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背包客」徒步走遍半個中國惹爭議 磨礪教育如何把握尺度?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南昌6月2日新媒體專電 題:4歲「背包客」徒步走遍半個中國惹爭議:磨礪教育如何把握尺度?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程迪

  年僅4歲的江西上饒信州區女孩雯雯(化名)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便跟著父母徒步旅行,前往的多是山區和邊境地區。只要在外跋涉,雯雯每天平均要走15公裡,最多時一天要走30公裡。雯雯的父母說,不打算讓孩子上幼兒園,在上小學以前會繼續走下去。此事一經傳播被眾多網友熱議,雯雯也被稱作「中國最小背包客」。這種教育方式是另闢蹊徑還是「揠苗助長」?對於孩子的磨礪教育應如何把握尺度?

  4歲女童日行15公裡以上 父母稱只為鍛鍊其能力

  一年有七八個月在外徒步旅行,每天至少走15公裡,天黑了就地露營或在村民家借宿……雖然才4歲,但雯雯已經跟著爸爸媽媽走遍了大半個中國。1歲多起,她就翻雪山、去海邊、探叢林,到過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西藏、廣東等地。

  雯雯的爸爸潘土豐說,雯雯跟著他風餐露宿,吃的是野菜、睡的是帳篷。平均每天步行15公裡以上,多的時候一天要走30公裡。

  潘土豐和妻子袁端都是「背包客」,婚前兩人就愛好徒步旅行。至今,在他們家裡找不到電視和平板電腦。他們更喜歡帶著孩子前往貧困山區,與村民一起吃住。「我想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潘土豐說,孩子也會因此更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她從小獨立自強,以後遇到挫折時自身就能調節好。」潘土豐坦言,他單獨帶女兒時很嚴厲。比如,每年開始徒步旅行的頭一個星期,把腳底水泡磨成老繭是必經的過程。「孩子就算哭鬧很疼也得接著走。」他堅持認為,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肯定會面臨更大的困難。「我肯定心疼啊,但體力鍛鍊是為了培養她的抗壓能力。」

  雯雯1歲多時在外旅行只能走走停停,有時候需要爸爸媽媽抱一會兒。經過兩年多的歷練,她已經能跟上父母的步伐獨自走完。雯雯的奶奶說,剛開始她對於這種教育方式很反對,擔心孩子不讀幼兒園對以後會有影響。「現在看小孩出去以後回來身體更好也更懂事了,也就支持了。」

  「我們不想拿自己的孩子做試驗,也在努力地摸索和改進。」潘土豐夫婦認為,孩子應變能力和體質比人們想像中強很多,他們相信這種經歷對孩子將來各方面都有好處。

  質疑與爭議:另闢蹊徑還是揠苗助長?

  一些媒體報導了雯雯「背包客」的故事後,眾多網民紛紛關注。雖然有些網民對此「點讚」,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很新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但更多網民對此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讓孩子增長閱歷、鍛鍊身體無可厚非,但讓年幼的孩子常年挑戰成人的運動量沒有意義,而且容易適得其反。網民「紀錄片戀人」質疑說,「長大後完全沒有記憶」。

  一些醫學運動專家指出,這一行為或對孩子身體造成損傷。江西省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李洪波分析認為,人的運動量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雖然孩子體質因人而異,但父母應重視孩子鍛鍊的方法,一定範圍內的運動量是鍛鍊,如超負荷會給孩子帶來負擔,對免疫力也可能帶來影響。甚至可能損傷孩子的骨骼,引起肢體的生長障礙,導致肢體短縮或關節畸形。

  多位父母對記者說,不能理解雯雯父母的行為,覺得這種做法太過極端,對於這麼年幼的孩子而言過於殘忍。「說實話我認為這種行為很自私。父母不願意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願意作出讓步,而是讓幼小的孩子遷就自己。」一位孩子剛上初中的父親說。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認為,雯雯父母這種有別於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具有推廣和普及的意義。「孩子終要成為一個社會人,意味著要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與社會環境和情境想適應的人,而不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特立獨行和我行我素的人。」

  專家:磨礪教育不可少,但應尊重身心發展規律

  北京市民方女士的孩子正讀小學三年級,她擔憂地說,孩子從小成長在大城市裡,成長的道路可謂一路平坦。不太懂得珍惜和感恩,缺乏風雨的洗禮和困難的磨礪。「有時車子限號不得不擠地鐵,都要抱怨太苦太累。很擔心孩子今後難以面對挫折的考驗。」她和愛人考慮暑期送孩子去貧困山區磨鍊一下。

  當下,與方女士有著同樣擔憂的父母並不在少數。近年來,「虎爸狼媽」的做法並不鮮見,甚至還曝出過一些極端個例,比如,大冬天讓孩子們在雪地裡「裸跑」,送孩子去各種「魔鬼訓練營」,甚至一些家長將「體罰」等同於「磨礪」。

  舒曼分析說,孩子的教育是多維度的,包括知識的習得、生活的磨鍊、品格的形成等多方面。磨礪教育未必要通過體力的方式去獲取,體力只不過是比較顯性的一種方式。還有隱性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要。「物質條件相對豐厚的今天,磨礪教育的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孩子對受挫的恢復力。更多體現在對孩子心理素質的培養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成為更好的自己。雖然是隱性的過程,但卻更為重要。」

  教育專家建議,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幫助孩子為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做好準備。一方面,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氣,不要一味給孩子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生活環境。

  另一方面,專家認為,應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及時抓住生活中隨時可能出現的挫折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孩子一次測驗成績不理想產生失落感,看到人家生活條件優越產生自卑感,乃至升學未果產生無助感等,這些其實都是進行磨礪教育的內容和良機。

相關焦點

  • 4歲「背包客」徒步走遍半個中國惹爭議:磨礪教育如何把握尺度?
    新華社南昌6月2日新媒體專電 題:4歲「背包客」徒步走遍半個中國惹爭議:磨礪教育如何把握尺度?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程迪  年僅4歲的江西上饒信州區女孩雯雯(化名)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便跟著父母徒步旅行,前往的多是山區和邊境地區。
  • 4歲女孩「遊」遍半個中國 另闢蹊徑還是「揠苗助長」?
    年僅4歲的江西上饒信州區女孩雯雯(化名)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便跟著父母徒步旅行,前往的多是山區和邊境地區。只要在外跋涉,雯雯每天平均要走15公裡,最多時一天要走30公裡。  此事一經傳播被眾多網友熱議,雯雯也被稱作「中國最小背包客」。這種教育方式是另闢蹊徑還是「揠苗助長」?對於孩子的磨礪教育應如何把握尺度? 4歲女童日行15公裡以上 父母稱只為鍛鍊其能力   一年有七八個月在外徒步旅行,每天至少走15公裡,天黑了就地露營或在村民家借宿……雖然才4歲,但雯雯已經跟著爸爸媽媽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 "中國最小背包客" 4歲女孩徒步走遍大半個中國
    年僅4歲的江西上饒信州區女孩雯雯(化名)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便跟著父母徒步旅行,去的多是山區和邊境地區。只要在外跋涉,雯雯每天平均要走15公裡,最多時一天要走30公裡。
  • 4歲女童不上幼兒園當背包客 勿盲目追個性教育(全文)
    (原標題:4歲女童不上幼兒園當背包客 勿盲目追個性教育)
  • 中國最小背包客 果然是虎父無犬女務必要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2017年4月9日訊,皮膚黑黑、一頭短髮,背一個大書包,舉著一個搭車的牌子。去年6月,4歲的暴走女孩雯雯,就這樣紅透了。被大家稱為「中國最小背包客」的雯雯,來自江西上饒,已跟著父母徒步了大半個中國。堅持不讓女兒上幼兒園上小學的兒子也請假去徒步「不打算讓她上幼兒園。」自從雯雯作為「中國最小背包客」成名後,潘土豐的「虎爸式教育」也引發爭議,不過,他依舊堅持自己的理念。4月6日,本是上學的日子,上小學二年級的大兒子柏如也跟著潘土豐來到成都。再過幾天,他們將前往寮國,開始一段原始森林的探險。「已經跟學校請了50天假。」
  • 樂嘉是怎麼教育女兒的?4歲徒步穿越沙漠,6歲送去少林寺習武
    導讀:樂嘉是怎麼教育女兒的?4歲徒步穿越沙漠,6歲送去少林寺習武。主持人是一個很難把握尺度的職業,有些人偏向於理性,有些人偏向於感性,如果從感性中選拔出一位佼佼者,樂嘉必居其中。算起來,主持人樂嘉消失了已經有五年時間了,有些網友表示許久不見甚是想念。
  • 4歲女孩成「中國最小背包客」 第一天走11公裡
    (原標題:4歲「中國最小背包客」第一天走了11公裡(組圖))
  • 49歲超模史蒂芬妮·西摩與17歲兒子海邊度假,深情擁吻惹爭議
    歡迎各位讀者閱讀小編的文章,小編帶給大家的內容是:「49歲超模史蒂芬妮·西摩與17歲兒子海邊度假,深情擁吻惹爭議「大家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果大家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點頭像加關注,小編會再接再厲為您帶來好的文章和熱點消息。
  • 父親帶4歲女兒徒步穿越沙漠,4天走了74公裡,孩子腿上全是疹子和泡!這是教育還是折磨?!
    你能相信,一個4歲的小女孩,用了4天的時間,走了74公裡,只為徒步穿越沙漠嗎?我更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看看雪山,走走沙漠,見識不同的風景和人生,讓他自己去感知世界、挑戰自我。你能相信,一個4歲的小女孩,用了4天的時間,走了74公裡,只為徒步穿越沙漠嗎?
  • 江西4歲小女孩當上背包客 海外背包客人群大調查
    央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當個瀟灑的「背包客」是不少人心中的小理想,但是受各種客觀的限制,很多人難以實現。然而,一個年僅4歲的小女孩,卻告別幼兒園當上了「背包客」。這位來自江西上饒信州區的小女孩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就跟著父母徒步前往山區和邊境地區旅行。這則新聞日前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 頭條| 多芬致敬醫護人員廣告惹爭議,疫情下的「情感營銷」應該注意...
    頭條 | 多芬致敬醫護人員廣告惹爭議,疫情下的「情感營銷」應該注意什麼? 導讀 女性營銷高手多芬「翻車」,疫情之下,品牌的情感營銷該如何把握尺度
  • 40歲董潔曬娃「招黑」,親子照拍成「婚紗照」,動作親密惹爭議
    說起董潔,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她是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有《金粉世家》《天若有情》《如懿傳》等。雖然她平時教育頂頂的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和認可,但不久之前,40歲董潔曬娃「招黑」,親子照拍成「婚紗照」,動作親密惹爭議。
  • 最小背包客每天暴走15公裡? 父母回應教育方式質疑
    這麼個小不點,是個網紅,被稱為中國最小背包客——來自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的4歲女孩雯雯,據稱她從1歲半開始參與徒步旅行,已與父母走過半個中國。  針對網上不少質疑,雯雯父母說,他們的教育方式雖然另類,但並非是虎爸虎媽。  每天暴走15公裡?
  • 歐洲背包客馬來西亞「神山」拍裸照引發爭議
    在中國,儘管「裸奔」已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但從海南沙灘的「天體浴」到北京故宮的裸體攝影,裸體依然是引發巨大爭議的話題。北京大學學者張頤武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裸」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對東方社會一直有影響,冒犯東方文化傳統的裸體行為必然不被接受。他還表示,其實任何文化都有禁地和尺度,即便在西方,「裸」也得分場合。
  • 中國戶外徒步的現狀
    中國徒步運動要論起源,當屬唐代高僧玄奘大師了。公元628年,年僅26歲的玄奘從今天的河南洛陽出發,一路向西,歷時17年基本靠徒步行走了5萬裡。要論最知名者非明代窮遊徒步鼻祖徐霞客莫屬了,其畢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用了31年時間行走了21個省自治區。
  • 2歲北極4歲南極,8歲走遍半個地球!80後夫妻帶娃旅行被圍觀
    其實辛巴在此前,就已經走遍了大半個地球5歲的辛巴成為最小到達南極的人。但是,老極的教育方式,依然受到很多家長的爭議。用這套書打開孩子的視野,讓我們中國的孩子樹立起世界觀,了解這個世界。中國的未來必定是星辰大海。點下面的橫條就可以購買。
  • 淺論中國戶外徒步現狀
    起源中國徒步運動要論起源,當屬唐代高僧玄奘大師了。公元628年,年僅26歲的玄奘從今天的河南洛陽出發,一路向西,歷時17年基本靠徒步行走了5萬裡。要論最知名者非明代徒步鼻祖徐霞客莫屬了,其畢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用了31年時間行走了21個省自治區。
  • 雷殿生:徒步走遍中國第一人,沒有直播和打賞十年走了81000公裡
    雷殿生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文憑,卻能在徒步完成後創建個人展館,收藏了大量的民俗、生態、歷史等資料,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他曾經經緯不分,完全不懂地理,卻能成為世界上首個走出變幻莫測「死亡之谷」羅布泊的人,被譽為中國當代徐霞客。1963年,雷殿生出生於哈爾濱市呼蘭河畔的一個小山村裡,排行老么,上面還有3個年幼的哥哥和1個姐姐。
  • 背包客沙發客「在路上」
    在國外,經常能看到一些背著大包,或行色匆匆或老神在在的「背包客」。他們有的正值青年,有的可能已年過花甲,但卻有一個共同的標籤:在路上。對於他們來說,做一個背包客、沙發客就是一種生活態度。而在中國,越來越多愛好旅行的人開始背上包出發了。
  • 自行車撞上特斯拉 臺5歲男童接受酒測惹爭議
    摘要:臺灣臺中市大裡區一名5歲男童於4月3日騎自行車外出玩耍時,意外撞上一輛停泊在街上的特斯拉私家車。令人捧腹的是,交警事後到場處理時,竟要求5歲男童接受酒精呼氣測試,引起輿論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