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傳統的街頭小吃「鑼底餈」,這是多少臺山人的童年回憶

2020-12-19 騰訊網

臺山傳統的街頭小吃「鑼底餈」,這是多少臺山人的童年回憶

最初的味道街邊鑼底餈

Meeting

「千百年來,

食物就這樣隨著人們的腳步,

不停遷徙,不斷流變,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

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

故鄉的味道最能體現在美食上

不管是出門在外的遊子

亦或是生活在臺山本地的人們

都會對臺山本地的特色美食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

在你的記憶裡

故鄉最熟悉的味道是哪種美食呢?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

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白無奇

在我記憶裡,無法忘懷鑼底餈那種溫馨的味道

鑼底餈是臺山特有的味道

甜的鹹的,令人沉醉

這種味道特別親切,溫暖心扉

作為傳統的街頭小吃

鑼底餈仍然很受歡迎,但是卻很難見到一次

它價格實惠,方便快捷

但迫於社會發展,這種屬於臺山的味道逐漸消失

「阿姆,出來擺攤幾久了啊?」

「二十幾年了哇,以前到更開寧邊轉噶呀」

「二十多年」,是個很長的數字

堅守,不單是為了做生意,更是因為一種情懷

烤盤已經有點殘舊了

看上去有些年代感

在這裡烤過了成百上千個鑼底餈

下油用刷子刷一下

「滋 滋 滋」的油便彈飛出來

鹹的,甜的,按你的口味決定

鹹的會先在粉漿中加入芋頭、菜果等餡料

攪拌均勻後倒進烤盤

甜的鑼底餈

則在烤熟後加入白砂糖即可

也有人喜愛加上兩個鹹蛋黃

"起餈"、"修剪"、"裝盤"

整個過程都很講究,做起來十分熟練

仿佛又回到與兒時的玩伴

一起圍在小攤邊買鑼底餈的情景

那時候的阿姨還是踩著三輪車上村賣

「鑼底餈,鑼底餈,賣鑼底餈~」

身幹香脆,餡料搭配均衡

那是溫馨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是最初的味道記憶

遊子面對家鄉的美食

往往還沒流下口水,先掉下了眼淚

多少鄉愁的起點,都是那道溫馨的「家鄉味」

無論走到哪裡,無論身在何處

只要嗅到那道熟悉的味道,心便安定了下來

來源:遇見臺山,作者小萍/臺山百事通

相關焦點

  • 【臺山美食】行山餈:臺山人清明祭祖的傳統糕點
    在廣東臺山,清明祭祖被稱之為「行山」或「拜山」,對於臺山人來說是全年之中與春節、中秋重要程度相仿的重大節日,而他們為祭祖準備的傳統糕點「行山餈」深受當地百姓青睞。其中,白糖餈是臺山人改良後的「倫教糕」(倫教糕的製作起源於廣東順德區倫教鎮,是嶺南典型的漢族糕點名吃),以白砂糖為主要配料;而傳統的黃糖餈厚度有6釐米左右,上層軟糯清甜,下層厚實呈蜂窩狀,以黃糖為主要配料。
  • 三月三,你準備做雞屎藤餈了嗎?臺山特色小吃你吃過幾種?
    明天就是農曆三月初三了,在臺山,這一天都有做雞屎藤餈的習俗。這款地道小吃不止味道清香獨特,還有祛溼、消除疲勞作用,既可飽口福又有保健作用。
  • 油角、發餈、油餈、鹹雞籠!臺山人過年必備糕點,你喜歡哪樣?
    粉白餈亦是部分臺山人過年必備,主要是由熟的糯米粉+黃糖芝麻花生餡/白糖芝麻花生餡料+外面一層生粉+紅點構成。粉白餈裡面的是芝麻花生餡,外面是生分。據說很好吃,但必須做好當天吃,不然會融化哦!油餈,臺山人過年過節必備食品,分鹹甜兩款,白色是鹹的:糯米粉+豬肉蝦米蔥+芝麻+油炸,棕色是甜的:糯米粉+柿餅/紅棗+糖+芝麻+油炸。圓餅狀,賣相一般,但味道非凡。
  • 你好呀,臺山的美食,每一份都是歸鄉的味道
    「小時候,都去抓黃鱔做飯吃的」已有百年歷史的黃鱔飯,秉承臺山豐厚飲食文化底蘊,優質大米為原料,佐以薑絲、蔥花調料。回歸本真,最初香味。口感鬆軟,味道鮮美,享譽海內外。2014年舉辦的廣東(沙灣)美食歡樂節」暨「廣東美食之鄉」頒獎儀式上,「臺山黃鱔飯」喜獲「廣東傳統特色小吃」榮譽稱號。
  • 【美食】臺山黃鱔飯入選「廣東傳統特色小吃」
    在日前舉辦的「廣東(沙灣)美食歡樂節」暨「廣東美食之鄉」頒獎儀式上,「臺山黃鱔飯」喜獲「廣東傳統特色小吃」榮譽稱號。這次「美味廣東——尋找廣東十大傳統美食之鄉」評選活動歷時近一年,評選出「廣東十大傳統美食之鄉」和百種「傳統特色小吃」。據了解,廣東多個地區向組委會申報「黃鱔飯」這一美食項目,但均不敵「臺山黃鱔飯」的名氣和地位,最終由臺山獨家獲得。
  • 廣東僑鄉臺山端午粽香情濃
    臺山傳統梘水粽 李曉春 攝  據了解,老一輩臺山人多數喜歡親自備料包粽,端午前一個月就開始以家人喜歡吃的口味著手準備粽葉(箬竹葉)、水草(或榔鼓葉)、食用梘水、蘇木、紅藍(紅絲線)、鹹鴨蛋、豬肉、花生、慄子肉、蝦米、臘腸、糯米等包粽子的用料和食材。
  • 【舌尖上的臺山】新編最齊臺山特色美食大盤點,吃貨走起!
    秉承臺山豐厚飲食文化底蘊的臺山黃鱔飯,以本地黃鱔和優質大米為原料,佐以薑絲、蔥花等調和而成,口感鬆軟,味道鮮美,享譽海內外。在2014年舉辦的「廣東(沙灣)美食歡樂節」暨「廣東美食之鄉」頒獎儀式上,「臺山黃鱔飯」喜獲「廣東傳統特色小吃」榮譽稱號。
  • 臺山,愛了愛了!
    臺城西寧市歷史文化街區(龔嘉勝 攝)騎樓風光好,「萬國荷包」飄街上的騎樓充滿異國情調讓人追憶這裡昔日繁華熱鬧的趁圩場景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有10人這個數量在國內縣級市城市中實為少見臺山特色小吃臺山是美食之鄉幸福感,當然要從「吃」開始說起黃油蟹、黃鱔飯、五味鵝臺山蠔、鹹肉粽、蘿底餈
  • 廣東特色傳統糕點之一,又有著廣州人童年回憶的一種小吃
    作為廣東特色傳統糕點之一,又是廣州人童年回憶的一種小吃,非缽仔糕莫屬了。缽仔糕是人人都愛吃的街坊小吃。缽仔糕最早產於廣東省臺山縣,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清朝鹹豐間(公元1851—1861年)成書的《臺山縣誌》載:「缽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裡,泊船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只一家,在華豐迂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以缽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所以後人採用缽仔來蒸糕之法一直傳下來,就是現在的廣東缽仔糕,風靡全國,甚至暢銷世界。
  • 【舌尖上的臺山】最齊臺山特色美食大盤點,吃貨走起!
    秉承臺山豐厚飲食文化底蘊的臺山黃鱔飯,以本地黃鱔和優質大米為原料,佐以薑絲、蔥花等調和而成,口感鬆軟,味道鮮美,享譽海內外。在2014年舉辦的「廣東(沙灣)美食歡樂節」暨「廣東美食之鄉」頒獎儀式上,「臺山黃鱔飯」喜獲「廣東傳統特色小吃」榮譽稱號。上川島石夾螺飯石夾螺飯被譽為「天下第一飯」。石夾螺與寄生蟹,是上川島石夾飯螺的主料,味道鮮美。
  • 臺山人行山,怎麼可以少了這些特色美食
    清明祭祖被稱之為「行山」或「拜山」對於臺山人來說是全年之中與春節、中秋重要程度相仿的重大節日海外的臺山人紛紛回鄉有些臺山人寧願缺席春節或中秋,也不願意錯過清明節家族中同是臺山,拜祭祖墳的時間卻各有不同:南部沿海地區,如汶村、海宴、川島等地有「行正清」的習慣,在清明節或者春分當天統一開展行山祭祖活動其餘地區,則是在春分前後至清明這段時間也有一些地區是選擇在清明後這段時間
  • 2021,臺山,又要圈粉了!
    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2021,我們一起嘗遍臺山各式各樣的美食做一枚幸福的吃貨一日之計在於晨,臺山人喜歡「飲早茶」,來個「一盅兩件」,一碟腸粉,一個大水包,開啟一天的好心情。在臺山這四大美食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臺山蠔個體肥壯、色澤乳白,且肉質嫩美可口,極富營養,是蠔中珍品,
  • 臺山,一座我不胖都對不起它的城市!
    在2014年舉辦的「廣東(沙灣)美食歡樂節」暨「廣東美食之鄉」頒獎儀式上,「臺山黃鱔飯」喜獲「廣東傳統特色小吃」榮譽稱號。我不胖,對得起這汶村五味鵝嗎?要數美味狗肉,臺山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四九鎮的狗肉最香。」
  • 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5月13日電 題: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素有「小廣州」之稱的廣東臺山臺城,每天凌晨三四點,街頭巷尾的大小早餐店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精心製作當地人早餐桌上的粥、粉、面、餈、粽、糕、包等美食。
  • 今日三月三,臺山人吃了「牛屎丸」未?
    今日是農曆三月初三了,在臺山,幾乎每家每戶這一天都有吃烏勤藤餈的習俗。(或叫雞屎藤餈、牛屎丸、狗仔丸、狗蝨包……),它是用烏勤藤葉搗碎拌以米粉和糖製成,上面還放幾個用同樣材料做的小狗。這款地道小吃不止味道清香獨特,還有祛溼、消除疲勞作用,既可飽口福又有保健作用。▲烏勤藤餈,別小看雞屎藤的名字那樣的不優雅、樣子黑溜溜的,但是它的氣味清香可人,細細嗅聞,雞屎藤獨特天然的清香讓人沁人心脾,是不可抗拒的美食。
  • 紫蘇炒田螺: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一道傳統美食
    &nbsp&nbsp&nbsp&nbsp紫蘇炒田螺李曉春攝&nbsp&nbsp&nbsp&nbsp中國僑網江門10月2日電 題:紫蘇炒田螺: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一道傳統美食
  • 傳統嫁女餅,臺山人的舌尖好禮!
    派餅時臺山人喜歡用雙數,喻意「好事成雙」「成雙成對」,而且最少要派兩個,俗稱「雙扁」,同時會將一開四的散餅搭著裝袋,被臺山人稱之為「搭花腳」,而輩分越高的長輩,所得到的嫁女餅越多。 在臺山,據當地人介紹,筆者找到一家專門製作傳統糕點的本地老字號餅家,其製作的傳統嫁女餅,除了臺山傳統的「錦肉、合桃酥、梅花蛋糕、椰山」四件套之外,還有廣式傳統的老婆餅、蓮蓉餅、豆沙餅、皮蛋酥、紅綾酥和龍鳳大餅頭等。
  • 芋頭包: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傳統糕點
    芋頭包: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傳統糕點
  • 【風味臺山】品嘗臺山粽 探究喜慶紅
    今天我們將介紹中國傳統、喜慶節日臺山人餐桌必備的一位「常客」——臺山粽,從它身上大家可以切身感受到臺山傳統文化的南北差異和多元性。臺山鹹肉粽(臺山市地方志辦供圖)臺山鹹肉粽(臺山市地方志辦供圖)臺山粽分為鹹肉粽和鹼水粽兩大品種。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和端午節等節日,臺山人都會裹粽子過節。鹹肉粽因其呈「扭角」狀,故又稱為「扭角粽」。
  • 吃糖水:廣東僑鄉臺山人的解暑「蜜」技
    在廣東臺山,當地人夏日有吃糖水解暑的「蜜」技,傳統風味和創新搭配都很受青睞。剛上鍋的甜葛粉 李曉春 攝據了解,糖水是廣東人飲食習慣一大特色,多數以清潤或清熱為主。在毗鄰香港、澳門、廣州的臺山,糖水款式繁多,不僅有廣東人常見的茯苓膏、芝麻糊、豆腐花、紅豆沙、綠豆沙、海帶綠豆、香芋西米、西米露、冰糖木瓜、冰糖雪耳、八寶粥,還有臺山民間傳統風味的黑涼粉、酸梅粥、薯酸粥、番薯糖、黑豆豬仔薯糖、豬仔薯葛粉、甜葛粉、蛋花葛粉、蛋花腐竹糖、梘水粽幹糖粥、甜冬米,以及冰糖燉雪梨、冰糖燉枇杷、竹蔗茅根糖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