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也要到訪火星了!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浩瀚的太空有著無限的遐想,眾多偉大的詩人也以自己的才華表達了對宇宙的好奇和嚮往。
2007年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實現了長久以來國人對月球探索的夢想,在經過十多年的蟄伏,中國也要準備親自踏上前往火星的奇妙之旅了。
今年的4月24日,是中國的第五個航天日,中國國家航天局也在這一天公布了一份重磅消息,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並在線上舉行了啟動儀式,展示了任務標誌。儀式過程中透露,「天問一號」任務的火星車也即將進行全球徵名。
而之所以命名為「天問一號」也是頗有講究的,「天問」一詞取自我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的長篇詩歌《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和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探索的文化傳承,同時也寓意探索真理和科技創新的徵途漫漫,永無止境。
據了解,「天問系列」將成為中國行星探測的任務名,「天問一號」只是其中第一次任務,這意味著,中國行星探測已經有了自己的整體概念,目光已投向了比火星更遠的行星。未來可以在整個太陽系留下中國的足跡,這也是航天人的夢想和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國家航天局還透露了中國有深空探索戰略的長遠規劃,初步確定了四次任務。火星只是第一步,將會在今年的7月份左右發射火星探測器,預計經過10個月左右的飛行到達火星。然後在2028年的時候進行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採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而在2030年的時候將進行木星等其他行星的探測。中國航天的未來規劃輝煌而璀璨,也預祝全部都能獲得成功。
從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射以來,中國航天走過了五十載,這其中的心酸和寒冬只有自己知道。儘管面臨國際上的重重封鎖,儘管條件艱苦起步低,但中國航天人還是用自己的堅持,不斷的攻堅克難,從航天大國一步步走向了航天強國。
而時至今日,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拍著胸膛說:我為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而驕傲!
目前全球競爭的重點已經由陸地轉向了海洋,又轉向了太空,誰掌握了太空誰就掌握了未來。據悉俄羅斯和歐洲的火星探測計劃已經推遲到了2022年,美國和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出徵,其中美國更是第二次探索火星。太空徵途漫漫,競爭激烈,你我之輩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