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我媽媽一直跟著我,我能夠全身心地投到我的事業當中,她也是很偉大的,我的成功有她的一半。」 如果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那父母的教育就是畫筆,鍾南山院士如此,李蘭娟院士也如此。在李蘭娟看來,雖然母親鬥大的字不識一個,但她的人品卻為自己樹立了榜樣。李蘭娟感言「我媽媽一直跟著我,我能夠全身心地投到我的事業當中,她也是很偉大的,我的成功有她的一半。
母親的性格、待人處事的方式、對家裡長輩的態度、對生活的熱愛等等,對於孩子來說有著很大的影響。母親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不僅是生命的延續,也是靈魂的繼承,她孕育了孩子絢麗多彩的未來。母親的形象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母親是孩子出生的第一個情感的傳遞者。母親愛看書的,孩子也喜歡翻書本;母親勤快愛幹活兒的,孩子也跟在後面不消停;母親喜歡打麻將的,孩子對麻將牌最熟悉…
人是複雜的動物,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潛藏著許多神奇的基因。哪怕一次不經意的舉手投足,都會反映出他的家庭、長輩、乃至遠祖的鮮明特點。這些特點不僅僅指智商、天賦,也有家學淵源和道德積澱。如果孩子的父母堅持原則,生性沉穩淵博,那麼孩子就會彬彬有禮,多才多藝;如果父母缺乏原則,自私浮躁任性妄為,那孩子的言行也總會讓人無奈。「熊孩子」多半出自家長們的縱容溺愛中,而好孩子則一定出自家長們的引導教育中。所以有教育專家把孩子比喻為家長的一面鏡子,能照射出家長身上的一切特質和理念。在這個邏輯下,家長的言傳身教,就是賜予孩子最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