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出臺古建築和歷史建築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2020-12-19 中國杭州

149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區縣之窗/col/col812257/index.html縣市/col/col812265/index.html

 
當前位置
桐廬出臺古建築和歷史建築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古色古香的懷耕堂。 


  來過桐廬的人無不對江南鎮深澳、荻浦,鳳川鎮翽崗村等的古建築完好保存讚不絕口。這得益於桐廬縣一直以來對古建築以及歷史建築的保護重視。日前,該縣修訂出臺《桐廬縣古建築和歷史建築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桐廬古建築和歷史建築的保護與管理,提高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讓古建築和歷史建築更好地流傳下去。

  《辦法》明確古建築是指桐廬縣建於1912年以前,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體現桐廬傳統風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教育意義的建築物。包括桐廬縣政府確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桐廬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且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或文物保護點的建築物、構築物。

  桐廬縣財政通過預算內外各種資金渠道籌措專項資金,用於全縣古建築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專項資金包括:縣財政預算安排資金,上級補助資金,公有古建築和歷史建築轉讓、出租、舉辦展覽獲得收益,社會各界捐贈和其他依法籌措的資金。對專項資金的支出,《辦法》明確可用於保護工程的方案編制、評審、造價編制、工程代理、招投標交易、維修、周邊環境整治、消防、安防、白蟻防治、保護檔案等費用。

  《辦法》指出,對古建築和歷史建築實行分類保護,重點保護類的古建築修繕保護維修資金由縣財政全額補助;一般保護類的歷史建築維修分兩年申報,每年項目數控制在20幢以內,按審核後工程量實際造價的50%實行資金補助。每幢歷史建築最高補助額不超過5萬元人民幣,同一建築不重複補助。據統計,今年以來,該縣已撥付資金300萬元。

  《辦法》最後明確專項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年度結餘資金結轉下年使用,並強調嚴肅財經紀律,要求各相關部門不得擅自擴大支出範圍和提高補助標準。

  據悉,該縣境內現有歷史建築1400餘幢(普查重點記錄979處),其中,明清祠堂類建築108幢,民國祠堂類建築20幢。(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相關焦點

  • 山東濟南出臺民宿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
    中國網3月30日訊 據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消息,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市級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根據《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民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濟政字〔2019〕33號)和《濟南市民宿管理辦法》,結合全市旅遊業發展實際,濟南市文旅局會同市財政局通過反覆調研
  • 荔城區出臺幹部、黨員關心關愛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近日,《荔城區幹部、黨員關心關愛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辦法(試行)》出臺,進一步加強對生活困難幹部、黨員的幫扶工作,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基層幹部、黨員,建立健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  據了解,區級關愛資金主要通過黨費撥補、財政補助、黨員捐款、社會捐贈等方式籌集,專款專用,注重向鎮街一線傾斜。
  • 內蒙古出臺政策規範考古專項資金使用管理 - 同花順財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2日訊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設文物考古發掘收入專項資金暫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臺,對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設文物考古發掘收入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即由建設單位列入工程預算並依據合同支付給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用於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資料整理及科學研究等工作資金的使用與管理進行規範
  • 濟南市出臺旅遊地接獎勵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4月26日訊 據山東省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消息,為減輕旅行社等旅遊企業的壓力,推動旅遊市場主體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加大客源市場開發力度,進一步帶動旅遊綜合消費,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濟南市財政局共同制定出臺《濟南市旅遊地接獎勵扶持專項資金暫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保護歷史建築 傳承歷史文脈
    又如江北區太古洋行(舊址)的試點項目位於老外灘,周邊分布一批近現代建築,是寧波開埠文化的重要見證之一,改造完成後,現已成為街區核心休閒場所。  二、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工作的亮點特色  (一)破解歷史建築保護資金難題  我市於2015年設立歷史建築(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專項資金。
  • 遼寧省出臺管理辦法對工業類歷史建築進行認定並掛牌保護
    我省將對建成50年以上、具備良好保護和利用價值的建築物、構築物,認定為工業類歷史建築,並實行掛牌保護。12月22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出臺《遼寧省工業類歷史建築認定與保護利用管理辦法(試行)》,提出了明確要求。
  • 孝感市出臺《孝感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辦法》
    《辦法》基於我市歷史建築的基本現狀,立足地方立法權限,對文物保護相關上位法規定予以細化,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辦法》主要規定以下內容:(一)名錄保護制度。《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加強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工作的通知》(建規﹝2017﹞212號)文件要求,做好歷史建築的確定、掛牌和建檔。
  • 桐廬古村落 養在深閨今人識
    桐廬古村落保護建設開始萌芽。  2010年,桐廬出臺《關於開展農村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計劃用5至8年時間對全縣保存較好,並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的1000多幢民國以前的歷史建築進行搶救性維修,一場大規模的古村落保護建設行動在全縣拉開。  雖說因時代久遠,歲月侵蝕,很多古建築物亟待搶救修復,但真要保護起來卻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
  • 廣州市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共用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和《廣州市物業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的交存、使用、管理和監督適用本辦法。售後公有住房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的交存、使用、管理和監督,按照市住房保障辦公室的相關政策執行。  本辦法所稱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是指專項用於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後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的資金。
  • 《成都市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出臺 歷史建築上禁止...
    自2011年成都市啟動歷史建築保護工作以來,至今全市已公布11批共118處歷史建築。這些歷史建築經過認定和公布後,將如何修繕和裝飾裝修呢?記者從成都市房管局獲悉,《成都市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昨日出臺,明確了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的基本原則、技術要求,以及對實施單位的準入要求,並規定了不同類別工程的實施流程和有關資料等。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教語信廳[20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語委:為規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國家有關財經法規,結合工程管理特點,教育部特制定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
  • 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匯報材料
    第三階段(2015年至今)  全面鋪開,專項深化階段:2014年至今,福州市全市域開展多批次歷史建築普查、掛牌;2015年,成立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成為歷史建築保護的主要機構;2017年,編制歷史建築保護規劃及圖則,並開展後續工作;以被列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一批試點城市為契機,全面推進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穩步推進政策機制、修繕技術、利用經驗、資金、機構、人才等多專項研究
  • 《孝感城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來了
    >第一條 為規範孝感城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嚴格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繳存和使用程序,保障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正常使用,維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民法典》《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建設部、財政部令第165號)、《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會計核算辦法》(財會〔2020〕7號)和《湖北省物業服務和管理條例》《孝感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等法規和規章規定,制定本辦法。
  • 財政部印發《海島及海域保護資金管理辦法》
    附件:《海島及海域保護資金管理辦法》財 政 部2018年12月24日附件:海島及海域保護資金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範海島及海域保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海域的合理開發、可持續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等,制定本辦法。
  • ...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2019—2021年)》政策...
    >》(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目標 為保障金華市民飲水安全,規範金華市區飲用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以下簡稱功能區)生態補償專項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金華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市本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金政發〔
  • 成都出臺《成都市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記者從成都市房管局獲悉,《成都市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12月6日出臺。《辦法》明確了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的基本原則、技術要求,以及對實施單位的準入要求等。在修繕要求方面,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應當符合國家、省、市相關技術規範要求,遵守保護與利用導則、保護圖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採用真實、完整、可識別和可持續的修繕方法和技術措施。《辦法》提出,鼓勵研究和應用修繕新材料和新技術,提高歷史建築修繕效果和歷史建築在節能、環保等方面的物理性能。
  • 用「雙面繡」的絕活保護和利用好歷史建築
    自2002年以來,蘇州市政府為加強對古建築的保護工作,先後出臺了《蘇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辦法》、《蘇州市古建築保護條例》、《蘇州市古村落保護條例》、《蘇州市古城牆保護條例》、《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
  • 保護溫州特色古建築風貌 延續僑鄉歷史文脈
    溫州日報記者 王民悅 通訊員 施素嬌  一直以來,城市開發與歷史建築的存留被視為難以調和的矛盾,考驗著各級政府與城市建設者的智慧和執行力。2016年8月,溫州市在大力推進城中村改造過程中,緊急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市區城中村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保護特色風貌,延續歷史文脈。
  • 關於《深圳市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政策解讀
    ;鼓勵各地選擇試點,出臺有關歷史建築保育和活化利用辦法。《保護辦法》旨在解決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規劃編制和保護管理工作的政策依據問題,明晰了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的職能分工與協作,建立完整協同保護機制,增強歷史保護工作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鼓勵活化利用,創新政策機制,合理利用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創造新價值。
  • 江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門市長堤歷史風貌區歷史建築保護管理...
    ,復興嶺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城市紫線管理辦法》《廣東省城鄉規劃條例》《關於加強歷史建築保護的意見》(粵府辦〔2014〕54號)以及《江門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等法律、法規、規定和有關文件的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暫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