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記憶中的小時候的味道有很多,可能並不是什麼鮑參翅肚,山珍海味,但是確是一種美好的回憶,一種對美食的深刻記憶。
對美味的定義可能就會從這個時候開始,也許是母親做的一頓香菇燒雞,或者是紅燒豬蹄,還有我們湖北特有的粉蒸排骨,但是這些都不是,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食材,我們小時候大家都吃過的「廣式香腸」。
一、曾經記憶中的味道
1.小時候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每當放暑假的時候,是最快樂和最嚮往的,提前都會計劃好假期的安排,每天早上會約小夥伴一起去學校的操場早鍛鍊,鍛鍊完後過早回家寫作業,到了中午家裡的大人就會跟我做好一桌可口的飯菜。
其實也都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菜,紅燒胖頭魚、清炒小白菜、苦瓜燒肉、清蒸廣式香腸、再配上開胃的兩個鹹菜泡蘿蔔和酸豆角,別提了,今天肯定吃兩碗飯。
清蒸廣式香腸是每天都會做的一道菜,一是我喜歡吃,其次是做起來也簡單方便,給我的印象是有一點點的回甜和酒香味,有時買回家的是棗腸,蒸起來比較方便,有時候是一根根的,這種就需要切成片來蒸,有時候家裡人也會用它來炒黃瓜片或者大蒜。
午飯後的小孩子一般都沒有睡午覺的習慣,下午要麼約小夥伴去遊泳館遊泳,要麼就是一起在家打電子遊戲,當你肚子餓了的時候,你就會到處找東西吃。
每當我從遊泳館回到家裡,飯桌上中午的剩菜對於我這個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人來說就是人間美味,一碗綠豆稀飯,配上桌上鹹菜和香腸,馬上可以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2.逐漸淡忘的記憶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後來工作的原因,在家待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候一個月也難得回家幾次。
記得後來這種香腸的口感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味道,吃起來味道不純正,特別的油膩,總感覺有股澱粉的味道,由於我們那個年代很少見真空包裝的,基本上買的都是散稱的,後來乾脆不吃了,香腸這種東西也就逐漸淡出了我的視線。
3.尋找曾經記憶中的味道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突然又喚醒了自己曾經的記憶,好像是有一次跟朋友們在一家海鮮餐廳喝粵式晚茶,不知是誰點了一份廣式蒸臘腸,切好片的廣式臘腸,生菜葉子打底,香味撲鼻,看起來很有食慾。
跟朋友聊天中自己嘗了一片臘腸,突然間感覺到了曾經熟悉的味道,有嚼勁,不油膩,帶有一點甜甜的味道,有股酒香味。
我問了下餐廳的負責人,才知道他們的這個臘腸選用的是廣州本地皇上皇的品牌,有次去廣州旅遊還特地去當地的超市買了幾包帶回家,只要是在家裡吃飯,自己就會拿出一根切成片清蒸,嘗下曾經熟悉的味道。
二、廣式香腸適合做什麼菜品
廣式香腸可以清蒸、爆炒、燒烤、臘腸蒸蛋、做廣式腊味煲仔飯,此外還可以用來製作廣式臘腸味的披薩,在這裡推薦給大家三種常見的適合家庭的製作方法,簡單易操作,美味可口,適合下飯。
1.腊味煲仔飯-(永遠的經典)
腊味煲仔飯是廣東非常有名的一道傳統名點
主料:泰國香米(120克)、廣式臘腸(1根)、臘肉(100克)
配料:色拉油、香油、油菜芯兩個(對半切開)
(1)將泰國香米洗淨,在砂鍋中用水浸泡半個小時(米和水的比例1:1.5)。
(2)在將泡好的泰國香米中加入小半勺色拉油,攪拌均,或者在砂鍋底部刷層薄油。
(3)蓋上蓋,用大火煮至七到八層熟,適當將砂鍋進行旋轉,使其受熱均勻。
(4) 提前將臘腸和臘肉用清水浸泡10分鐘,然後切片。
(5)將臘腸和臘肉加香油、醬油、少許糖拌勻鋪在米飯上小火煮(10-15)分鐘起鍋。
(6)提前將油菜芯用開水滾燙備用。
(6)起鍋後燜(2-3)分鐘淋上專用煲仔飯醬油,鋪上油菜芯,撒上蔥花即可。
製作小(tips)
(1)煲仔飯在煮米飯的過程中要適當旋轉砂鍋,使其各面都受熱均勻。
(2)有的人比較喜歡吃煲仔飯的鍋巴,可在最後一個步驟適當延長燜煮時間。
(3)煲仔汁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自行調製,家庭製作建議網上購買成品更加方便。
(4)做廣式腊味煲仔飯建議選用皇上皇三七肥瘦比的如一臘腸,或者矮仔祥臘腸。
2.廣式腊味炒飯-(元氣滿滿的主食)
主料:米飯(120克)、廣式臘腸(半根)、臘肉(100克)
配料:蔥花少許、胡椒、鹽、雞精少許
(1)將臘腸和臘肉提前用溫水浸泡10分鐘,然後蒸熟切丁備用。
(2)燒油鍋6分熱,將臘肉和臘腸下鍋爆香(1分鐘)左右即可。
(3)倒入米飯,大火爆炒(1分鐘)左右。
(4) 將胡椒、鹽、雞精倒入鍋中繼續翻炒(1分鐘)左右撒上蔥花即可起鍋。
製作小(tips)
(1)米飯在炒的過程中注意將米飯打散。
(2)注意控制火候,避免在炒的過程中糊鍋。
(3)提前蒸熟的臘腸和臘肉口感更好。
(4)炒菜建議選用皇上皇四六肥瘦比的金味臘腸,經典的糖酒風味。
(5)臘腸本身就含有油脂,所以開始燒油鍋時可以少放點油。
3.廣式臘腸炒大蒜-(開胃下飯)
主料:大蒜(4根切段)、廣式臘腸(2根)
配料:薑片、蒜片、紅椒、胡椒、鹽、雞精少許
(1)將大蒜洗淨切段,臘腸用溫水浸泡(5-10分鐘)切片備用。
(2)燒油鍋6分熱,姜蒜爆香,倒入大蒜、紅椒段翻炒(中火)(2分鐘左右)。
(3)加入臘腸繼續翻炒,大概七成熟左右加入鹽、胡椒、雞精然後中小火翻炒。
(4) 翻炒入味後即可起鍋。
(5)炒菜建議選用皇上皇四六肥瘦比的金味臘腸,經典的糖酒風味。
製作小(tips)
(1)臘腸要提前用溫水浸泡後切片,口感會更好,不要直接切片下鍋。
(2)注意控制火候,避免過度翻炒。
市面上的廣式香腸如何選擇
(1)皇上皇:廣州本地品牌,中華老字號, 選料純正、工藝精細、安全衛生,是經典的老廣味,有經典二八肥瘦比(皇上皇二八精選),香而不膩五五肥瘦比(嘉樂臘腸),廣式糖酒風味的三七肥瘦比(如一臘腸),還有更適合炒菜的四六肥瘦比(金味臘腸)。
(2)廣州酒家:廣州酒家也是廣州本地的老字號品牌,經營多元化,他們家臘腸的口碑不錯,6分瘦的多福臘腸廣受好評,色澤自然,肉質紅潤,傳承廣式工藝,酒香撲鼻,吃起來滿嘴油香,肥而不膩,口感鮮嫩。
(3)矮仔祥:也是廣州本地老字號,非遺產品,傳統工藝,古法製作,肉鮮多汁,圓潤飽滿,他們家的廣式臘腸純手工製作,號稱是會爆漿的純鮮肉香腸。
三、南北派香腸的區別
1.南北派香腸的代表產品
香腸在中國有1000多年的歷史,北派香腸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哈爾濱紅腸、老北京蒜腸、山東萊蕪香腸、江蘇如皋香腸、鞍山肉棗腸等,南方的香腸具有代表性的有廣東香腸、四川香腸、浙江香腸、湖南大香腸、等。
各種香腸的加工方法都不一樣,口感和味道具有地方特色,廣東香腸外形美觀,香味醇厚可口,皮薄肉嫩,色澤明亮,品種比較多,廣式香腸在醃製的過程中融入了精選窖藏白酒的醇香和白糖的回甜,肉香濃鬱,吃起來不油膩,糖酒味是廣式香腸的典型風格。
2.南北派口味之爭
有位東北的朋友來我家做客,我做了幾道湖北本地特色的菜品,另外還做了一個大蒜炒廣式臘腸,東北的朋友讚不絕口,一個勁的誇這個廣式臘腸的味道好,回到東北後自己也學著做這道菜,結果這位東北朋友的老媽卻說還是東北的哈爾濱紅腸好吃。
可能是這位大媽吃慣了東北香腸的蒜味和煙燻的味道,不習慣廣式臘腸的糖酒味,於是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還是兩代人之間價值判斷的不同。
為什麼曾經好吃的會被我們遺忘,因為隨著我們對新鮮事物的不斷接觸,我們的價值判斷在成長,老人的節奏有點跟不上,不是那麼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雖然老年人的價值觀不容易改變,但是我們也不用較真,吃飯吃的是情,不是理。
總結
廣式臘腸在我們國內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更承載著自己兒時的味道,對我來說它不僅是舌尖上的美食,更是一段曾經的記憶
祝各位吃啥啥香,身體特棒,我是從事酒店餐飲行業十多年的Alex,分享酒店餐飲裡特有的美食在家怎麼吃,大家有什麼對酒店美食的好奇,歡迎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