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24位歌手演繹同一首歌《成武歡迎你》大美成武,水韻新城

2020-12-14 山東柏遠複合材料科技

成武24位歌手演繹同一首歌 !

《成武歡迎你》

戲曲演唱 王鳳雲

戲曲表演 趙秋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歌曲演唱 谷 潤 李成剛 曹如燕 侯婷婷

祝複印 劉本忠 王藝穎 張瑞來

彭體園 宋述君 朱效強 劉嫚嫚

林 丹 劉玉良 張冰媛 白婷婷

劉正君 尚品品 張 晗 黃勝銀

韓海慧 孟子恆

舞蹈表演 心語舞蹈隊

策劃 郭成振 改編 王大力

航拍 孟子恆 攝像 王大力

製作 王大力 劇務 張 雲

成武縣廣播電視臺 出品

成武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著名的牡丹之鄉菏澤市,截至2013年,總面積988.3平方公裡,轄12鎮、2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工業園區,473個村民委員會(居委會),總人口70萬人。

西周初文王子封於此,就是郜國,古成武即為郜國故都。成武縣—伯樂故裡,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物華天寶人才輩出。是春秋時期著名相馬師伯樂、漢朝名賢孫期、齊國名臣晏子等歷史名人的故鄉。(成武是晏子的故鄉這一說法有爭議,更普遍的說法是高密。)

成武縣是中國生態文明先進縣、中國優質棉繁育基地縣、中國淡水養殖基地縣、中國高標準平原綠化縣、中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中國科技先進縣和全國城市環境優秀縣,山東省改革開放試點縣、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縣。

築夢水韻新城 建設幸福成武

△水韻新城

△文亭湖鳥瞰

△北部城區5.5平方公裡規劃效果圖

△湖畔綠城

△文亭湖水系綠波蕩漾

結合水系打造生態系統綠網、景觀廊道系統和硬質軟質環境,建設海綿城市,打造「伯樂故裡,水韻新城」核心區。目前,新開挖湖區45.5公頃,整治河道水域面積約29公頃,環湖路、濱湖廣場等景觀正在建設。

△會館街建築風格效果圖

△會館街(內河水系)效果圖

△成武一中新校區

△風景如畫的文亭湖

△成泰—石化小區規劃圖

△城湖一體

在這些矚目的成績背後,有那麼一群人,日出而作、日落不息,他們離我們很近,只是人群中偶遇的一張黝黑的面孔;他們也離我們很遠,在風吹日曬中,腳踏黃土頭頂天,不斷刷新北部新城建設的「新速度」。

△鬱文閣

△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

△城湖一體

△城湖一體水韻新城

△大美成武

千年古縣——成武正以突飛猛進之勢,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相關焦點

  • 山東成武:繪就水韻畫卷
    一個湖泊的滄海桑田成武素有萬畝城湖之稱。「一湖四河」從3000年前的古郜國流淌至今,從未停歇。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優勢、發展優勢,成武縣立足實際,擘畫了修復水生態,打造「伯樂故裡,水韻新城」的美好藍圖。
  • 成武大工地 催生大發展
    對成武而言,2017年的春天格外明媚,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定要緊緊抓住棚戶區改造的大好機遇,加快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伯樂故裡,水韻新城』」。新任縣黨政主要領導經過充分調研,思想高度統一。 在2017年1月13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成武縣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新一屆縣委果斷科學地作出決策,明確提出了突破城鎮化、打好翻身仗是未來五年城鎮建設的中心任務。
  • 橙黃橘綠之時,成武美景連連!
    而今,當我於秋末冬初,將尋夢的足音踏響於故鄉——伯樂故裡水韻新城時,心也化作一朵白雲,在令人心曠神怡的「成武藍」裡自在悠遊,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魅力成武秋意濃 張丕峰 攝成武夜色美 李 碩 攝「鋪錦見知一寸丹,肯將金色灑故園。痴情仍戀鍾情處,故遣黃蝶舞碧天。」
  • 品千年古縣遊水韻新城,品味山東採訪團走進成武
    產品醬香濃鬱,棕紅透亮,有「食成武醬菜,享真正口福」之美譽。在伯樂莊園展廳,記者們品嘗邊聽講解邊詢問到「醬大頭」及其他農特產品,更加體會到成武的厚重歷史和特色農業。  遊水韻新城萬畝城湖  近年來,成武注重文化與生態保護相結合,構建生態水系,實現活水進城、活水秀城,目前城區水系面積近5000畝,並實現通航。
  • 成武民歌:《包楞調》
    1962年10月,成武縣文化館幹部魏傳經在田集鎮小程樓村採訪民間歌手周金英時,收集並記錄了歌詞,後由成武縣第一中學教師孫嘯天譜曲。簡介:包楞調:64段詞由一首詩發展而來。詩為:「晴空明鏡,松峰鳳鳴,星亭清靜,景動風輕。」詩中的每個字按先後順序演變成四段詞,每段由四句組成。
  • 品千年古縣遊水韻新城 品味山東採訪團走進菏澤成武
    產品醬香濃鬱,棕紅透亮,有「食成武醬菜,享真正口福」之美譽。 在山東伯樂莊園食品有限公司內,記者們在千餘個醬缸前駐足觀看,,對「成武醬大頭」傳統工藝興趣盎然。在伯樂莊園展廳,記者們品嘗邊聽講解邊詢問到「醬大頭」及其他農特產品,更加體會到成武的厚重歷史和特色農業。
  • 向菏澤人民報告丨成武:城建美了城市血脈,工業強了城市筋骨
    成武文亭湖流過的城市血脈……伯樂故裡,水韻新城,魅力成武,工業強了城市筋骨,城建美了城市血脈漫步機電小鎮,感受尖端科技帶給這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徜徉文亭湖畔,呼吸藍天碧水賦予這座城市的魅力與個性。成武,這座被譽為伯樂故裡的魯西南小城,如今在締造無限輝煌的同時,更打造出水韻新城、工業強縣等多個名片。「大拆大整」後的新成武 煥發城市風採 留住城市記憶隨著城市的發展進程,成武水韻新城的金字招牌愈發光彩奪目。
  • 夜,有時比白晝更加璀璨;成武的夜亦是如此
    夜有時比白晝更加璀璨成武的夜亦是如此夜色闌珊燈火明,文亭湖畔閃霓虹。每當暮色降臨,華燈初上,伯樂故裡,文亭湖畔,微風輕撫,燈光次第亮起。夜色成武,在攝影師的鏡頭下,變幻出一幅幅美麗的城湖夜景,浸潤在光影裡,彰顯著小城的璀璨,也蘊含著這座城市的溫度。近年來,成武縣委、縣政府按照「伯樂故裡、水韻新城」的總體定位,搶抓機遇,實施北部城區10平方公裡棚戶區改造,致力打造文亭湖、九女湖、郜鼎湖、伯樂湖、自齊湖、東魚河、樂成河、郜城河、桶子河在內的「五湖四河」生態水系。
  • 成武最新宣傳片《家在成武》超燃來襲,影視演員潘藝心領銜主演,速...
    成武,是3000年前古郜國國都,因「城成於武王」而得名。大臺小臺、秦漢大堤,見證著古老文明的傳承。我無法知曉當年孔子弟子曾參與三冉會文時交談的是什麼,只仿佛聽到一個召喚,他來自歷史深處,來自我的心底。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和信仰,迎來了這座小城的華麗蝶變,凝結了這座小城的堅強與陽剛,也許這就是忠誠擔當、創新實幹的成武力量。成武,我來了,帶著家人的囑託,還有我無數次對你的憧憬。文亭湖的碧水,讓我感受到了「一城綠色半城湖」的靚麗美景。這裡的每棵樹、每座橋、每條街都平常以對,這就是成武的性格吧。
  • 成武堌堆文化
    在魯西南平原成武縣廣袤的土地上現存大量的「大土堌堆「,這就是原始先民為躲避水患而築的生活居址。成武的堌堆眾多,影響力大。成武堌堆遺址的堆積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時代,鼎盛於龍山文化時期和商代。經考古發現,這些堌堆到了秦漢時期成為墓葬地。
  • 成武記憶,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回憶
    成武縣亞運聖火交接儀式在老體育場舉行成武外貿大樓成武第一農貿市場歲月如歌,往事如煙。年農村責任制多種經營1982年孫寺公社領導發動群眾開展副業生產(見大眾日報)原苟村集鄉變壓器廠一角首次推廣地膜覆蓋(城關公社盆罐窯大隊現場)這些老照片、老地方、老場景或許能讓你
  • 成武博物館,講述千年古縣郜國故都、伯樂故裡成武的傳奇故事
    在沒有去成武博物館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座縣城的博物館並沒有多少值得看的文物,畢竟在我這些年遊覽過的博物館中,國家一級博物館就不下十幾處,也可以說看到過不少國寶級文物,所以對於成武博物館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值。然而在朋友的陪伴下當我走近這處位於成武縣城西郊的博物館後,我才發現自己太輕視這座博物館了。擁有千年歷史的成武所擁有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在這處博物館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 成武記憶,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回憶!
    >歲月如歌,往事如煙。 首次推廣地膜覆蓋(城關公社盆罐窯大隊現場) 這些 老照片、老地方、老場景 或許能讓你如今,成武,這座千年古縣蝶變重生,煥然一新了:文亭湖兩岸高樓鱗次櫛比,鬱文閣古色古香,摩天輪對影成雙,柳青水綠花飄香,河湖相連,清水蕩漾,無不演繹著成武天翻地覆的變化,美好的藍圖,已被辛勤的汗水實實在在地寫在了成武大地上。
  • 成武古箏展演箏鳴文亭湖,燈秀藍水灣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18日訊(記者 饒勝望 王丹玉) 箏鳴文亭湖,燈秀藍水灣,10月17日晚,由成武縣委宣傳部、成武縣文化和旅遊局、成武縣融媒體中心、中國山東網、菏澤市音協古箏藝術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一佳源」助力創建文明城市成武古箏展演在藍水灣廣場成功舉辦。
  • 成武歷史印記:老衙門
    成武秦時置縣,因漢高祖劉邦在此「成就武功」而得名。作為一座千年古縣,它的舊衙署,也就是知縣衙門,更是幾經變遷,見證著成武社會政治的變化。成武縣衙復建於明朝,曾在清朝乾隆和道光年間再次重修,是中國北方典型的明清時期傳統館廨建築。
  • 「大躍進」時期的《成武大眾》
    日期:[2018年12月11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5] 「大躍進」時期的《成武大眾》 《成武大眾》於1958年7月1日創刊
  • 心無旁騖 奮力拼搏 全面開啟幸福成武建設新徵程
    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可比增長5%,增速居全市前列;固定資產投資四新佔比增長25.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9.9%以上,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95.8%、稅收增長10.6%,增幅均居全市第二位;1至11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8%,增幅居全市第一位。二是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在建項目共75個,總投資282億元。
  • 「刨根問底」成武的「食安錦囊」
    一個欠發達地區的小縣竟然打造了食品安全監管的「成武模式」,守護著一方百姓的「舌尖安全」。12月1日,「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採訪團來到成武縣「刨根問底」他們的「食安錦囊」。成武縣委書記崔學民告訴記者。   眼下,成武已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縣鎮村三級聯動」的食品安全治理網絡,實現了全鏈條、無縫隙監管。近500名村和社區食品安全網格員包保各自的網格,開展摸底調查、隱患排查、問題報告、規範整治,實現了食安入網、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盡其責、責到病除,確保了創建工作無盲點、無遺漏。
  • 山東成武優質教育普惠「讀書郎」
    成武素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近年來,成武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按下了學校建設「加速鍵」,全力打造「升級版」教育均衡發展,不斷更新教育發展理念,確保全縣學生接受優質教育「一個也不能少」。
  • 成武歷史遺蹟:大臺遺址
    登臺觀日出,仿佛穿越時空隧道,與古人神交意接,是成武勝景之一,稱為「壽峰朝曛」。通過歷次調查考證和出土的大量遺物證明,大臺和小臺都是成武境內人類最早的居住遺址之一,且均為堌堆遺址。關於堌堆的形成,流傳最為普遍的一種觀點是:在古代,人們在洪水到來時被迫離開舊居,洪水退後又回到原來的地方,在舊址上重建家園。在一次次與洪水的搏鬥中,人們掌握了將居住面增高以避免洪水侵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