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記憶中的味道,舌尖上的美食其實就是生活中的一道家常菜

2020-12-15 武漢好吃佬sos

存在記憶中的小時候的味道有很多,可能並不是什麼鮑參翅肚,山珍海味,但是確是一種美好的回憶,一種對美食的深刻記憶。

對美味的定義可能就會從這個時候開始,也許是母親做的一頓香菇燒雞,或者是紅燒豬蹄,還有我們湖北特有的粉蒸排骨,但是這些都不是,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食材,我們小時候大家都吃過的「廣式香腸」。

一、曾經記憶中的味道

1.小時候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每當放暑假的時候,是最快樂和最嚮往的,提前都會計劃好假期的安排,每天早上會約小夥伴一起去學校的操場早鍛鍊,鍛鍊完後過早回家寫作業,到了中午家裡的大人就會跟我做好一桌可口的飯菜。

其實也都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菜,紅燒胖頭魚、清炒小白菜、苦瓜燒肉、清蒸廣式香腸、再配上開胃的兩個鹹菜泡蘿蔔和酸豆角,別提了,今天肯定吃兩碗飯。

清蒸廣式香腸是每天都會做的一道菜,一是我喜歡吃,其次是做起來也簡單方便,給我的印象是有一點點的回甜和酒香味,有時買回家的是棗腸,蒸起來比較方便,有時候是一根根的,這種就需要切成片來蒸,有時候家裡人也會用它來炒黃瓜片或者大蒜。

午飯後的小孩子一般都沒有睡午覺的習慣,下午要麼約小夥伴去遊泳館遊泳,要麼就是一起在家打電子遊戲,當你肚子餓了的時候,你就會到處找東西吃。

每當我從遊泳館回到家裡,飯桌上中午的剩菜對於我這個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人來說就是人間美味,一碗綠豆稀飯,配上桌上鹹菜和香腸,馬上可以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2.逐漸淡忘的記憶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後來工作的原因,在家待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候一個月也難得回家幾次。

記得後來這種香腸的口感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味道,吃起來味道不純正,特別的油膩,總感覺有股澱粉的味道,由於我們那個年代很少見真空包裝的,基本上買的都是散稱的,後來乾脆不吃了,香腸這種東西也就逐漸淡出了我的視線。

3.尋找曾經記憶中的味道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突然又喚醒了自己曾經的記憶,好像是有一次跟朋友們在一家海鮮餐廳喝粵式晚茶,不知是誰點了一份廣式蒸臘腸,切好片的廣式臘腸,生菜葉子打底,香味撲鼻,看起來很有食慾。

跟朋友聊天中自己嘗了一片臘腸,突然間感覺到了曾經熟悉的味道,有嚼勁,不油膩,帶有一點甜甜的味道,有股酒香味。

我問了下餐廳的負責人,才知道他們的這個臘腸選用的是廣州本地皇上皇的品牌,有次去廣州旅遊還特地去當地的超市買了幾包帶回家,只要是在家裡吃飯,自己就會拿出一根切成片清蒸,嘗下曾經熟悉的味道。

二、廣式香腸適合做什麼菜品

廣式香腸可以清蒸、爆炒、燒烤、臘腸蒸蛋、做廣式腊味煲仔飯,此外還可以用來製作廣式臘腸味的披薩,在這裡推薦給大家三種常見的適合家庭的製作方法,簡單易操作,美味可口,適合下飯。

1.腊味煲仔飯-(永遠的經典)

腊味煲仔飯是廣東非常有名的一道傳統名點

主料:泰國香米(120克)、廣式臘腸(1根)、臘肉(100克)

配料:色拉油、香油、油菜芯兩個(對半切開)

(1)將泰國香米洗淨,在砂鍋中用水浸泡半個小時(米和水的比例1:1.5)。

(2)在將泡好的泰國香米中加入小半勺色拉油,攪拌均,或者在砂鍋底部刷層薄油。

(3)蓋上蓋,用大火煮至七到八層熟,適當將砂鍋進行旋轉,使其受熱均勻。

(4) 提前將臘腸和臘肉用清水浸泡10分鐘,然後切片。

(5)將臘腸和臘肉加香油、醬油、少許糖拌勻鋪在米飯上小火煮(10-15)分鐘起鍋。

(6)提前將油菜芯用開水滾燙備用。

(6)起鍋後燜(2-3)分鐘淋上專用煲仔飯醬油,鋪上油菜芯,撒上蔥花即可。

製作小(tips)

(1)煲仔飯在煮米飯的過程中要適當旋轉砂鍋,使其各面都受熱均勻。

(2)有的人比較喜歡吃煲仔飯的鍋巴,可在最後一個步驟適當延長燜煮時間。

(3)煲仔汁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自行調製,家庭製作建議網上購買成品更加方便。

(4)做廣式腊味煲仔飯建議選用皇上皇三七肥瘦比的如一臘腸,或者矮仔祥臘腸。

2.廣式腊味炒飯-(元氣滿滿的主食)

主料:米飯(120克)、廣式臘腸(半根)、臘肉(100克)

配料:蔥花少許、胡椒、鹽、雞精少許

(1)將臘腸和臘肉提前用溫水浸泡10分鐘,然後蒸熟切丁備用。

(2)燒油鍋6分熱,將臘肉和臘腸下鍋爆香(1分鐘)左右即可。

(3)倒入米飯,大火爆炒(1分鐘)左右。

(4) 將胡椒、鹽、雞精倒入鍋中繼續翻炒(1分鐘)左右撒上蔥花即可起鍋。

製作小(tips)

(1)米飯在炒的過程中注意將米飯打散。

(2)注意控制火候,避免在炒的過程中糊鍋。

(3)提前蒸熟的臘腸和臘肉口感更好。

(4)炒菜建議選用皇上皇四六肥瘦比的金味臘腸,經典的糖酒風味。

(5)臘腸本身就含有油脂,所以開始燒油鍋時可以少放點油。

3.廣式臘腸炒大蒜-(開胃下飯)

主料:大蒜(4根切段)、廣式臘腸(2根)

配料:薑片、蒜片、紅椒、胡椒、鹽、雞精少許

(1)將大蒜洗淨切段,臘腸用溫水浸泡(5-10分鐘)切片備用。

(2)燒油鍋6分熱,姜蒜爆香,倒入大蒜、紅椒段翻炒(中火)(2分鐘左右)。

(3)加入臘腸繼續翻炒,大概七成熟左右加入鹽、胡椒、雞精然後中小火翻炒。

(4) 翻炒入味後即可起鍋。

(5)炒菜建議選用皇上皇四六肥瘦比的金味臘腸,經典的糖酒風味。

製作小(tips)

(1)臘腸要提前用溫水浸泡後切片,口感會更好,不要直接切片下鍋。

(2)注意控制火候,避免過度翻炒。

市面上的廣式香腸如何選擇

(1)皇上皇:廣州本地品牌,中華老字號, 選料純正、工藝精細、安全衛生,是經典的老廣味,有經典二八肥瘦比(皇上皇二八精選),香而不膩五五肥瘦比(嘉樂臘腸),廣式糖酒風味的三七肥瘦比(如一臘腸),還有更適合炒菜的四六肥瘦比(金味臘腸)。

(2)廣州酒家:廣州酒家也是廣州本地的老字號品牌,經營多元化,他們家臘腸的口碑不錯,6分瘦的多福臘腸廣受好評,色澤自然,肉質紅潤,傳承廣式工藝,酒香撲鼻,吃起來滿嘴油香,肥而不膩,口感鮮嫩。

(3)矮仔祥:也是廣州本地老字號,非遺產品,傳統工藝,古法製作,肉鮮多汁,圓潤飽滿,他們家的廣式臘腸純手工製作,號稱是會爆漿的純鮮肉香腸。

三、南北派香腸的區別

1.南北派香腸的代表產品

香腸在中國有1000多年的歷史,北派香腸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哈爾濱紅腸老北京蒜腸山東萊蕪香腸江蘇如皋香腸鞍山肉棗腸等,南方的香腸具有代表性的有廣東香腸四川香腸浙江香腸湖南大香腸、等。

各種香腸的加工方法都不一樣,口感和味道具有地方特色,廣東香腸外形美觀,香味醇厚可口,皮薄肉嫩,色澤明亮,品種比較多,廣式香腸在醃製的過程中融入了精選窖藏白酒的醇香和白糖的回甜,肉香濃鬱,吃起來不油膩,糖酒味是廣式香腸的典型風格。

2.南北派口味之爭

有位東北的朋友來我家做客,我做了幾道湖北本地特色的菜品,另外還做了一個大蒜炒廣式臘腸,東北的朋友讚不絕口,一個勁的誇這個廣式臘腸的味道好,回到東北後自己也學著做這道菜,結果這位東北朋友的老媽卻說還是東北的哈爾濱紅腸好吃。

可能是這位大媽吃慣了東北香腸的蒜味和煙燻的味道,不習慣廣式臘腸的糖酒味,於是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還是兩代人之間價值判斷的不同。

為什麼曾經好吃的會被我們遺忘,因為隨著我們對新鮮事物的不斷接觸,我們的價值判斷在成長,老人的節奏有點跟不上,不是那麼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雖然老年人的價值觀不容易改變,但是我們也不用較真,吃飯吃的是情,不是理。

總結

廣式臘腸在我們國內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更承載著自己兒時的味道,對我來說它不僅是舌尖上的美食,更是一段曾經的記憶

祝各位吃啥啥香,身體特棒,我是從事酒店餐飲行業十多年的Alex,分享酒店餐飲裡特有的美食在家怎麼吃,大家有什麼對酒店美食的好奇,歡迎留言給我。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年味|尋味八閩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則是凝結在舌尖上的回憶是寄託牽掛、凝聚鄉愁的溫暖味它是老舍心心念念的雜拌兒是王蒙過年才能吃得上的一頓肉是莫言記憶中帶錢的餃子是冰心筆下噴香的裹滿「紅糟」的糟肉勾著你去回味、去尋找、去想念跟著藥學學子們尋味八閩不僅僅是短暫地一飽口福
  •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廣東人記憶中的美食是從每天的「嘆」早茶開始
    尋常的飯碗裡總能品出媽媽的味道,喜慶的宴席上總能撥動遊子思鄉的味蕾,這些家常菜的滋味裡,讓我們尋找記憶中的味道。廣東在飲食上是十分精緻講究的,豐富的物產,多樣的美食,讓凡是到過廣東的人,總是留有「還沒嘗完,還沒吃夠」的遺憾。
  • 記憶中流淌在舌尖中的老虎堂TIGER SUGAR,是味道也是情懷
    但一路順風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人生之路註定平坦與崎嶇並存,正如大文豪辛棄疾詞中所說: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千姿百態,就像是這杯老虎堂TIGER SUGAR奶茶,茶香四溢中,品茗一口,百味猶存,享受著一杯茶的歡樂時光!而當我們把思路發散開去,循著幸福時光與味蕾的記憶仔細回想。我們會發現,那些另我們感動的美食大多來自日常。
  • 【記憶中的味道】記憶中的紅薯泥【創意家常菜】洛陽松肉 上海烤麩
    【記憶中的味道】記憶中的紅薯泥
  • 【記憶中的味道】韓式烤肉 【創意家常菜】三色獅子頭 潮州冰花芋
    【記憶中的味道】韓式烤肉
  • 記憶中的美食——尋找最「北海」的味道
    一年四季,北海人無所不吃。包製時要捏製成雀籠形,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後包子頂部自然開裂,實際上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僑港的L記叉燒包,引得南寧的同學吃過一次就念念不忘了!它的製作方法簡單,在豆角快熟的時候淋上沙蟹汁,再燜上一會兒,即可新鮮出爐。有人曾對這道菜這樣描述:「綠綠的豆角裡,夾著一些細細的蟹殼、蟹腳之類的東西,汁水是淺灰色的。豆角進口細嘗,除了豆角的清甜味,還有一股很特別的味道,有點腥,但又很鮮,吃了讓人上癮。」「豆角的味道中夾著蟹的香味,味道偏鹹,有時候吃豆角,還會嚼出「喳喳」的蟹腳聲。
  • 舌尖上的老味道找回記憶中的年味兒
    晨報訊「這大粉皮,就是我小時候吃的味道。」2020年1月13日,70歲的張大媽在星海會展中心2020大連春節年貨商品博覽會上,由衷地說。一大早,她就和老伴來這裡買年貨,前幾天買回家的嘗了嘗味道,發現就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 【記憶中的味道】傳統婚宴創意家常菜】孜然雞雜 義大利麵
    【記憶中的味道】傳統婚宴一對夫婦究竟有什麼樣的特殊心願找到香香美食?
  • 舌尖上的鄉愁:記憶中的泡湯肉
    微信朋友圈除了詩和遠方與所謂的「心靈雞湯」外,圈裡刷屏嗮出的殺豬飯、泡湯肉不由得勾起微友們舌尖上的鄉愁和久違的記憶。一張張熟悉的圖片,一道道兒時過年過節才能吃上的美味佳餚,衝擊著在外遊子的腦洞,童年塵封的往事,就像放電影一樣,不斷地閃過。
  • 【記憶中的味道】糊塗面 海鮮豆腐湯 【創意家常菜】臘八蒜燒肥腸
    【記憶中的味道】老式燒黃河鯉魚
  • 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在美食中找尋年味兒
    其實如果我們走出城市、來到鄉村,就會重新找回那些記憶中的年味兒。」鄧潔表示,影片中的大多數美食都由農民們粗糲的雙手烹飪出來,正是因為只有在農村,過年才保留著傳統的那種儀式感:「得益於這種儀式感,農村的年夜飯才更有意味和韻味。」  有觀眾在觀看完《舌尖上的新年》後發出感慨:「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饞」。對於美食拍攝對象的選擇,創作團隊遵循的是美味與新奇並重的原則。
  • 【記憶中的味道】白切雞【創意家常菜】梅乾菜燒蝦 提拉米蘇
    【記憶中的味道】白切雞
  • 火山小視頻直播做家常菜,家裡的味道才是記憶中最美的味道!
    當下的年輕人為了生活而奔波,辦公桌、家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外賣盒子,就算好不容易有了空閒時間,也沒工夫去做一頓家鄉菜,或許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一頓完整地道的家鄉菜了,記憶中紅燒肉的味道似乎也已經塵封在心底深處。
  •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漢中人的不一樣的味道!
    在陝西無論是秦嶺以北,還是秦嶺以南,麵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食材,過年的時候更是這樣,很多食物擺在面前的時候,你就知道該過年了,這就是我們記憶中深處的年味。一道簡單的麵食,能成為家喻戶曉的年味佳餚,不變的味道和品質,是最重要的保障,而保障品質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對時間的把控,每一道工序之間都是無縫連接,麵團塑好形就要立刻上鍋蒸製,當騰騰的熱氣從蒸籠裡冒出來,也就隨之飄散在老街上,成為當地人最熟悉最親切的味道。
  • 尋找舌尖上的平陽味道:鰲江這10道美食值得你擁有!
    阿武冷熱飲店的西米,是許多鰲江人兒時甜蜜記憶。兒時,父母拉著孩子的手,進店會點上一份西米;長大後,孩子帶著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美食記憶。鰲江燙菜又名鰲江串串香,是本地人忘卻不了的美食記憶。一道上好的燙菜除了需要新鮮的食材,其獨到的烹飪才是決定口味的重要環節。「燙煮是燙菜的首選,把切好的食材放入骨頭湯燙熟,這樣可以保留食材原有的營養和口感。」
  • 【家家幸福安康】記憶中的「媽媽味道」,哪一道最能打動你?
    03.肉圓章凱琴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就是肉圓的味道。很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肉圓,肉乎乎,圓糯糯的肉圓,一口咬下去,香氣四溢。澱粉,蘿蔔,豬肉的組合,油而不膩,糯而不粘,是媽媽的寵愛沒錯了。每晚下晚自習後回到家,媽媽就會端出剛剛煮好的雜魚湯,奶白色的魚湯味道清甜鮮美,魚肉嫩滑,一天的學習壓力緩解了不少。材料做法雖很平凡日常,但是一碗碗的魚湯都是媽媽的愛。09.公館大小炒徐梓恆客家美食,是祖先留下的味道。而作為傳承的客家人,從小就有這種美食的記憶味蕾特別是媽媽做的味道,更是在記憶中的烙下深深印記。
  • 【記憶中的味道】老式燒黃河鯉魚【創意家常菜】南瓜燜排骨 肉丁山野菜
    【記憶中的味道】老式燒黃河鯉魚
  • 【記憶中在味道】烙饃 【創意家常菜】饞嘴豆腐
  • 【記憶中的味道】濃湯魚頭 【創意家常菜】酸菜豬肚鮰魚 黑椒蟹
    今天做客香香美食的宋大哥,他記憶中的味道是在湖南吃到的極具湘西風味的濃湯魚頭。這個味道給他留下來深刻的印象。在鄭州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找到相同的味道。面對宋大哥的這個委託,小飛能否順利完成呢?
  •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四川廣漢連山人記憶中的回鍋肉片大如手掌
    火爆,熱辣,香麻,一提起四川,人們腦袋裡總會蹦出,這些帶著「滾燙火星兒」的標籤來,蜀地山奇野沃,好食材向來不缺,再經過四川人的精心烹飪調味,自帶一份厚重霸道的香,那麼在這蜀山蜀水之間,藏著什麼四川人記憶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