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61個縣域的2019年主要經濟數據正式發布,縣域經濟總量(GDP)20強排名新鮮出爐。鳳陽2019年經濟大爆發。在2018年鳳陽經濟總量208億元的基礎上,在第四次經濟普查後,經濟大幅飆升,達到397.5億元,成功挺進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榜單,居第13位。
2019年,鳳陽縣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轉型跨越,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縣域經濟總量和質量齊頭並進。
工業經濟異軍突起。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實施「鳳落寶地」招商引資行動,聚力「十大工程」,狠抓重點項目建設,掀起大幹快上新熱潮。總投資60億元的福萊特二期開工建設,鳳陽擁有了首個投資百億大企業;一期投資30億元的亞瑪頓矽谷智能項目正式點火;總投資12億元的火鳳凰微晶石項目實現「當年供地、當年建設、當年竣工」;10億元的德力玻璃城、6億元的軍民融合產業園、5億元的申通智慧物流園等項目加速推進。珍珠集團納稅達7.9億元,充分發揮了大企業支撐帶動作用。全縣規上工業企業數147戶,較年初新增4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
四色旅遊全面發力。聚焦「金色—遊中都、讀明史,紅色—學小崗、話改革,藍色—走淮河、享人文,綠色—覽鳳陽、親自然」四色旅遊版塊建設,實施《明中都皇城保護與展示控制性詳細規劃(2009-2015)》新一輪修編,皇城東華門及東南、東北角樓遺蹟本體保護工程竣工驗收,開展「三大殿」考古挖掘,舉辦2019「考古新發現、探秘明中都」活動,並獲全國創新宣傳獎。小崗村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農家」農趣體驗園等項目加快推進。完成明皇陵景區改造提升二期工程,鳳陽山水庫環湖道路、鳳定旅遊道路加快建設,啟動鳳陽山旅遊區自駕房車營地建設,推進韭山洞、明皇陵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縣博物館3A級景區創建,鳳陽山旅遊區榮獲「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淮幹工程圓滿收官,「一塔一閣」巍然屹立,成為千裡淮河新地標。全縣接待遊客348.2萬人次,增長22.5%;旅遊直接收入3679.5萬元,增長25.3%,創歷史新高。
要素保障堅強有力。該縣強化資金、土地、水電氣等要素保障,以保重大項目落地為先導,倒逼園區要素配置能力全方位提升。加大土地增減掛鈎、工礦廢棄地復墾工作力度,強力推進「騰籠換鳥」「拆籠遷鳥」,真正把寶貴資源向大項目、好項目傾斜,向「一區七園」集聚。以打造「四最」營商環境為目標,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以營商環境大提升推動轉型發展大跨越。
緊抓「一區七園」平臺升級,鳳陽經濟開發區榮獲「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產業園區」,循環經濟產業園通過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驗收,獲批省級矽基新材料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聚焦提升園區承載力,加快淮濱新區基礎設施PPP項目、G345國道、G329改線等重大項目建設,臨淮關跨淮河大橋正在加緊前期程序。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解決企業各類困難問題604個。去年10月8日《人民日報》公布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鳳陽縣位列第99名。
六穩工作紮實有序。穩就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7111人,新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0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就業率達98%。穩金融,開展非法集資、「套路貸」等專項整治,同步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政銀擔」放款7.36億元,發放「稅融通」、續貸過橋資金2.4億元;出臺《關於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市場準入、降低成本等37個方面給予支持,全年兌現獎勵2.7億元,惠及全縣114家企業;金融機構存款和貸款餘額全年突破300億元和200億元。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減少企業稅費4.2億元,降低企業社保繳費1376萬元,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新設立各類企業2021戶,新增個體工商戶3929戶,總數分別達12042戶、34807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