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胡曉煉:
「開展積極的跨境人民幣使用,包括在資本項下的人民幣跨境交易,可以作為下一步繼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要內容進行研究、探討。」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24日表示,目前人民幣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基本條件進一步夯實。開展積極的跨境人民幣使用,包括在資本項下的人民幣跨境交易,可以作為下一步繼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要內容進行研究、探討。這樣可以使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步伐在穩定的基礎上邁得更大一點。
胡曉煉指出,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是我國金融改革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個方面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決心也是堅定的。」
總體來看,順應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過程,近年來資本項目可兌換也在不斷地提高。胡曉煉介紹,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本項目交易分類的標準,目前人民幣資本項目實現部分可兌換的項目有17項,基本可兌換的項目是8項,完全可兌現的5項。
她指出,現在人民幣在跨境交易中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如果我國以本幣作為跨境交易主要貨幣的話,貨幣錯位的風險、外匯供給不足的風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化解。因此,胡曉煉認為,通過開展積極的跨境人民幣使用,包括在資本項下的人民幣跨境交易,可以作為下一步繼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一個重要內容進行研究、探討。這樣可以使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步伐在穩定的基礎上能夠邁得更大一點。
而當人民幣被越來越多的經濟實體所接納採用,那麼資本項目可兌換將來也會越來越集中在交易的開放和市場的開放方面。
胡曉煉表示,目前的工作已經朝這個方向操作。最近有關部門把RQFII額度從過去的700億增加至2700億,這一額度已經遠遠超過過去十年我們用外匯來進行QFII的額度,這個步子邁得相當大。另外一個例子,人民銀行從2010年開始允許國外的三類機構來投資中國的證券市場,這也是資本市場開放的重要方面。短短兩年時間內,境外包括中央銀行、貨幣當局、主權財富基金、國際金融組織、保險公司、人民幣清算行等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投資規模已經達到四千多億人民幣。
胡曉煉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鼓勵、順應、促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未來人民幣的跨境交易方面仍然要繼續堅持立足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這樣一個基本方針,立足於促進貿易投資的便利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渠道,實現人民幣在跨境和境外市場的良性循環,同時在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過程中進一步擴大市場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