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莫如「夷三族」「滅九族」,但卻偏偏發生過「誅十族」的奇案

2020-12-19 老衲侃春秋
明成祖朱棣

歷史上大臣違法,往往是實行殘酷的「夷三族」「誅九族」的株連法,但在大明王朝,卻出現了「滅十族」的事件,可謂是千古奇聞。這個這個記錄的創造者,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根據史料,我們現在還原整個事件的過程------

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攻餡南京,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成功地奪取了皇位,如願當上了皇帝。

南京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為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謁見自己。

聞聽太監的稟報,躊躇滿志的新主子宣詔。

太監遵命,帶著一人上殿。只見此人一身孝服,在大殿上痛哭不止。

方孝孺

朱棣見他這樣,就走下寶座,勸他說:「先生不要自己苦自己。我只是效法周公輔佐成王而已。」並勸他歸順,叫他立即擬寫即位詔書。

方孝孺問:「那成王在哪裡?」

朱棣回答:「他已經死了」

方孝孺又問:「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為皇帝?」

朱棣道:「他尚年幼,國家需要有能力的大人治理。」

方孝孺步步緊逼:「那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弟弟呢?」

此時朱棣已經很不耐煩,但還是極力忍耐,說:「這是朕的家事。」

並命人把筆墨準備好,對方孝孺說:「詔告天下的即位詔書,一定要先生起草才行。」

方孝孺揮筆一蹴而就的寫下幾個大字:「燕王篡位。」

看到這四個字,朱棣臉色頓時發綠。往事頓時浮現在眼前。父親朱元璋寧可將皇位傳給不成器的孫子,卻不成就自己,想起來就氣的打起哆嗦來。

看到朱棣喪心病狂的樣子,方孝孺將筆猛擲於地,並高聲說:「你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會給你起草詔書的。」

聽完此話,朱棣頓時怒火中燒,一字一頓的咬牙說到:「怎麼能這麼容易就讓你死,就是你死了,難道你不怕株連九族嗎?」

聽到這裡,方孝孺微微一笑,氣定神閒的立刻回敬道:「就是株連十族又能拿我怎麼樣?」

朱棣果真勃然大怒,「今天朕就要滅朱棣要誅滅你十族。」

自古以來,最嚴厲的莫過於誅九族,從來也沒有誅十族的先例。聽完此言,滿朝文武大臣目瞪口呆。

刑場

不日後,將方孝孺的學生算作十族,和他的家人悉數押解至京,當著方孝孺的面,一個一個開刀問斬。每殺一個追問一聲,是否回心轉意。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服於朱棣的淫威。

方孝孺一案,朱棣可算是開了先河,空前絕後。受他牽連被殺的有八百七十三人。

附錄:1.九族圖表

2.參考資料

《明史·方孝孺列傳》、 明崇禎《《寧海縣誌·方孝孺傳》、《明史紀事本末》、黃宗羲《方正學孝孺》、《文正方正學先生孝孺》、明崇禎《熹宗實錄》。

相關焦點

  • 別被方孝孺的「滅十族」蒙蔽了,誅滅九族並不是想像的那樣
    滅族一法是於始皇帝時期形成,起初只有夷三族之說,後來才逐漸形成五族、九族,甚至在明朝永樂時期,方孝孺被滅了十族。但要說滅九族的執行標準如何,或是法律界定如何,並無全面的記載,且在歷史上爭論較大。只是到了明清時期,才從律法中確定九族的指向。滅族的主要目的是斬草除根,使受刑者無法擁有復仇的能力。
  • 古代「誅滅九族」中,「九族」包含哪些人?
    古代「誅滅九族」中,「九族」包含哪些人?文/炎炎談歷史古代的刑法非常殘酷,一人犯法,導致家族被株連,遭受滅頂之災,這就是最讓人害怕的「誅滅九族」,這就意味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春秋時期伍子胥與吳伐楚就是滅族不徹底導致的楚國之災,所以,秦始皇統治之時,採納商鞅的「連坐」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來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最為嚴重的就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九族」這個說法來源很早,在《尚書.堯典》裡就有「以罪九族」的說法。「族滅」這樣的刑罰也是很早就出現了。
  • 誅九族的範圍包括哪些?這人更慘被誅十族,七天七夜才殺完!
    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誅九族,除了誅九族之外,還有誅三族,誅七族等,不過後面兩種的慘烈程度都遠遠比不上誅九族。那麼到底是犯了什麼樣的大罪,才會被誅九族呢?中國人一直都比較注重親緣血統,誅九族堪稱最慘烈的刑罰。這項刑罰,會將犯罪者所在的大家族中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
  • 誅滅九族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文公二十年,開始實行誅三族之罪,在張岱的《夜航船》中,也有「秦文公始族誅,公孫鞅始連坐」的說法。秦國誅滅的三族,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指的是:父族、母族、妻族,另外一種說法指的是:父母、妻子、兄弟。(因此誅滅九族也可以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但無論是哪一種,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滅門的慘禍。那麼什麼樣的罪行可以構成滅族的後果呢?
  • 古代「夷三族」和「誅九族」哪種刑罰更殘酷,為何親屬不逃跑
    縱觀華夏歷史,以法家思想為根本的律法成為封建君主們維繫江山統治的根本方式,在眾多的古代法律處罰名目之中,」夷三誅」和「誅九族」是最讓囚犯及其族親膽戰心驚的判罰。這兩種處罰多對謀反及弒君罪名的重犯叛罰,都是以「斬草除根」的方式徹底消除被處死囚犯後代及親屬復仇的實力和社會關係。
  • 中國歷史上到底發生過幾次「滅九族」?歷史太可怕了!
    中國歷史上到底發生過幾次「滅九族」,歷史可能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中國人重視故土、鄉情、親情,所以針對於中國人的情感關係,從古代開始便有了滅族這麼一種刑罰。這當中尤以滅九族最為慘烈,現在我們看古裝電視劇,如果一個大臣犯了什麼大事,往往皇帝直接就會說:拉出午門斬首,誅其九族!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所謂的九族到底指的是哪些親人?它指的是從犯人所在的大家族中,從哪裡算起呢?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注意,不單單指犯人這一支,而是與其相關的叔伯旁支一併牽連。
  • 古代皇帝整天叫著誅九族,真被誅九族的其實只有兩人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場景:當大臣幹下不法之事,或者惹皇帝生氣時,皇帝就會怒吼道:「給朕拉出去誅九族!」然後大臣便會面如死灰,等著被侍衛拖出去。那歷史上真正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僅有兩例而已。是誰這麼倒黴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歷史上被誅滅十族的兩個人——方孝孺、景清
    電視劇裡經常看到,當大臣對皇上不忠,或犯上作亂危及到皇權時,就會被誅九族。誅滅九族是古代的酷刑,「九族」泛指親屬。「九族」所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嶽父、嶽母。可歷史上卻有兩個人被誅滅十族,他就是明朝方孝孺和景清;何為十族就是上述九族加上朋友門生。
  • 古代誅九族,是哪九族?其中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誅不誅?
    在古代往往有誅九族那麼一說。那麼這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其實這件事還真的需要好好的說道說道。 誅九族的由來 一開始的時候沒有誅九族這麼重的刑罰,最嚴重的也就是對其進行夷三族。夷三族的興起還是秦始皇率先使用的。當時的秦過是武力統一了六國之後。原六國的人對秦始皇就沒有真心的臣服過。在這種情況之下秦始皇沒有辦法只得採用重典治理國家。
  • 誅九族的九族包括哪些人
    《儒林外史》中,蕭金鉉等人到雨花臺遊玩,見到「夷十族處」,也就是永樂帝朱棣誅殺方孝孺十族的地方。所謂「十族」,就是除了九族之外,又加上了「門生」這一沒有血緣關係的族群。但是同行的杜慎卿說,「夷十族」之說很不恰當,歷史上漢朝法律最重,也不過是「夷三族」,即父黨、母黨、妻黨。
  • 咩九族?滅九族?
    一般是誅滅九族。誅滅九族究竟是哪九族?其實很多人有各種說法。誅滅九族實際上是非常殘暴而非常不人道的。在先秦的時候是夷三族,只有三族,但是到了後來一直沿革下來,最後變成五族、七族,一直發展到明清,就成了九族。而這個九族滅完以後,整個的家族基本上就解決掉了。這是非常慘絕人寰的事。九族,簡單地說實際上就是父系的四族,母系的三族,再加上自己的妻子的兩族,這樣加起來就是九族。
  • 古代的「誅九族」,究竟是哪九族?嫁出去的女兒算在內嗎?
    其中,「誅九族」就是帝王常用的殘酷手段,相信大家在影視劇上都聽到過這個罪名。那麼這「誅九族」到底是誅哪九族呢?嫁出去的女兒或者上門女婿會不會受到牽連呢?圖片:誅九族劇照最初,在秦始皇統治時期,還沒有「誅九族」這一說。
  • 電視劇中常提到的「誅九族」,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
    電視劇中常提到的「誅九族」,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文|明明讀歷史「上查三代,下查己身。」中國有著淵源悠久的株連歷史,古時候剛開始是株連三族,到後來慢慢的演變成了株連九族,株連十族,並且將其學生也當成其中一族遭受株連。在古裝影視劇中相信大家對「誅九族」「滅九族」這種字眼不陌生吧,但大家知道歷史上「誅九族」中的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嗎?又為何會有「誅十族」的故事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 古代的誅滅九族是哪九族?方孝孺誅十族,十族又指的是什麼?
    所謂的九族,其實有兩種理解方式。因為在我國歷史上,存在兩種解釋九族意思的派別。其中,以許慎為代表的一派認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體來說,意思就是父方血親中的成員佔九族的四成,即包括自己這一脈、出嫁的姑母一脈、出嫁的姐妹一脈和出嫁的女兒一脈。
  • 株連九族指的是哪九族?那十族又增加了哪一族呢?
    株連九族,是古代一項極其殘忍的刑罰制度,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這個有違人性,卻又能斬草除根的方法歷來都是統治者剷除罪臣愛用的手段。那麼,九族指的是哪九族呢?九族:通俗意義上講包括父親母親,父親的兄弟姐妹,母親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妻子的兄弟姐妹。以鄭玄等為首的古文經學家認為九族是「上至高祖下及玄孫」,父、子、孫三代為三族,所以九代就是九族,其核心理論是異姓不在族中。
  • 古代「誅九族」是指哪「九族」
    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到五族再到九族,一般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第十族屬於朋友、學生之類。但凡受此刑罰的,與你相干的人基本蕩然無存,更別提復仇計劃了。那麼這九族具體是哪些呢。
  • 歷史上滅九族已經是重罪,被滅十族的他,為何得到後人的讚賞
    在中國長達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有這樣一條大罪,不僅僅是處罰當事人,還有牽連整個家族,這個就是「誅九族」,這個詞我們應該不陌生,在很多電視劇和電影中我們都聽過這個詞,特別是針對那些想謀反的人,會和這個詞綁在一起。
  • 歷史上「誅九族」誅的都是哪九族?史上承受誅九族酷刑的都有誰?
    夷九族,為「族誅」之刑的其中一種,比夷二族、夷三族、夷四族……更為殘忍,是封建時代最高統治者給予自己所認定的有罪之人的最為殘酷的刑罰,比凌遲、滿門抄斬更為殘酷。至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開始通行族誅之刑,一般用於懲罰謀大逆之人,而這之中尤以秦國使用最為泛濫,武王四年「族孟說」;《史記·商君列傳》:「商君反,反兵捕之,滅其家」。且秦國不但常用族誅來懲罰「有罪」之人,還第一次使用了夷三族之刑,《史記秦本紀》載:「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 ,自秦文公二十年,秦國開始實行誅三族之刑,武公三年「誅三父等而夷三族」。
  • 皇帝常說誅九族,那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其實只有2人
    誅九族是古代的一項重罪,雖然古代有凌遲、車裂、腰斬等眾多酷刑,但這些刑罰主要針對犯罪者本人的,而誅九族,除了犯罪者本人外,還會牽扯到犯罪者的親屬,它的血腥程度超過了車裂、凌遲等酷刑,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罰。古代皇帝對誅九族的刑罰使用也是慎之又慎,除了謀反、謀逆等重罪外,很少會對大臣施行誅九族的重罪,所以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非常少。
  • 漲知識,古代誅九族到底要殺多少人?正確答案是3300人
    許多文人志士都感嘆古人的道德情操之高尚,今人無法比擬,這就是所謂人心不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古代最殘酷的刑罰「誅九族」到底要株連多少人嗎?「滅九族」目的是震懾哪些大逆不道之人,和十惡不赦的人,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其親人朋友將來有機會復仇,誅九族起到了永絕後患的作用。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和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爺爺和父親一族,兒子和孫子一族。  2、母族三: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和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