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大特產
(一)奉賢黃桃
奉賢黃桃,上海市奉賢區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奉賢黃桃,果實橢圓形或尖圓形,單果重150-220克;果皮橙黃色,果肉黃色,肉質細嫩,汁多,味甜,有香氣,品質上等。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檢測:可溶性固形物14.7%,可溶性總糖(以葡萄糖計)10.5%,還原糖(以葡萄糖計)4.32%,可滴定酸(以蘋果酸計)0.32%,維生素C 4.81毫克/100克。奉賢黃桃以"錦香、錦園、錦繡、錦花"等四個優質品種為主,具有"果大、味甜、汁多"的特點。2010年04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奉賢黃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二)楓涇豬
楓涇豬是太湖豬品種之一,以滬浙交界的上海市金山縣(金山區)楓涇鎮為原產地、苗豬集散地。產區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農作物產量高,是中國著名的農業高產穩產地區之一。主要分布在金山、松江、吳江等地。楓涇豬屬肉脂兼用型良種,肉質鮮美。早熟,母性好,產仔多,耐粗飼,適應性強。
(三)崇明水仙
水仙花,歷來是深受人人們喜愛的花中珍品,在我國以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的水仙最為有名。崇明水仙和漳州水仙齊名,它們同出一源,組成中國水仙兩大品系。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且芳香濃鬱,經月不散,為他地水仙所不及。花瓣潤白似玉,狀如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故有「金盞銀臺」之美稱。水仙在吐蕊綻放之際,那青翠欲滴的葉片,亭亭玉立的花梗,襯託著春雪般晶瑩的花朵,陣陣芳馨沁人心脾,更給人以樸素、淡雅而又高潔、脫俗的美感。
(四)崇明金瓜
崇明金瓜是崇明島的傳統名特產之一。因其成熟瓜皮為金黃色,故稱"金瓜",其瓜肉經攪拌即自然形成晶瑩透明的黃色細絲,又稱"金絲瓜,老熟瓜經煮或冷凍後攪出的金瓜絲鮮嫩清香,鬆脆爽口,風味獨特,素有"植物海蜇"之美譽,是"色、香、味、形"俱全的佳餚。
(五)金山蟠桃
金山蟠桃,上海市金山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蟠桃是一種枝椏蟠曲的異種桃樹所產果實,其形狀扁圓,頂部凹陷形成一個小窩,有一片紅暈,果皮呈深黃色,味甜汁多,有"仙桃"、"壽桃"之美稱。金山蟠桃果形肥大,果核特小,皮薄汁多,色澤紅潤,色嫩如嬰,肉質柔軟,風味香甜,甜中帶鮮,以其形美、色豔、味佳、肉細遠近聞名,其中呂巷鎮的"皇母蟠桃"更被譽為"桃中之王"、"人間鮮果"。2011年12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對"金山蟠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六)松江大米
松江大米是上海松江傳統的特色農產品,以米粒飽滿、晶瑩半透明、米飯柔軟有彈性、食味清香略甜、表面油光而著稱,在上海地區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強的競爭力。全區擁有約17萬畝無公害水稻良田,年產稻穀9.78萬噸,可加工成大米6.65萬噸。
(七)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上海市崇明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崇明白山羊,是崇明區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崇明白山羊屬皮毛肉兼用型品種,體型中等偏小,體格健壯,具有適應性強、繁殖率高等特點,經國家農業部批准,被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國重點保護和發展的家畜品種。崇明白山羊,毛潔白而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好原料,崇明白山羊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冬令禦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補佳品。2011年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崇明白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八)嘉定竹刻
上海嘉定竹刻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以刀代筆,以書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點和傳統技藝。嘉定竹刻藝人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獲得了書卷之氣和金石品味,風雅絕俗,成為歷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九)顧繡
顧繡,上海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顧繡源於明嘉靖年間,露香園主顧名世之妾繆氏擅繡人物、佛像,又有顧媳韓氏仿宋元畫入繡,劈絲精細,繡品氣韻生動,於是名噪一時。顧繡精工奪巧,同儕不能望其項背,人巧極天工,錯奇矣。顧繡繡品多為家庭女紅,世稱"韓媛繡",基本用於家藏或饋贈。2006年5月20日,顧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十)烏泥涇手工棉紡織品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是上海市徐匯區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傳承源於黃道婆自崖州帶回的紡織技藝。黃道婆元代棉紡織革新家。又稱黃婆。生卒年不詳。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徐匯區華涇鎮)人。元貞年間,她把在崖州(今海南島)學到的紡織技術帶回故鄉並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2006年5月20日,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