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全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國內雙一流的大學,在國內大學排名中也穩居前十,更是985高校之一。就有點令小編在內的所有人費解,這麼一所國內的頂級學府,為什麼會在名名不見經傳的合肥呢?
中科大不建校之初,是在北京,與清華北大在一個地方。它的建立,是當時一些科學家和領導,要以中國科學院為依託,建立一所培養前沿科學人才以高校技術的社會主義新型大學。中科大經提出到創建,僅用了九個月的時間。1958年9月,中科大成立了,它的首任校長就是郭沫若。中科大的創辦,很有歷史以及科學意義。
到了1969年,中科大教改組到全國各地的高校考察,回來後就決定要學習農學院的經驗,把學校搬離大都市,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辦學。這樣有利於開展學工、學農、學軍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軍事考慮。
在得到科學院的領導以及國務院分管教育的機構同意後,中科大便開始籌劃搬離大都市。他們先後派考察組到河南和湖北沙市去尋找建校的地址。河南的那組,還帶著中國科學院科教組組長劉西堯寫給河南省的親筆信。結果,河南省對中科大搬來河南的意向並不積極,最後以我省還沒有能力接收一所大學給拒絕了。湖北沙市也是如此,他們也委婉地拒絕了中科大的想法。隨後,這兩組人員回到了北京,都說這兩個地方沒有條件,不能把大學建在那裡。
後來,中科大又派出兩組人,一組去了江西,一組去了安徽。江西方面,給出了明確答覆,不接受中科大。而在安徽宣城,考察組覺得宣城地區山高路遠,交通不方便,不適合建校。但這兩個考察組還沒有回到北京,就接到通知,把新校址選在了安徽安慶。
中科大一開始在安慶的馬山落戶,就一棟三層小樓,還有一間食堂。總共有七八十間房子,而且這些房子沒有窗戶,甚至連門都沒有。就算有,也是用磚頭壘砌的。生活方面更是慘,連自來水都沒通,吃水要翻過一座山去挑水。1969年12月,先遣組剛到不久,其中還有幾戶家庭。天氣忽然變冷了,他們連鋪地的草湊買不到,有的人被凍得生病了。期間還發生了兩次意外,先遣組向學校提出,安慶的辦學條件太差,不適合辦學。後來,學校又派出了第三批考察組到了安徽,並暫停了下遷人員。
1970年,負責中科大搬遷的相關人員,向安徽省革委會主任李德生匯報。商議學校搬遷至合肥,由於沒有校舍,中科大暫時借用合肥師範學院和銀行幹校的房子。就這樣,中科大選址完成了。中科大從1969月來時遷入安徽合肥,到1970年10月才完成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