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結束假期逐步解禁復工 自然群體免疫模式正式開啟 旅俄華人...

2020-12-21 和訊

  5月12日,俄羅斯疫情繼續爆發,感染人數逾23萬,已經連續10日新增確診人數過萬。但對於這樣嚴重近乎失控的疫情,普京總統卻給俄羅斯政府班子極高的評價。普京說:「考慮到俄羅斯疫情發展形勢和近期俄羅斯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的成效,決定從5月12日終止全國統一放假,但是抗擊疫情的相關措施,如禁止舉辦大型公共活動等要求仍將保持。」也就是說,俄總統認為俄羅斯的防疫工作做得卓有成效, 而且依據現今的「大好形勢」國家已經可以自信地解禁了,進而全面復工。

  根據俄羅斯總統官網消息,普京總統11日還指示,俄政府與國務委員會抗疫工作組在5月12日前制定有關分階段取消俄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措施的建議書,要求根據各聯邦主體的疫情形勢,並考慮各地具體情況,確定分階段取消限制措施的期限、標準和順序。

  莫斯科是疫情的中心,感染人數佔全俄總數的一半以上,截至5月12日已經超過12萬人感染。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莫斯科方面並不打算聽總統的號令。市長索比亞寧早前要求市民居家隔離到5月31日,在普京要求全俄解禁後,莫斯科仍然執行隔離到31日的政令。日前,莫斯科副市長弗拉基米爾.葉非莫夫表示,莫斯科有大約4000工業企業,這些企業的員工總人數大約61萬。在實行居家隔離制度後,有30萬員工通過部分遠程方和部分現場工作的方式繼續維持企業運行。5月12日,莫斯科市允許工業和建築業可以復工,其中有20萬人將回到現場生產崗位,10萬人仍然堅持遠程辦公。

  俄羅斯的各地方政府現在壓力確實越來越大,因為一方面疫情十分嚴重且控制無效,另一方面總統又要求復工生產。從中國成功的防疫經驗來看,要想防住病毒就得嚴格隔離,要實施隔離就得放棄生產。也就是說生產和防疫是一對矛盾,無法對立統一。但俄羅斯總統卻給地方出了這道難題。普京的意圖顯而易見,作為總統他要求政府終止放假,復工生產全民投入經濟建設當中,但防疫工作不能鬆懈,誰出了漏洞都要負責。從整個疫情防疫工作來看,普京總統似乎一直是個局外人。他總是在疫情之外冷眼旁觀,政府防疫做得不好就敲打敲打,做得好就稱讚兩句。似乎整個防疫的「鍋」都甩給了俄羅斯政府。

  俄羅斯的防疫鬥爭形態簡直是百花齊放,各自為政,誰的地盤隨負責。誰都知道防疫大事事關重大,誰都不想惹禍上身。所以,地方政府又開始把鍋甩給了市民,莫斯科市政府的表現很有代表性。市長索比亞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能否回歸沒有禁令的正常生活完全取決於首都市民的自律。防疫是國家大事,俄羅斯卻把它當成一口鍋甩來甩去,總統甩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甩給了普通民眾。

  普京始終嚴格遵守防疫規定,在總統官邸自我隔離已經一個月有餘,除了在5月9日勝利節露了一下面,其他時間一直與世隔絕,所有工作會議都是通過遠程視頻召開。俄羅斯總統要求12日以後全面復工,當日自己也正式上班了。普京從屏幕後面走出來,接見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總裁謝欽。

  俄羅斯政府班子已經有4名重量級人物感染了新冠肺炎。4月30日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金被確診,5月1日建設部長弗拉基米爾.雅庫謝夫確診,5月6日文化部長奧麗佳.柳畢莫娃確診感染,5月12日,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被確診。很難想像普京的安全係數有多高,兩個人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如果謝欽感染很容就傳染給普京。按照俄羅斯的防疫新要求,在工作崗位上,必需佩戴口罩。很明顯,俄羅斯總統和石油總裁都違反了防疫規定。不知道相關部門會不會給這兩位違規者開罰單?

  從12號以後的形勢來分析,俄羅斯總統帶領著全國人民正在走向全面「自然群體免疫」的道路。通常說的「群體免疫」,是指給大部分人打了疫苗形成人群中大部分人都具備了免疫的能力。而自然群體免疫,是指讓病毒隨意傳播,特別是讓那些身體強壯的中青年感染,痊癒後形成一大部分人依靠自身系統獲得免疫能力。理論上講,當人群中大部分人都獲得了免疫力,那麼病毒的傳播就會受阻,進而慢慢消散。不過,歐美的群體免疫實踐基本宣告失敗了,很多國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義大利因新冠肺炎死亡3萬人,英國死亡3.2萬人,西班牙死亡2.7萬人,法國死亡2.7萬人,美國死亡8.1萬人。如此巨大的代價,俄羅斯的群體免疫能承受這樣的結果麼?誰會為在群體免疫過程中死去的亡靈負責?總統?地方官?還是民眾自己?

  雖然,俄羅斯總統號召各地繼續抗疫,但逐步解禁復工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疫情繼續爆發。開弓沒有回頭箭,俄羅斯已經踏上了「自然群體免疫」的不歸路。對於歐美國家死亡數萬人的數據,俄羅斯似乎無所畏懼。俄羅斯的無效防疫和群免之路讓旅俄華人感到苦不堪言。

  在俄羅斯邊境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滯留了多名中國公民,他們望著一水之隔的家鄉整日嘆息。其中,幾名黑河市民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李某芬和其他三個老鄉在一家中餐廳工作。布市3月底放假後李某芬工作的餐廳也隨即停業,她和老鄉們覺得呆在布市沒事幹不如回黑河的家看看再說,於是四人決定通過布市旅檢通道過關回國。3月30日,李某芬和同鄉四人打車來到布市海關。但30日正好是俄羅斯全面限制出入境的第一天,當天布市海關關閉造成幾十名中國公民滯留口岸。

  李某芬等四人見海關關閉只好返回駐地,考慮到第二天過關人多感染風險高,所以推遲到3號才過關。3號李某芬等四人11點到達布市海關後發現過關的人並不多。等到北京時間下午2點,布市海關開始放人。但突然來了一個從莫斯科撤回的中國攝製組,攝製組人員眾多,而且還有很多隨身的器材和設備。據李某芬描述,攝影組的行李箱有近三百個之多。因為攝製組耽擱時間較長,短短的兩個小時的開關時間很快就結束了。排在過關人群後面,包括李某芬和她的老鄉們還有40多個人沒過關。

  海關按時下班了,40多名中國公民被阻隔在了布市。李某芬回到住處後,黑河市駐布市外事辦的吳主任打電話說務必回到海關,準備馬上過關。吳主任說外事辦和俄方進行了協調,請求俄方加班放行最後這40幾名滯留中國公民。李某芬通過各種方式通知了其他人,大約北京時間晚上6點,滯留人員齊聚布市海關。但中方代表經過反覆溝通布市海關強調非工作時間不會開關。隨後,海關強行把40名滯留人員趕出了海關大廳。等到第二天,也就是4月5日,「黑龍江外事」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根據俄羅斯阿穆爾州政府通報,由於黑龍江浮冰融化,自4月4日起,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客運口岸將暫時關閉。李某芬回家的路徹底被切斷了。

  從4月份一直到今天,那40幾名滯留在布市的中國公民還沒有回到家。李某芬和她的老鄉們當初過境在布市打工,想法很簡單。布市離家很近,過了江就到了,平時想回家就回家,來去自如。沒成想,事到如今她卻有家不能回。李某芬和她的老鄉們沒有長途跋涉取道回國,她只是想合法過境回到江岸的另一邊。黑龍江的浮冰早已融化了,但國門仍然緊閉,口岸旅檢通道沒有開放。李某芬和很多滯留人員一樣,都是規規矩矩的普通人,從4月初滯留布市之後馬上響應號召就地防疫,她和老鄉們老老實實呆在居所不出門。她雖然沒有收到健康包,但她克服了所有的困難堅持抗疫長達一個多月。她曾無數次在夢裡看見那道緊鎖的大門打開了,她曾無數次勸慰在黑河的家人說她馬上就能回家了。

  5月11日,李某芬的心理防線崩潰了。她聽說俄羅斯各地開始逐步復工,在家防疫改成一邊上班一邊抗疫了。李某芬本來打算和俄羅斯人民一起就地防疫,直到抗疫勝利重新工作。但俄羅斯卻在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的情況下貿然復工,李某芬感到彷徨無助,她再一次翹首望向國門。她問:「我響應號召就地防疫堅持了一個多月,現在俄羅斯人都要出門工作了,我該怎麼辦?和他們一起去群體免疫麼?!」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俄羅斯經濟評論。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為何現在「解禁」
    新華社莫斯科5月13日電 俄羅斯12日正式結束6個多星期的全國性統一「休假」,部分地區、行業開始復工。在近幾日新增新冠病例仍呈上升趨勢的情況下,能否平衡好解禁與抗疫,對俄羅斯來說無疑是種考驗。俄政府決策層和分析人士認為,逐步解除限制措施有助於改善俄羅斯整體形勢,當務之急是在保障民眾健康的同時拯救就業。
  • 俄羅斯聖彼得堡疫情形勢仍嚴峻,疫苗試驗有望9月進行投產!
    中新社·華輿訊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俄防疫指揮部消息稱,截止莫斯科時間7月13日上午,在過去的24小時,新增病例6537例,全俄累計確診病例超73萬例;累計治癒病例超50萬例,死亡病例11439例。莫斯科累計確診病例超23萬例;莫斯科州累計確診病例超6萬例;聖彼得堡累計確診病例27861例。
  • 莫斯科啟動第二階段解禁措施 逐步開啟復工復產
    莫斯科啟動第二階段解禁措施 根據莫斯科市政府的安排,6月1日起該市4.7萬家非食品類商店和9000家便民服務企業將恢復營業。從3月底開始的限制措施,讓俄羅斯零售業遭受巨大打擊。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儘管實體食品店一直都在營業,但由於擔心增加感染病毒的概率,很多莫斯科人已經轉向了線上購物。記者所在小區物業4月份在一樓大廳新設了架子,專門放置快遞商品。每天架子上都擺得滿滿的。俄電子商務企業協會主席索科洛夫表示,俄羅斯電子商務增長率去年達到25%,今年這一指標將增至30%。
  • 這個發達國家首都,下個月就「群體免疫」了?
    瑞典駐美國大使:最早下個月我們在首都斯德哥爾摩就能實現「群體免疫」。全球首個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將是瑞典?瑞典駐美國大使奧洛普斯多特26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宣稱,斯德哥爾摩已有30%的人達到「免疫」,5月就可以實現「群體免疫」。此前一天世衛組織剛宣布沒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瑞典人真的能實現「群體免疫」嗎?
  • 6月1日後俄逐步解除對旅遊業限制 境內進城14天強制隔離令必將取締
    俄副總理指出:"我們很清楚公民們需要度假休息,我們也都在等待著可以出行的那一刻到來。這是現代人的基本需求。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今天恢復出境旅遊條件是不具備的。   俄羅斯聯邦旅遊局負責人扎琳娜·多古佐娃早前也宣布俄羅斯旅遊業將於6月1日開始逐步解禁。
  • 華僑華人注意!5月起這些新規將實施
    中國僑網5月1日電 題:華僑華人注意!5月起這些新規將實施!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發生了新變化。  有些國家和地區疫情趨向平穩,漸次進行有限度的解禁;還有些國家和地區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出臺更嚴防控措施。  5月份有哪些大事要發生,又有哪些新規和變化,快來看看吧!
  • 白宮「擁抱」群體免疫宣言,美國距離群體免疫還有多遠?
    宣言中提出,任由新冠病毒在低風險的年輕群體中傳播,同時加強保護年長者和弱勢群體,以達到所謂的「群體免疫」效應而不需要依賴疫苗。為了在達到群體免疫的同時平衡風險與收益,最體恤民情的做法是允許死亡風險最低的群體繼續正常生活,通過自然感染來建立對病毒的免疫,同時加強對高風險群體的保護。我們稱之為『重點保護』。」 這份請願書出自美國經濟研究所,由英美高校的頂尖流行病學家起草,獲得了來自全球9000多位專家的籤名,但多數專家未公開姓名。
  • 《旅俄華僑史料彙編》面世 填旅俄僑史研究空白
    》面世,該書是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專項《旅俄華僑歷史文化研究基地》項目的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旅俄華僑華人史料系統研究的空白。  為記載旅俄華僑的史跡,課題組成員歷時三年輾轉奔赴黑龍江各市、縣邊境檔案館及中東鐵路沿線檔案館挖掘原始檔案,借鑑俄羅斯哈巴羅斯斯克檔案館和符拉迪沃斯託克檔案館的檔案資料,精心梳理,匯集編纂《旅俄華僑史料彙編》。
  • 瑞典首都「群體免疫」下月見效?死亡率超美國,大學教授揭背後真相
    全球首個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將是瑞典?瑞典駐美國大使奧洛普斯多特26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宣稱,斯德哥爾摩已有30%的人達到「免疫」,5月就可以實現「群體免疫」。此前一天世衛組織剛宣布沒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瑞典人真的能實現「群體免疫」嗎?
  • 世衛組織謹慎「認可」瑞典群體免疫模式,群體免疫可行嗎?
    在4月29日的記者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項目組執行主任 Michael Ryan博士表示:「如果新冠疫情成為新常態,那麼在許多方面瑞典代表著一種未來的模式。儘管世界衛生組織在記者會中評價,瑞典模式的短短幾分鐘內措辭非常謹慎,並未建議其他國家效仿瑞典的防疫舉措。
  • 歐米假期結束,開啟接單模式
    我們總說時光過得很快之前一直不以為然但是讓人對時光過得很快感觸最深的可能莫過於國慶假期了前幾天還在各個景點遊山玩水今天一大早就已經在公司開啟了搬磚模式歐米一直覺得國慶假期很長很長畢竟我們放了八天但彈指一揮間感覺一覺醒來才發現假期早已遠去我們也已經開始了各自搬磚的路雖然過節的方式有千萬種
  •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提醒旅俄華商做好個人防護
    中新網6月2日電 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莫斯科市部分企業、商業等機構已開始陸續有條件復產復工,莫斯科柳布裡諾、薩達沃等大市場已於近日重新營業。
  • ...直擊丨餐飲旅遊業生意冷清,在俄華人商圈迎新年「第一股寒風」
    儘管目前俄羅斯的疫情並不是很嚴重,但俄各級政府還是嚴陣以待。疫情下,在俄華僑華人的生活也如往常一樣平靜;但受這場疫情的波及,還是讓在俄華商在經營現狀上感受到「一絲涼意」。 面對疫情的影響,華商們的經營狀況如何?在經營策略上又有哪些改變?
  • 俄專家:莫斯科很快將達到可控制新冠疫情的免疫水平
    人民網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日報導,俄人民友誼大學傳染病教研室副教授、醫學副博士沃茲涅先斯基認為,莫斯科將很快達到可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免疫水平,大型城市這一數據高於小型村落。
  • 英國群體免疫華人爭搶回國,一張機票18萬;「疫情今夏結束不可能」
    8、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華人一張機票18萬也要飛回國 9、美專家警告:未來兩個月美可能有480萬新冠肺炎患者住院 10、張文宏稱全球疫情今夏結束基本已不可能:中國下階段面臨管控輸入風險 11、美聯儲降低基礎利率至零,並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
  • 英國群體免疫華人爭回國,一張機票18萬;「疫情今夏結束不可能」
    8、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華人一張機票18萬也要飛回國9、美專家警告:未來兩個月美可能有480萬新冠肺炎患者住院10、張文宏稱全球疫情今夏結束基本已不可能:中國下階段面臨管控輸入風險(澎湃)解讀 這次放假通知的亮點是沒有因疫情影響而縮減假期,反而是五一假期比去年還增加了一天,刺激消費意圖明顯。7.
  • 全球病例逾224萬 德認為「群體免疫」不適用
    德國總理府部長黑爾格·布勞恩19日表示,「群體免疫」不是適合德國應對疫情的策略。布勞恩解釋說,若要在18個月內讓一半以上德國人口免疫,每天需有7.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而德國醫療系統將無法承受這種壓力。法國總理菲利普1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法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疫情正在緩慢改善,但法國還沒有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 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華人一張機票18萬也要飛回國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當義大利封鎖、美國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時,英國制定出的防疫政策因帶有明顯的「達爾文式」印記而飽受爭議,並引來在英留學和生活的華人群體恐慌升級。出於對英國防控不力可能帶來的進一步風險擔憂,以及在中國國內疫情控制穩定的對比之下,不少華人選擇返回國內。
  • 廣汽傳祺登陸俄羅斯,開啟完美東歐之旅,乘坐感受被「點讚」!
    廣汽傳祺登陸俄羅斯,開啟完美東歐之旅,乘坐感受被「點讚」!Hello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小倫。2019年4月3日,廣汽乘用車俄羅斯有限公司在莫斯科舉行揭牌儀式,這就意味著正式啟動俄羅斯的市場運營,為了順利進入俄羅斯市場,廣汽傳祺歷時一年之多,接受了重重的挑戰,才達成了目標,今天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廣汽傳祺進入俄羅斯市場的路程吧。
  • 駐俄羅斯使館提醒旅俄公民節慶期間做好自身防護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7日電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網站消息,元旦春節等假期臨近,又逢新冠肺炎疫情疊加,駐俄羅斯使館提醒旅俄中國公民關注當地治安形勢,提高安全意識,加強應急準備和安全防範措施,避免前往偏遠區域或治安風險高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