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這個前兆,知道能救命

2020-12-25 齊魯壹點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關係, 當寒冷地區氣溫每降低1℃時,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

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的「高發期」

如果把人比作成汽車,那心臟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它負責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血液流向身體各個部位,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

然而心臟的健康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專家提醒,七成的心肌梗死發作於換季之時,尤其是在 北方地區寒冷的12月~1月份,其中主要和這3點原因有關:

①生理機能反應遲緩

冬季氣候乾燥,氣溫很低,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增加心臟負荷。

②室內外溫差很大

血管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突然收縮,血流速度減緩,造成血液供應不足,心臟缺血引起心肌梗死。

③戶外運動減少

冬天天溫度下降,人吃得多,運動得少,身體新陳代謝變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心梗出現前,有這8個前兆

1、4個地方的疼痛

經常出現胸痛,要警惕冠心病。很多人以為胸痛是胸口痛,事實上,胸痛是指頸部以下,肚臍以上的疼痛,還包括了後背疼痛,向肩膀鎖骨放射疼痛。

不少人以為是肚子疼、類風溼疼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2、頭暈腦脹

頭暈腦脹可能是心臟功能受損引起。因為體內供血不足,導致腦部出現缺氧缺血,人便會感到頭暈腦脹。

3、左上肢無力

左上肢無力,經常使不上力氣,並伴有酸麻脹痛的感覺,活動按摩沒有任何效果,那可能是心肌缺血,需要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改善。

4、雙耳突然下降

出現聽力下降,雙耳嗡嗡響,或者雙耳聽不見了,很有可能是心臟的冠脈堵塞,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5、左腿酸麻脹疼

左腿酸脹除了和長期久坐或者久站引起的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有關,還有可能是心肌缺血,同時還伴隨著心悸、胸悶、身體乏力等現象。

6、嘴唇發紫

嘴唇上分布著大量的毛細血管,一旦血液循環不順暢或者有心臟問題,都會出現發紫等現象。

7、牙痛

牙痛作為口腔疾病,經常被誤診或漏診。

有心臟病家族史、肥胖、三高等高危人群出現牙痛,首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問題,尤其是牙痛的部位在口腔科查過多次都沒問題的,都要重新檢查下心臟。

8、眼睛突然睜不開

雖然目前無法考證心臟缺血和眼睛之間的關係,但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睜不開了,也要關注一下心臟。

6個好習慣降低心臟病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如能堅持6個好習慣,可使心臟病風險降低約75%。

★ 每周運動150分鐘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0分鐘就能有效改善心臟健康。

而鍾南山院士也曾經說過,運動應該像吃飯睡覺那樣成為生活中必需的一個成分。

建議每周至少堅持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對心臟功能有很大的改善。

★ 避免久坐不動

研究發現,看電視1小時,可使心臟病死亡風險上升7%;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的人,心臟病風險高達28%。

看電視、長時間使用電腦,都會讓人久坐不動,從而導致下肢血液循環減慢,心臟工作量減少。久而久之,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這些疾病就會找上門來。

★ 戒菸

香菸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會跟隨血液流動到全身各個部位,到達心臟時會減弱心肌收縮能力,提前讓心臟老化。

★ 不要酗酒

過量飲酒會導致心臟肌肉力量虛弱,致使血液不規律流動。

酒精是國際公認的一類致癌物,有喝酒習慣的人最好從每天一小杯慢慢開始戒掉,沒有怎么喝酒的人,建議不要碰酒,做到滴酒不沾。

★ 每人每天8份蔬果

蔬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纖維,可以給心臟補充營養,減輕負擔,利於心臟的修復。

調查發現,高纖維飲食的人群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大大降低,這和吃蔬果有極大的關係。

每人每天堅持8份蔬果,一份蔬菜大約半碗熟菜,一份水果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

★ 體重指數控制在18~35

與60歲才發胖的人相比,20多歲就開始超重的人,老後心臟體積約增大7%,心臟血管壁的厚度也會隨之增加。

肥胖可以引起多種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它們都會導致血管壁增厚,增加心臟負擔,損害心臟功能。

從現在起,將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25,有利於心臟健康。

突發心臟病怎麼辦

救命神器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器,對公共場合突發心臟病患者進行搶救,可以增加救活率。一般在地鐵站或者火車站都會有所配置。

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急救過程:

第一步:打開電源。

第二步:將傷者上衣脫掉,以便貼片。其中一片貼片貼在右胸,另一邊貼在左下腹部。

第三步:除顫,AED會自動分析患者是否需要除顫,根據語音提示,直接按下除顫的按鈕。

AED分析與除顫過程中,施救者要離開患者身體,避免接觸患者。

第四步:胸外按壓,按壓頻率是100~120次/分鐘,深度為5~6釐米,最後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將氣體吹入2次。

以上就是AED的使用步驟,在微信或者手機地圖輸入「AED」搜索,便能找到附近的AED進行急救。要知道,心臟驟停發生後的黃金救治只有4分鐘。

相關焦點

  • 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個意想不到的前兆,知道能救命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關係,當寒冷地區氣溫每降低1℃時,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
  • 8個意想不到的前兆,知道能救命!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關係,當寒冷地區氣溫每降低1℃時,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的「高發期」如果把人比作成汽車,那心臟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它負責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血液流向身體各個部位,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在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梗。 關於心梗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第一次報警:無聲的報警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
  • 又見年輕人心梗!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 2、臍周疼痛 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現臍周疼痛,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 一個初冬,老高一早出門遛彎,回來之後就開始肚子疼。開始以為是鬧肚子,到洗手間蹲了很久,也沒什麼成果。疼痛越來越強烈,而且疼的地方很怪,是肚臍周圍。老高實在扛不住了,打120到了附近醫院的急診。
  • 秋冬季心梗高發,記住這12個報警信號、8招應對方法,能救命!
    我們都知道,冬季是中老年人心梗高發季節,因此央視新聞和央視公開課專門出了相關視頻,教大家了解心梗發生原因、識別心梗症狀以及如何預防心梗。今天小編把這些重要知識整理出來,大家做好筆記哦~
  • 全國心梗救治日丨胸痛撥打120,記住這些能救命
    目前,我國心梗患者數量逐年增加,病死率、致殘率高且日益年輕化。為進一步提高全國範圍內的心梗救治水平,向全社會普及相關知識,倡導科學的心臟健康觀念。我國首次於2014年成立了「心梗救治日」。寓意在急性心梗發生後迅速撥打120,並把握「黃金120分鐘」。今天,小編圍繞心梗的誘因、前兆、急救措施等,再次談談心梗救治相關的話題。
  • 年僅39歲段子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這些救命知識你必須知道……
    7月18日,事發前一天,賴寶還發微博稱:活著活著,夢想竟然變成了欲望…… 僅僅一天後,就與人世陰陽兩隔。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誰也不知道……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平均每5-6秒就有一個心梗發生。
  • 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這病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
    有一組數據值得警醒:心血管疾病已佔我國疾病死亡率第1位,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高達2.9億。在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梗。關於心梗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
  • 世界心梗日:90後小夥突發心梗!這些救命知識你必須知道……
    1.懶得運動2.愛吃大魚大肉3.吃油超標了4.不注意口腔衛生5.吸菸6.晚飯越吃越晚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天氣日漸寒冷急性心梗也到了高發期一旦發生急性心梗便是時間與生命的較量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
  • 科普|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冬天防心梗,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據阿根廷多家媒體報導,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每年冬天都是心肌梗死的高發季節,那麼,身體出現哪些信號,要警惕心梗來襲呢?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心梗呢?八大徵兆預示心梗1.突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或疼痛時間超過15分鐘。
  • 健康科普|高溫天一身汗,中暑還是心梗?這兩個要命的前兆要記牢
    「六月以來天氣炎熱,心梗患者明顯增多,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上個月一周的時間,我們最多接診過五個心梗患者」,廈門市海滄醫院胸痛中心負責人李文明說。 為了搶救突發急性心梗的病人,李醫生連續三天都是在醫院過夜的。
  • 黃石公園間歇泉噴發,它是火山爆發的前兆嗎
    火山爆發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都有火山爆發的消息。2020年初,菲律賓一座小島上的火山就爆發了,這導致小島上的2000多名居民被緊急撤離。此外,火山灰還衝上了1萬米的高空,這導致了飛機停飛或者繞行。那麼,火山爆發到底會釋放多少能量呢?
  • 東莞五旬男子突發心梗,這群「小綠人」接力開闢「救命通道」營救
    突發劇烈胸痛 五旬男子倒在急診科事發11月14日當天下午,一名五旬男子來到東莞長安一家醫院就診,他稱突發劇烈胸痛、胸悶,想儘快就診。可人來到急診科沒多久,便當場暈了過去。現場醫護人員發現,林先生呼吸心跳驟停,很有可能突發急性心肌梗死,隨即立馬採取心肺復甦進行搶救。
  • 2021年1月1日,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這個12月會不會離婚高潮期?
    文|文兒2020年5月8日,我國《民法典》通過審議並將2021.1.1生效。其中對原來《婚姻法》中的「離婚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增加了一個離婚冷靜期,總體而言,離婚更難了。從進入十二月開始,看到很多省份發布了規定,2021年1月1日後就要實施新婚姻法了。上海聽說已經實施離婚冷靜期了。身邊很多朋友調侃,那這個12月會不會成為離婚高潮期?離婚冷靜期具體指什麼?離婚冷靜期是指夫妻打算離婚時,有關部門強制要求雙方暫時分開考慮清楚後再行決定是否繼續離婚,僅僅在政府機關實施。
  • 1天救2命!在深圳倒下,為何總能遇到「貴人」?|AED|深圳|急救|心梗|...
    遠的不說,就在12月14日這一天,深圳的龍崗區和福田區有2人因心跳驟停先後倒地,如果10分鐘內沒人出手,必定沒命!要知道,這救的可不止是2個人,而是背後的兩個家庭!12月13日晚,39歲的塗先生的頸椎病又犯了,他喝了二兩酒,昏昏沉沉睡去。最近他老感覺胸口和胃經常陣陣發疼,打算找時間上醫院看看。
  • 馬拉度納去世20天後,這5條心梗教訓,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這是一位心內科醫生,通過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訓,總結出來的心梗救命經驗。希望每個人都能認真看完,當危機來臨時,就像地震和天氣預報一樣,能夠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避免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之前就有患者突發心梗,被送到我們醫院。結果其家裡人死活不願意搶救,因為他們在另一家醫院認識人。家人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時間就是生命!4.缺乏就醫常識,在門診乾等著醫院裡面分為門診和急診,一些急性和短時間內惡化的疾病,需要去急診。
  • 降溫1℃,心梗風險增2%!這10種特殊的「疼」是身體在提醒你
    驟降的氣溫帶來的不僅是寒冷,更讓心梗發病率攀升至高峰。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約100萬人,寒潮來臨時,心臟也要注意「防寒」。 2020年11月25日,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從昏迷到離世只有12分鐘。
  • 12月的美食告白
    如果逆轉我們的」頭號死因「(心臟病)是蔬食能夠做到的,那麼在得到新證據推翻這個理論之前,何不將它當成基礎飲食結構?更何況它也能有效地逆轉和預防一些其他的致命疾病。」有些參加共修的朋友覺得音頻共修總是缺少了點實際體驗,於是我們就在david老師的領導下在11月30日和12月1日舉辦了第一期周末救命飲食體驗營,除了針對救命食譜線下體驗學習之外,實際上是兩整天的美食饗宴。讓我們不但學到了健康飲食烹飪,還讓味蕾得到兩整天的驚豔感覺。
  • 丹參滴丸是心臟救命藥?醫生叮囑:三類人一定不能用!
    「冬季,請把10粒丹參滴丸放在床頭,心臟病犯了可救命!」最近,朋友圈裡傳遞著這樣一條信息,這個「救命」的說法靠譜嗎?西安鳳城醫院急診科主任陸將認為,突發心梗時先服用丹參滴丸,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朋友圈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同時一定要記著撥打120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