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博物館
請您先做個有素質的人
請您能教孩子做個有素質的人
否則,還是別去了吧~
這是一個新聞事件,也是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
據遼瀋晚報,事情是這樣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光北京就有97家博物館免費開放一天,上海的很多博物館也都免費開放了,其中包括了上海玻璃博物館。
上海玻璃博物館,是非常美而精緻的一座博物館,不僅有展品,還有很多玻璃相關的教育內容展示,上海當地很多家庭都願意帶孩子去感受藝術的薰陶。
給你們兩張圖感受一下:
是不是晶瑩剔透,美輪美奐?
按理說,這樣唯美的地方,爸媽和孩子們都應該是知書達理有文化有思想有境界的,可是沒有想到,下面這件展品,就在【國際博物館日】遭遇了厄運!
上面這件展品,名為《天使在等待》,
這是一雙精美絕倫的玻璃翅膀,
是國內首位獲得英國玻璃藝術博士學位的薛呂十年來在藝術領域的成果,
也是為她剛出生的女兒創作的。
這個作品的工藝非常複雜,燒造技術也很特殊,
展品周圍也都設有護欄,就是讓觀眾保持觀賞距離。
但是萬萬沒想到,
天使在等待,結局竟然是這樣的。。。
監控畫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個熊孩子直接衝進了護欄,而且用力地搖晃和拉扯這幅玻璃作品!
兩三下,由於撞擊,天使的羽翼就碎裂折翼!
再看看熊孩子的兩位媽媽,才叫人義憤填膺!
她們非但沒有阻止,還竟然在那裡手機拍照!!!!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必然有熊爸媽!
看到這個畫面,只能感慨說,什麼叫養不教父之過!
最終,經過上海玻璃館和藝術家的討論之後,藝術家薛呂把這個破損的作品原樣保存,
一旁配上損壞時的監控視頻,然後改名叫做《折》。
沒有什麼語言,能比這個《折》字更能表達作者的心情了吧?
從《天使在等待》,到《折》,
無異於一個響亮的耳光,打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來看下視頻↓
對此,網友們非常氣憤!
博物館是承載人類文明記憶的地方
而一些科普大V也對博物館的不文明現象
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科普大V「@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還發布了一條微博,抱怨來參觀的中小學生缺乏基本禮儀,並直接點名批評了北京一所小學——
同時,微博還附上了當天該校學生離開博物館後垃圾遍地的照片——
求這所小學全體師生的心理陰影面積……
據說,發文的是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張勁碩。這條微博發出以後,引發了許多網友的關注——
@空調醬不是大吃貨:都給爸媽慣得。之前去上海自然博物館,人家做的好好的標本讓你看不是讓你摸的,熊孩子鑽到圍欄裡面去摸標本。
國家動物博物館的遭遇也引起了其他博物館的共鳴——
@北京自然博物館:博物館承載了人類科學文明的記憶,它需要億萬公眾來共同珍愛、延續和傳承,不文明的行為不該再帶進博物館。中國博物館還稚嫩還在前行的徵途中,我們願與您共同努力愛護它、珍惜它,讓我們從今天開始行動起來吧!
△勸導員勸導不要把公共區域當作休息區
△博物館不文明遊客行為曝光:海星被摸死!巨蜥的腳趾也被摸斷了!
被點名批評的是北京白家莊小學本部北校區六年級的190餘位同學。校方隨後做出回應,承認確有部分學生有此類行為,學校已經了解此事,並對全體學生進行了溝通和教育。
一個名為「耿直哥」的網友的觀點——
有人將板子打在了教育體制上,說只知道灌輸知識,為了考試而培養孩子的學校,肯定不會讓孩子們懂得什麼叫文明,什麼叫素質。但我不敢苟同。我上小學時,教育可能比今天還要注重升學率,可不論是平時上思想品德課,還是春遊秋遊,老師總會不斷強調讓孩子們注意懂文明,講禮貌。而在今天更主動「素質」教育的今天,再把鍋推給學校,更是明顯不合適了。實際上,如今的兒童仍然在文明素質上如此令人擔憂,最主要的責任,還是在家長。舉幾個我最近看到的例子:春節時我跟團去國外遊玩,當導遊在車上耐心講解每個景點的故事時,一個熊孩子在大聲喧譁,而家長卻根本不管。直到我直接讓孩子家長管管孩子,家長才溫柔地讓孩子不要說話。但幾分鐘後,這孩子又開始了……又比如我在一個有國外人士出席的會議上,一些家長帶了孩子,根本是在放縱孩子大聲喧譁,直到被周圍的國人乃至外國嘉賓多次怒視後,一些家長們這才把孩子帶出會場,另一些則依然我行我素。上面說的這些情況中,孩子至少都是小學以上了。可如果家長對他們如此放鬆,根本不知道在學校外的家庭和社會生活中讓孩子注重禮儀,尊重規則和提升文明素養,那麼只靠學校教育,恐怕最後教出來的仍然只會是一群「小霸王」,甚至再長大點,恐怕連老師都不放在眼裡了。來源:綜合遼瀋晚報、爸媽營、升學寶、央視新聞、環球時報、新浪微博
值班編輯:周勤
真為這些家長害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