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晶晶 通訊員 計慎憶
大運河,因風景而迷人,因商業而繁華,因文化而傳承。如何讓這抹迷人、這派繁華、這種傳承彼此交融,迸發光芒?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從杭州市運河集團了解到,近期市運河集團對運河沿線街區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對街區景觀拾遺補缺,對街區業態優化升級,挖掘運河文化碎片,還原運河歷史風貌。
本次提升的三大街區包括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小河歷史文化街區、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目前施工進度已經過半,預計在今年國慶節前嶄新亮相。
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樂」享禪文化
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自古以香積寺聞名遐邇。此次麗水路主入口設計將結合禪宗文化,以三位祈福進香的人物作為造型,腳踩祥雲趣味十足。
街區內沿河一側將原有曲徑和親水平臺連通,讓市民和遊客更加親近運河,樂享文化。
另外,郎朗音樂工作室的入駐提升了街區的整體藝術氛圍,街區新增的文化小品與藝術造景融為一體。
據了解,郎朗音樂工作室目前已經進入裝修階段,有望在今年10月開放。
工作室面朝大運河,是一個五個大開間的兩層房子,由原來街區整治的時候老房子改建而成。
建成以後,工作室將以教學為主,以後或將拓展成為會客廳,做一些藝術沙龍。
今後,街區業態以主題音樂餐飲、民宿休閒類為主,倡導慢生活理念。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傳「承」手工藝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濃縮了自晚清以來,近代杭州百餘年民族工業發展歷史的縮影,主入口造型設計似船似梭,將運河人文和紡紗特色巧妙結合,再現工業記憶。
除了主入口的提升,還將重點復興橋西土特產碼頭,對碼頭連廊等候區進行改造,增設遊客休憩區域,新增碼頭歷史介紹,呈現碼頭文化,讓市民和遊客了解運河歷史。
街區業態圍繞傳統手工、文化體驗、健康養生為主,凸顯文化傳承。
小河歷史文化街區——「閒」意民俗風
小河歷史文化街區地處京杭大運河、小河、餘杭塘河三河交匯處,古時候是南來北往的水陸兩運的交通樞紐。
此次景觀提升將重現小河曾經船來客往的繁榮勝景,打造小河人家的閒意生活。
主入口的設計結合水紋靜默的磚石與老舊斑駁的船擼造型,呈現了運河水繫船運的變遷和街區歷史的人文遺存。在醬園周圍增設雕塑,使醬園內的傳統釀造文化外延,營造小河直街民間手工藝氛圍。
小河歷史文化街區民國氛圍濃厚,此次提升將在早期陸路交通節點,新增民國時期的公交車站造型,營造復古場景,達到情景再現的效果。街區業態圍繞舊時小河一帶的運河商埠文化,以民俗展示體驗、手作工坊、文創工作室、小資休閒輕餐為主。
目前,小河歷史文化街區二期正在招商中,二期定位為「文化創意零售與工作室(書店、手工匠人製作、體驗等)、展覽展示(攝影、生活美學等)」,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