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懷化白馬村:格桑花開致富路

2021-01-10 湖南在線

美麗格桑扶貧花

湖南日報記者 肖軍 通訊員 滿長水

走進白馬,猶如走進花的海洋。

6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鶴城區旅遊扶貧示範基地——黃巖管理處白馬村,沿著山間小道,舉目四望,附近的山坡上、田野裡,紅的、粉的、白的、紫的,構成了美麗的格桑花海。

「花海致富,特色扶貧。」黃巖管理處黨委書記潘謀志說。格桑花又稱格桑梅朵,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長期以來寄託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廣布高原的格桑花,如今已是白馬村群眾的致富之花。

徜徉在花海中,聽著村幹部講述美麗格桑花「開出」致富之花的故事。黃巖距懷化城區20公裡,海拔1174米,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014年,尚有貧困人口90戶、330人。去年,管理處在白馬村因地制宜開展旅遊扶貧,致力打造「高山景觀、石林花海」景觀,28戶村民首吃「螃蟹」,入股種植格桑花。

去年10月,白馬村的200多畝格桑花首次盛開,加之又與喀斯特地貌相映成景,成千上萬的市民聞香而來,白馬村恍如一夜成名。

白馬的格桑花火了,白馬村的村民笑了。「來村裡觀賞格桑花的人每天絡繹不絕。」白馬村黨支部書記餘紹友談起當時的情景,臉上燦爛如花。當年,該村接待遊客7萬多人次,白馬村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全村5戶20人實現脫貧。

今年3月,管理處啟動了白馬村格桑花海擴園提質工程,採取「村集體+公司+基地+貧困戶」運行機制,共同打造千畝石林花海園區,面積從200畝擴到1200畝,花海的品種從單一的格桑花增至13個品種。

站在花海的一處涼亭內,觀賞著今年栽種的雞冠花,一簇簇鮮紅的雞冠花在怪石嶙峋中綻放,讓人賞心悅目。這時,一陣陣歡笑聲從對面的山坡上飄下來,舉目望去,是近百名村民在對面的上頭上揮舞鋤頭,煉山整地,準備種植格桑花。

「看到其他村民有錢了,我也想早點富起來。」因病致貧的村民王賢梅一邊擦著汗珠,一邊告訴記者,今年自家2畝多地流轉種花,除了租金,每天在花海中打工就有100元錢,全年有200多個工作日,可收入2萬多元。加上資金入股,今年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

「他倆可是二百五。」王賢梅笑著指著旁邊的田均宏夫婦說。記者一打聽,原來是男勞力打工一天收入150元,女勞力100元。夫妻加起來每天打工收入250元。田均宏樂哈哈地說:「原來在城裡打掃衛生,每天收入僅40元,還是村裡打工合算,發財快些。」

「以前我們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現在有了『花海』,有事做了,很多人都回來了。」返鄉青年田元友感慨地說。

陽光下,美麗的格桑花扮靚了白馬村的土地,更輝映著村民們張張幸福的笑臉。白馬村村主任向其松信心滿滿地說:「全村貧困戶都加入了種花致富的行列,資金入股年底分紅不會低於1萬元,今年整村脫貧沒有問題。」

相關焦點

  • 鶴城區白馬村:下沉一線解難題 拓展脫貧新路徑
    懷化新聞網訊(肖鵬 陳衝 李娜 向明輝)鶴城區黃巖管理處白馬村「四支隊伍」堅持常態化駐村集中「辦公」,下沉一線解難題,拓展脫貧新路徑,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初冬時節,層林盡染。走進黃巖管理處白馬村高山中藥材基地,空氣中瀰漫著中藥材的香氣。
  • 白馬村的日與夜
    在雪峰山支脈涼山之腰、懷化市鶴城區黃巖生態旅遊區白馬村,貴州媳婦董靜仍忘不了10年前嫁來時的景象:泥巴路、破木屋,窮得叮噹響。那時丈夫在外務工,公公在地裡從早忙到晚,她也背著女兒去幫忙。「太苦了。不過,都過去了。」董靜說。8月9日一大早,董靜和丈夫開車來到白馬村村部。
  • 【湖南鄉村振興探索】懷化市鶴城區白馬村——貧困村追夢「綠富美」
    懷化市鶴城區黃巖管理處白馬村石林花海。劉銀師 攝 湖南日報記者 黃巍 通訊員 滿長水山清水秀,岸綠景美;石林花海,遊人如織。初冬時節,記者走進懷化市鶴城區旅遊扶貧示範基地——黃巖管理處白馬村,只見鄉間公路寬闊整潔,農家院落白牆青瓦、錯落有致,呈現一幅美麗畫卷。
  • 【懷化市】走向勝利丨白馬村的日與夜
    在雪峰山支脈涼山之腰、懷化市鶴城區黃巖生態旅遊區白馬村,貴州媳婦董靜仍忘不了10年前嫁來時的景象:泥巴路、破木屋,窮得叮噹響。那時丈夫在外務工,公公在地裡從早忙到晚,她也背著女兒去幫忙。  「太苦了。不過,都過去了。」董靜說。  8月9日一大早,董靜和丈夫開車來到白馬村村部。  村部一樓有一間辦公室,是村裡電商服務站。這是董靜工作的地方。
  • 「我的扶貧故事」路通了,產業也發展起來了|貴定縣昌明鎮白馬村駐...
    貴定縣昌明鎮白馬村是縣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對口幫扶村,2018年5月,我被任命為白馬村八組大寨的網格員。  白馬村八組大寨共有常住人口303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55人。  找準「病根」才能「對症下藥」,到白馬村八組大寨開展幫扶工作後,我和駐村第一書記進行了大量的走訪調查。  那時,八組大寨道路崎嶇不平,部分道路沒有硬化且路面坑窪不平,一到雨天就汙水泥漿橫流,出行不便。
  • 彌牟鎮白馬村:「三集三變」壯大集體經濟,引領致富路
    近日,記者走進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鎮白馬村看到,鄉村小路旁的牛圈茶咖、土黃鱔、柴火雞餐飲項目已經開業,遊客接待中心也已投入使用,西昌火盆燒烤、貓貓魚莊、八陣書院、手拙染坊、水上民宿、荷塘印象等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藉助當地的生態環境,白馬村以建設休閒觀光旅遊村為目標,逐步向觀光、休閒、度假複合型旅遊地發展。
  • 雪域高原:格桑花開幸福來
    他告訴記者,近3年來,駐村工作隊把工作重心錨定黨建工作,已經幫助培養8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黨員6名;從黨員中培養出12名致富能手,從黨員致富能手中培養出5名村組幹部。  與布龍村相比,林芝市墨脫縣背崩鄉格林村的條件還要差一些。「我們村黨支部曾被縣委確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 巫溪尖山鎮:漫山黃蜀葵 花開致富路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扶貧故事今年以來,巫溪尖山鎮將產業開發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以綠色農業和特色產業為抓手,通過引進企業,帶動發展中藥材產業黃蜀葵種植,助力群眾增收。有了致富產業,還要有銷售渠道。為解決村民的銷售難題,尖山鎮引進重慶瑞火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立加工車間,籤署採購協議,安排專人負責黃蜀葵收購。目前,全鎮已設立5個集中收購點,種植戶將採摘的花朵統一送到村級集中收購點,再由收購點運送到加工車間進行烘乾、粉碎、包裝,最後集中銷往江蘇蘇中製藥有限公司,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條。
  • 瀘沽湖的格桑花開了,即將刷爆朋友圈
    ,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長期以來一直寄託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如果說金黃的胡楊林和油畫般的喀納斯是秋天最值得去的地方的話,那麼格桑花開的瀘沽湖
  • 中山鎮:格桑花開扮靚旅遊公路
    格桑花開旅遊路美本報訊(記者陳婷 通訊員譚勝昔)連日來,記者在中山鎮內看到,五顏六色的格桑花在旅遊公路旁肆意綻放,形成了一條色彩繽紛的景觀帶。今年7月,該鎮採納人大代表提出的《讓鎮內旅遊公路旁開滿格桑花的建議》,全力推進旅遊公路和美麗公路建設,在沿線旅遊公路旁撒播了格桑花種子,扮靚沿線公路。格桑花,也叫幸福花,四季皆可開花,夏季花期長達2個月,具有較高觀賞性。進入8月以來,中山鎮沿線公路格桑花肆意綻放,猶如一條絢麗多姿的彩帶,飄舞在旅遊公路沿線。這不是個例。
  • 商務扶貧回眸丨懷化:五溪之地的商務脫貧之路
    在黨中央的號召下,扶貧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在祖國的大江南北、五湖四海,芭蕉溪村也迎來了溫暖人心的東風。放眼懷化,在全市商務扶貧的蓬勃力量下,致富之光盡情傾灑在這一片五溪大地上,開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喜悅時光。
  • 長山鎮李屋村:走上扶貧致富路
    湛江新聞網訊:「扶貧建設的商鋪出租讓村委有了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漂亮寬敞的文體活動場所活躍了村民業餘文化生活。」廉江市長山鎮李屋村委黨支部書記李永友高興地說道。    長山鎮李屋村委下轄21個自然村,全村總人口5587人,是廣州開發區蘿崗區政協、區檢察院新一輪扶貧「雙到」幫扶村。
  • 「成都」錦江區「格桑花開·錦繡爐霍」雲端上的藝術館藝術作品...
    11月26日,錦江區「格桑花開·錦繡爐霍」雲端上的藝術館藝術作品首場認購捐贈儀式成功舉行。自「格桑花開 錦繡爐霍·雲端上的藝術館」啟動後,東湖街道辦事處第一時間響應,轄區內成都萬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賽肯思創享生活景觀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和之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四川銘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建設服務網、四川綠陽公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紛紛行動,現場認購了8幅藝術作品,將7萬元的認購金額捐贈到「格桑花開」專項基金,助力爐霍縣鄉村振興。
  •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2020-12-1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馬村 - 白馬村--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人民網
    白馬村轄29個村民組,總人口1497戶,5672人,1993年由熱水、綠萍、同心、晴久、新寨5個自然村共同合併而成。村內有少數民族56戶,216人。 白馬村原先居住的少數民族主要為苗族,也有部分布依族,後來因各方面原因搬離白馬村,現居村民主要姓氏為潘姓與何姓。少數民族人口佔比雖低,但村內民族文化豐富,除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外,還有土司文化、水東文化等。
  • 白盆珠鎮白馬村:綠水青山成「幸福靠山」
    由於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經濟基礎薄弱,而被列為省級貧困村的白盆珠鎮白馬村,自2016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因地制宜,以「唯美山水、詩畫田園、清涼夏日、暢意白馬」為發展構想和村域發展定位,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走出具有白馬村特色的「一河兩岸」生態旅遊產業綜合脫貧致富新路,成為一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黑馬」。
  • 一心只為「芙蓉」花開——記懷化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派駐漵浦縣龍潭...
    他是退伍軍人,用執著與剛毅書寫過鐵血歲月,他是保衛幹部,用責任與擔當守護著師生的安全,他是扶貧工作隊長,用初心與使命紮根於泥土之中。他叫胡明輝,一名「80後」,來自懷化工業中等專業學校,2017年2月,他毅然接下組織交給他的任務,來到漵浦縣龍潭鎮芙蓉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這一幹,就是三年多。
  • 惠東白馬村的「網紅」點你打卡了嗎?這裡有唯美山水、詩畫田園......
    第一書記」遊賢學和當地村幹部一起,結合白馬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以「唯美山水、詩畫田園、清涼夏日、暢意白馬」為發展構想和村域發展定位,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走出具有白馬村特色的「一河兩岸」生態旅遊產業綜合脫貧致富新路,帶領村民奔向小康生活。
  • 滇池南岸10000㎡格桑花開成海,景美人少還免費
    沒錯,這就是格桑花,今天遊叔發現了一個格桑花開得最好的地方,就在滇池南岸。圖源|fyt(小紅書)遠處,西山巍峨;近處,滇池風光無限;而身旁,格桑花花開成海,藏語中,格桑是指幸福美滿、美好時光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
  • 走進黃陂「草原新村」張家榨村:800畝格桑花 花開成海
    格桑花開 木蘭草原節後仍火爆昨日上午10時,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木蘭草原景區,雖然「五一」小長假已過,遊客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消減,廣闊的草原內遊客如織。與黃陂其他景區不同,木蘭草原具有北方草原的豪放色彩,從景區大門到草原幾乎沒有什麼過渡,繞過一座假山,眼前就是一片連天的草原,格桑花綻放在路邊、溪澗、樹下,花開成海。「草原上很空曠,適合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