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因為一件精美的展品在展出過程中被熊孩子損壞
上海玻璃博物館近期衝上了熱搜榜
這個「玻璃城堡」估價約45萬元
根據介紹,這件玻璃展品是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花費500小時,以特殊的燈工工藝——線圈技術打造而成。這座玻璃城堡重達60公斤,包含了近30000個部件,並由24K黃金裝飾而成,價值超過7萬美元(約45萬人民幣)。
根據館方通報,
5月30日,因兩位小觀眾翻越展區圍欄
並在追逐玩鬧的過程中撞到展櫃
城堡隨即發生塔尖倒塌、破碎的情況
而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破損
好在,可以修復!
館方透露,目前和藝術家已經在研究修復事宜,
後續事宜將由專業團隊有序妥善處理。
藏品遭破壞後 圖片來源:網友@柚稚園裡的ong扭扭
這件被「熊孩子」損壞的玻璃城堡
在網上引起了廣大關注
不少網友表示十分心痛
有人表示,7年前,上海玻璃博物館另一件展品也遭遇過「熊孩子」。
玻璃展品「天使在等待」
同樣是兩位小觀眾翻越圍欄,用力拉扯、
搖晃掛在展牆上的一件藝術品《天使在等待》,
這是藝術家專門為她剛出生的女兒製作的。
如今,作品改名為《折》繼續展出
城堡被損壞後
一些網友認為應該
「禁止小朋友參觀」
@黑色的春水:建議部分展覽明確禁止兒童入內
@做個夢起來就暴富:能不能規定幾歲以下的不得進入某些區域?
有人覺得
之所以有「熊孩子」就是因為有「熊家長」
@pililibeibei:建議讓孩子家長賠償,作為監護人應該盡到監護義務,孩子和家長都該有個教訓。
@怡安永逸:貼個標籤,損壞照價賠償,來時候先保險公司估個價。沒什麼比讓孩子爹媽掏錢更能遏制熊孩子的了
而上海玻璃博物館
卻不這麼認為!
事件剛發酵的時候
上海玻璃博物館立場就很鮮明:
小觀眾已經認識到錯誤
相信未來一代會成長為好觀眾
而在7月18日,
館方的微信公號還發了一篇文章
處理方式之大氣,超拉好感
· 他們認為罵別人「熊孩子」,是走偏了:
「給孩子打上犯罪者標籤,並禁止小朋友參觀,作為博物館人,我們覺得畫風逐漸走偏……」
· 同時,他們不認為應該怪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神獸看護人aka家長們,雖然去博物館的路上千叮嚀萬囑咐,「眼觀手不動」「不要跑不要鬧」,可是到了之後,還是抑制不住神獸的爆棚行動力和精力?」
· 館方表示理解孩子們在參觀中「摸一摸」的衝動:
「用觸覺感知這個世界,是人類的本能,更何況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他們甚至會撿起地上的小垃圾放進嘴裡嘗嘗味道,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不可以。」
對的,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要注意禮儀~
表明了立場之後,
上海玻璃博物館給出了針對「熊孩子」的「治癒良方」
「不要觸摸展品,不要追逐打鬧,
不要展廳內飲食,不要翻越圍欄……」
為此,上海玻璃博物館決定推出公教活動——
禮儀工作坊2.0版
兒童禮儀工作坊
他們認為,在我們的世界裡,
孩子決不是潛藏的破壞者,
通過引導,他們也可以是博物館的守護者。
這次禮儀工作坊活動是城堡被損壞事件發生後,館方一早計劃好的:
館方表示,將從這次的遺憾中積極學習並思考,未來會特別設計升級面向孩子們的參觀「禮儀工作坊」,承擔起更多教育責任。希望能通過博物館公眾教育活動,將文明參觀轉化為一種可以趣味性習得的知識和習慣。
現在,專治博物館內
「摸一摸」「蹭一蹭」「靠一靠」
等疑難雜症的
「治癒良方」來了~參加嗎?
消息一出
網友紛紛表示要報名:
這才是教育!
來自:上觀新聞、上海玻璃博物館微信、新民晚報、申江服務導報
原標題:《「熊孩子」撞壞展品後,上海玻璃博物館這樣做!網友:太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