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隻從寧波東渡日本的青瓷茶碗緣何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殘器
「螞蝗絆」被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殘器」之一 浙江在線10月30日訊 在日本現存的古代青瓷器物中,有一件特殊的文物———龍泉窯青瓷茶碗,又名「螞蝗絆」,現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級別為「重要文化財」,僅次於「國寶」級別。此物翠綠色,晶瑩剔透,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性,但它被鋦過,從鋦瓷的工藝看,它是現存較早的鋦瓷實物。
-
日本瓷器比中國瓷器好嗎?
你還在花幾萬塊錢買日本的瓷器?什麼?日本瓷器比中國好嗎?快拉倒吧日本本土並不產瓷土,嚴格意義上講日本就沒有瓷器。所謂的各種燒大多是一些瓷化的陶器,也正是由於受材料限制,日本所謂的瓷器很難做到精緻化,更不要說各種複雜的釉彩。所以日本的瓷器大多特點是古樸,粗曠,原始,但是因為它是和日本本身的侘寂風相匹配的,所以並不顯得違和。而侘寂本身就有不完美的含義。
-
日本伊萬裡瓷器為何能突破中國瓷器壟斷,成為當時西方主要外銷瓷
中國瓷器工藝發展2000年以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從唐開始,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瓷器開始走出中國,成為世界各國貴族珍藏之物。到了明清時期,東西方貿易繁榮,中國的瓷器是當之無愧的主角,風靡全球。但有一種日本瓷器,卻在中國瓷器壟斷壟斷的情況下,殺出重圍,成為當時西方主要外銷瓷器。
-
中國瓷器好還是日本瓷器好
作者:甄昊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在最高端瓷器上,中國最高端的比日本最高端的好。 在最低檔的瓷器上,中國最低檔比日本最低檔便宜、量大,坦白說,也好。
-
日本二手瓷器探秘:那些精美的瓷器是怎麼到的中國,有一條產業鏈
最近一連寫了幾篇有關瀋陽市場上日本瓷器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很多人同我聯繫,有的索要信息,有的尋求一些更詳細的具體信息。我在瀋陽看到日本瓷器主要是在古舊市場,多是地攤上,一些人說是從日本帶來,也有說是在日本的網站上拍來的,總之,渠道多種多樣,而我一個原來做古舊相機生意的朋友丁競傑疫情期間沒有生意,也改做日本收藏古舊瓷器生意,並把店搬到了懷遠門古玩城裡。
-
鑑真東渡與豆腐技藝傳播日本
日本學者中村新太郎《日中兩千年》言:「做豆腐的人們,都把鑑真和尚作為自己的始祖,尊榮備至。據說,做豆腐的方法,就是鑑真和尚從中國傳往日本的。」鑑真(688—763),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和豆製品業、製糖業祖師。
-
鑑真東渡日本,為何被後人詬病?
鑑真東渡日本,如果故意忽略中日友好交流、傳播中原文化的歷史意義,那麼帶到日本的王羲之書法真跡《喪亂帖》會被後人詬病,因為中國至今還為沒有王羲之真跡而遺憾!遺憾往往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所以就要找到渲洩的口子,這個口子是什麼呢?鑑真偷渡日本變成了把柄!
-
日本、德國的瓷器展示,突顯出中國傳統與外來完美結合的宏大氣勢
在隨豐臣秀吉侵朝的武將中,有許多人喜歡茶道,他們從朝鮮半島帶回很多陶工,並在日本以九州為中心建造起窯場,就這樣,從中國傳到朝鮮半島的陶瓷燒制技術又ー次被帶入日本列島。日本最早的瓷器雖然受到朝鮮的影響,但是了明代天啟、崇禎時期,大量的中國瓷器進入日本,日本開始直接學習中國的燒瓷技術,日本的瓷器品質由此有了長足的進步。
-
世界頂級瓷器不完全品鑑指南,唯有中國獨領風騷|鈞瓷|中國瓷器|...
青花也許是中國陶瓷中最受歡迎的一種風格,並且在一些世界上最貴重的瓷器中均有體現。很多人以為清康熙年間的青花瓷為上品,但元代和明代的青花瓷也有巨大的歷史、美學和貨幣價值。銅紅釉瓷Flambé Ware銅紅釉是一種高火虹彩釉,顏色有藍色、紫色和紅色。
-
探訪蘇州張家港黃泗浦遺址:鑑真從這裡東渡
鍾升 攝 2日,蘇州張家港市村間的一片油菜花田中,幾位工人正蹲在地上用刷子認真地清刷著泥土,地面上散落著一些帶有佛教蓮花圖案的瓷器殘片。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已經雙目失明的鑑真和尚正是在這裡坐上了遣唐使的大船,開始了他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東渡之旅。 3月29日,中國考古界一年一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正式發布,黃泗浦遺址位列其中。
-
用騎兵換瓷器的國王收藏的中國瓷器
或許是不了解二者的差異,或許是對瓷器的偏愛,歐洲人選擇了陶瓷作為早期仿中國式建築的裝飾材料。 瓷器帶動了中國風尚在西方的盛行。在「中國風」的初期,最使西方人痴迷的是中國的瓷器和絲綢。德國學者利奇溫(A. Reichwein)曾表示,洛可可時代歐洲對於中國的概念主要不是通過文字得來,而是通過瓷器的纖細優雅和絲綢的輕柔飄逸得來。
-
鑑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十年間第六次才成功,第五次最悲壯
其中,日本派來了大量的人才來學習。而唐朝的高僧鑑真(688-763年)東渡日本,也傳播了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公元742年,已經在唐朝完成了學業的日本學問僧榮睿和普照拜訪鑑真。因為當時的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備,僧人不能按照律儀受戒。他們二人在唐朝國內遍訪高僧,最後決定邀請鑑真前往日本傳播佛教。鑑真為傳播佛教而欣然應允,並立即造船備糧,準備次年開春動身前往日本。
-
這種瓷器紋飾源於日本,卻在中國得到發展,並暢銷海內外
家徽是日本家族的一個標誌,大概出現在10世紀,在同時期日本的家徽也開始在瓷器上使用,日本宮廷御用的瓷器有16瓣菊花的家徽。鎌倉時代檜扇紋散蒔繪手箱飾有武將紋飾「三扇」日本國立博物館藏江戶時代 染付丸紋散大皿 日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皮球花產生之時,日本的蒔繪傳入中國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到了清朝蒔繪在宮廷上層受到歡迎
-
為何一些日本學者堅信徐福東渡來了日本,還促成了彌生時代?
(徐福東渡)根據考古研究,徐福東渡的時候日本剛好從繩文時代過渡到彌生時代。所謂繩文時代,就是日本的新石器時代,由於在陶器上裝飾有繩文而得名。彌生時代是日本的青銅器時代,當日本社會進入了以農耕、畜牧為主的經濟階段,出現了青銅器、鐵器。
-
日本瓷器緣何風靡歐美
原標題:日本瓷器緣何風靡歐美 原標題:日本瓷器為何風靡歐美? 古代日本是一個以生產陶器為主的國度,其生產瓷器的歷史僅僅只有400多年,遠遠晚於瓷器發源地中國。據說,日本當年最著名的瓷窯還是在朝鮮人的幫助下建立的。
-
日本青花瓷器
瓶的肩部畫如意雲肩紋,筆法簡練;器身以凸起的雙線筋紋分割為八個裝飾區域,分繪青花梅、菊花、樹木、蔓草等紋樣,相鄰兩組以白地間隔,形成四幅獨立的花卉小品。整器畫面青白相間,互相映襯,蘊含著淡雅幽遠的東方美學情懷。
-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為何讓後人詬病?網友:帶走一物,不能原諒
第二:日本著名的政治家聖德太子推崇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當時日本正處於動蕩時期,亟需一位佛教大師來扭轉局面,於是邀請了鑑真,同時鑑真也嚮往這種體制與精神。第三:鑑真東渡之際正是中國發生政亂的時候,鑑真東渡是想脫離中國的舊社會,去日本開創新的世界。
-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讓後人詬病?
一般認為:早在東漢初年,日本列島上的小國就和東漢朝廷有所往來。而在隋唐時期,處於統一狀態的日本,更是不斷派遣使團到隋唐學習中國的方方面面文化。這種學習,在安史之亂以後,才告一段落。而唐朝官方和民間,也感受到了日本對於中華文化學習的誠懇和盛意拳拳,因此,對於日本的留學生,唐朝表示熱情款待。
-
景德鎮吸引各地藝術家 外媒:中國瓷器享譽世界
獨立報》網站4月14日發表題為《景德鎮:中國「白色黃金」的誕生地》的文章稱,每個周六清晨,小鎮上的創意產品被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大院裡。我以為自己身在倫敦東區,直到被周遭的漢語提醒才意識到,這裡是景德鎮,中國的一個三線城市。「中國製造」的標籤往往讓人聯想到劣質產品,但情況並非總是這樣。幾個世紀以前,中國是超級藝術大國,其精美的手工藝品享譽全球。當歐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國瓷器時,無不驚嘆於這種半透明的精美藝術品。他們的結論是,瓷器一定是以魔法製成的,他們把瓷器稱作「白色黃金」。
-
佐賀縣:清幽古韻的瓷器之都|佐賀縣 九州 日本_網易旅遊
佐賀縣是九州七縣中規模最小的縣,但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文物古蹟眾多。境內的吉野裡遺蹟是2000年前日本最大的環壕部落遺蹟,展示出古代「國家」的雛形。佐賀自古以來與亞洲大陸交流廣泛,尤其是400年前中國制陶技術經由朝鮮半島地區傳來的,培育出代表日本制陶技術和水準的陶瓷文化——「伊萬裡—有田燒」。至今,伊萬裡、有田的陶瓷仍然是佐賀的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