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雞蛋,大家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好············吃,營養高,金牌選手,完美搭檔!
然而,在大家讚不絕口背後,卻隱藏著令人心驚的致命事故:
6個月寶寶吃「麻子雞蛋」,出現腹瀉、嘔吐,繼而抽搐、昏迷,險些喪命!
好好的雞蛋,怎麼就出事了呢?
菌菌深究原因後,發現是因為長斑蛋含有細菌。
尤其以沙門氏菌為常見,而這一細菌對於機體未完善發育的寶寶,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腹瀉、發燒等。
在此,菌菌要提醒寶媽,日常做飯時可不能給寶寶吃麻子蛋。
除此之外,菌菌還專門給雞蛋類做了整理,以下這幾類蛋也不能給孩子吃,當心釀成大禍。
1
這6種「壞蛋」千萬別給孩子吃
危害性非常大
◆ 黑斑蛋
什麼是黑斑蛋呢?
就是在雞蛋的外殼會有一些黑點,或者是剝開雞蛋後,白嫩白嫩的蛋清上長著一個黑點。
就像這樣:
黑斑蛋是怎麼形成的呢?
主要原因是雞蛋在高溫、受潮時,蛋殼保護膜會消失,細菌、黴菌趁機聚集滋長,以沙門氏菌為常見。
長斑是其開始腐化的典型表現,有的斑點依附於雞蛋外殼,有的生長於內殼,其大大降低了雞蛋新鮮度,而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食用易引起「蛋中毒」。
小貼士:溫度2~5℃的情況下,雞蛋的保質期最長,可以達到40天;夏季室內常溫下為10天;冬季室內常溫下為15天。
◆ 裂紋蛋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裂紋蛋,外面已經裂開了,打開后里面還是好好的,寶媽會潛意識的以為不影響食用。
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雞蛋在運輸中易受擠壓,出現裂縫、裂紋等現象。
出現裂紋很常見,但這也為細菌的侵入、滋生提供了很好的環境,而那些已經裂紋的雞蛋,看似好好的,實則布滿了細菌。
同時,寶寶的機體和免疫系統沒有完全發育,無法抵擋細菌的入侵,自然也就容易生病了。
小貼士:選購雞蛋後,回家路程中雞蛋碰撞出現裂紋,建議當天食用,切勿隔夜,或長期儲存。
◆ 發黴蛋
當看到發黴蛋,很多寶媽會和菌菌有個共同想法,就是:怎麼會有人吃發黴蛋呢?
但就是有一些寶媽,抱著僥倖的心理,認為只要雞蛋裡面好好的,都可以食用的。
在菌菌看來,這一心理太可怕了,給寶寶餵養這種雞蛋,還不如不餵養,簡直是在害娃呢。
因為發黴蛋是在雞蛋遭到雨淋或受潮後形成的,其蛋殼表面的保護膜被洗掉了。
失去了保護膜的保護,細菌容易侵入雞蛋內,使其發黴變質,蛋殼上出現黑斑點並且發黴,打開後會散發一種黴臭味,這種蛋也不宜選購食用。
光是這個發黴的臭味,菌菌都要難受半天,更別說吃下去,尤其是給弱小的寶寶吃,更容易吃壞身體。
◆ 粘殼蛋
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見過粘殼蛋?
長這樣的~
菌菌在給小小菌做飯時見到過一次,但是立馬就扔掉了。
粘殼蛋主要因為儲存周期長,蛋黃膜由韌變弱,蛋黃緊貼在蛋殼,若局部呈紅色大人還可以吃,但不建議給寶寶吃。
倘若,蛋膜緊貼蛋殼不動,並且貼皮外呈深黑色,有異味時,則不宜再食哦。
◆ 散蛋黃雞蛋
什麼是散蛋黃雞蛋?
不難理解,就是打開雞蛋後,雞蛋黃粘性很差,散成一灘,有時顏色相比新鮮雞蛋更淡。
這是由於雞蛋運輸過程中,易受外力碰撞,使蛋黃膜破裂,從而形成機械性的散黃現象;同時,存放時間過長,細菌、黴菌侵入蛋黃,破壞了蛋白質結構,也會形成散黃。
不過,散黃不嚴重,無異味,經煎煮等高溫處理後仍可食用,但如果有臭味,蛋白質已變性,則需扔掉。
◆ 肉斑蛋
購買雞蛋時,總會零星的遇到那麼一兩個肉斑蛋,外面看著好好的,但是打開後,有個血紅色的肉斑,讓人很是不舒服。
扔吧,感覺怪可惜的,吃吧,又感覺很難受。
其實,肉斑是母雞輸卵管脫落的上皮組織或其他異物,在形成蛋清的時候被包裹到雞蛋中而形成。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和雞蛋安全委員會(EggSafety Board)的說法,有血斑的雞蛋,只要煮熟就可以安全食用,肉斑蛋也一樣。
但是,蛋清呈粉紅色、綠色或紅色的雞蛋可能含有腐敗的細菌,不宜食用,應該丟棄。
看完,很多寶媽就會說,有些雞蛋外表光鮮亮麗,但是買回去打開後,才發現裡面壞了,這個應該怎麼避免呢?
一張圖,教寶媽們正確判斷新鮮的好雞蛋~
挑選雞蛋很重要,不過加工蛋也非常的重要哦,菌菌提醒寶媽們,這幾類加工蛋也不要輕易給寶寶吃。
2
這幾類加工蛋寶寶慎吃
危險,易中毒
◆ 溏心蛋
相信很多寶媽寶爸都非常喜歡吃溏心蛋,因為口感是真的好啊。
但從殺菌角度講,烹調雞蛋時,溫度必須達到70~80度,時長至少5分鐘,才能殺滅沙門氏菌,顯然溏心蛋並不滿足殺菌要求。
蛋黃未熟透的溏心蛋,更容易被沙門氏菌找上門。
再者,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免疫力低,當未熟的蛋液進入寶寶機體後,寶寶容易生病,如果發現不及時,或者細菌殺傷力大時,會導致寶寶生大病。
◆ 煎焦雞蛋
咔嚓、咔擦,焦香的蛋白在嘴裡回味無窮,因為這個味,喚醒了無數人的味覺。
但,菌菌今天卻要和大家說,最好不要給寶寶吃煎雞蛋。
因為高溫油會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他胺基酸受到破壞,雞蛋可能會流去蛋白質這部分的營養價值;食用後在胃內還不易與消化液接觸,影響寶寶消化系統。
當然,煎焦的雞蛋就更不能給寶寶吃啦!
◆ 茶葉蛋
菌菌諾諾問一下,茶葉蛋+包子,是不是大家的標配早餐?
可是,對於寶寶而言,茶葉蛋卻是隱形殺手。
因為,茶葉蛋通常會添加大料、香葉、八角等調味料,以及茶葉蛋的口味鹽量比較多。
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內容明確指出,2-4歲嬰幼兒,每日食用鹽攝入量不超過3g,旨在培養清淡飲食習慣,降低寶寶肥胖概率。
所以,如果要給寶寶吃茶葉蛋,寶媽要自己在家煮,保證乾淨衛生,而且要少量餵養,堅決不給寶寶吃外面買的茶葉蛋。
雞蛋,是寶寶獲取營養的重要來源。
2-4歲寶寶每日要攝入50g的蛋類食物(中國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寶媽在給寶寶餵養蛋類食物過程中,一方面要確保安全衛生,同時還要確保營養成分不流失。
綜上所述,菌菌建議寶媽給寶寶吃水煮蛋,營養還安全,不過記得將雞蛋煮熟呦!
水煮蛋:水燒開後,小火繼續煮5-6分鐘(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菌菌暖心小貼士:
●寶寶6個月前,雞蛋不宜作為輔食,7-9個月可適度補充;
●1-2歲寶寶,每天可添加1個雞蛋;
●寶寶發熱、腹瀉時,胃腸功能相對減弱,可給寶寶適量投餵易消化蛋食,如雞蛋羹、荷包蛋等。
雞蛋營養價值高,裡面不包含「壞蛋」哦,所以寶媽們在選購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讓寶寶被「壞蛋」盯上了。
如果喜歡菌菌的這篇文章,記得在看、評論、分享給更多人。
責編:張利利
醫學審核:李佳穎
圖片/視頻來源:網絡/寶寶呵護漫畫組,侵刪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