12月17日,在成都有軌電車蓉2號線首開段即將開通運營之時,成都軌道集團建設分公司為好奇的網友們進行了科普。
  • 佛山地鐵2號線、南海新交通、高明有軌電車,列車真容曝光
    關於佛山地鐵2號線列車佛山地鐵2號線整列車長120米,車高3.8米,寬約2.9米,設計時速100公裡,列車搭載了120公裡時速等級的SDB-120轉向架,使列車在面對彎道轉向、和不平順路線時,有更好的平穩性,中空鋁合金型材焊接結構的輕量化車體,使2號線行駛過程中更節能低碳,造價每列車造價約為3000多萬
  • 武漢的有軌電車就要來啦,原來它還可以這麼美!
    共設車站25座,總投資31.11億元它在國外有軌電車城市應用的歷史已逾百年。小編發現,早在1879年,德國工程師維爾納·馮·西門子在柏林的博覽會上首先嘗試使用電力帶動軌道車輛。此後俄國的聖彼得堡、加拿大的多倫多都進行過開通有軌電車的商業嘗試。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在1887年創立了首個電動電車系統,1888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里奇蒙也開通了有軌電車。
  • 綜述:莫斯科有軌電車運行百餘年再添新翼
    到今年4月莫斯科的有軌電車已運行114年,其間隨著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要求變化,有軌電車線路也經歷了大起大伏。20世紀30年代初,莫斯科的有軌電車路網覆蓋了市區的兩條環路和環路間的各連接線,並將線路延伸到郊區,1934年是有軌電車發展的頂峰,成為莫斯科市內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天運送乘客達260萬人次,而當時莫斯科的人口總數為300多萬。
  • 莫斯科有軌電車的前世今生
    新華網莫斯科4月13日電(記者 韓梁)4月12日,莫斯科有軌電車迎來了115歲生日。13輛分屬不同年代的有軌電車在市中心奇斯託普魯蒂尼大道上列隊遊行,供遊人參觀合影。位於遊行隊伍之首的一輛有軌馬車,它可是莫斯科有軌電車的前身,歷史可追溯至1880年。
  • 虛擬軌道列車來了 造價僅為有軌電車1/5 中國技術又創世界先河
    智軌電車外形很像有軌電車,但其運行路線卻沒有鋼軌與管線,而採用了「虛擬軌道跟隨控制」技術,並且由電池提供車輛驅動動力。車輛上設有各種傳感器裝置,智能感應當前的線路位置,識別路面的虛擬軌道,並通過車載中央控制器控制車輛在既定的路線上行駛。
  • 武漢有軌電車車都T1線試運營 公交地鐵均可無縫換乘
    楚天都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還未到運營時間,已經有不少乘客將站臺擠滿,希望體驗華中地區首條現代有軌電車。據武漢市公交集團統計,首日共計7500人次「嘗鮮」。探訪換乘十分方便與地鐵無縫對接昨日上午8時20分,記者在地鐵3號線沌陽大道站點下車,根據提示牌從C出口走出站臺,發現一個寫有「歡迎乘坐有軌電車車都T1線」的指路牌,順著指示方向上扶梯,很快便能到達有軌電車車都T1線。
  • 濟南首條跨黃河有軌電車來了!2022年5月投運
    全線共設站16座,其中地面站1座、高架站4座、地下站11座,最大站間距5.94km,最小站間距0.94km,平均站間距2.46km;設置10KV牽引變電所14座、10KV車輛段變電所1座。此外,有軌電車工程全線還設置濟陽北車輛段1座,功能定位為大架修車輛段,位於正安路以東、G220以南、S249以西的地塊內,佔地面積約18.85公頃。
  • 老上海的有軌電車早拆除了,武漢為什麼還要建設有軌電車?
    首先,現代有軌電車和以往的有軌電車是兩回事!前幾年,有軌電車是綠色環保城市的代名詞,估計這類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是被國家提倡並大額補貼的。在地鐵輕軌規劃都不能獲批的前提下,修一條綠色的有軌電車線路或許可以方便市民出行。
  • 在大連乘有軌電車
    著眼於經濟層面,有軌電車線路的造價要比地鐵線路低的多,建設難度也小的多;至於減少廢氣排放,有利於環境保護等,本來就是復興有軌電車的重要目的所在;更何況有軌電車在行車安全方面,也要好於汽車。除此以外,在我看來,在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裡,有軌電車的存在,延續了城市文脈,強化了城市記憶,使得城市具有一種別樣的歷經歲月磨礪的韻味。
  • 南京河西有軌電車被質疑造價高 官方:只有12億
    圖片來源於網絡自8月1日開通試運營至今不到兩個月,南京河西有軌電車因運行速度慢、間隔時間長等引來吐槽不斷,更有網友直言「這不過是擺在青奧會舉辦地區的花瓶」。最令人非議的還是它「17.7億」的高投入,不過南京河西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17.7億元的說法不符合實際,具體投資額還在進行最終決算。
  • 蘇州的有軌電車,重慶的輕軌: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和城市名片
    我去過重慶,重慶的輕軌列車和蘇州的這種有軌電車,觀光體驗感都是極好的。重慶李子壩的穿樓輕軌,還成了熱門的打卡地呢!這是網上抄來的數據:以南京的二號線為例,整個地鐵的鐵路全長二十五公裡左右,其總的造價就已經達到了一百二十八億元左右,有多貴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平均下來每一公裡的成本就在五億多元。再以北京的十六號線為例,其全長達到四十九點八千米,總的造價更是達到了六百多億元,平均下來,每一公裡地鐵的成本達到了十二億元左右。
  • 南部新城首條有軌電車要來?未來南京布局20多條有軌電車
    有軌電車首、末端位置 南部新城有軌電車是目前為止南京全程最短的有軌電車。2014年8月1日,河西有軌電車通車,全程7.76公裡;2017年10月31日,麒麟有軌電車通車,全程9.1公裡;預計2019年通車的江心洲有軌電車全程8.2公裡。
  • 南昌地鐵「支」援灣裡? 建有軌電車和地鐵呼聲高
    與「攬山入城」計劃相呼應的是,越來越多南昌市民選擇在灣裡置業,灣裡與紅谷灘的聯繫日益緊密。連接兩地的前湖快速路項目在萬眾期待中持續推進,最新消息稱,今年8月底主線將實現通車。在「攬山入城」計劃的推進過程中,南昌地鐵1號線、2號線都已通車,更讓灣裡人對當地交通路網有了新的期待:地鐵什麼時候能夠開進灣裡?
  • 有軌電車成巴黎人最愛
    上一次聽到這種電車的鐘聲應該可以追溯到70年前了。而如今,一款嶄新的有軌電車在巴黎市民的萬眾矚目下登場。人們希望通過這種新型有軌電車的「回歸」將城市的運輸模式帶入一個新的紀元。寧靜、高速、舒適,這是一種可用於緩解日益嚴重的巴黎交通狀況的最有效辦法。
  • 交大研發出世界首輛氫燃料混合動力有軌電車
    而4月27日由西南交通大學主持研製、在中車唐山公司正式下線的燃料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動力100%低地板商用型有軌電車,不僅剪斷了頭頂的「長辮子」,最高時速能達到70公裡/小時。更牛的是,這輛電車唯一的排放物是能喝的水!據介紹,這是全世界第一輛混合動力的有軌電車。
  • 有軌電車和地鐵的區別是什麼?
    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輕軌應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由於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都較小,列車長度、寬度都不及地鐵,使用的鐵軌質量也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鐵軌每米的質量為60公斤,由此得名「輕軌」。  地鐵主要是指「重軌」,它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