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鄰……耐得住寂寞

2020-12-09 與作家丁玲同名

老子所說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與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鄰」,道理相似。修道的人,自然會與修道的人在一起,因為志同道合。所以,「真正為道德而努力,不要怕寂寞、怕悽涼,縱然不得之於一時,也得之於萬古」。南懷瑾先生笑言,做人做學問,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才行啊!

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要做表面功夫,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影響。因為真正為道德做學問的人,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節操不移,才能出世入世,志在利他。

從前,有位年輕的獵手,他槍法極準但總捕獵不到大雁,苦惱的他找一位長者求教。長者把他領到一片大雁棲息的蘆葦地,指著站得最高的一隻大雁說:「那隻大雁是放哨的,我們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發現異常情況就會向雁群報警,所以接近雁群往往是很困難的。但我有辦法,你現在故意驚動雁奴再潛伏不動。」年輕人照做了。雁奴發現年輕人後立即向同伴發出警告,正在棲息的雁群聞訊後紛紛出逃,但沒發現什麼,便又飛回原地。長者讓年輕人如法炮製了好幾回。終於,幾乎所有的大雁都以為雁奴謊報軍情,紛紛把不滿發洩在雁奴身上,可憐的雁奴被啄得傷痕累累。「現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長者提醒道。於是,年輕人走進了蘆葦地,雁奴雖瞧在眼裡但也懶得再管,年輕人舉槍……

人生常常會這樣,忠誠的人被誤解,被誤解的人不能堅持到底。

說到志在利他的寂寞者,便想起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魏連殳」,一個最終沒能堅持自我的孤獨者,一個在孤獨中悲哀死去的理想破滅者。曾經歷過辛亥革命風暴,接受過「五四」新思潮洗禮的魏連殳原是一個正直、善良、不滿現實的知識分子,在貧困的境遇裡遍嘗人間辛酸,飽嘗世態炎涼。生活經歷使他一度成為舊勢力面前的叛逆者、舊習俗籠罩之下的異路人。看透了舊制度所特有的產物——虛偽、冷酷,所以「對人總是愛理不理的」,但他冰冷麵容下仍未失去火熱、善良之心——願給失意者和小孩子以溫暖。

相關焦點

  • 儲亞軍陶刻藝術 德不孤,必有鄰;砂蘊玉,則成器
    德不孤,必有鄰;砂蘊玉,則成器初見儲亞軍,是在其紫砂陶刻工作室;溫文俊雅,親和謙遜,是我對他本人的第一印象。泡上一壺普洱,我們開始攀談交流,關於茶壺、人生,以及其紫砂陶刻作品。不論是茶壺還是賞瓶,儲亞軍都會將器形與圖繪文字相匹配結合,不同的器形,搭配不一樣風格的繪畫或文字。如同心中的某種契約,無影無形,卻自成信仰。儲亞軍雖剛過而立,卻一貫注重藝術與品行雙修,在創作理念上融古鑄今,物致知。
  • 人生智慧:治學要耐得住寂寞,做人要經得起風雨
    文/駿非01人生在世,大凡想有所作為的人都愛學習,但自古以來治學之人總是寂寞的,想要成為大胸襟,大學問的人就要耐得住孤獨。做學問的人自準備做一件事,就是為學問而學問,勢必要準備一生的寂寞。o2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則群魔退聽,馭橫者先馭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 讀論語:裡仁第四·德不孤,必有鄰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說:有德就不孤單,一定會有同伴。】一談到道、德、仁,總感覺高大上,似乎遙不可及,孔子說有德就不孤單,一定有同行的人。在我看來,先不管德的高低,一個人說話做事,其親人、朋友、甚至是社交軟體上的陌生人當中,一定會有人支持和理解,就像發朋友圈,只要不是狂言亂語,說話在理,做事合理,總有朋友點讚。
  •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做到這兩點的,皆是人中之龍鳳
    生命中曾有過的所有的燦爛,原來終究,到最後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寂寞與繁華,那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只不過有些人匆匆瞥一眼,他們沒能耐得住寂寞,最後繁華到來之時,也很快與之擦肩而過。人的一生,無論是誰,都要經歷一段黑暗的時光,這個時候你身邊沒有任何朋友,唯有寂寞相隨,但你得熬過去。等到繁華來臨的時候,它就如曇花一般,極其容易凋謝,所以你需要靠德行,才能守得住它。
  •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裡仁》中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是說一個人有德行,做好事,不是孤立的。一定會有人支持他、幫助他。夏代初年「少康中興」就是一個例子。 大禹治水,艱苦卓絕,經十幾年的奮鬥,腿無皮,脛無毛,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服了洪水,為天下人民謀福利,得到廣大人民的愛戴與歌頌。他兒子啟繼承他的地位當了夏朝的國王。啟的王位坐穩後,開始享起福來。他兒子太康也生活腐化。有一次帶著家小到洛水北岸去打獵,越玩越高興,竟至一百天沒回來。
  • 靜水流深,這三大星座,有本事不聲張,耐得住寂寞,亦守得了繁華
    水,也是一樣,流得不聲不響,卻無比有底蘊。有些人,也是如此靜默,靜水流深,有本事卻不聲張,不聲不響的,卻蘊藏了極大的智慧。他們內心豐富,極有力量,往往耐得住寂寞,也能守得了繁華。有些星座也是如此的,值得深品,一起來看看。
  •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裡仁》中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是說一個人有德行,做好事,不是孤立的。一定會有人支持他、幫助他。夏代初年「少康中興」就是一個例子。大禹治水,艱苦卓絕,經十幾年的奮鬥,腿無皮,脛無毛,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制服了洪水,為天下人民謀福利,得到廣大人民的愛戴與歌頌。他兒子啟繼承他的地位當了夏朝的國王。啟的王位坐穩後,開始享起福來。他兒子太康也生活腐化。有一次帶著家小到洛水北岸去打獵,越玩越高興,竟至一百天沒回來。
  •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黎星李豔超友誼最佳範本
    對於娛樂大眾,這可能是兩個聽起來相對陌生的名字,但就舞蹈而言,他們絕對夠得上是舞圈「頂流」——黎星,首位拿到國際六項大賽並且達成國內全滿貫的舞者,換成大家熟悉的影視行業,這相當於什麼地位?這四十年中僅有五位視帝大滿貫四位視後大滿貫,在電影圈也僅有一位3A影帝。
  • 《巧手神探》:別讓瑰寶消失,耐得住寂寞的藝術值得被看見
    你願意給那些耐得住寂寞的藝術,多一點停駐的目光嗎?《巧手神探》——中國首檔原創手作解密互動節目,匯聚各領域大神,訴說匠心故事,帶你打開新世界大門!微縮巧手:黃跟寶跟無情之物打交道,需要耐得住寂寞清明上河圖全縮版,鑲有八百多個人,六百多隻牲口,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這個過程需要忍耐恆心與毅力一兩個月可能什麼都沒做出來一雙為了藝術
  • 張九齡這首詩以丹橘自喻,經冬猶綠不沉淪,寂寞中彰顯孤芳節操
    人生在高處的時候不容易,要耐得住曲高和寡的寂寥。周圍對你捧月,或口蜜腹劍,或阿諛奉承,或陰奉陽違,或誘惑太多,需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辨偽求真,內心自芳而不隨流,防權勢盛而日驕,富貴久而日奢,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從輝煌轉入低處,同樣不容易,不為人重視,甚至嘲諷。
  • 杭州一公司籌備的年會取消了,負責人:耐得住寂寞才能擁有更好的明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邊程壹隨著冬季疫情形勢逐漸緊張,單位年會等一系列聚集活動都不被提倡,那麼一些已經開始籌備年會的公司是否會覺得有些遺憾?對即將面臨的春節員工回老家等問題,是否又有相應的對策?況且2020年可以算得上是極富挑戰性的一年,今年很多員工也對年會有很大的期待,現在不辦年會了,有些員工確實有些失落。」朱麗芳說,取消年會是配合防疫要求的做法,現在在健身房裡要求教練佩戴口罩、建議會員佩戴口罩也都是防疫要求,「而且現在臨近春節,我們也都是建議員工留在本地過年,畢竟耐得住寂寞才能擁有更好的明天。」
  • 司馬懿的人生智慧:揮劍一次,磨劍十年,年輕人要耐得住寂寞!
    司馬懿,熟悉三國的人肯定都不陌生,就憑他能和諸葛亮相抗多年,就能看出他的能力。其實司馬懿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生智慧,比如隱忍、等待時機,不出招則已,出招必致命。縱觀司馬懿一生,自曹操時代開始出謀劃策嶄露頭角,這是他積攢自己資歷的時期。
  • 在孤獨中看清自己,在寂寞中看清別人,從而活得明明白白
    人這一生,從寂寞中來,在寂寞中去,寂寞早已成為一種人生常態。有人喜歡寂寞,有人懼怕寂寞。其實,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心無旁騖,才能專心致志,才能平心靜氣,才能有所作為。很多時候,寂寞未必是壞事。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在寂寞中臥薪嘗膽,在寂寞中修身養性,在寂寞中磨礪意志,最終完成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事實證明,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寵辱不驚,走向繁華。有人說寂寞就是孤獨,其實不然。
  • 李長忠:田徑很枯燥,要耐得住寂寞
    保持6年不鬆懈,一次次地以最好的狀態拿下最好的成績。李長忠回憶道:「其實最大的感慨還是:太難了。作為運動員必須戰勝鬆懈的自己,及時調整心態。田徑很需要耐力,能在競技體育中保持連續奪冠,除了刻苦的訓練外,精神上我會時刻告訴自己不要鬆懈下來,努力做最好,完成自己的夢想。」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成功要耐得住寂寞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所謂」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意思是至高無上之道德者,是不與世俗爭辯的;而成就大業者,往往是不與老百姓和謀的。成就事業要能忍受孤獨,平心靜氣,這樣才能深入」人跡罕至「的境地,涉取智慧的甘泉。
  • 自古聖賢多寂寞,能夠守住寂寞的人,才是成功和最幸福的人
    尤其是到了春節,人們都喜歡往熱鬧的地方跑,總是害怕寂寞,害怕孤獨。可是,今年這個春節不同尋常了,為了使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不在蔓延,湖北人只能呆在家中自我隔離,這個春節不能再熱鬧,只有與孤獨和寂寞相伴,於是,有的守不住寂寞的人每天猶如度日如年,心不靜,神不安,守不住魂,可謂是坐立不安,心裡填得慌,過得很壓鬱。
  • 德不孤 必有鄰,有道德的人,不會被孤立
    孔子在《論語》中說過一句話:「德不孤 必有鄰」。就是一個道德修養特別高的人,他是不會被孤立的。所以我們即便現在被孤立了,只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修為,當我們得到提升的時候,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出現在你身邊。01有人說:「我在一個團隊中被孤立了;我在一個家庭當中值被孤立了;我在朋友之間被孤立了」,想想是為什麼呢?
  • 耐得住「十一級孤獨」的鐵路人,了不起!
    每天至少巡視4次,每次巡視最少8公裡,全天共走行32公裡。5年來,閆國忠在崗亭共堅守了600多個日夜,是責任、是使命讓他堅持下來。而虎子的陪伴則讓枯燥的生活少了一些寂寞,多了一些溫暖。> 31892026,.耐得住
  • 你不知道的中國島主:要耐得住寂寞 穿得像農民
    ■策劃:林牧 黃越堯 統籌:梁美琪■撰文:新快報CBD記者 劉仰奇 從一磚一瓦建設島嶼中尋找治癒感,廣州番禺觀龍島的「島主三劍客」向大家呈現最真實的島嶼生活狀態——耐得住寂寞 穿得像農民 躬身幹農活 玩島為養生 提到國內的資深島嶼玩家,就不得不提「島嶼三劍客」——林東、李赫泊和裴梵明。
  • 2021寧夏省考申論好句積累:「德不孤,必有鄰」了解一下!
    好句積累   「德不孤,必有鄰。」   1.好句解讀   這句話出自《論語·裡仁》,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志同道合的人們之間,不管是近是遠,最終他們都會產生共鳴,這就是「德不孤,必有鄰」。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麼即便在短時間內或許沒有互相呼應的夥伴,但是時間長了就總會有同樣性情和抱負的人過來與他親近。這句話可以用來論證「君子要好德學德」等觀點。   例   2015年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總書記指出:「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