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存世量最少的古錢幣:西王賞功古幣十大珍品之一

2020-12-14 騰訊網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投資的領域轉向古錢幣交易市場,因為在眾多投資產品中,古錢幣的交易市場投資率不斷的上漲。如果對這些市場進行了解的話,可以發現古錢幣的市場價格最近一直都呈現快速上漲的趨勢,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相信,小小的古錢卻能夠創造很高的市場價值,這也是很多收藏愛好者將投資眼光轉向一枚枚古代錢幣的原因。

西王賞功錢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是明朝末年起義軍首領張獻忠在四川鑄造,有金銀銅三種材質,為大西國國主賞功之錢幣(或者叫獎章)。

西王賞功

明朝末年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所鑄造非流通貨幣。相傳有金,銀,銅三品,皆世所罕見,泉界大珍。類似錢幣還有後代滿清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翼王石達開鑄造有"翼王賞功"錢。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明史》記載: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揭竿而起。在眾多農民起義軍中,有兩支農民起義軍最為著名,一支是李自成領導的,錢幣及藏品鑑定送拍有緣人可諮詢小編(福羲國際拍賣,拼、音首字母小寫。於公元1644年改西安為西京,建國號大順,自稱大順王,鑄造「永昌通寶」銅錢;另一支是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1643年攻克武昌,佔據楚王宮,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定國號為「大西」,鑄造「大順通寶」銅錢,並鑄「西王賞功」金、銀、銅紀念幣,獎勵有功將士。清朝統治期間,凡涉及西王的任何物品(更別說是西王賞功之物)定會被滅門九族,在西王稱王的幾年已是珍品,極少將領珍藏擁有,歷經370多年的今天,也是極少人目睹西王賞功的真容。

存世量的大小才是決定古錢幣價值的最重要因素,為什麼宋朝的錢幣不值錢?因為宋朝的錢幣發行量太大了,流傳至今,其存世量仍舊很大,所以才導致不值錢。在古玩古董收藏品領域,『物以稀為貴』是永恆不變的規律,幾乎適用於所有的收藏品。在古代,最珍貴的錢幣就是類似那種剛試鑄了一些樣幣,然後就改朝換代了,像這類錢幣之所以珍貴,因為存世量很少,很罕見。」

西王賞功

西王賞功」銅錢,新聞報導先後發現2枚。一枚為上海張叔馴收藏,後張遠走異鄉,下落不明。一枚為上海收藏家孫鼎先生收藏,後捐贈給中國歷史博物館。

歷史跨越400餘載後,終於近年在四川現世「西王賞功」金錢及銀錢數品,其中金錢1枚,銀錢數枚,經與上海博物館館藏「西王賞功」金錢及中國歷史博物館館藏「西王賞功」銀錢比較,文字書寫版式相同,鑄造風格統一,關鍵標誌點完全一致,可確認為「西王賞功」錢真品無疑,從而有幸使當世古錢收藏家們得以近距離一睹曠世珍泉「西王賞功」之真容。

西王賞功存世罕見,早年所知金、銀皆為孤品,後又有新的發現,珍罕程度已不如從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質、銀質西王賞功各一,金質成交價格230萬元,銀質以55.2萬元成交。 市場價值成倍翻漲,之後市場出現很多均為臆造品,真品難得一見,古玩收藏協會副秘書長、知名錢幣藏家劉榕2013年6月公開表示,願以500萬收藏銀質,800萬收藏金質都未如願。投資古錢幣的收藏價值首先要看這枚古錢的歷史地位,即它在每個歷史時期所起的作用大不大,是不是最主要的流通貨幣。評估古錢幣的收藏價值同時也要看這枚古錢幣的存世量,對於農民政權發行的貨幣以及歷史上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所鑄造的貨幣,因其時間短、發行量少,所以存世量就少,收藏價值就高,升值價值就很高。投資古錢幣的收藏價值還要看它的品相。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鑄幣的國家,古錢幣歷經千秋萬代,受各種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古錢會不可避免的受到損壞。

相關焦點

  • 西王賞功存世稀少,是古錢幣中的大珍
    西王賞功,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有金,銀,銅三品,屬泉界大珍,皆世所罕見。西王賞功相傳起源於公元1644年,當時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佔據川地,自稱「大西王」,在今成都建大西國,改元大順。特鑄此種「西王賞功」紀念大錢,以獎勵有軍功者,其作用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功勳章。此錢幣存世極其罕見,舊譜評其為五十名珍之一,是很多泉迷收藏的終極目標。
  • 中玉文化——罕見錢幣珍品:「西王賞功」
    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而且中國的錢幣不但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其中更是不乏價值頗高、極其珍貴的錢幣品種,就像我們今天說的「西宮賞功」。其中泉界大珍——「西王賞功」因世所罕見,被譽為中國古錢五大名珍之一。2011年,曾被認為是「孤品」的「西王賞功」金、銀幣在中國嘉德上拍,金幣成交價為230萬元,銀幣成交價為55.2萬元,轟動一時。之後「西王賞功」錢幣大熱,市場上出現了很多臆造品,真品卻難得一見。2018年,「西王賞功」大錢通過考古發掘再次現身,從而掀起熱議。
  • 曠世奇珍:張獻忠「西王賞功」錢!
    「西王賞功」是古錢幣界一個爭論頗多的話題,此前進入博物館館藏的不過幾枚,且來源不甚清晰。民間交易時有「西王賞功」出現,真耶?假耶?源頭何在,也如霧裡看花。
  • 關於中國西王賞功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古董鑑定知識:每天早上8點更新】 關於中國西王賞功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正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每個人的審美觀點,觀察角度,心理預期等諸多因素導致鑑定評價標準的差異。目前全球錢幣收藏愛好者們普遍認.
  • <古物尋蹤>實拍張獻忠「西王賞功」銅幣
    <古物尋蹤>【實拍張獻忠「西王賞功」銅幣】1644年,明末農民軍首領張獻忠據川時,自稱「大西王」,西王賞功錢是張獻忠在四川鑄造的一種賞功獎章,論功行賞用以獎勵有軍功者,有金銀銅三種材質,大小在46毫米,厚度2毫米,在江口沉銀彭山江口遺址發掘之前
  • 西王賞功錢 銅質
    類似錢幣還有後代滿清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翼王石達開鑄造有「翼王賞功」錢。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西王賞功」在古泉界多麼響亮的名頭。20年前,要想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只有到上海博物館才行。它是多少泉迷夢寐以求的珍品,又是多少泉迷終極的目標。2000年以後,「西王賞功」的神話被打破了。
  • 珍稀古錢幣的收藏價值在於歷史上的地位
    其種類有四:小號大花錢、中號大花錢、特大號大花錢,其中特大號大花錢是我國最大最重錢幣之一,僅半枚殘錢就超過四市斤,重達2170克,現藏湖南省博物館。花錢又稱壓勝錢,不是正式流通的貨幣,而是帶有吉祥文字或圖案的錢形金屬鑄品,是人們表達美好祝願的物品之一。花錢的鑄造歷史十分悠久,西漢以後日益盛行。作為研究民俗歷史的原始材料,花錢逐漸引起了錢幣研究者的興趣。
  • 張獻忠「沉銀」撈出水 「西王賞功」金、銀幣露真容(圖)
    圖為工作人員展示「江口沉銀遺址」發現的「西王賞功」金、銀幣。  1月5日,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中心區域發現的一批珍貴文物神秘面紗揭開,除發現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銀幣外,最為珍貴的是長12釐米、寬10釐米、重730克,刻有29個字的金封冊,經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收藏界知名度極大的古錢幣,蘊藏中國博大精深,成交價屢創新高?
    在古錢幣收藏範疇,常常會呈現這麼一個誤區,即是大多數新入行的藏家都覺得古錢幣時代越久越值錢,本來,決議一枚古錢幣收藏價值的,最主要的還是存世量,再依據技能技術以及幣材的質地、品持平條件來進行歸納評估
  • 遵義湄潭縣一村民從地窖挖出多個朝代中國古幣[圖]-古錢幣 寬永...
    孩子的玩物  8月11日,記者在湄潭縣一村莊看到,疑似來自數百年前日本國的古錢幣,成為娃娃們手中的玩具。他們手頭,還有很多涉及中國多個朝代的古錢幣。據介紹,這些錢幣,源自一村民多年前挖到的地下錢窖。  石筍溝是湄潭縣洗馬鎮非常偏僻的一個村民組,幾十戶人家分散居住在山窩裡。  記者注意到,村民王品禮家兩個孫子的玩具,十分獨特——是各種各樣的古錢幣。其中,包括多枚鑄有「寬永通寶」字樣的銅錢。
  • 10種高仿古錢幣須謹防!
    所有文物造假中,古錢幣造假最為普遍。 古錢幣收藏入門門檻兒低,人氣高,招致大批假幣湧入市場,令人防不勝防。 那麼,古錢究竟如何作偽呢?
  • 第三套人民幣的熱點「珍品」未來價值如何?
    第三套人民幣是一套政治色彩很濃的人民幣,特別是第三套人民幣存世量最少的背水,被確認為幣王。棗紅被確認為第一大珍品、而背綠因存世量大於棗紅,背綠被確認為第二大珍品、車工2元被確認為第三大珍品。
  • 絲路古幣軼事《中國絲綢之路貨幣》誕生記
    講述人張忠山著名金融學家甘肅錢幣學會創始人之一當時,各地的廢品收購站,收集了成堆的古錢幣,它們多被送到白銀冶煉廠的料石場。據去過的人說,料石場的古錢幣堆積如山,等待著入爐融化。原來,白銀冶煉廠是用古錢幣提高礦粉的品位。面對這樣的情形,好多有識之士,實在坐不住了,古幣不是廢銅爛鐵,裡面有寶貝,再不搶救就來不及了。而在鄰國日本對中國歷代錢幣,有著廣泛的收藏基礎,還有嚴密鑑定、玩賞組織。
  • 講座預告:古錢幣中的無價珍品——靖康錢略說
    講座題目:《古錢幣中的無價珍品——靖康錢略說》講座地點:長沙簡牘博物館多功能廳內容簡介:一部中國古錢幣史反映出中國社會三千年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演變。動蕩的亂世和短命的朝代,往往造就古錢幣的珍品。而靖康錢作為這一朝代標誌性的鑄幣,其價值也因鑄量稀少和背景特殊,而被稱為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成為北宋錢幣甚至中國錢幣的代言人。10月14日(周六)14:30,青年收藏家趙梓凱做客長沙簡牘博物館,為您帶來《古錢幣中的無價珍品——靖康錢略說》精彩講座。
  • 盛世典藏 歷史長河中的遺珠—西王賞功 金幣
    >藏品介紹: 西王賞功錢中國古代錢幣之一。該錢銀色熟舊,黑錆斑燦,溫文可愛,後捐贈給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類似錢幣還有後代滿清太平天國起 義時期翼王石達開鑄造有"翼王賞功"錢。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明史》記載: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揭竿而起。
  • 想挖古錢幣發財 秦漢新城兩男子盜掘古幣現場被抓
    原標題:想挖古錢幣發財 秦漢新城兩男子盜掘古幣現場被抓近日,秦漢新城公安分局接警稱:「在正陽街辦韓家灣村有兩名男子攜帶金屬探測儀、鐵鍬等工具在拆遷房屋內到處遊蕩、挖掘。」接到報警後,天漢路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與文物稽查大隊一起將正在盜掘古錢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聶某抓獲,並繳獲古錢幣9枚。
  • 國博館刊︱江口沉銀:火攻之後沉入江底的西王賞功幣
    【編者按】本文原題為《四川彭山江口遺址出水西王賞功金銀幣探討》,摘自《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年08期,作者霍宏偉(中國國家博物館)。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有刪節,原文注釋從略。距今372年前的一天,張獻忠率領十餘萬大軍,將金銀財寶裝載於數千艘船上,順流東下。
  • 張獻忠沉銀遺址出水文物超10000件 含西王賞功金幣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 楊琳 何浩源 郝飛)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項目於2017年1月5日啟動,截止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餘件,包括西王賞功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