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何時問鼎自主乘用車第一?

2020-12-20 車市裴聊1

《車市裴聊》預測,明年年中或者更早,長城汽車單月銷量將超過吉利,登頂自主乘用車企業銷量第一。

長城汽車公布了11月份銷量,為14.5萬輛,同比增長26% ,環比增長7%,今年1-11月份累計銷量達96.15萬輛。全年超過110萬輛幾無懸念。

目前自主乘用車企業銷量規模上,呈現出的走勢,是吉利、長城、長安三強領跑,比亞迪更多力量放在新能源極其相關科技業務,市值獨秀,不走尋常路。吉利一直處於領跑位置,但現在看,長城極有可能單月反超。

10月份,長城與吉利的銷量相差五六千輛,11月份,吉利的銷量為15.05萬輛,二者相差也就5千輛左右,而6、7月份車企從疫情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後,長城顯示出了強勁的增長態勢,後半年單月同比環比連續高于吉利,逐漸拉近了距離,銷量差距微小。

長城汽車今年推出了哈弗大狗,第三代哈弗H6,坦克300,長城炮越野皮卡以及歐拉好貓等人氣非常旺產品,即便這樣多產品,長城並未將今年確定為「產品大年」,明年也就是2021年,才是長城汽車認為是真正的「產品大年」。

因此,《車市裴聊》預測,明年年中左右,長城汽車銷量將超過吉利,成為自主乘用車企業第一。

為什麼這麼大膽預測呢?

一是長城汽車正處在一個推出暢銷產品的高峰期,創造了一種無法遏制的勢能,是今年最炙手可熱的車企,四大品牌都展示出了強勁的向上態勢,探索新的發展空間的能力,激蕩業界。這種態勢將讓它極有可能登頂。

從近幾個月走勢看,長城四大品牌呈現出齊頭並進的態勢。有的人可能會不同意這個觀點,認為WEY沒有這種勢頭。WEY雖然10月、11月銷量9千+接近萬輛,但對比去年已經有明顯的增長了。當然,說WEY也齊頭並進,還在於今年WEY品牌突然轉向,推出越野坦克平臺,打出坦克300,人氣暴增。

長城掌門人魏建軍對於這個自己姓氏命名的品牌顯然有更多的考量,遠遠沒有將WEY品牌限定在城市豪華SUV的定位上。WEY品牌將有非常大的空間,超過外界想像。

12月份中旬,WEY坦克300將上市,明年將會有3.0T、9速變速箱的更大體量的越野坦克推出。而且明年,VV7/VV6應該都會迎來全新換代,這些換代產品或將重新拉高WEY的銷量。

二是四大品牌旗下,長城或將不「固執」地堅守SUV產品市場,根據《車市裴聊》獲得的消息,WEY品牌還不僅僅局限在城市豪華SUV、坦克越野的定位,WEY品牌還將推出如MPV等乘用化產品,WEY將來如果生產轎車,也不要有意外,長城汽車現在就是打好基礎,將來轎車、MPV、跨界車型都將投入,指向自主乘用車第一。

事實上,今年北京車展、廣州車展亮相的歐拉品牌旗下潮派概念車,就是一款三廂轎車,復古風格。從歐拉好貓上市時高層採訪得知,歐拉未來將推出SUV、轎車產品。

還沒有完全切入燃油轎車領域的長城汽車,就已經有這般勢頭和市場份額了,那麼明年產品大年,長城除了對一些產品全新換代外,還將在不同品牌下推出不同的如MPV的產品品系,讓它極有可能衝上自主乘用車企第一的位置。

回到11月份銷量,上文說到長城旗下四大品牌「齊頭並進」,解釋了WEY品牌展示出的進取轉型與未來上升空間、可能外,其他三大品牌卻是實實在在用銷量數字展示了在各自競爭領域的領導力。

先說哈弗。11月份銷量超過10萬輛,達101812輛,繼續扮演長城基盤的角色。最值得稱道的是,第三代哈弗H6與第二代一起創造了超過5萬輛的銷量(其中第三代哈弗H6破兩萬輛),成為絕對主力。打消了一些人認為它將跌落銷量第一神壇的質疑。事實上,哈弗H6將SUV單月銷量冠軍延續累計到90個月。

另外,9月底上市的哈弗大狗,作為長城汽車今年為哈弗推出的一個越野硬朗風格全新SUV細分品類,11月份是真正上市的第二個月計算單元,銷量即達8555輛,相比10月份環比增長22%,展示出爆款潛質。另外,銷量過萬的哈弗產品,還有哈弗F7,11月銷售12087輛。

哈弗品牌從H繫到M系F系,再到哈弗大狗,長城汽車總能不斷探索開闢出新的細分市場,為品牌拓展更大的空間,這種能力不僅來自於產品資源豐富,市場、研發積累深厚,還在於對市場空間的洞悉,對機會的把握。

再說電動品牌歐拉。歐拉爆發式增長,絕對是讓長城汽車最為滿意也最為意外的。

11月,歐拉銷量為11592輛,同比暴增415%,環比增長45%,實現9連漲,這樣,「出道」才兩年有餘的歐拉品牌,已穩居新能源行業第一方陣,這的確是讓長城最為滿意的得分項。

10月份歐拉黑貓銷量就已達6269輛,位列純電轎車第三,而11份,它的銷量達到9463輛,成為電車市場炙手可熱的產品。11月底上市的歐拉好貓,可愛復古風人見人愛,歐拉給予單月5000輛的目標。

作為電動車品牌,未來的轎車、SUV都上來,歐拉的空間還很大,明年銷量超過兩萬輛將是大概率。歐拉短期內構建起「貓文化」品牌體系,圈粉能力出眾,人氣暴增,成為長城新銳,新能源先鋒,讓人稱道。

還有長城皮卡,11月份銷售22610輛,市佔率接近50%,今年累計突破20萬輛,其中11月份長城炮就達12080輛,長城在皮卡市場延續著現象級的表現。

至於WEY,前文之述備也,即將上市的坦克300,將把WEY帶向一個全新的市場,按傳統思維,這個市場不太大,但是坦克300似乎要打破越野小眾的定勢。

相關焦點

  • 2020年11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名:吉利長安長城前十(附榜單)
    原標題:2020年11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名:吉利長安長城前十(附榜單)   中商情報網訊: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中國狹義乘用車(即乘用車,分轎車、SUV、MPV
  • B11領銜 華泰自主乘用車品牌定名元田
    [XCAR 原創 資訊]  為了積極拓展自主品牌,華泰汽車確定今後純乘用車將掛上全新的「元田」汽車品牌,而元田品牌的第一輛B11自主車將正式亮相即將開幕的北京車展。華泰中級車——B11實拍  動力上,作為華泰低碳發展戰略的一部分,華泰B11除搭配1.8T汽油發動機外還將同步推出柴油版,也開創了國內自主品牌柴油轎車的先河。
  • 7月自主品牌汽車排名前十 吉利穩坐第一
    隨著《戰狼2》票房突破40億的大關,國貨再次被推上了熱搜榜,7月份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的銷量就如《戰狼2》的票房一般處處散發著驚喜。在本月度的自主品牌相較中,吉利汽車坐擁自主冠軍,長城汽車再次回歸前十,並超過長安位居第二,長安排名第三。
  • 自主商務車老將的反擊:瑞風獨立,江淮乘用車進入三品牌時代
    江淮是國內最早進入MPV市場的自主品牌之一。早在2002年江淮瑞風商務車就實現了下線,這款車也成為江淮進入乘用車的敲門磚。之後,江淮瑞風系列陸續增加了多款SUV和轎車車型。截至目前,瑞風系列共有6款SUV車型、7款MPV以及1款轎車。而這一次瑞風變為獨立品牌後,其未來將聚焦MPV發展。
  • 長城/蜂巢7DCT破百萬臺,自主DCT如今發展的怎麼樣了?
    儘管大眾、福特在此方面都栽過跟頭,DCT也飽受詬病,但似乎並未影響車企對其擁躉,尤其是自主品牌。據中機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上汽乘用車DCT配套率為48%,吉利為21%,奇瑞汽車為19%,長城汽車目前大多數車型已經切換為自動擋,自動擋變速箱中以DCT為主。
  • 2月份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0.5% 東風本田下滑顯著
    日前,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公布了2018年2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2月份狹義乘用車銷量144.1萬輛,同比下滑0.5%,前兩個月累計銷量224.8萬輛,累計同比比去年增長4.6%。其中,SUV前兩個月累計同比長10.4%,轎車累計同比增長4.1%,MPV下滑17.3%。廠商銷量方面,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排名發生了變化。
  • CCTV中國年度小型乘用車 吉利英倫SC6
    吉利英倫SC6憑藉超高的配置價格比、全面而均衡的產品品質和對家庭幸福的關注,以「家轎配置王」詮釋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核心競爭優勢,獲得評審專家和消費者的一致認可,在競爭激烈的小型乘用車評選中力拔頭籌,榮獲「年度小型乘用車」大獎。
  • 車市集體焦慮 2019年5月乘用車銷量淺析
    同期銷量(萬輛)同比增長5月154.15185.51-16.9%全年825.81973.19-15.1%2019年5月份乘用車市場實現銷量154.15萬輛,同比下降16.9%,市場需求弱是今年車市持續低迷的最大動因,面對車市衰退近日國家相繼出臺刺激性政策,但日後成效仍然具有較大不確定性需要進一步觀察,前5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銷售825.81萬臺,同比累計下降15.1%。
  • 榮威Marvel X前7月賣51輛 上汽乘用車上半年巨虧22億元
    儘管行業預估8月國內汽車銷量能實現9%左右的同比增長,但上汽乘用車的銷量依然在下滑。根據上汽集團日前發布的8月產銷數據,上汽乘用車當月銷量為50426輛,低於去年同期,並延續了今年2月以來的下滑趨勢。在行業主流車企紛紛反彈之際,擁有榮威和名爵雙品牌的上汽乘用車仍未能讓銷量「回正」。
  • 2018年全國乘用車區域市場銷量結構分析
    2018年整個中國乘用車市場,區域市場嚴重分化,乘用車銷量體現北方弱南方強的特徵。近兩年,豪華車在各區域市場全面走強,尤其華東華南市場的豪華車表現強,自主品牌在北方弱,尤其在東北最弱,華南較強,新能源車的拉動效果差異化。  1、總體區域特徵
  • 乘聯會:8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0萬輛,同比增逾四成
    9月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了8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數據顯示8月購車需求增長較快,零售持續走強。8月廣義乘用車市場零售172.8萬輛,同比增長8.8%,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70.3萬輛,同比去年8月增長8.9%,實現了自2018年5月以來的最強的正增長。今年1-8月的零售累計增速-15.2%,較1-7月累計增速提升3.3個百分點,體現行業的快速回暖態勢。
  • 自主品牌這十年(上)
    這裡僅僅是十年前中國自主品牌生存的局部景象,但是看上去都非常的具有朝氣,而且各家自主品牌更是有著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事實上,2009年自主品牌趕上了中國車市的井噴期,自主車型成為很多消費者的第一輛車,而這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重慶長安、奇瑞、比亞迪、華晨集團、吉利的銷量分別為97.68萬輛、51.85萬輛、50.03萬輛、44.84萬輛、34.83萬輛、32.91萬輛。
  • 2020年11月自主A級轎車銷量排行榜
    蓋世汽車訊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11月銷量數據顯示, 2020年11月自主A級轎車銷量排行榜中,帝豪銷量為21589輛, 位居第一,較去年同期上漲31.22%。 逸動以21148輛的銷量位居第二,較去年同期上漲158.28%,本年累計銷量達155099輛。11月榮威i5銷量11545輛,排名第三,較去年同期上漲14.97%,本年累計銷量達105286輛。
  • 長城汽車革自己命,會讓李斌、李想緊張嗎?
    「長城汽車是仙豆智能的天使客戶,目前主要業務的第一階段服務對象是長城的四大品牌,我們成立一年半,但服務於長城的三四款車已經正式量產,而且都搭載了騰訊TAI生態車聯網能力以及其他數位化能力,幫助車廠在產品服務數位化方面做了很多具體的項目。」
  • 預計明年國內乘用車車市增長4%,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翻番
    12月8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狹義乘用車11月銷量為208.1萬輛,同比增長8%,連續5個月增速保持在8%左右。1~11月,國內狹義乘用車累計零售1700.2萬輛,同比增速為-8.3%,較1~10月累計-10.2%的增速提升了2個百分點,體現出汽車行業穩步回暖的趨勢。 乘聯會預測,2020年,國內乘用車預計零售量將較2019年減少140萬輛,同比降幅為7%。
  • 長城汽車攜雙品牌進軍印度市場 疫情衝擊下出海能否助力自主車企...
    根據規劃,哈弗品牌和EV品牌未來將進入印度市場銷售,其中,哈弗品牌將推出全系SUV產品,長城EV品牌則將面向出行及私人用車推出不同產品。塔裡岡工廠未來主要用於長城車型在印度的本地化生產,並出口至其他市場。
  • 吉利奪得2019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今年目標141萬輛
    憑藉著超136萬輛的銷量表現,吉利汽車坐上了2019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的「頭把交椅」。自2017年以來,吉利汽車已連續三年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與此同時,吉利汽車還發布了其2020年的銷量目標,2020年計劃銷售新車141萬輛,同比增長3.6%。
  • 廣東力爭在2022年實現首批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示範運行
    方案提出,要在廣州、佛山、雲浮、茂名等地培育形成錯位競爭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集群,力爭在2020年開發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力爭2022年實現首批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示範運行。  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方案提出,要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 魏派對長城意味著什麼?三代H6「來勢洶洶」?下個百萬何時達成?
    作為乘用車市場自主「三巨頭」之一的長城汽車,向來都有衝擊100萬輛的願景,奈何在90萬輛高度徘徊,不過長城依然是最值得敬佩的企業之一。2015年長城汽車年銷量超過70萬輛,2018年到達了巔峰時刻的90萬輛,接下來的幾年受整體市場影響,長城汽車經歷了短期的「陣痛」,其實也是長城厚積薄發的幾年。我們看到長城旗下哈弗品牌、魏派、歐拉和皮卡多點開花,但是在銷量未取得突破的時候,我們仍然看到了埋藏在其榮耀之後的隱患。
  • 逆勢高漲 未來純電動乘用車整車架構是什麼樣子?
    2018年產銷突破120萬輛,從結構來看,乘用車佔大多數,約佔82%的市場份額。從區域銷量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集中在東部地區,尤其是限牌、限購城市區域。以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為例,由於牌照和路權的限制,消費者傾向於將新能源車型作為家庭主力車型使用,級別選擇以A級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