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車1萬港元遭賤賣?二手車電商不止盈利難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10月23日,一名人人車前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李健作為產品經理專業能力還是不錯,但是作為老闆,格局還是差了點。」

成立6年的二手車交易平臺人人車,正經歷最艱難的時刻。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稱,人人車正初步計劃以1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586元)的價格將主要資產出售給58同城。這筆潛在交易已得到人人車投資方騰訊和滴滴出行的支持。

這是繼10月15日,李健正式退出後,人人車傳出的又一「壞消息」。而如此低的交易價格,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到驚訝。

10月22日,時代周報記者就上述出售計劃向58同城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回復「消息不實」。

同日,時代周報記者多次電話聯繫李健,但其電話始終處於通話狀態。

針對網傳各種版本的收購消息,人人車近日對外宣稱:「相關消息不實,保留依法追究不實消息散布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10月23日,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人人車近幾年的銷量和網絡關注度都在下滑,加上已有一段時間沒拿到新一輪融資,按照現有二手車電商的燒錢模式,選擇出售也是很有可能。」

抓住行業政策東風及二手車市場風口,人人車在2017年也曾一度成為國內最大二手車電商領域的領頭羊。但好景不長,接下來幾年,人人車先後經歷裁員、戰略調整、高層動蕩。如今,人人車已站在懸崖邊緣。

創始人退出

10月15日,北京人人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天眼查顯示,人人車法定代表人由杜希勇變更為趙松;股東王清翔、李健退出,新增股東王雪、祥瑞科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公司原監事陳穎、經理杜希勇、執行董事李健退出,新增趙松為經理、執行董事,于洋為監事。

作為人人車創始人,李健退出受到市場較大關注。

10月23日,一名人人車前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李健作為產品經理專業能力還是不錯,但是作為老闆,格局還是差了點。」

在該員工印象裡,李健常把「朋友愛」掛在嘴邊,希望員工對待客戶和同事能像對待朋友一樣。

此前有媒體也曾報導,在人人車內部,李健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公司的休假和出差制度也非常寬鬆,很多時候甚至要憑藉員工自覺。

儘管如此,2019年年初,人人車陷入「裁員風波」後,其北京總公司、西安分公司、成都分公司等多個辦公地,一度遭遇員工集體維權。

「裁員風波」的起因是,2019年2月,李健發布一封涉及人人車戰略轉型的全員內部信。李健在信中稱,人人車將正式啟動「新平臺,新零售」的戰略,實現平臺化運營,在線下招募合伙人。彼時,人人車要求員工必須成為公司合作夥伴。

人人車城市合伙人計劃書顯示,內部員工要成為城市合伙人需繳納1萬元保證金,籤約時間為半年,且需預付資金。有員工認為,該計劃相當於變相裁員。

彼時也有業內分析師認為,人人車的根本目的是為減輕在數百座城市布局線下店所帶來的運營成本壓力,但過於激進的態度,使結果適得其反。

10月24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當時的人人車就已經出現市場地位下降、帳上資金不足,甚至有可能全線撤退的風險。」

盈利模式待考

天眼查顯示,2014年至今,人人車共計完成6輪融資,最近一次在2018年4月,由高盛集團領投,騰訊投資、滴滴出行等跟投,融資金額為3億美元。

在張翔看來,今年受疫情影響,整個二手車電商行業人員復工、車輛運輸及消費者購買力都受到很大影響。上半年訂單大幅度減少,這對尚未拿到新一輪融資的人人車來說,影響巨大。

另一方面,在二手車電商紛紛打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旗號後,依靠高額廣告費和重資產門店布局的方式,並沒能幫二手車電商們獲得預計的盈利。

10月23日,某二手車電商平臺前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目前市面上宣稱沒有中間商的二手車電商平臺,很多時候還是將車賣給裝作個人買家的車商,有的員工還要配合車商演戲。」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相比之下,傳統二手車商看得見摸得著,在用戶信任和車源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2017年,人人車曾上線面向車商的拍賣業務,並在一年後成立To B業務線。但這未能止住人人車的頹勢。

張翔表示,從銷量和網絡關注度來看,2018年,人人車在行業中僅次於瓜子二手車,排名第二,但到去年5月,優信二手車對人人車實現了趕超。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僅人人車一家二手車電商面臨盈利難題,完成趕超的優信二手車同樣如此。業績報告顯示,優信IPO後的7個季度中,連續6個季度處虧損狀態,上市兩年虧損總金額接近35億元。

張翔認為,目前中國二手車估值沒有一個完善的資料庫,加上二手車交易對區域依賴度較高,相比本地二手車經銷商,大部分二手車電商想打開市場,必須同時增加線下門店布局以及線上網絡推廣。像人人車目前通過「燒錢」來增加訂單數量和二手車銷量的模式,在沒有外部資金持續輸入的情況下,很難維持。

「最近幾年二手車電商面臨的還是同樣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完全解決,發展前景堪憂。」張翔說道。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人人車1萬港元遭賤賣?二手車電商燒錢不止盈利難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人人車1萬港元遭賤賣? 二手車電商燒錢不止盈利難時代周報記者 李子慧 發自北京成立6年的二手車交易平臺人人車,正經歷最艱難的時刻。近日,多家媒體報導稱,人人車正初步計劃以1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586元)的價格將主要資產出售給58同城。這筆潛在交易已得到人人車投資方騰訊和滴滴出行的支持。
  • 二手車電商激烈換擋
    2020年5月6日,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宣布完成由軟銀願景基金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追加的D+輪融資,共2億美元;2020年10月28日,二手車拍賣平臺天天拍車宣布與汽車之家達成最終協議,汽車之家向天天拍車追加投資1.68億美元。
  • 人人車推二手車交易「支付寶」
    原標題:人人車推二手車交易「支付寶」,李健的「嚮往」是什麼? 截止到2016年3月,人人車單月成交量將突破1萬5千輛,距離人人車單月成交量突破1萬輛剛剛過去三個月。按照每單均價七、八萬元左右估算,這意味著人人車單月交易額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營收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
  • 二手車電商「三國大戰」升級,瓜子二手車真的「遙遙領先」?
    10月30日,二手車線上拍賣平臺天天拍車最新獲得C2輪8000萬美元融資。10月31日,瓜子二手車(車好多集團)也宣布完成總額6億美元的B輪融資。當天,優信二手車宣布推出「優信新車一成購」產品,向新車消費場景拓展。緊接著11月1日,大搜車宣布完成由阿里巴巴領投的3.35億美元E輪融資。 當然,作為二手車市場「三巨頭之一」的人人車,也不甘當個吃瓜群眾,錯過這麼精彩的一幕。
  • 有人離場、有人受捧,二手車模式競爭進入下半場
    人人車的隕落讓曾經備受看好的二手車電商「鐵三角」不復存在。而幾乎就在同時,天天拍車獲得汽車之家新一輪1.68億美元融資。近期兩家公司的不同境遇似乎昭示著二手車市場舊有格局的結束。人人車內部人士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58同城與人人車的交接還在進行中,目前交接工作還算正常。人人車在職員工沒有拖欠工資的現象。「其實人人車改為合伙人模式之後,企業已開始實現盈利,但此前企業欠帳著實太多。」這位內部人士說。人人車是國內首家C2C二手車交易平臺。成立之初,即獲得來自紅點創投的500萬美元A輪融資。
  • 大搜車、優信和人人車降薪裁員,危機下的二手車電商何去何從?
    科技自媒體 / 江湖老劉 在疫情衝擊下,線下客流量的減少,給二手車電商行業帶來巨大的衝擊,瓜子、優信、人人車等二手車電商企業都紛紛實施了自己的方法事實自救。據媒體公開報導,優信部分員工3月1日起停工待崗;瓜子員工降薪;人人車錢荒、裁員後,其關聯公司被列入被執行人;車置寶寶人去樓空;大搜車被爆裁員比例達70%。昔日的資本寵兒,將何去何從?
  • 李健「敗走」人人車,二手車電商揮別「三足鼎立」時代
    人人車員工張京(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能順利轉到58同城工作,會比留在人人車等待被裁掉,拿到幾千塊的補償要好得多。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夜坍塌的。曾位居國內二手車電商平臺三強之列的人人車,何以淪落至此?靠一個不成熟的「故事」脫身人人車的危機,要回溯到2019年初。當時,員工陷入裁員的恐慌中,一時間關於人人車破產的傳聞甚囂塵上。
  • 人人車「被破產」 二手車電商,出路在哪?
    上周,二手車電商人人車「破產」「關站」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媒體上不脛而走,引發行業極大關注。  人人車則回應稱,相關消息不實,人人車不存在「破產」「關站」等情況,目前一切業務運轉正常。而據媒體報導,人人車「被破產」事件背後源於其「戰略升級」。
  • 深度|李健「敗走」人人車,二手車電商揮別「三足鼎立」時代
    店內的一位人員告訴記者,自己既是評估師也是銷售,店內的車輛都上架了人人車平臺,但用戶所交的購車款不會走人人車平臺,而是這家店所屬的公司。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段思瑤 攝人人車官網「加盟合伙人」一欄顯示,想成為合伙人加盟,必須繳納3.8萬-6萬元套餐包和5萬-7萬元的保證金,可獲得人人車提供的品牌授權等支持。「第一批合伙人基本都是內部孵化的,目前也有做的好的,但只是少數。」
  • 二手車電商會打成什麼樣?退出實體店的大搜車也想說兩句
    大搜車已經讓路,2016年二手車電商會打成什麼樣?2013年開業,當時大搜車的營業面積超過2萬平米,並於同年9月,宣布獲得由紅杉資本領投的千萬級美元B 輪投資。兩年之後的8月,卻關閉所有線下門店,轉型服務B端二手車商。從轟轟烈烈的廣告戰,到悄然落幕,起起落落一個輪迴,大搜車三年開店的經歷能透露出哪些「細枝末節」?1、門店的租金確實不便宜,但虛擬寄售成本更重。
  • 人人車:3% 的二手車拓荒者
    每一輛在網站上架的二手車,都會由我們的檢測師進行國家二手車標準的 154 項檢測和 95 項人人車專項檢測。我們提供的可不只是死板的信息,我們的檢測師會在每一個部分給出具體的說明,讓你對車的情況有一個很具體的了解。每輛車都有至少 30 張高清大圖,讓你把車扒個光。
  • 瓜子二手車涉足新車市場 「毛豆」以租代售或難解車源問題
    1億元。二手車電商平臺間的競爭在加劇的同時,觸角也開始向新車銷售領域延伸。10月31日,瓜子二手車宣布,通過對現有業務整合,公司升級為車好多集團,旗下除原本的瓜子二手車電商品牌外,還增加了近日成立的新車銷售電商品牌——毛豆新車網。同日,優信二手車推出「優信新車一成購」產品。「二手車電商拓展新車市場,主要是眼下二手車業務難以盈利,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 二手車電商平臺交易五大「陷阱」:退款難、購車變「租車」……
    通過二手車電商平臺分公司下單了一輛二手車,車沒見到就被要求先交首付,最後銀行不放款車也沒到手;銷售人員口頭承諾給手續費後可免費換一次車,車主換購時卻被要求多交手續費;付了首付連續供車11期,才發現合同寫了「以租代購」……這些奇葩、糟心的買車「陷阱」,你是否也曾遭遇過?
  • 人人網二手車的收入超過了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二,人人車:???
    具體來看,人人網在網際網路增值服務上的收入為1280萬美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34.5%,增長的原因主要由於人人直播的收入增長;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淨營業收入為660萬美元,比較一般;最大亮點來自於人人從上季度開始運營的二手車銷售業務,淨營收達到了4230萬美元——這項成績由人人公司旗下從事汽車交易的子公司的二手車銷售業務所得,該業務貢獻了公司營業收入的68%。
  • 長租公寓、二手車電商、電子菸戰場,那些消失的百億風口
    之後,人人車又傳出被58同城收購的消息,給近幾年負面纏身的人人車增加了一層悲涼的濾鏡。 人人車自身的困境背後,折射了二手車電商行業遭遇的危機。另一家主打C2C模式的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執行總裁鄧康明和集團COO雷雁群年前雙雙離職,2月被曝出「暴力裁員」、強制性降薪調崗......
  • 二手車電商三足鼎立,瓜子是如何護得蜀地的
    2.2 人人車2014年7月,獲得紅點風險投資的A輪融資500萬美元;2014年12月,獲得B輪融資2000萬美元;2015年8月,獲得騰訊投資等的C輪融資8500萬美元;2016年9月,獲得漢富控股等多家D輪融資1.5億美元;2017年9月,聯手滴滴開展滴滴平臺新車/二手車解決方案,獲得滴滴的戰略投資
  • 臺灣二手車市場發展對大陸二手車商的啟示
    臺灣二手車行業概況2015年,臺灣省私家車保有量750萬臺(全省2300萬人口,人均0.33臺),二手車(中古車)銷售71萬臺,新車銷售42萬臺,二手車銷售佔保有量9.5%,二手車:新車=1.7:1。臺灣二手車市場有啥過人之處1、重視服務體驗 臺灣品牌連鎖店車源和客戶主要靠客戶口碑來獲得。車源渠道:老客戶、維修廠、4S店渠道各佔30%,拍賣平臺獲取不足10%;成交客源渠道:老客戶及朋友推薦、網絡平臺各佔一半左右;門店的收入:車輛差價和售後服務各佔一半。
  • 網際網路周刊發布二手車電商APP排行榜 瓜子二手車排名第一
    近日,《網際網路周刊》發布了2017上半年度二手車APP排行榜,在二手車電商領域,瓜子二手車排名第一,行業領先位置穩固。據了解,《網際網路周刊》2017年上半年度榜單的評選,重點參照企業現在的業務規模,結合網際網路企業的業績、創新、聲譽、潛力、風險等因素,不僅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也關注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和價值觀,能反映出各公司在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水平。
  • 臺灣車商是如何經營二手車的
    1、規模不小,行業成熟2015年,臺灣省私家車保有量750萬臺(全省2300萬人口,人均0.33臺),二手車(中古車)銷售71萬臺,新車銷售42萬臺,二手車銷售佔保有量9.5%,二手車:新車=1.7:1。
  • 艾媒二手車市場洞察報告出爐 人人車市場份額行業居首
    其中,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交易服務平臺,人人車以46.7%的市場份額佔比位列C2C二手車電商行業第一,領先於瓜子二手車的38.9%。同時,人人車在品牌知名度、服務滿意度、定價結果信任度等優勢明顯,均實力領跑二手車電商,遠超瓜子二手車和優信二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