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明威:與死神擦肩而過,深刻影響其創作生涯

2020-12-12 騰訊網

前言

今天是海明威誕辰121周年紀念日,謹以此文,向海明威致敬,並獻給所有熱愛海明威的朋友們。

01 巨匠誕生

1899年7月21日,美國作家海明威出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郊區的奧克帕克鎮,他在家中的六個孩子中排行老二。當時他的父母絕不會想到,將來,這個孩子會成為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圖1】1905年,童年時期的海明威(右一),父母和姐妹們。

1917年,海明威高中畢業,他沒有選擇繼續上大學,而是進入了當時在美國舉足輕重的《堪薩斯城之星》報社當了一名記者,正式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儘管他在那裡只待了六個月,但是報社對文字的要求還是深刻影響了他的寫作風格:句子簡短,語言生動,態度積極。

02 參軍報國

1917年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正式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血氣方剛,渾身洋溢著冒險精神的海明威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辭去了報社記者的職務,一心想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參軍報國,但是卻因視力問題而沒能通過軍隊的體檢。當兵的夢想成為了泡影之後,到了年底,美國紅十字會面向社會招募支援歐洲戰場的救護車司機,這一次,海明威抓住了機會。當時,他不過才18歲。

【圖2】一戰時期,海明威的戎裝照。

其實早在美國正式加入一戰之前,美國紅十字會的救護車隊就已經被建立起來。當時戰場上對醫療支援服務的需求巨大,而美國民眾對協約國支持的呼聲日益高漲。他們從美國本土招募志願者,經過簡單的培訓之後,就會穿上與美國陸軍相似的制服,被派往法國和義大利從事物資和傷員的運輸工作。到了1917年春天,已經有46輛由美國熱血青年駕駛的救護車奔馳在歐洲的戰場上。

03 初識戰爭

1918年5月,海明威從紐約啟程,乘船來到了巴黎。那時候,納粹德國正在用巨大的列車炮日夜轟炸著這座古老的城市。6月初,他又被派往義大利。在抵達米蘭的第一天,他和同事們就受命開著救護車,前往一座被炸彈襲擊的彈藥廠,去取回不幸喪生的遇難工人的遺體。那是他第一次見到戰爭的慘烈景象。

【圖3】一戰中,美國紅十字會救護車隊成員,這種車就是海明威當時的「座駕」。

後來,海明威在20世紀30年代曾經創作了一部「跨文體」類小說——《死在午後》。他在書中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這樣的描述:「我們在廢墟中發現了很多遇難者遺體,並把她們送往了一個臨時停屍房。坦率地說,我必須承認,當發現這些死者是女性而不是男性時,我深感震驚。」

04 死神擦肩

雖然被戰爭的殘酷所震撼,但海明威還是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繁重而又危險的工作中去。不久之後,他被派駐義大利北部皮亞韋河沿岸的一座小鎮——福薩爾塔迪皮亞韋。那裡距離義大利名城威尼斯不過64公裡。在那裡,海明威以少尉的軍銜,負責經營管理著一個食堂。也是在那裡,海明威與死神擦肩而過,成為了他一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圖4】福薩爾塔迪皮亞韋鎮的霞光,在這裡的經歷深刻影響了海明威的一生。

1918年7月8日夜晚,海明威騎著一輛自行車來到了皮亞河堤岸的防禦陣地上,他站在戰壕裡,向駐守在那裡的義大利士兵分發他所帶來的咖啡、香菸和巧克力。正在這時,一發迫擊炮彈從河對岸的奧地利陣地上打了過來,炮彈在距離他僅有幾米遠的地方爆炸。站在他身前的一名義大利士兵當場被炸死,另一名士兵雙腿被炸斷,生命垂危。而他自己的雙腿也被數不清的彈片擊中,瞬間撲倒在戰壕裡。

【圖5】海明威代表作《永別了,武器》第一版圖書封面。

多年以後,海明威在他的《永別了,武器》一書中,藉助半自傳英雄主人公弗雷德裡克·亨利中尉之口,描述了當時受傷的感受:「一道光一閃而過,仿佛一座熔爐的門突然打開。咆哮聲轟然響起,眼前由白變紅,緊接著一陣疾風呼嘯而過。我試著呼吸,但是就是呼吸不過來。那感覺,就好像靈魂衝出了軀體。「

清醒過來之後,海明威強忍著劇痛,掙扎著爬起身來,一把抓起身邊第三名受傷的義大利士兵,將他扛到自己的肩上,然後向後方踉踉蹌蹌地奔去。在逃命的過程中,河對岸的奧地利士兵向天空發射了一顆照明彈,然後用機槍追著他的身影無情地掃射。他的雙腿不幸又被流彈擊中。最後,他實在無力支撐,和肩上的士兵雙雙摔倒在了一個河溝裡,昏死過去。

【圖6】手術之後,休養期間的海明威,拄著雙拐,依然面帶微笑。

當人們發現他們並將其救起的時候,一度以為他死了。由於傷勢嚴重,海明威在一個配送中心立即接受了手術。之後又被送往一處野戰醫院待了五天,最後被送往米蘭的一個紅十字醫院進行康復修養。他的病理診斷書上記錄著,在他的雙腿上一共發現了227處彈片傷痕,其中至少有10處深入骨髓。

【圖7】一戰中,義大利軍方授予海明威的「銀質英勇勳章」

此次事件之後,義大利軍方向海明威頒發了一枚「銀質英勇勳章「,以表彰他在此次突發事件中所表現出的非凡勇氣。此次事件對海明威的人生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此之前,在他的頭腦裡,戰爭就好像是一場足球比賽,敵人就是遠道而來的客隊。這一切不過是一場遊戲而已。但在經歷了此次事件之後,他第一次深刻地意識到,死亡原來離自己如此之近。

05 深刻印記

對此,他曾經在一封書信中寫道:「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加入戰爭,就會有一種永生的幻覺。你會覺得,戰場上被殺的都是別人,而不是你。但當你第一次身受重傷的時候,這種幻覺就會瞬間破滅。你就會明白,原來死亡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圖8】義大利在海明威受傷處立了一塊紀念碑,現已成為一處旅遊景點。

這段經歷也為海明威的寫作也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第一手的創作素材。他在20世紀20年代所撰寫的兩部偉大小說中的主人公——《太陽照常升起》中的傑克·巴恩斯和《永別了,武器》中的弗雷德裡克·亨利——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傷,而他的短篇小說《尼克·亞當斯故事集》中的主人公尼克·亞當斯,同樣在戰爭中飽受戰火的摧殘。

【圖9】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一代硬漢海明威,是許多人的偶像。

鑑於此,20世紀6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海明威評論家菲利普·楊甚至提出了「創傷理論」,他認為海明威在一戰中的重傷經歷使他對戰爭產生了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深植於他的內心深處,以至於在此後的生活和文學作品中,他都在反覆嘗試努力掌控這種原始恐懼。其間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種英雄品質——勇氣、堅忍,以及榮譽,無不根源於此。(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海明威
    海明威成為了2020年高考全國I卷的最大紅人,繼在語文卷中《越野滑雪》之後,又在英語卷中擺出了一席《流動的盛宴》。《越野滑雪》是全文刪減之後作為閱讀理解出現在了語文卷中,這段閱讀理解還根據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出具了考題。
  • 海明威的故居對他許多著名作品的啟發
    海明威的故居對他許多著名作品的啟發,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在20世紀20年代撤退到佛羅裡達島,最終發現了一個新的繆斯——城市本身。在十多年的時間裡,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把基韋斯特(Key West)稱作「家」,創作了他最著名的一些作品,並使佛羅裡達州南部一片有些偏僻的土地永垂不朽。
  • 那年,死神曾經與青島擦肩而過
    那天,也就是接到通知的第二天,整個村子都陷入了極大的恐懼當中,我們知青組的慌亂程度遠遠超過了當地的老百姓,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次走出家門的小年輕,不知道該怎麼樣去應對那即將飛來的橫禍。全村的老百姓都忙活起來了,雞飛狗跳的;我們知青們也忙活起來了,手慌腳亂的。我們把自以為值錢的東西都塞進了各自的大木箱子裡。
  • 他是花心的天才,抑鬱的硬漢,狂蕩的傳奇,他是唯一的海明威
    高中畢業,海明威不想讀大學,選擇到美國《堪城星報》(The Kansas City Star)當記者。記者經歷為海明威積累了許多寫作經驗,這些經驗後來對他精簡的文字風格產生了影響。他曾經說過:「報紙工作不會傷害年輕作家,如果他能及時擺脫它,可能會對他有所幫助。」
  •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⑩丨周六13:00,揭秘海明威與蘇東坡,看誦讀經典...
    高考語文作文經常出現一些名人名著,海明威與蘇東坡就同時出現在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I)文學閱讀分析題目中。核心承辦方之一的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將提供 9張價值價值100元的電子購書卡,由劉小川和主持人將在封面新聞直播間參與互動的網友中隨機抽取幸運者。記得準時收看哦!
  • 浮士德真實存在,海明威單戀英國護士……那些「書裡書外」的秘密
    這部書從創作到出版,直至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世界文壇蕩起陣陣波瀾。胡其鼎先生一文《〈浮士德〉取材於16世紀德國民間浮士德博士的傳說》,說明了約翰·浮士德在歐洲歷史上確有此人,他出身於農民家庭,當過教師,後來在德國各地行醫、算命,還自稱會點金術,是個江湖術士型人物。
  • 為生而存在——海明威與潘普洛納
    海明威第一次到達西班牙是在1923年,當時,他是《多倫多星報》駐巴黎的記者。7月,他來到西班牙度假,第一次觀看了刺激的鬥牛表演,立刻就迷上了這一融合了力與美、生與死的藝術。從此,鬥牛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激情。
  • 「良知和良能」的戰地記者——海明威
    導言:「良知和良能」的戰地記者——海明威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成為美國《星報》的一名戰地記者,在戰場上,他多次出生入死,深入到戰場第一線,採訪到許多有價值的新聞。海明威行動之迅速,身手之敏捷,驚得嚮導目瞪口呆。海明威向嚮導講起了自己在歐洲戰場上,參加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擊德國法西斯的經歷。說著,他捋起衣袖、褲腿,只見身上布滿了累累傷痕。海明威說道:「身上這些傷疤共有236處,都是在戰場上留下的印記。」
  • 海明威:把小說寫作變成了行為藝術
    在海明威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就教他拉大提琴,並教他欣賞美術作品,而父親則教他釣魚和打拳擊,教他各種體育活動。父母在美和力兩個方面的培養,奇妙地統一在海明威身上,成為他一生受用的兩個方面。1917年,18歲的他中學畢業後,就去了堪薩斯市的《星報》擔任記者,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文字生涯。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戰爭。 協約國總司令法國福煦元帥曾在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和約」籤訂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一語成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很多倖存者,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熠熠生輝的主角。
  • 海明威《吉力馬札羅山的雪》:豹子為什麼凍死在雪山頂上?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後之死》裡寫道:「一座移動著的冰山顯得高貴,是由它那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決定的。一個作家採用省略的辦法,如果他不懂的話,那這只能留一些空缺在自己的作品裡。」海明威曾多次把自己的創作風格比喻為冰山,「冰山在海裡移動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露出水面。」
  • 上海遊客親歷普吉島海上狂風巨浪 與死神擦肩而過!
    從昨晚到今天,上海遊客徐麗的心情一直都十分沉重。昨晚泰國普吉當地時間21點左右,當徐麗和兒子以及同行的三個好友家庭從狂風暴雨中乘船抵達普吉島碼頭時,發現眼前全是救護車和警察。詢問後才得知,就在幾個小時前,同樣在風浪中返航的兩艘船在海上翻覆,導致大批遊客落水失蹤,其中有不少中國遊客。徐麗和朋友們這才知道,自己剛剛與死神擦肩而過。
  • 繼高考語文卷小說《越野滑雪》後,你對海明威的了解又有多少
    我想要判斷是否有種族歧視還要結合海明威所在的社會背景。他本人是一個曾經參加一戰的負過重傷的老兵、一名直接參戰的反法西斯戰士,同時還是一位熱愛戶外活動、有著諸多人生追求的「硬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懷著要親臨戰場領略感受戰爭的熱切願望,加入美國紅十字。
  • 她是德國藝術家,最優秀的版畫家之一,創作了大量素描和雕塑作品
    她創作了大量有力而出色的素描和一些雕塑作品。其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她的版畫—包括銅版、石版和木刻作品中。 珂勒惠支早年在一個既有宗教道德觀念又有社會主義思想的和睦家庭中度過。13歲時開始學習銅版畫,17歲進入柏林女子美術學校。1880年去慕尼黑女子藝術學校學油畫。珂勒惠支在學習期間受到左拉、易卜生等人的文學作品以及倍倍爾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的深刻影響,這對她的藝術成長起了重要的作用。1891年她和一個在工人居住區行醫的大夫結婚,定居柏林。
  • 男子在野外拍到恐怖畫面,回家得知真相後,才知與死神擦肩而過!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男子在野外拍到恐怖畫面,回家得知真相後,才知與死神擦肩而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名男子跟著朋友到野外遊玩,可回家的時候天色已晚,就準備在野外宿營。在半夜的時候,他聽到叢林裡傳來了奇怪叫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拿著相機準備一探究竟,可沒走一會就拍到了恐怖的畫面,當時他的手就控制不住的顫抖!
  • 鏖戰普熱梅希爾,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俄最後的高光時刻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俄軍沒有打過攻堅戰?假的!提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沙俄軍隊,大家聯想到更多的是布魯西洛夫攻勢或者坦能堡會戰。前者代表著俄軍的輝煌勝利,而後者則意味著俄軍慘痛的失敗。但是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俄軍在那場戰爭中好像並沒有發起過太著名的攻堅戰。
  • 關於世界大戰,這8本書豆瓣評分超過9分
    文/年牧 (歷史研習社社員)兩次世界大戰對於人類歷史來說是空前殘酷的戰役,無論對於底層人民的生活亦或是國家經濟環境、文化發展等來說都是極大的破壞。那麼兩次世界大戰究竟是怎樣的?它對國家以及人民生活究竟產生了哪些影響?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又產生了什麼變化?
  • 《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就是哈裡,冰山上那隻豹子也是他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他最鍾愛的作品是《吉力馬札羅的雪》,稱它是自己最優秀的短篇小說。由他開創的「冰山理論」和極簡文風,深深影響了馬爾克斯、塞林格等文學家的創作理念。其極簡主義加上意識流的寫作風格,在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現。一個貌似平淡的故事,蘊含了人世間言不盡的滄桑。
  • 海明威——尼克.亞當斯故事集第一部分:死亡原來離自己如此近
    文章重點解析第一部的5個章節:講述尼克亞當斯童年發生在北方森林中的故事。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是一名感動世界的美國作家,一提到海明威,我就想到了那個《老人與海》中與大馬哈林魚搏鬥的老人:堅韌、倔強不服輸。這像極了現實中的海明威。
  • 海明威:喝最烈的酒,泡最漂亮的妞!他的3條人生準則也太野了
    最初只是一名非學院派文學青年的海明威,後來融入巴黎文壇,成功地贏得了各種大獎。他怎麼做到的?真正的海明威許廣平,餘秋雨棄糠妻李紅娶小其16歲,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喜歡戰爭、拳擊的硬漢作家。從記者的身份轉變為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