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為什麼受到國內外眾多同行的質疑

2020-12-07 菜葉科普

太湖是我國的著名大湖之一,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緣,橫跨江蘇,浙江兩省,古稱震澤、具區、五湖、笠澤等,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積2427.8平方公裡,水域面積為2338.1平方公裡。

太湖的形成理論比較多,至今研究尚未有定論。一些專家也發文稱發現了「太湖衝擊坑濺射物」,認為太湖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但隕石坑的理論也受到國內外眾多同行的質疑。

從太湖的形狀確實可以看出象隕石墜入後形成的飛濺形狀。就象隕石是從西南方向朝東北方向砸入,而且,太湖沿岸的山都在東北面,就象是地殼被砸後隆起的沿湖連綿小山,而太湖南岸的湖州沿岸卻是平原。湖岸線都是規則的半圓形。就象一塊圓石從湖州方面傾斜朝無錫砸下一樣。到底怎樣還待科學論證,確實很懸念。

目前太湖周邊也沒有打鑽,關於太湖的成因還沒有確認,有好幾種假說,比如潟湖說、火山噴發說、雨水堆積說、構造說、河流淤塞說、隕石撞擊說。最熱門的當屬隕石撞擊說。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隕石撞擊說由已故著名地質學家彭志忠於1970年代提出,並由南京大學等多位專家研究認為,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東北方向撞擊地面,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裡的隕石坑,形成了現在的太湖。

彗星爆炸成因說認為:4800年前,一顆直徑50公裡的相當於一個超級大雪球的彗星,從東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區並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許多顆後,撞到地面,大的一顆撞擊形成太湖,其餘則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並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鐵疙瘩一類的隕擊物質。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最新研究成果:確定石湖石棍為隕石,太湖為隕石衝擊坑。

衝擊濺射物是指衝擊成坑作用中被拋射到空中再濺落在衝擊坑及其周邊地區的受衝擊而變質的陸源物質。

太湖衝擊濺射物主要分布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較硬的黃土層之上的淤泥層中,說明太湖衝擊坑建設物形成於全新世一萬年之後。

不過質疑聲也很大,如果有太湖這麼大的撞擊坑,其撞擊的濺射效果一定會在各地留下眾多的地質痕跡。

但目前沒有大規模的發現這樣的證據。而且太湖的湖底比較平坦,水深在3米左右,與隕石撞擊後,衝擊而成的深坑地貌完全不符合。

所以,目前太湖成因還沒有確定,希望科研資金充裕之後,能夠得到確切的答案。

總結:認為太湖的最後形成主要歸結為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氣候變化引起的洪澇災害;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泥沙淤積、人類圍墾,引起河道宣洩不暢。

太湖是在原河道基礎上,因洪水泛濫而擴展成湖,與長江中下遊其他湖泊基本類同,如洪澤湖、鄱陽湖等。

看來我們見到外星人的機會又沒了。

相關焦點

  • 隕石撞擊?地震?太湖到底怎麼形成的
    隕石撞擊?地震?太湖到底怎麼形成的?隕石說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太湖平均水深1.8米,最深的地方也只有4米左右。哪個隕石坑會這樣?太湖湖底春秋戰國時期的住房遺址與古井及人活動的跡象怎麼解釋?難道古人在湖底建造龍宮?
  • 太湖怎麼形成的?專家列出隕石撞擊的3種證據,最後卻被這反駁!
    太湖是怎麼樣形成的,目前一共有好幾種形成說法,我覺得最感興趣的就是隕石撞擊說了,相對於別的說法,這是一種全新的觀點,那麼,這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來分析下撞擊說的可能性!另外,我們還在太湖周圍的巖石斷裂層裡面看到了規律性,在太湖東北部,有不少巖層被拉開斷裂,不過在西南部的巖層則是多為擠壓得來的,像這樣的地層斷裂異常現象,一種可能那就是來自東北方向的隕石撞擊形成的!
  •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是隕石撞擊形成的嗎?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泊(第一大淡水湖是鄱陽湖、第二大淡水湖是洞庭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地跨江、浙兩省份,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太湖衛星圖太湖屬於長江水系,是長江入海之前最大的淡水湖泊,太湖水域面積達2338.1平方公裡,太湖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那麼,如此氣勢磅礴的太湖是怎麼形成的呢?長江流域三大湖泊分布圖根據湖泊的形成原因進行分類,可以分為構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風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
  • 隕石砸出了個太湖?
    太湖衛星圖像從地質、地貌、地球化學和沉積學等角度綜合來看,太湖大約是在最後一次冰期以後—全新世中期,即距今6000年左右形成的。但是太湖是怎麼形成的在地學界一直存在廣泛的爭議,不同學者針對太湖成因提出了眾多假說,包括潟湖成因說、構造成湖說、火山噴爆說、隕石衝擊成湖說等。
  • 隕石砸出了個太湖? -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火山噴爆口位置隕石衝擊說我們從太湖衛星圖像可以看出,太湖外部輪廓的東北部向內凹進,湖岸破碎得非常嚴重;而西南部則向外凸出,湖岸非常整齊,像一個平滑的圓弧,這與地球上發現的隕石坑外形十分相似,所以這就引發了太湖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猜想。
  • 青海湖是隕石撞擊形成的嗎?200萬前,人類的祖先曾躲過一劫
    筆者-小文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3千米的隕石撞擊了地球,成千上萬公裡的地球外殼蒸發、熔化或者被彈射出去,形成了無數的火球並迅速橫掃了整個世界。而據計算,當年那場大碰撞相當於1億兆噸TNT炸藥爆炸,隕石留下了一個直徑約198千米的大坑,也就是著名的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而隕石除了會留下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以外,隕石坑的中心往往會有一座小山,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隕石坑內常常會充水,形成撞擊湖,並且湖中還會有一座小島。
  • 隕石撞擊日本砸壞屋頂,科學證實是45億年大隕石的一部分
    ,都會形成與大氣層相互摩擦的情況,所以基本上在隕石還未達到地球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隕石」是宇宙空間中落入地球非常「稀缺」的物質,通過日本科學博物館的結論得出,它受到了磁體吸引的影響,是屬於一顆有著45億年歷史的大隕石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些隕石塊有有45億年的歷史了,然而它的脫離導致最終「落入地球」。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地形圖從四川盆地的大小來看,確實也只有這麼巨型的隕石才可能導致恐龍在全球範圍內滅絕,不然很小的隕石坑影響的範圍基本不是全球性的,比如在世界上存在很多隕石坑,但是這些隕石坑可以判斷出撞擊的隕石非常小,只有一顆隕石才能形成四川盆地那麼大的隕石坑,也只有那顆隕石才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災難,從這一點去看的話四川盆地真的有可能是
  • 太湖是隕石坑嗎?
    目前太湖周邊也沒有打鑽,關於太湖的成因還沒有確認,有好幾種假說,比如潟湖說、火山噴發說、雨水堆積說、構造說、河流淤塞說、隕石撞擊說。最熱門的當屬隕石撞擊說。隕石撞擊說由已故著名地質學家彭志忠於1970年代提出,並由南京大學等多位專家研究認為,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東北方向撞擊地面,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裡的隕石坑,形成了現在的太湖。
  • 2013年的隕石撞擊事件,空中突然被解體,是誰在默默保護人類?
    2013年的隕石撞擊事件,空中突然被解體,是誰在默默保護人類?今年目睹UFO的事件層出不窮,仿佛事先約好了一樣,一起出現。每次看到天空有任何異象,總會泛起一絲漣漪,無論形狀還是運行速度,皆引發眾人的質疑。
  • 太湖那麼圓,是小行星撞出來的隕石坑嗎?有人在湖底找到了它
    隕石撞擊說認為有一顆巨大的隕石從東北方向撞擊了太湖的地面,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裡的隕石坑,後來這裡逐漸積聚了大量的水,形成了現在的太湖。彗星爆炸成因說則認為是有一顆直徑50公裡的大量的冰形成的彗星從東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區形成了太湖。
  • 探秘:比人類文明起源早幾十萬年的隕石撞擊
    本文講述一次790000年前的撞擊,巨大的撞擊力使得產生的隕石碎片散布在多個大洲。直到現在,研究人員都沒有找到撞擊坑的具體位置。前所未有的暴力衝擊多年來,隕石向地面衝擊而導致巖石塊熔化形成的「玻璃隕石」從中南半島一直延伸到南極洲東部。這樣的分布凸顯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強悍衝擊。研究人員表示,碎片覆蓋了地球上大約10%的地方。直到本世紀,科學家對巖石進行了地球化學分析,才推算出隕石坑的確切位置。
  • 隕石撞擊的威力有多大?核彈只能算是撓痒痒
    隕石撞擊地球,聽上去視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實際上卻是每天都在發生,為什麼地球上的生物依然能高枕無憂呢?有網友不是很理解,隕石撞擊地球N年才發生一次至於這麼緊張嘛,但實際上這樣的事每天都在發生,因為地球有大氣層的保護,大氣層不但阻擋了有害的宇宙射線,還能過濾掉小個頭的隕石,那些隕石還沒有穿過大氣層就被燃燒消耗掉了,根本沒機會落到地面罷了。
  • 中國首個隕石撞擊坑確定 坑裡住有64戶人家!
    有人認為這是個隕石坑,有人則認為它可能是火山噴發或者地下核爆炸形成的。1982年,有科學家到「圈裡」實地考察,希望能驗證該村的大坑是隕石坑的推測,但最終未果。「2000年,中國地質大學的覃功炯教授帶著幾個人來到這裡,研究了3年。當時,他提出這個大坑就是隕石坑,可能形成於幾千年前。可惜後來他病了,這個研究也就終止了。」
  • 撒哈拉之眼究竟是隕石撞擊,還是火山形成?等了億萬年至今無解!
    起初該地形被認為是由於隕石碰撞所形成的,目前地質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地質結構上升或侵蝕造成的,這種環型外型的形成仍是一個謎團。繞地球軌道才得見其全貌。這個「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為「理查特結構。北緯:21度07分21.49秒西經:11度23分54.92秒該構造是穹隆構造經深度侵蝕的產物,略呈橢圓,直徑40公裡。
  • 太湖不會是隕石坑吧?目前的說法竟然有7種,最後專家給出了答案!
    隕石撞擊形成太湖?我們先來看看最熱門的隕石撞擊說,主要有「隕石撞擊」和「彗星爆炸」兩種!關於隕石撞擊的說法如下,估計在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了現在太湖所在的地面,當時造成的巨大衝擊力相當於1000萬顆廣島原子彈的爆炸威力,撞擊後形成了一個面積達2300多平方千米的隕石坑,也就是現在的太湖!
  • 地球六大隕石撞擊事件你都知道嗎? 一起來看看吧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球六大隕石撞擊事件你都知道嗎? 一起來看看吧 地球六大隕石撞擊事件你都知道嗎?隕石撞地球,這無疑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巨大的隕石甚至會帶來災難,然而在無知的古代,人們不清楚隕石撞擊是怎麼回事,反而會將這些隕石視為天上降落下的寶物來珍視。
  • 太湖這個美麗的湖泊是怎麼誕生的,地質學家說法不一!
    傳說雖非真實,卻也反映了「包孕吳越」的太湖在先民心目中神秘甚至神聖的地位。而自20世紀初以來,不同專業立場的學者們依據各自的理解與各類資料,開始科學地解說太湖的成因,並提出了眾多饒有趣味的觀點。這眾多的說法自然各有其依據,以最新出現的、也頗有趣的隕石衝擊成湖說為例,其證據是這樣的:第一,太湖的東北部向內凹進,湖岸破碎;西南部則向外凸出,湖岸整齊,略呈平滑的圓弧形。這樣的外部輪廓屬於典型的隕石坑形態。第二,野外調查發現,太湖周圍的巖層斷裂有其規律性。
  •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人類能觀測到的也只有930億光年,在這片區域裡面,我們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星體,只可惜在眾多的星體中,僅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按照概率學來講,這實在是不合邏輯。地球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初步統計,銀河系「躁動不安」的小行星至少有上萬顆,它們每時每刻都可能與周邊的星體擦肩而過,有時會撞進某一個星球之上。
  •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小行星去哪了呢?為什麼只剩下坑了?
    但是在地球40億年的歷史當中,僅僅只有200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嗎?不可能。 為什麼地球上的隕石坑這麼難找?先不說其他的小的隕石坑,就6500萬年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形成的隕石坑直徑就有180公裡,深900米,人類也大概在1970年左右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