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嫁女餅,臺山人的舌尖好禮!

2021-02-27 臺山家鄉群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臺山家鄉群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加入臺山家鄉群了。

據了解,廣東地區最常見的嫁女餅叫綾酥,有黃、白、紅、橙四色之分:黃綾以豆蓉做餡,喻意貴族和皇氣;白綾以爽糖或五仁做餡,代表了女方的貞潔;紅綾最講究也最貴,以蓮蓉或冬蓉做餡,喻意喜慶的氣氛;橙綾則有豆沙或椰絲做餡,喻意小兩口今後生活金燦燦。有些綾酥中還可加入蛋黃,彰顯高貴。四色綾酥的出現,代表了老百姓對新人新生活的寄託,也從另一角度看到了對老人家的尊敬。

傳統嫁女餅 郭軍 攝

據臺山當地的老人介紹,以前在農村裡,嫁女餅以「擔」來計算餅的數量(1擔=100斤),而1斤又分為「四頭」或「八頭」(四頭表示1斤4個大餅,八頭表示1斤8個小餅),是男方在過大禮的時候一擔擔地送去女方家。女方在收了大禮之後,要按禮數進行祭祀,然後將按約定數量的嫁女餅回禮給男方,其他的用來派給親朋戚友。派餅時臺山人喜歡用雙數,喻意「好事成雙」「成雙成對」,而且最少要派兩個,俗稱「雙扁」,同時會將一開四的散餅搭著裝袋,被臺山人稱之為「搭花腳」,而輩分越高的長輩,所得到的嫁女餅越多。

 在臺山,據當地人介紹,筆者找到一家專門製作傳統糕點的本地老字號餅家,其製作的傳統嫁女餅,除了臺山傳統的「錦肉、合桃酥、梅花蛋糕、椰山」四件套之外,還有廣式傳統的老婆餅、蓮蓉餅、豆沙餅、皮蛋酥、紅綾酥和龍鳳大餅頭等。在店裡的一側,疊滿了貼上囍字紅紙的竹編籮筐,據店裡的員工介紹,那都是預定嫁女餅的人提前拿過來準備裝嫁女餅用的,裝好後用扁擔挑著送到女方家,這是臺山最傳統的做法;也有客人要求用禮品盒搭配著裝好,或直接用餅框送達女方家。

正在製作的嫁女餅 郭軍 攝

據店裡一名有著三十多年手工製作經驗的師傅介紹,臺山人在訂購嫁女餅時多數以臺山傳統四件套為主,再按各地的習俗配其他的嫁女餅,所以梅花蛋糕、錦肉、合桃酥、椰山這些製作量最多。梅花蛋糕是用梅花瓣外形模子烤制,剛出爐時蛋香濃鬱、外脆裡嫩,個頭有湯碗般大小,底下墊著託紙,攤涼後就進行獨立包裝。錦肉,又稱錦玉,多數會選用冰肉、冬瓜條、椰絲、芝麻、果仁、甜姜等作為餡料,做法和外觀皆與廣式月餅無異,3釐米左右的厚度,皮薄餡靚,吃起來層次感較為豐富。合桃酥,有小盤子那麼大,吃起來比較酥脆,而糅合在裡面的白砂糖像是未得到充分融化,嚼起來如同沙粒一般,故又稱之為「沙餅」。椰山,其個頭如碗般大小,整個呈白色,頂部微微凸起,其主要配料為椰粉、椰絲、椰奶和蛋白。剛出爐的椰山需要稍微攤涼才能食用,其外層較為酥脆,內部椰香濃鬱,吃起來比外層要軟一些,吃完嘴邊會留下較為明顯的白色。

「除了婚嫁之需可以預定嫁女餅之外,其實很多品種的傳統嫁女餅平時在店裡也有銷售」店主介紹。據了解,像這樣傳統的餅家在臺山各個鄉鎮都有,有的為了客戶派發方便,專門印製了可隨時到店領取糕點的禮餅劵,以致「嫁女餅+禮餅劵」這樣的派嫁女餅模式在臺山廣為採用。

來源:中國僑鄉網

相關焦點

  • 僑鄉美食:傳統嫁女餅,臺山人的舌尖好禮
    傳統嫁女餅 郭軍 攝 中國僑網江門1月20日電 題:僑鄉美食:傳統嫁女餅,臺山人的舌尖好禮作者 李曉春派嫁女餅,是廣東婚嫁的傳統習俗,女方派餅給親朋戚友就等於正式宣告家中有女兒將要出嫁派餅時臺山人喜歡用雙數,喻意「好事成雙」「成雙成對」,而且最少要派兩個,俗稱「雙扁」,同時會將一開四的散餅搭著裝袋,被臺山人稱之為「搭花腳」,而輩分越高的長輩,所得到的嫁女餅越多。
  • 廣東僑鄉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熱銷
    包裝好的紙筒裝豆沙月餅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8月6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熱銷作者 李曉春 郭軍每年距離中秋節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候,中國許多地方的餅家在廣東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與當地獨有的冬蓉月餅同樣受歡迎。陳立新與陳超雄父子在製作傳統豆沙月餅 李曉春 攝據了解,豆沙月餅是甜餡廣式月餅中最經典的味道之一,在臺山又被稱為「牛屎餡月餅」,因豆沙的顏色、質感和牛屎有幾分相似故得名,叫法雖不大雅但很形象,同時也是臺山傳統嫁女餅之一。
  • 探秘純手工製作黃埔傳統嫁女餅
    如今許多新人喜好化繁為簡,崇尚新式婚禮,但蘿崗地區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廣府婚俗,這一點從經營嫁女餅的美香餅家絡繹不絕的上門顧客就可以感受到。據美香餅家老闆鍾煥娣介紹,本月(農曆十月)是結婚旺季,共有278個嫁女餅訂單,每單數量從幾十斤到五、六百斤不等。近日,黃埔區公布了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嫁女餅(綾酥)製作技藝榜上有名。
  • 婚禮幸福時刻最體現尊貴的嫁女餅
    環球在線消息:又到一年一度的婚嫁旺季,適逢今年又是雙春兼閏月的好年,結婚嫁娶的特別多。按照廣東人的傳統習俗,婚嫁之前,禮餅是絕對不能少,女家派禮餅給親友就等於正式宣告家中有女兒將要出嫁。雖然,如今潮流西化不少,禮餅品種也各式各樣,特別是增加了西式蛋糕,,但是嫁女餅這一傳統禮餅,至今仍是許多家庭嫁聚的最熱門選擇和尊貴聘物。
  • 小小嫁女餅 滿滿幸福味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繆璟、 何瑞琪)前段時間,黃埔區公布了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嫁女餅
  • 廣東僑鄉臺山秋冬季白菜乾成「愛心手禮」
    廣東僑鄉臺山秋冬季白菜乾成「愛心手禮」 2020-11-28 18:54:09 「愛心手禮」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大姑,這袋白菜乾是我爸上個星期曬的,我媽讓我先拿過來給你帶到深圳煲湯嘗鮮。
  • 【臺山美食】行山餈:臺山人清明祭祖的傳統糕點
    在廣東臺山,清明祭祖被稱之為「行山」或「拜山」,對於臺山人來說是全年之中與春節、中秋重要程度相仿的重大節日,而他們為祭祖準備的傳統糕點「行山餈」深受當地百姓青睞。一年一度的掃墓祭祀活動,在擁有100多萬海外華僑的臺山尤其重視,以致有些臺山人寧願缺席春節或中秋,也不願意錯過清明節家族中最人齊的一次相聚。
  • 端午節臨近,傳統手工製作的臺山粽,你吃過嗎?
    在廣東江門臺山,堅持傳統手工製作的臺山粽,不僅是端午節祭祀供品,同時也是深受當地百姓青睞的特色傳統糕點之一。臺山人每逢端午節前一個星期左右,就開始準備做粽子的食材和物料製作臺山粽,「裹粽」在臺山地區歷史悠久,所有臺山人都吃過這種應節食物。幾片粽葉一杯米,承載了濃厚的親情與鄉情。端午時節,滿屋飄香的粽子味,不僅是舌尖上的味道,更是臺山海內外鄉親們所熟悉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 臺山白菜乾上市啦!從「農家閨秀」變「愛心手禮」
    這是近日,一對姑侄在江湛鐵路臺山站上的對話。在臺山,當地人秋冬季晾曬的白菜乾裡,蘊藏著濃濃的鄉情,是贈予親朋戚友的愛心手禮。「我們這邊一直有種植白菜用來曬菜乾的傳統,用水口白菜曬出來的菜乾口感雖好但賣相欠佳,相對比之下,用黑葉白菜曬出來的菜乾品相更好。
  • 芋頭包: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傳統糕點
    中國僑網江門10月7日電 題:芋頭包: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傳統糕點  作者 李曉春  中秋佳節,除了月餅之外,很多地方還會製作一些傳統的糕點來與家人賞月時一起享用
  • 【舌尖上的臺山】新編最齊臺山特色美食大盤點,吃貨走起!
    秉承臺山豐厚飲食文化底蘊的臺山黃鱔飯,以本地黃鱔和優質大米為原料,佐以薑絲、蔥花等調和而成,口感鬆軟,味道鮮美,享譽海內外。在2014年舉辦的「廣東(沙灣)美食歡樂節」暨「廣東美食之鄉」頒獎儀式上,「臺山黃鱔飯」喜獲「廣東傳統特色小吃」榮譽稱號。
  • 臺山傳統的街頭小吃「鑼底餈」,這是多少臺山人的童年回憶
    臺山傳統的街頭小吃「鑼底餈」,這是多少臺山人的童年回憶 最初的味道街邊鑼底餈 Meeting 「千百年來, 食物就這樣隨著人們的腳步, 不停遷徙,不斷流變,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
  • 【舌尖上的臺山】最齊臺山特色美食大盤點,吃貨走起!
    秉承臺山豐厚飲食文化底蘊的臺山黃鱔飯,以本地黃鱔和優質大米為原料,佐以薑絲、蔥花等調和而成,口感鬆軟,味道鮮美,享譽海內外。在2014年舉辦的「廣東(沙灣)美食歡樂節」暨「廣東美食之鄉」頒獎儀式上,「臺山黃鱔飯」喜獲「廣東傳統特色小吃」榮譽稱號。上川島石夾螺飯石夾螺飯被譽為「天下第一飯」。石夾螺與寄生蟹,是上川島石夾飯螺的主料,味道鮮美。
  • 【小餐桌大文明】臺山人最流行的吃飯方式是這樣的......
    民以食為天,食以禮為上。餐桌文明不僅僅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標誌。
  • 廣東傳統手工製作臺山粽受追捧
    在廣東臺山,堅持傳統手工製作的臺山粽不僅是端午節祭祀供品,同時也是深受當地百姓青睞的特色傳統糕點之一。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採訪時了解到,每年端午前一兩個星期臺山粽訂粽量都會大增,有些珠三角地區遊客也會慕名而來買粽,甚至買些回去做手信。部分攤檔的臺山粽甚至通過快遞銷往江浙一帶。
  • 腊味,為臺山人添「年味」
    臺山人烹年夜飯時有蒸「廣式臘腸+三牙魚乾或龍利魚乾」用作「宅年」(蒸熟後需放至年初二後,寓意「常年有餘」) 李曉春 攝  據了解,臺山人將臘腸、臘肉、臘鴨等臘制食材統稱為炒粉絲+蒸廣式臘腸,是臺山人春節期間烹傳統「九大簋」的經典菜式 李曉春 攝  除了民間曬制的特色腊味之外,老字號的廣式腊味在臺山亦頗受歡迎。
  • 廣東僑鄉臺山人用「鹹鰢」烹製美食
    中新社江門7月20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用「鹹鰢」烹製美食作者 李曉春 郭軍中國中央電視臺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四集《時間的味道》,對香港大澳經歷四代人的百年老店鄭祥興蝦鋪堅持手工製作蝦膏蝦醬的披露
  • 紫蘇炒田螺: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一道傳統美食
    &nbsp&nbsp&nbsp&nbsp紫蘇炒田螺李曉春攝&nbsp&nbsp&nbsp&nbsp中國僑網江門10月2日電 題:紫蘇炒田螺: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一道傳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