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桃狸IRIS
在杭州,像大兜路這樣的歷史街區一隻手都數不過來。比如拱宸橋畔的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河邊尋煙柳,小巷訪畫橋」的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最出名的要屬吳山腳下的清河坊-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
清河坊 攝影:桃狸IRIS
假如不喜歡清河坊商鋪雲集、人山人海的那份喧囂,可以跟我一起走一走大兜路,一條很文藝很小資,但很多新杭州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的沿河老街。
大兜路 攝影:桃狸IRIS
大兜路和橋西歷史街區都屬於拱墅區,大概太靠近城北,離西湖較遠,節假日慕名而來的遊客並不是很多,跟清河坊的人氣也相距甚遠。
平日裡的晚上也都是附近夜跑或者飯後消食的當地人,還有一波來覓食的吃貨。比如橋西街區有山葵家日料、舒羽咖啡等,大兜路有江南驛餐廳、妙醍醐素食自助等。此外,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像我這樣,喜歡走走看看當排憂解難的閒散戶。
大兜路運河祈利酒店 攝影:桃狸IRIS
今天的大兜路歷史街區得從大關橋算起,到霞灣巷富義倉,長約1公裡左右。在過去,大兜路是杭州城北的交易中心。從明清時期就有魚市、米市、糧倉等,是「十裡銀湖墅」最繁華最熱鬧的集散中心。又緊鄰京杭大運河,水路運輸發達,沿著河邊走還可見「香積古埠」字樣。
大兜路香積古埠 攝影:桃狸
我的老家位於杭州市郊產糧區,在很小的時候就聽父親、爺爺提起過,在糧食豐收的季節,半夜三更就得騎上老式單槓自行車,架上兩三擔新米和番薯等土特產往拱宸橋至大兜路一帶出發,賣了當季新米之後再換上小鴨小鵝,又得馬不停蹄地往家趕。
大兜路歷史街區 攝影:桃狸IRIS
杭州是一座很有生活情調的城市,可以積極向上,努力拼搏;也可以朝九晚五,閒看錢江潮起潮落。來杭的年輕人都早出晚歸忙著996,為了小家奮鬥;悠閒的老年人都忙著養生、娛樂,享受安逸富足的晚年生活。
都說杭州房價高、工作累、壓力大,也偏偏是在杭州,隨便一條老街都透著漫漫的味道,讓你忍不住想慢下來生活。
大兜路 攝影:桃狸IRIS
大兜路最有味道的,是在夜幕降下來的時候。運河沿岸的景觀燈,像火樹銀花般閃爍,應了「十裡銀湖墅」的景。原本四五米寬的石板路,不一會就會被夜跑的、散步的人流擠得水洩不通。「訥飯切過啦?」那是地地道道的杭州城區方言,跟市郊的不太一樣,很熟悉,又陌生。
京杭大運河 攝影:桃狸IRIS
路邊昏暗的酒吧,散著溫柔的情歌,和撥弄的吉他聲,那是青春的旋律;老大爺們則不會這麼講究,沿著河邊隨便尋一處涼亭,就可以吹上一曲薩克斯。時不時還會停下來交流幾句,是不是協奏一曲,響亮的曲調可以響徹整條大兜路,直到漸漸走遠,才會悠揚地消散在耳邊,消失在夜空裡。直到夜晚九十點,一切又歸於寧靜。
大兜路 攝影:桃狸IRIS
假如你跟我一樣,有閒有聊地去大兜路走一走,一定不可錯過夜晚的香積寺。
香積寺 攝影:桃狸IRIS
說到古寺,一定會想到深山孤峰裡,雲霧繚繞間。在幽深的山野、林間遇著斑駁的古寺一定不會覺著奇怪,但在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鬧市區就會頗有興趣一睹真容,探一探這佛門淨地是不是也沾染了些許紅塵。印象最深的兩座躲在鬧市區的寺院,一座是上海的靜安寺,還有一座就是大兜路上的香積寺。
香積寺 攝影:桃狸IRIS
香積寺的名氣與香火雖遠不如靈隱寺,也不如靜安寺,但卻是大有來頭。它是全國唯一一座供奉監齋菩薩的寺院,也就是杭州民間傳說的灶神菩薩。寺院雖不大,也不像靈隱寺、法喜寺那麼依山而建錯落有致,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一應俱全。
香積寺 攝影:桃狸IRIS
更與眾不同的,便是它的建築,也不再是黃牆黛瓦的明清寺院風格。香積寺最初建於北宋年間,延續的是大唐時期的寺院風格,比起端莊秀麗的三天竺和靈隱寺,更顯得莊重、大方。有人說它很日系,其實,這叫唐風!
香積寺 攝影:桃狸IRIS
不過比起白日裡的香火綿延,我更傾心於夜幕籠罩下的香積寺。寺院內外紅燈籠高高掛起,附近虔誠的老百姓就著夜色圍著廣場祈福誦經。兩隻漢白玉大象,寓意著吉祥如意。
香積寺 攝影:桃狸IRIS
夜晚7點華燈初上,照得銅製的佛堂內外熠熠生輝,更顯金碧輝煌。香積寺夜景在攝影圈,也是小小網紅一枚,吸引了不少專業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打卡。
香積寺 攝影:桃狸IRIS
距離香積寺不到500米的東邊,大兜路的盡頭,也叫霞灣巷,就是清朝時期著名的「天下糧倉」-富義倉所在。富義倉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清朝國家戰略儲備糧倉。從古時起,江南就為魚米之鄉,進貢的貢糧多由京杭大運河通過漕運完成運輸。「北有南新倉,南有富義倉」,作為天下兩大糧倉之一的富義倉就通過大兜路的香積古埠為朝廷貢糧。
富義倉 攝影:桃狸IRIS
如今富義倉早已不再供糧,只是作為杭州現存唯一的古糧倉,成為杭州一處小眾冷門的文化公園,稱為富義倉遺址公園。
要是來得早,還可以體驗一下香積寺廣場邊的素食自助餐廳——妙醍醐,是我光顧次數最多的一家。20元一位,可以吃到各種素菜、中華小吃、西式糕點,還有各種煲湯類、營養粥。
妙醌醐 攝影:桃狸IRIS
找一個靠窗的位置落座,吃著品種豐富的平價美食,感受屋內屋外的古色古香……吃完正好可以趕上香積寺的亮燈。既不失晚餐的儀式感,也不會覺得罪惡滿滿。
妙醌醐 攝影:桃狸IRIS
就像日劇 《孤獨的美食家》有一句經典臺詞:「短時間內變得隨心所欲,變得「自由」,又不被誰打擾,無所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的行為,正可謂是平等地賦予現代人的最佳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