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朱棣,在朝堂上看到穿紅褲的大臣,哈哈大笑後下令:誅九族

2020-12-19 小新八卦奇趣

說到明朝,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朱元璋,畢竟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並不是朱元璋,而是他的兒子朱棣!對於朱棣,我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他是篡奪了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然後才成為了明朝的皇帝!按理說朱棣謀權篡位是得不到眾臣支持的,很多反對朱棣篡位的大臣,不是殉主而亡,就是被朱棣秘密處死!

皇帝朱棣,在朝堂上看到穿紅褲的大臣,哈哈大笑後下令:誅九族

可是這麼多大臣中,有一個大臣卻倖免於難,這名大臣叫做景清,他雖然在之前也反對過朱棣,但沒有想到的是,在朱棣登上皇位以後,不僅沒有被朱棣處死,還成為了御史大夫,而這位大臣也沒有進行反抗,看起來非常的恭順,和其他大臣一樣,每天按時上朝!

然而事情就發生在這一天清晨,當時朱棣剛想要上朝,一位掌管天文的官員卻急匆匆的趕到朝堂,並且悄咪咪的對朱棣說:微臣夜觀天象,發現陛下身邊可能會出現刺客,請皇上一定要小心身上帶紅色的人!朱棣在聽了這位官員的話以後,就加強了身邊的安全措施,比較自己能夠當上皇帝,就是通過比較特殊的手段。朱棣在上朝以後,就一直觀察著官員是否有帶紅色,而這個時候,他竟然看到一位官員身穿紅色的褲子,並且神色有一些慌張,這讓朱棣有了留神之心!

朱棣注意到的這位官員就是景清!朱棣在看到景清身上所穿的紅褲子以後哈哈大笑起來,而身邊的侍衛也立即逮捕了景清!結果一搜身,果真發現景清身上佩戴著匕首!於是朱棣問景清,朝堂之上,為何要帶著兇器?想要有什麼目的?這個時候景清已經知道事情敗露,於是對著朱棣大聲說:這個皇位本來就是先皇傳給朱允炆的,而你作為叔叔,竟然奪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就是亂臣賊子,我之前之所以如此的順服於你,就是為了能夠有機會刺殺你!

朱棣聽完景清的話以後,哈哈大笑,說到:我成為皇帝,乃是天命,昨天晚上就有天象預示著今天可能會有人行刺於我,所以我才能夠抓到你,你以為就憑你這樣的小人物,就能夠撼動天命嗎!朱棣說完這句話以後,就派人將景清的舌頭給割掉了,然後將其誅九族!

不得不說,朱棣的這一招也是夠狠的,要知道誅九族在當時是非常大的懲罰。而朱棣對於景清做出這樣的懲罰,也能夠說明朱棣對於自己皇位的擔心,也是非常害怕自己的皇位會坐不穩,從而才會用這樣殘忍的方式,來給世人一個警告!

好了,以上就是全部的內容了,小夥伴們看完後有什麼想說的嗎?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或者有其他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皇帝朱棣,在朝堂上看到穿紅褲的大臣,哈哈大笑後下令:誅九族!

相關焦點

  • 電視劇中的皇帝動不動就誅人九族,但正史上僅有兩人被誅九族而已
    在看到有皇帝、君王的影視劇時,只要有人惹怒到統治者,君王便會向侍衛下達這樣一道命令:「把此人拖出去誅他九族!」被誅九族者聽到這話,往往是面如死灰,仿佛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翻身一般絕望,乖乖的等著被拖出去執行殘酷的刑法。而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被誅九族的到底有多少人呢?
  • 皇帝常說誅九族,那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其實只有2人
    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幕,就是大臣犯罪後,皇帝龍顏大怒,讓人推出去將其誅九族。但實際上,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真正被誅九族的人很少,有歷史記錄的被誅九族的人,只有兩人。誅九族是古代的一項重罪,雖然古代有凌遲、車裂、腰斬等眾多酷刑,但這些刑罰主要針對犯罪者本人的,而誅九族,除了犯罪者本人外,還會牽扯到犯罪者的親屬,它的血腥程度超過了車裂、凌遲等酷刑,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罰。古代皇帝對誅九族的刑罰使用也是慎之又慎,除了謀反、謀逆等重罪外,很少會對大臣施行誅九族的重罪,所以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非常少。
  • 古代皇帝整天叫著誅九族,真被誅九族的其實只有兩人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場景:當大臣幹下不法之事,或者惹皇帝生氣時,皇帝就會怒吼道:「給朕拉出去誅九族!」然後大臣便會面如死灰,等著被侍衛拖出去。那歷史上真正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僅有兩例而已。是誰這麼倒黴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誅滅九族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秦統一七國之後,下令「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而關於族誅最著名的人就是荊軻,在刺殺秦始皇失敗、燕國被滅之後,荊軻全家被處以誅七族的懲罰,這也是關於誅三族演變為誅七族的第一次記載。既然誅七族有了,那麼誅九族、誅十族也就在民間應運而生了,但事實上,從中國歷史上被皇帝誅九族的只有一人,而誅十族在目前的史料來看,也是一檔荒唐的傳聞。
  • 皇帝總說誅你九族,那麼被連誅十族的方孝孺,到底對皇帝做了什麼
    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被任命為詩講學士,也就和現代的顧問差不多,皇帝有不懂的都會向他詢問,所以方孝孺就成了建文帝最信任的重臣之一。但你看看他都做了什麼!這也就逼得朱棣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一路南下勢如破竹。這時候方孝孺提出割地求和,想要換取時間,但是這時候的朱棣怎麼會同意,直取南京。大臣們建議建文帝先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然後集結勤王之師,嘗試東山再起。
  • 「誅九族」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那誅九族會殺多少人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誅九族」這樣的慘絕人寰的刑罰?誅滅九族是最殘酷的刑罰,關於「族刑」的最早記錄是在夏朝,夏啟和商湯在出徵之前警告將士,如果有人在戰場上違抗軍令,就會將犯罪者連同其子一起處死,這就是族刑在歷史上最早的記載。
  • 古代皇帝動不動就誅九族,「九族」究竟有哪些人?你知道嗎
    《秦律》中開始有了「夷三族」的說法,到了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凌遲處死、滿門抄斬、誅九族等說法,一直到清朝的十大酷刑。而我們在歷史故事中也經常聽到誅九族的說法,那麼這個誅九族到底是什麼呢?歷史唯一誅十族誅九族代表著古代刑罰最苛刻的存在,雖然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後世的爭端,但是由於太過殘忍,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並不多。更何況有些人也沒有犯下許多的錯誤。
  • 歷史上的「誅九族」誅的是哪九族?和「滿門抄斬」有什麼區別?
    朝廷上高高在上的大人們,別看平日裡趾高氣揚,可在皇上面前,那也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歷史上不少驕橫、僭越的臣子在觸犯天威,惹得龍顏大怒以後,下場可都不太美妙。古代君王為了維護自己的王權不被挑釁,往往都會下重手,以儆效尤。運氣好點的被流放邊疆苦寒之地,終身難回故土。運氣差點的則押出午門斬首。
  • 中國歷史上真有誅九族嗎?燕王朱棣誅殺明代大文學家方孝孺算不算
    在熱播劇《大明風華》中有這麼一幕: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攻入南京城,要求建文朝的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方孝孺起草「繼位詔書」,但方孝孺拒不受命並大罵朱棣「反賊」,朱棣大怒以「誅九族」來威脅方孝孺,但方孝孺不為所動,並以「誅我十族又何妨」反唇相譏,最終激的朱棣大開殺戒,誅方孝孺十族!
  • 中華歷史五千年,被誅九族的有多少?其實僅有兩例而已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場景:當大臣幹下不法之事,或者惹皇帝生氣時,皇帝就會怒吼道:「給朕拉出去誅九族!」然後大臣便會面如死灰,等著被侍衛拖出去。那歷史上真正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僅有兩例而已。是誰這麼倒黴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古代皇帝動不動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別被古裝劇騙了,僅2例
    在古裝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皇帝青筋暴起,憤怒地下達誅九族的命令,那麼,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歷史上真正被誅九族的又有幾例呢?誅九族來自於秦漢時期的夷三族法,《史記》中記載「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到了漢朝時,夷三族法幾度廢立,著名的大將軍彭越、韓信等人都受到了這一罪罰,只不過夷三族的範圍因為時代不同而有所出入,誅九族同樣也是如此。
  • 歷史上最後被誅九族的人是誰?古代皇帝下令誅殺九族指的是哪九族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統治之下,經常有「抄家」和「滅族」的事件發生,尤其是一些朝中大官,一旦犯了在錯,就往往避免不了被皇帝下令落個「誅殺九族」的下場。所謂「九族」,是指一個大家族的親屬關係。但關於「九族」,也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如果再分得細點,就是:父之父為祖,古稱王父;父之母為祖母,古稱王母。祖之父母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為高祖父、高祖母。
  • 慘烈莫如「夷三族」「滅九族」,但卻偏偏發生過「誅十族」的奇案
    明成祖朱棣歷史上大臣違法,往往是實行殘酷的「夷三族」「誅九族」的株連法,但在大明王朝,卻出現了「滅十族」的事件,可謂是千古奇聞這個這個記錄的創造者,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根據史料,我們現在還原整個事件的過程------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攻餡南京,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成功地奪取了皇位,如願當上了皇帝。南京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為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謁見自己。
  • 皇帝:不聽話誅你九族,大臣誅十族也不怕,皇帝又給他找了一族
    一般來說,周像九族這樣的大罪已經很少了。畢竟皇帝是不容易被用於名聲等貼著殘酷標籤的可怕刑罰,周一般都是九族的嚴重罪行,一般都是叛國賊或共謀敵人叛國罪的罪行,因此古代歷史上真正的周幾乎沒有九族。但是你知道嗎?一位大臣不僅是格魯研究族,還有很多格魯延烈族,這是怎麼回事?屬於這種植物十足的人就是明朝的芳效,是建文帝手下的重要謀士。
  • 高人發現一塊寶地,若葬此處大富大貴,誰知多年後被皇帝誅了九族
    後來景清的爺爺去世後,父親便把爺爺葬在那塊寶地。後來這事情也就逐漸淡忘,誰知多年後,景清出生,三歲就比平常人聰明,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洪武27年,景清參加考試,中得進士,朱元璋聽聞此人天子聰慧,便召見加官進爵。但是事情並沒有和當初預言的一樣,不久在一次工作中,犯了錯誤,被朱元璋責罰,被貶為小官。
  • 古代誅九族如此殘忍,被列入九族名單的人,為什麼不提前逃跑
    古代被誅滅九族的人,都是一些朝廷重臣和地方豪強,這些人都有穩固的家業,親屬朋友大多都在朝廷做官,很容易被官府捕獲。而且朝廷在誅滅大臣的九族之前,都會先把跟大臣有關係的人抓起來,等到判決誅滅九族的時候,大臣的家屬都已經被關押在監獄中,根本來不及逃脫。
  • 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哪些?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只有2例
    在我們所聽過的關於皇帝的歷史中,經常會有「株連九族」和「誅九族」的出現,一般是皇帝對某個臣子十分憤怒,不僅殺掉觸怒自己的臣子本人,還要殺掉臣子的一眾親屬,實在是十分悽慘。人們常用這種刑罰來表現皇帝的殘暴和皇權力量之大。
  • 他是史上唯一的「六首狀元」,卻鮮為人知,被朱棣劃名且被誅九族
    所以他堅持站在皇帝的身後,這也讓他成為一些大臣的眼中釘,他們就盼望著黃觀會落魄,然後踩上一腳,可是當時的皇帝是朱允文,朱允文很欣賞黃觀,在朱允文時期,那些大臣不敢輕易對黃觀動手。可是那個時候他身邊出現了燕王朱棣,他根本不認同朱允文的那些形式作風,所以非常針對朱允文。朱棣自持皇叔的態度十分傲慢,入朝的時候竟然不拜建文帝朱允文,因為那時候的朱棣已經有了很大的權力,對於身做皇帝的朱允文都沒有辦法拿他如何,那個時候的大臣更加害怕他。
  • 他忠於建文帝,手無縛雞之力卻敢在朝堂上刺殺朱棣,最後被誅九族
    而在明朝之時,也有一位沒有刺殺才能,卻因為忠君之心,走上刺殺之路的人,此人便是景清,最為可悲的是,此人刺殺不成功之後,便被朱棣誅九族,甚至連自己的同村之人,也不能倖免於難。景清是洪武年間的一名進士,擔任翰林院編修,後出任監察御史。在朱元璋時期,此人曾經因為「奏疏字誤,懷印更改」而被給事中彈劾進了監獄。
  • 古代真的有誅九族嗎?分別是哪九族
    後來人們還根據商朝的族誅之法發展了衍生刑法,秦朝時期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誅三族的說法,受害者有丞相李斯以及宦官趙高。誅三族其實也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說為父母、妻子、兄弟乃三族,另一說為父輩、子輩、孫輩為三族。古代的那些皇帝也是閒的蛋疼,沒事就想要嚇唬別人,所以族誅發展成誅三族之後,又順理成章的發展出了誅九族,仿佛不表現的自己前無古人就心裡不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