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虎將範子俠,曾因抗戰而入獄,百團大戰穿著日寇軍裝上戰場

2020-12-11 福寧客

他是抗日戰場上的一位英雄人物。

他出身在一個貧苦的佃農家庭,14歲時從江蘇流浪到福建,然後毛遂自薦到軍營裡去給一個副官當勤務兵。

他曾在國民政府的部隊裡從勤務兵一直當到了團長。1931年,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山河變色,他想抗戰,卻得不到命令,於是辭去政府軍的團長不當,去遊擊隊帶兵抗日。

1935年綏東抗戰爆發,他秘密打入偽軍陣營中擔任營長,並策動全營官兵起義,迫使偽軍旅長投降。最終卻因為破壞中日關係遭到自己人禁錮,直到七七事變後才獲釋出獄。

他就是寒門虎將範子俠,一位很少有人知道的英雄。

七七事變之後,中國全面抗戰暴發,重新獲得自由的範子俠又再次舉起抗日的旗幟,在河北無極、藁城、新樂、行唐一帶堅持敵後抗戰,並將自己的隊伍擴展到了一個師。

1939年6月,範子俠與八路軍129師領導會面後,毅然將隊伍帶上太行山,接受八路軍的改編、整頓和訓練。他成了第129師新編10旅旅長。

範子俠在八路軍中嶄露頭角是在百團大戰中。在百團大戰的三個階段,他三次負傷。第一次在桑掌橋爭奪戰中,範子俠帶著一排人穿著日寇的軍裝,打著日本旗,在距日寇碉堡六十七米處的一棵大樹上架起機關炮,一陣槍炮齊發,很快奪取了桑掌橋。

最後一次是關家堖殲滅戰,他被打穿了左手腕。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繼續殺敵。範子俠在部隊中以驍勇善戰著稱,能雙手用槍。為防備敵人暗殺,他一身配用3支手槍。每當作戰時,他手執雙槍、左右開弓,彈無虛發,令日寇聞風喪膽。

範子俠是在1942年犧牲的,當年2月,日寇對太行、太嶽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2月12日午前,掃蕩冀西根據地邊沿地區的沙河之敵突襲柴關。當時地形對我軍非常不利,為了迅速擺脫日寇,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我軍必須抓緊境,勇敢迅速地穿過一層日寇叢密的火力網,強佔劉家莊以北高地,才能轉為主動,更有效的打擊日寇。

部隊開始突圍了,兩軍短兵相接之時,範子俠帶著小分隊衝在最前面,在這過程中他的胸脯上連中三槍,但他仍然浴血奮戰,一面組織小分隊巧妙地還擊日寇,一面指揮戰士們,機警地擺脫日寇的火網。

範子俠終於和戰士們一起衝上了山頭。下午4點,我軍開始反擊,指揮員一聲令下,全體官兵衝向日寇,給予日寇有力的打擊。然而這個時候,我們的英雄範子俠旅長,因為傷勢過重,流血過多,搶救不及而犧牲了。這一年他才34歲。

相關焦點

  • 抗日英雄範子俠--黨史頻道-人民網
    綏東抗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中共中央來電,稱讚「百靈廟大捷是中國人民抗日的先聲」;全國各界、各階層人民紛紛捐款並組成慰問團前往慰問。國民黨政府也派了代表團前往慰問。但就在這時,國民黨卻以「思想左傾另有異圖」等罪名,將範子俠逮捕入獄,這使範子俠對國民黨政府假抗戰之名、行妥協退讓之實的面目,有了新的認識。
  • 抗戰·民族記憶(11)百團大戰:打一個大仗,打出中國人的勇氣!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場上,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走過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沙場大閱兵中,這支連隊再度受閱。兩次大閱兵上光榮亮相,這支連隊呈現給世人的,是青春的力量、現代化的武裝。但連隊使用的番號,仍來自抗戰歲月中的百團大戰。
  • 紅色之旅 · 陽泉篇 | 百團大戰紀念館
    紀念館分上、下兩個展廳,展覽分「驚世壯舉,輝煌戰果」、「英雄史詩,宏偉工程」、「不朽精神,深刻教益」和紀念百團大戰的書畫四大部分,以100多幅珍貴照片、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百團大戰的英雄業績。百團大戰紀念碑(主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鋒利的刺刀。
  • 粉碎了國民黨的誣衊和謠言,「百團大戰」到底該不該打
    百團大戰產生了重要的戰略影響。一方面,它對粉碎日本威壓誘逼中國政府屈服的企圖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決心,打破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支援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戰,使處於緊急關頭舉棋不定的蔣介石放棄投降,日軍的誘降工作最終失敗。另一方面,百團大戰打亂了日軍的「南下政策」。日軍本來擬定了迅速結束「中國事變」進而南進的政策,並已做出準備。
  • 80年前,恢宏壯闊的百團大戰打響了
    八路軍100多個團,在華北地區兩千多公裡的戰線上,對日軍發動了大規模攻擊,破壞了鐵路、橋梁、公路,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使日軍的交通線徹底癱瘓。百團大戰使得正太鐵路幾乎全部毀掉,這使得日軍往山西運送戰略物資的交通線就沒有了,而且不僅僅是正太鐵路被破壞了,包括井陘煤礦在內的幾座煤礦也無法生產,這對於日本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因為中國的煤炭是他們重要的戰略資源。這場戰役對日本鬼子來說,是一次非常沉重的打擊。所以,日軍把百團大戰稱為「挖心戰」,還把每年8月20日百團大戰開始的這一天,定為「挖心戰日」。
  • 百團大戰:並非彭德懷背著軍委擅自發動
    電報指出:「根據你們幾次簡要戰報,百團大戰由於我參戰全體指戰員忠貞於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英勇果敢進擊在各交通線上,特別在正太線上已取得序戰之偉大勝利,無論欣慰,特傳令嘉獎,仰即轉令周知。查此次百團大戰,是抗戰以來在華北戰場上空前未有的自主積極的向敵寇進攻的大會戰,對於全國抗戰形勢與華北整個戰局均有偉大意義。百團大戰亦將成為中外戰史上最光輝的名詞。」
  • 百團大戰的主要內容介紹,百團大戰的影響……
    百團大戰主要內容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關注度很高的一個戰役,以百團大戰為題材還拍出了許多的影視作品。因此後輩們對百團大戰這個名字倒是不陌生,但是大戰的具體內容也許很多人就不大了解了。百團大戰,其實主要是為了摧毀給中國造成巨大傷害的交通運輸線。
  • 百團大戰期間,閻錫山等國軍將領在此人的要求下派軍隊幫忙
    國民黨敵後抗日遊擊戰是抗戰時期國民黨正面抗戰的一種補充形式,其規模、影響和作用都不能同中共領導的敵後遊擊戰爭同日而語,在其中後期還出現大量製造國共摩擦和叛變投敵的情況。然綜觀其整個歷史,它仍然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牽制了一定的日軍,配合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戰。
  • 百團大戰中,聶帥救下2個日本女孩,40年後相見,女孩淚流滿面
    這是八路軍總部野戰政治部,1940年9月14日公布的《百團大戰戰績初步總結》中的收穫。百團大戰百團大戰開始於1940年8月,八路軍共投入105個團,總兵力約40多萬人。在八路軍副總司令彭老總、副參謀長左權、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帥等人的領導下,對日寇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此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百團大戰歷時三個半月,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餘次,斃傷日軍2萬餘人、偽軍5000餘人,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
  • 百團大戰,這仗到底該不該打
    戰役點評    百團大戰到底該不該打?作戰活動必須服從服務於戰略上的需求。判斷一場戰役是否必要和成功,首先必須考察戰役發起前後的戰略形勢。我軍之所以實施百團大戰,有著深刻的政治和軍事上的戰略背景。    1940年,中國抗戰進入漫長的相持階段,同一時期歐洲戰局急轉直下,納粹的鐵蹄橫掃歐洲,這大大刺激了日本迅速壓服中國,進而爭奪亞洲、太平洋地區霸權的欲望。
  • 真實的百團大戰是怎樣的
    不久前熱映的電影《百團大戰》,讓人們將注意力聚焦在這場八路軍發起的大規模戰鬥。我們該如何客觀看待這場讓八路軍付出巨大犧牲的戰鬥?電影中的場景和真實的戰況又有何不同呢? 【為何要打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的爆發,確實存在非常深層次的原因。
  • 百團大戰| 打破侵華日軍「囚籠政策」的「挖心戰」
    隨著戰役的展開,八路軍參戰部隊達到百餘團約二十餘萬人,故稱「百團大戰」。8月8日,朱德、彭德懷、左權向聶榮臻、賀龍、關向應、劉伯承、鄧小平發出了《戰役行動命令》:「上列各集團及總部特務團統由總部直接指揮之……限八月二十日開始戰鬥。」8月20日22時,隨著一顆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各路突擊隊猛虎下山般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點,雷鳴般的爆炸聲,響徹正太路全線。
  • 陸嘉昌19歲年少氣盛上戰場,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為國戰死,事極光榮」在緬甸戰場,陸嘉昌在600團第一營任副營長,要殊死守護鄂克村三天,為後續部隊打頭陣。陸嘉昌說:「當時,我軍兵力與日寇相比懸殊,但在驍勇善戰的戴將軍帶領下,我方以犧牲了800多戰士的代價,擊退了五倍於己的敵軍,在同古戰役殲敵五千餘人。
  • 八路軍總部為什麼沒有公開宣布百團大戰結束的時間?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對日偽軍發起的一次規模最大的進攻戰役。這次戰役從1940年8月20日開始,歷時三個多月,由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指揮,在華北地區2500多公裡的戰線上,向日本侵略軍發起的大規模出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 大戰日本關東軍 《抗戰2》首建遊擊兵工廠
    《抗戰2》還原真實歷史場景,首次建立遊擊兵工廠,所有遊擊兵團英勇出戰,磨刀霍霍向關東!日本侵略者長期覬覦中國東北土地,罪惡滔天的「九一八」事變,讓無數中國平民百姓喪生鬼子刀下!中國人民無法容忍,首款反攻日本愛國網遊《抗戰2》所有遊擊軍團整裝待發!親歷多種大型戰役,滅日模式同步開啟,誓死殺盡所有鬼子,以報黎民百姓的血海深仇!首款反攻日本愛國網遊
  • 憶百團大戰:阻日軍掠奪資源 救日本戰爭孤兒
    中新社石家莊9月2日電 題:憶百團大戰:阻日軍掠奪資源 救日本戰爭孤兒  作者 李茜 陳林 倶凝搏  回憶起70多年前的「百團大戰」,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勝佛村的耄耋老人王林壽難掩激動,談及一次次勝利他竟如孩童般開心大笑,說到在抗戰中離去的戰友他又久久凝噎無語。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在三個半月的戰鬥中,華北敵後戰場的數十萬軍民,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餘次,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黃埔師生作為骨幹力量,在百團大戰中表現優異。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
  • 百團大戰具體戰績如何?俘虜了多少日軍?不得不敬佩英勇的八路軍!
    隨著戰役的展開,八路軍參戰部隊達到105個團約20餘萬人,故稱「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圖來自網絡) 百團大戰共進行大小戰鬥1824 次,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日軍投降
  • 誰能橫刀立馬,揭秘百團大戰的前因後果
    這詩是當年百團大戰之後毛主席對於一個人的讚揚。而緣起就在於這百團大戰。為何當時要發動百團大戰呢?我們收穫又損失了什麼?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百團大戰是當時我們在敵人的後方發動的第一次比較具有意義的進攻還有對敵人的掃蕩進行打擊的戰役。聽名字就知道,參加人數眾多。那麼到底有多少人呢?一百零五個團。所以稱得上是百團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