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尋蹤>實拍張獻忠「西王賞功」銅幣

2020-12-14 老豬的碎碎念

<古物尋蹤>【實拍張獻忠「西王賞功」銅幣】1644年,明末農民軍首領張獻忠據川時,自稱「大西王」,西王賞功錢是張獻忠在四川鑄造的一種賞功獎章,論功行賞用以獎勵有軍功者,有金銀銅三種材質,大小在46毫米,厚度2毫米,在江口沉銀彭山江口遺址發掘之前,存世量極少極少,皆世所罕見,為泉界大珍。在大清一朝,凡涉及西王的任何物品定會被滅門九族,更別說是西王賞功之物的紀念幣了,這種大西賞功幣在西王稱王的幾年後就已是珍品,為極少將領珍藏擁有,歷經三百多年的今天,更是尚未聞有人目睹西王賞功的真容。相傳西王賞功做工精細,字體剛勁優美。大小和厚度更是無人知曉。最早發現於清代光緒末年的成都,但是都為名家所藏,未曾多加展示,今天終於有幸得見真容,老豬實拍了一組與各位共享共賞。拍攝by.@老豬的碎碎念

相關焦點

  • 曠世奇珍:張獻忠「西王賞功」錢!
    但一個盜寶大案的破獲,為大家帶來了西王賞功錢的真實情況。這便是於2016年破獲的張獻忠江口沉銀案,前後共抓獲70多位犯罪嫌疑人。 據史料記載,明朝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1644年,他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後來兵敗四川,有大量金銀沉入岷江江底。
  • 張獻忠沉銀遺址出水文物超10000件 含西王賞功金幣
    /home/img/file/20170320/20170320133545_1826.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張獻忠沉銀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 楊琳 何浩源 郝飛)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項目於2017年1月5日啟動,截止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餘件,包括西王賞功金幣
  • 張獻忠「沉銀」撈出水 「西王賞功」金、銀幣露真容(圖)
    【相關閱讀】張獻忠沉銀打撈出水 發現50兩大銀錠12釐米金封冊(組圖)張獻忠寶藏知多少?江中沉銀地點確定價值30億人民幣(圖)張獻忠「寶藏」所在地已確定 專家呼籲儘快組織考古發掘圖為工作人員展示「江口沉銀遺址」發現的「西王賞功」金、銀幣。
  • 中玉文化——罕見錢幣珍品:「西王賞功」
    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而且中國的錢幣不但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其中更是不乏價值頗高、極其珍貴的錢幣品種,就像我們今天說的「西宮賞功」。其中泉界大珍——「西王賞功」因世所罕見,被譽為中國古錢五大名珍之一。2011年,曾被認為是「孤品」的「西王賞功」金、銀幣在中國嘉德上拍,金幣成交價為230萬元,銀幣成交價為55.2萬元,轟動一時。之後「西王賞功」錢幣大熱,市場上出現了很多臆造品,真品卻難得一見。2018年,「西王賞功」大錢通過考古發掘再次現身,從而掀起熱議。
  • 西王賞功存世稀少,是古錢幣中的大珍
    西王賞功,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有金,銀,銅三品,屬泉界大珍,皆世所罕見。西王賞功相傳起源於公元1644年,當時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佔據川地,自稱「大西王」,在今成都建大西國,改元大順。特鑄此種「西王賞功」紀念大錢,以獎勵有軍功者,其作用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功勳章。此錢幣存世極其罕見,舊譜評其為五十名珍之一,是很多泉迷收藏的終極目標。
  • 中國存世量最少的古錢幣:西王賞功古幣十大珍品之一
    西王賞功 明朝末年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所鑄造非流通貨幣。相傳有金,銀,銅三品,皆世所罕見,泉界大珍。於公元1644年改西安為西京,建國號大順,自稱大順王,鑄造「永昌通寶」銅錢;另一支是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1643年攻克武昌,佔據楚王宮,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定國號為「大西」,鑄造「大順通寶」銅錢,並鑄「西王賞功」金、銀、銅紀念幣,獎勵有功將士。
  • 關於中國西王賞功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古董鑑定知識:每天早上8點更新】 關於中國西王賞功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正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每個人的審美觀點,觀察角度,心理預期等諸多因素導致鑑定評價標準的差異。目前全球錢幣收藏愛好者們普遍認.
  • 國博館刊︱江口沉銀:火攻之後沉入江底的西王賞功幣
    由此可以總結出這一類文獻的刊載規律:每一年發表文獻數量的多寡,與每一次西王賞功幣的新發現密不可分。近年來,西王賞功金、銀、銅幣傳世品在坊間多有流傳,但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引起眾人對西王賞功幣的懷疑。實際上,自民國至今偶有西王賞功實物面世,對於其真偽問題,早已有學者提出質疑,以張絅伯與林染最具代表性,推測西王賞功幣可能為臆造品。
  • 盛世典藏 歷史長河中的遺珠—西王賞功 金幣
    是明朝末年起 義軍首領張獻忠在四川鑄造,有金銀銅三種材質,為大西國國主賞功之錢幣(或者叫獎章)。明朝末年起 義軍首領張獻忠所鑄造非流通貨幣。相傳有金,銀,銅三品,皆世所 罕見,泉界大珍。西王賞功」金錢,歷史記載發現只有幾枚。
  • 「張獻忠沉銀」考古發掘文物增至三萬多件,今秋尋找沉船
    金冊「西王賞功」金幣「西王賞功」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這次發掘出水的文物種類以金銀銅鐵等金屬材質的器物為主,包括屬於張獻忠大西國冊封妃嬪的金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和大順通寶銅幣,銘刻大西國國號的銀錠等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說,陳世奇曾是張獻忠手下敗將,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完全結合起來了,說明千真萬確,這些銀子就是張獻忠掉到水裡頭的。銀子是張獻忠的,對此,與會專家並無疑義。在江口沉銀遺址發掘出了世間罕有的「西王賞功」金銀銅幣,以及發掘出的金冊、銀冊、大量銀錠,和史料記載張獻忠經歷的戰事相吻合。但對於同時發掘出大量金銀首飾是否是張獻忠的,一些專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西王賞功錢 銅質
    類似錢幣還有後代滿清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翼王石達開鑄造有「翼王賞功」錢。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西王賞功」在古泉界多麼響亮的名頭。20年前,要想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只有到上海博物館才行。它是多少泉迷夢寐以求的珍品,又是多少泉迷終極的目標。2000年以後,「西王賞功」的神話被打破了。
  • 關於江口沉銀的一場辯論——西王賞功錢範的真假身份
    甚至於一段時間以來,在收藏拍賣圈內,某件東西若是跟張獻忠沾上了邊,大家的態度往往就顯得模稜兩可,並且敬而遠之……就江口沉銀遺址出水的部分文物,聽聽來自他們的不同聲音——在這枚錢範上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西王功」三個字,以及錢的外郭等內容。
  • 張獻忠「沉銀」打撈出水 除銀錠外還有啥?
    1月5日,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中心區域發現的一批珍貴文物神秘面紗揭開,除發現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銀幣外,最為珍貴的是長12釐米、寬10釐米、重730克,刻有29個字的金封冊,經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實拍:考古專家挖出張獻忠寶藏,傳說果然是真的,圖10能買套別墅
    【圖為張獻忠主要行軍路線圖。】張獻忠反明起義後,建立了大西國。1646年,張獻忠順岷江轉移財物,遭到明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沉入江底。關於張獻忠的寶藏,民間流傳著一段尋寶口訣:「石龍(石牛)對石虎(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的破,買盡成都府」。
  • 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曾引來盜賊,傳說水下財寶可買下整個成都府
    曾經,在四川民間,流傳著不少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明末,張獻忠攜千船金銀珠寶從成都順水南下,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一帶遭到川西官僚楊展突襲。千鈞一髮之時,張獻忠只好忍痛將千船金銀珠寶全部沉入江底。
  • 稀有的西王賞功錢,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西王賞功錢是我國眾多錢幣中非常特殊的一種,錢幣造型精美,存世量極少,是我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以前有朋友問文瀚樂拍「賞功錢?這個賞功錢究竟是做什麼的?」下面就來仔細說道一下。先說什麼是「西王」,這個稱號是當年張獻忠自封的。
  • 江口沉銀傳說證實「張獻忠寶物」出水 探索世界上被埋藏寶藏的七大...
    這是考古發掘出的「西王賞功」金幣(3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陳燮攝。新華社成都3月20日電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宣布,今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在兩個多月後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記者20日在現場看到,文物考古單位在岷江河道內圍堰抽水,將發掘環境從水下變成了陸地。
  • 張獻忠江口沉銀被盜文物賣了3億 一個印章800萬
    多年來,張獻忠在江口沉銀的傳說一直流傳,除了引發學界關注,傳說中沉入水底的寶藏也引發貪婪者的覬覦。面積不大的岷江河道江口段,各地聚集而至的盜挖者,潛入滾滾江流。隨後,金虎印、西王賞功金銀幣、金冊子、金銀錠等一件件文物被帶出水面,不僅製造了多個暴富傳說,同時也讓張獻忠江口沉銀這段歷史的輪廓愈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