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損壞展品,這道難題該怎麼解?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悲劇」再度重演,但損壞展品從來不是熊孩子的「專利」,這道難題該怎麼解?

因為一件精美展品在展出過程中被觀眾人為損壞,有著「網紅」博物館之稱的上海玻璃博物館,這兩天又成了被大眾關注的焦點。

7月10日晚,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官方微信發布一組玻璃城堡的夢幻圖片,並配以長文說明。讓人遺憾的是,這一美輪美奐的城堡已經不再完整——5月30日下午,因兩位小觀眾翻越展區圍欄,並在追逐玩鬧的過程中撞到展櫃,城堡隨即發生塔尖倒塌、破碎的情況,而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破損。

這條微博露出後,迅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人們在為藝術品破損感到痛心的同時,也掀起了一股「熊孩子弄壞展品要不要賠」的討論。

7年前的「悲劇」,再度重演

這座夢幻的玻璃城堡,以上海迪士尼城堡為原型,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花費500小時,以特殊的燈工工藝——線圈技術打造而成。重達60公斤的玻璃城堡包含近30000個部件,並由24K黃金裝飾而成。

2016年,為慶祝上海玻璃博物館五周年慶,它由Arribas捐贈,成為上海玻璃博物館的永久收藏。據稱,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純手工打造的玻璃夢幻城堡,上海玻璃博物館曾為其申請世界吉尼斯紀錄。

目前,這座被損壞的城堡,放置於上海玻璃博物館主場館的2樓。透過它的玻璃保護罩,可以看到,有幾截破損的塔頂散落在一旁,周圍還有一些零碎的玻璃殘渣。

類似的「悲劇」,在上海玻璃博物館裡,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在這件城堡的不遠處,陳列著一件展品《折》。2013年,同樣是兩位小觀眾翻越圍欄,原名叫《天使在等待》的玻璃製品在小觀眾的用力拉扯和搖晃下,被扯下一大塊,並碎落於地。藝術家和館方保留了這件破損的作品,改名為《折》,進行永久展出。伴隨《折》一起展出的,是當時監控鏡頭拍下的破壞過程。鏡頭中,在一旁的家長正在拍攝,並未及時制止小孩子的不當舉行。館方和藝術家想以此警醒更多的人,在觀展時保護藝術品的必要性。

展品《折》,2013年,原名為《天使的等待》的該作品被小觀眾折斷翅膀

損壞,並非「熊孩子」的專利

就在今年端午節當天,程十髮美術館也曾發生驚險一幕。當天,程十髮美術館打造「夜間遊覽美術館」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

進入美術館,每個人都會得到一張和展出作品有關的「答題卡」和一支用來答題的筆。有小孩拿到筆後,興奮地在程十髮的大尺幅作品前跑過,差一點就要劃到作品。所幸,被工作人員及時制止,並在隨後加強了相關防範。

而美術館裡或博物館裡的展品破壞,也並非是「熊孩子」才有的專利。

2006年,一位名叫尼克·弗林的外國觀眾在參觀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時,被自己的鞋帶絆倒,一下子打碎了3隻價值約17.5萬歐元的17世紀花瓶。事後,尼克·弗林告訴媒體:「我被自己的鞋帶絆到了……我確信我只撞到了第一個,然而它飛向了第二個,然後又撞到了第三個……就好象多米諾骨牌一樣。我可以摸著我的良心發誓,我絕對不是故意的……這一定是我一生中最悲慘的時刻。」

由於博物館展出作品的陳列特點,極易發生這種毀滅性的「多米諾骨牌」效應。2017年,英國《每日郵報》曾報導,一位中國留學生在參觀展覽時,因為自拍不小心碰倒了一個陳列展品的方形柱子,導致後面陳列展品的柱子發生骨牌效應,相繼倒下,最後導致價值20萬美元的藝術品被損壞。

懲罰?賠償?他們選擇了更文明的方式

玻璃城堡被損壞的消息在網絡上發酵後,也引發了一波是否要賠償的討論。

不少網友建議,讓孩子家長賠償,作為監護人應該盡到監護義務,如果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熊孩子將會層出不窮。

7年前,上海玻璃博物館沒有要求任何賠償。這一次,他們的態度依然如此。

在上海玻璃博物館轉給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城堡情況告知書」上,這樣寫道:「我們將這起意外於社交媒體上告知公眾後,收到了大量關注與討論,在此統一感謝大家的關注與參與。博物館藏品屬於社會,屬於全人類,教育小朋友愛護展品,是館方、家長以及社會的共同責任。希望通過這次悲劇,令博物館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得到更多教育宣傳普及。」

館方表示,將從這次的遺憾中積極學習並思考,未來會特別設計升級面向孩子們的參觀「禮儀工作坊」,承擔起更多教育責任。希望能通過博物館公眾教育活動,將文明參觀轉化為一種可以趣味性習得的知識和習慣。

即便對於肇事的熊孩子,館方也選擇相信未來一代會成為好觀眾。理由是「事發時,小觀眾已經認識到行為的不妥,並在家長的鼓勵和帶領下主動找到館方工作人員報告,態度友善而誠懇,同時家長主動提出願意協助後續事宜——這讓我們相信未來一代會成長為好觀眾。」

館方透露,目前和藝術家已經在研究修復事宜,後續事宜將由專業團隊有序妥善處理。「這一意外事件,不會影響上海玻璃博物館園區對自身公眾教育職責的持續追求,我們將繼續擁抱全社會,歡迎大小觀眾的參觀,希望每個人都能在博物館學習與體驗,有所收穫。」

和上海玻璃博物館類似,當遊客無意損壞展品時,大部分博物館或美術館都選擇了原諒為主。

被自己鞋帶絆倒打碎了3隻價值約17.5萬歐元古董花瓶的尼克·弗林,唯一受到的懲罰是收到博物館的一封郵件:「在近期內請勿再踏足我館。」

而那位因自拍而導致價值20萬美元藝術品被損的留學生,還被館方安慰:「這只是一個意外,她還是個學生,不需要她做出賠償。」

上海玻璃博物館被小觀眾弄壞的玻璃城堡

文明是「底色」,引導並培養觀眾群是各館的長期作業

無論是賠償還是原諒,顯然,也並不能「治本」。

復旦大學博物館館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鄭奕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採訪時表示:「對博物館而言,從兒童抓起,激發他們到場館參觀的興趣,培養他們利用場館學習的習慣,是機構的教育目標。即使這些孩子日後並不從事相關工作,可從小形成的對博物館的親切感、對其文化的認同感,也會使他們在一生中不斷回來。但文明應是底色,這包括博物館對所有觀眾的要求,無論其年齡差異,也包括參觀群體中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以及中小學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因此,國外不少博物館都會事先或同步提供一系列針對教師和家長的建議或推薦,為他們優化師生考察及家庭遊提供務實引導。並且,這些引導還按照觀眾參觀博物館的前、中、後三階段推進。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在如此踐行。」

在鄭奕看來,目前,我國大部分博物館都免費開放,擁有較之以往更多、更廣的觀眾,這為場館的管理帶來難度。「如何引導並培養觀眾群,並且從娃娃抓起,是各館的長期作業。」

鄭奕引用教育家葉聖陶的觀點,所謂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我們的目標是,促使民眾從小跟隨博物館一起成長,並逐步養成文明參觀、優質利用場館的習慣,喜歡並熱愛博物館,甚至日後以各種方式『反哺』。」(李君娜)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熊孩子」嬉戲損壞博物館玻璃珍藏,法律如何界定破壞展品?
    「熊孩子」嬉戲損壞博物館玻璃珍藏,法律如何界定破壞展品?但如何文明參觀,保障展品不被損壞,也成了值得關注的話題。7月10日,上海玻璃博物館發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製作的玻璃城堡此前被小觀眾在追逐中撞到,受損嚴重。美國藝術家因疫情無法到滬修復,使得展品至今殘破。面對不時發生的展品遭破壞事件,除了民眾素質提高,博物館加強自身管理,公民也需要從法律角度對此加以重視。
  • 「熊孩子」撞壞展品後,上海玻璃博物館這樣做!網友:太暖!
    「熊孩子」撞壞展品後,上海玻璃博物館這樣做!網友:太暖!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因為一件精美的展品在展出過程中被熊孩子損壞
  • 熊孩子又闖禍,上海玻璃博物館一展品損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近日,上海玻璃博物館發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製作的玻璃城堡在5月30日被兩位小觀眾在追逐中撞到,導致展品出現了嚴重的受損情況。然而,由於疫情期間,生活、工作於美國的藝術家無法往返上海對作品進行修復,使得展品只能暫時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並呼籲廣大觀眾文明參觀,遵守參觀禮儀。據介紹,這座玻璃城堡是由Arribas兄弟歷時三個月特地打造,並永久捐贈給上海玻璃博物館收藏。城堡內含至少3萬個部件嵌套拼接,頂部裝飾全部採用24K黃金,整體重量超過60公斤,最高處達110釐米。
  • 又有「熊孩子」毀壞博物館展品:該不該帶孩子去博物館?
    更多的網友則表示氣憤,一位網友認為,「建議讓孩子家長賠償,作為監護人應該盡到監護義務,孩子和家長都該有個教訓」,該觀點獲得2.3萬名網友的點讚。這已經是上海玻璃博物館第二次出現遊客破壞展品的事情了。2013年,一件名為《天使在等待》的展品遭到了熊孩子的破壞。兩個小男孩把展品的一邊翅膀直接拉扯斷,當時博物館就痛心疾首地表示,「讓博物館萬萬沒想到的『毀滅者』不是來自他處,只是因為孩子的頑皮和母親的縱容。」好在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兩位孩子的家長第一時間留下了聯繫方式,並主動表示願意配合博物館解決後續事宜,承擔後果。
  • 熊孩子闖禍!上海玻璃博物館估價45萬藏品被損壞
    而就在七年前,玻璃博物館另一件展品也被「熊孩子」下手了,同樣是兩位小觀眾翻越圍欄,用力拉扯、搖晃下掛在展牆上的一件藝術品,監控畫面顯示,兩位家長並未上前阻止,而是在圍欄為拍照,很快藝術品被扯下一大塊,碎落在地。這幅作品其實原名叫《天使在等待》,是這位藝術家專門為她剛出生的女兒做的。
  • 世界最大的純手工玻璃城堡碎了,是「熊孩子」撞的
    藏品遭破壞後 現場一位帶著女兒的媽媽在看到這件展品後表示,「我以為破損是一種藝術,沒想到是意外,太可惜了!」>>>>責怪「熊孩子」「熊家長」?博物館方有沒有責任?網友4:建議讓孩子家長賠償,作為監護人應該盡到監護義務,孩子和家長都該有個教訓。網友5:貼個標籤,損壞照價賠償,來時候先保險公司估個價。
  • 「封聲」上海玻璃博物館夢幻城堡受損 趙力:「熊孩子」屢見不鮮...
    為什麼「熊孩子」逛博物館損壞展品的現象屢見不鮮?各大博物館有沒有更好的保護展品的方法?館方和觀眾應該如何共同守護展品安全?封面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該館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系我國目前1700多家非國有博物館中僅有的5家國家一二級博物館之一。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展品受損之後,我在第一時間在多個博物館群裡看到消息。業內人士都感到憤慨,大家不是譴責「熊孩子」,而是譴責「熊家長」。
  • 熊孩子闖禍!上海玻璃博物館又一展品被損壞
    但如何文明參觀,保障展品不被損壞,也成了值得關注的話題。7月10日,上海玻璃博物館發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製作的玻璃城堡此前被小觀眾在追逐中撞到,受損嚴重。美國藝術家因疫情無法到滬修復,使得展品至今殘破。面對不時發生的展品遭破壞事件,除了民眾素質提高,博物館加強自身管理,公民也需要從法律角度對此加以重視。
  • 價值48萬玻璃城堡藝術品被毀,熊孩子又惹禍,這不光是家教問題了
    展品遭破壞後 這,已經不是「熊孩子」第一次摧殘藝術品了。,我們要深入探討兩個要點: 1)熊孩子嬉戲損壞展品,應承擔怎樣的責任後果?
  • 博物館展品變殘品,啥時候是個頭?
    這還沒完,熊孩子們甚至破壞了博物館特別定製的娛樂設施玻璃球,甚至玻璃球的門也被掰斷,設施直接報廢,想要重新定做,需要再花費兩萬元。每逢節假日是各大場館的參觀高峰,而展品或設施被損壞的事情總是屢屢發生——今年7月份,上海玻璃博物館發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製作的玻璃城堡在
  • 「夢幻城堡」被熊孩子撞碎,博物館成了「不文明」高發地,網友急眼...
    ▲巧奪天工的「夢幻城堡」 圖源上海玻璃博物館官博百度搜索「熊孩子」,數據顯示相關條目共約66800000個,由此可見,「熊孩子」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就在日前,又有熊孩子在上海玻璃博物館的一次展覽上惹了大禍,撞碎了一個純玻璃製品的「夢幻城堡」,遭到網友口誅筆伐,甚至部分網友態度很堅決,「就不該帶孩子來博物館!」
  • 上海玻璃博物館估價45萬藏品被熊孩子撞壞後…….網友:太暖了
    因為一件精美的展品在展出過程中被熊孩子損壞上海玻璃博物館近期衝上了熱搜榜根據介紹,這件玻璃展品是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花費500小時,以特殊的燈工工藝——線圈技術打造而成。這座玻璃城堡重達60公斤,包含了近30000個部件,並由24K黃金裝飾而成,價值超過7萬美元(約45萬人民幣)。
  • 中國「熊孩子」尿了葉卡捷琳娜宮 回應:被尿地板非文物,未造成損壞
    原標題:中國「熊孩子」尿了葉卡捷琳娜宮 回應:被尿地板非文物,未造成損壞近日,一則關於「中國遊客在葉卡捷琳娜宮地板上為孩子把尿」的消息在網上熱傳。9月10日上午,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宮向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證實確有此事,官方稱地板非18世紀沙皇時期文物,此事也未對地板造成任何損壞。
  • 這次熊孩子撞碎的,是世界最大純手工玻璃城堡!
    不少網友表達了對於此次破壞事件的憤怒,要求肇事者家庭對於博物館的損失進行賠償,還有很多網友對博物館是否該對部分展覽的參觀者年齡進行一定限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博物館相關人士也分享了自身的顧慮:光考慮了觀眾和展品的近距離觀賞,忽視了展品的保護。博物館都有一個難題,展品和觀眾的距離和隔離問題。
  • 天津一熊孩子弄壞海博館標本!網友的建議亮了……
    天津一熊孩子弄壞海博館標本!網友的建議亮了……
  • 幸福這道難題,只有美景和味蕾能解
    你看,在烏鎮,幸福這道難題,美景和味蕾就能解。 01 酷女孩在烏鎮的白天 盡情跳舞 小魚是一名話劇團的演員,這是她第2次參加烏鎮戲劇節嘉年華的演出工作,每天在烏鎮的長街小巷裡與遊客互動,傳遞給他們歡樂和美,展示烏鎮白天的熱情和有趣。
  • 上海世博會紀念展部分遊客不文明舉動損壞展品
    部分遊客不文明舉動損壞展品不過有網友表示,因部分參觀者隨意觸摸展品,導致相對於試運營期間,不少展品增設了隔離欄。9月26日,新民網記者走訪了上海世博會紀念展,發現確實多了不少「一米線」的隔離欄,參觀者對此表示理解,希望其他參觀者可以文明觀展。  網友「呂班路」今天發微博表示,世博會紀念展正式開放的第一天,一些曾在試運營進館參觀過的遊客意外發現,不少展品外增設了隔離欄,自己與展品的「距離」變大了。
  • 熊孩子打碎45萬「迪士尼城堡」!低齡不是藉口,家教是關鍵!
    視頻中,5歲的熊孩子Troy歪歪扭扭地走向雕塑,直接抱住整個雕塑推翻在地,而他的母親和其他人在一旁的沙發上聊天。最後的結果是人像的頭部和胳膊嚴重損壞,熊孩子臉上也有一點擦傷。伊夫 ·克萊因2018年5月,在香港舉辦的《尼斯派:從波普藝術到偶發藝術》展覽上,一件藝術家伊夫 ·克萊因的「克萊因藍」展品同樣被一名孩子破壞。不過還好這不是克萊因的真跡,而是主辦方根據他的風格製作的一個概念作品,不然這個損失真的無法計算。
  • 博物館裡的精美展品被孩子折斷,家長居然這麼做……網友怒了!
    按理說,這樣唯美的地方,爸媽和孩子們都應該是知書達理有文化有思想有境界的,可是沒有想到,下面這件展品,就在【國際博物館日】遭遇了厄運!上面這件展品,名為《天使在等待》,這是一雙精美絕倫的玻璃翅膀,是國內首位獲得英國玻璃藝術博士學位的薛呂十年來在藝術領域的成果,也是為她剛出生的女兒創作的
  • 為什麼現在的「熊孩子」要被世人譴責呢?到底是怎麼了
    這個時代是很糟糕,老人怎麼這麼壞,小孩怎麼這麼熊;但這些,都沒有暴力狂和為暴力狂鼓掌歡呼的人一半這麼可怕。4月27日,一件小事,引起了網上鬧哄哄的爭論。「熊孩子無責?未成年就是擋箭牌?」「熊孩子就該這麼教訓,要不然以後肯定是個欺軟怕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