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農曆三月初三了,在臺山,幾乎每家每戶這一天都有吃烏勤藤餈的習俗。(或叫雞屎藤餈、牛屎丸、狗仔丸、狗蝨包……),它是用烏勤藤葉搗碎拌以米粉和糖製成,上面還放幾個用同樣材料做的小狗。
這個習俗和藥王有關,傳說每年驚蟄過後,藥王攜黑犬同行,到處施藥治病,黑犬是協助藥王驅除蛇蟲、降魔伏妖的。
這款地道小吃不止味道清香獨特,還有祛溼、消除疲勞作用,既可飽口福又有保健作用。
▲烏勤藤餈,別小看雞屎藤的名字那樣的不優雅、樣子黑溜溜的,但是它的氣味清香可人,細細嗅聞,雞屎藤獨特天然的清香讓人沁人心脾,是不可抗拒的美食。
把新鮮的烏連藤葉切碎
曬乾再與泡好的糯米同磨成溼粉
加入粉、黃糖、水等調成麵團
煮至熟,加入糯米乾粉制型
再用蒸籠猛火蒸20分鐘後即可出爐
圓餈的大小和龍眼差不多
有些地方還放入花生、椰蓉、黃糖粉等餡料
合成三瓣形或者直接揉成小丸子
豐富了裡面的口感
在一籠圓餈的上面
還放幾個用烏蓮藤餈做的小狗
所以也叫狗仔丸
狗仔丸蒸熟後烏黑油亮的
為什麼要做幾個黑色的狗仔呢?
傳說每年驚蟄過後,藥王攜黑犬同行
帶著用草藥丸到處施藥治病
救治了不少貧苦百姓
黑犬是協助藥王驅除蛇蟲、降魔伏妖
後人紀念黑犬便用烏蓮藤丸做出狗的形狀
雞屎藤餅雖其貌不揚
但其獨特的味道
徵服了無數人的胃
聞久了會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每一種食物都飽含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裡,
為此增添了春天的色彩!
當我們把這種食物傳承下去的時候,
告訴下一代,
這是屬於我們的一抹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