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日戰場上的一位英雄人物。
他出身在一個貧苦的佃農家庭,14歲時從江蘇流浪到福建,然後毛遂自薦到軍營裡去給一個副官當勤務兵。
他曾在國民政府的部隊裡從勤務兵一直當到了團長。1931年,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山河變色,他想抗戰,卻得不到命令,於是辭去政府軍的團長不當,去遊擊隊帶兵抗日。
1935年綏東抗戰爆發,他秘密打入偽軍陣營中擔任營長,並策動全營官兵起義,迫使偽軍旅長投降。最終卻因為破壞中日關係遭到自己人禁錮,直到七七事變後才獲釋出獄。
他就是寒門虎將範子俠,一位很少有人知道的英雄。
七七事變之後,中國全面抗戰暴發,重新獲得自由的範子俠又再次舉起抗日的旗幟,在河北無極、藁城、新樂、行唐一帶堅持敵後抗戰,並將自己的隊伍擴展到了一個師。
1939年6月,範子俠與八路軍129師領導會面後,毅然將隊伍帶上太行山,接受八路軍的改編、整頓和訓練。他成了第129師新編10旅旅長。
範子俠在八路軍中嶄露頭角是在百團大戰中。在百團大戰的三個階段,他三次負傷。第一次在桑掌橋爭奪戰中,範子俠帶著一排人穿著日寇的軍裝,打著日本旗,在距日寇碉堡六十七米處的一棵大樹上架起機關炮,一陣槍炮齊發,很快奪取了桑掌橋。
最後一次是關家堖殲滅戰,他被打穿了左手腕。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繼續殺敵。範子俠在部隊中以驍勇善戰著稱,能雙手用槍。為防備敵人暗殺,他一身配用3支手槍。每當作戰時,他手執雙槍、左右開弓,彈無虛發,令日寇聞風喪膽。
範子俠是在1942年犧牲的,當年2月,日寇對太行、太嶽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2月12日午前,掃蕩冀西根據地邊沿地區的沙河之敵突襲柴關。當時地形對我軍非常不利,為了迅速擺脫日寇,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我軍必須抓緊境,勇敢迅速地穿過一層日寇叢密的火力網,強佔劉家莊以北高地,才能轉為主動,更有效的打擊日寇。
部隊開始突圍了,兩軍短兵相接之時,範子俠帶著小分隊衝在最前面,在這過程中他的胸脯上連中三槍,但他仍然浴血奮戰,一面組織小分隊巧妙地還擊日寇,一面指揮戰士們,機警地擺脫日寇的火網。
範子俠終於和戰士們一起衝上了山頭。下午4點,我軍開始反擊,指揮員一聲令下,全體官兵衝向日寇,給予日寇有力的打擊。然而這個時候,我們的英雄範子俠旅長,因為傷勢過重,流血過多,搶救不及而犧牲了。這一年他才3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