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故裡 洞庭新邑

2021-01-12 嶽陽市人民政府

汨羅市地處洞庭湖畔,因汨羅江而得名,總面積1562平方公裡,總人口73.59萬。汨羅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時為羅子國都城,秦置縣,南北朝設州,唐併入湘陰,1966年分家建縣,1987年撤縣建市。汨羅,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詩求索、懷沙自沉之處,又是開國元勳任弼時誕生成長之地,還哺育了楊沫、白楊、康濯等文藝名家。龍舟文化、湖湘文化脈脈相承,求索精神、駱駝精神代代相傳,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時紀念館每年吸納遊客70萬人次。

2005年,汨羅市新建了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每年端午節舉辦了汨羅江國際龍舟節。同年,「汨羅江畔端午節」被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汨羅以此為契機,全力打造龍舟故裡國際品牌和屈子文化歷史傳承,挖掘屈原龍舟文化資源,提煉湘風楚韻元素,增強文化軟實力,培育經濟新支撐。

汨羅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生態資源豐富,亞熱帶溼潤性氣候帶來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東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湧著115條大小河流,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8%,積蓄林木218.3萬立方米。砂金、高嶺土、花崗巖等20多種礦產星羅棋布於全市, 其中汨羅江砂金砂儲量居長江以南各縣(市)之首。

汨羅農業經濟基礎堅實,農產品門類齊全、優質高產。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水稻、玉米、紅薯品質優、銷路廣;龍舟茶、名優果、大棚菜享譽省內外,花卉、苗木、魚、蟹、蝦各種水產琳琅滿目,雞、鴨、鵝和豬、牛、羊各種家畜豐富。汨羅高新工業步伐堅實,圍繞「千億園區」目標,發展了先進位造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運營好創新創業園,建設好電子安防產業園,推動長沙經開區汨羅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落地。已形成化工、機電、建材、冶金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特別是汨羅市工業園成為各種資源的聚集地,2013年已引進項目79個,總投資82.3億元,再生資源深加工、農產品加工、綠色環保和農機製造四大產業群強勢崛起。

龍舟競渡破碧浪,千年故土展新姿,佔改革發展之天時,憑區位優勢之地利,集萬眾一心之人和,汨羅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率先進入全省小康縣(市)行列。

2019年,預計(下同)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06億元,增長7.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8億元,稅收佔比86.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76億元,增長1.9%;固定資產投資230億元,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億元,增長1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5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6元,均增長8%。森林覆蓋率達到47%,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0.3%,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穩定保持Ⅱ類水質,麋鹿、紅嘴鷗、中華秋沙鴨頻頻光顧。老百姓出行更方便。率先在全省開通城鄉公交,基本覆蓋全部行政村,最高票價不超過6元,殘疾人、現役軍人、65歲以上老人免費,學生半價,廣大群眾享受到安全、便捷、綠色的公交服務。人民健康更有保障。22.3萬人籤約家庭醫生,53.5萬人參加居民醫保。免費產前篩查4413人、「兩癌」檢查20111人、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6535人。新婦幼保健院主樓竣工,新中醫院住院大樓出正負零,新人民醫院完成設計與土地報批,建立醫聯體20個、專科聯盟14個,健康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孩子上學更舒心。新建正則學校,新增學位3360個,推進薄改工程,建設合格學校,有效化解大班額問題,中高考綜合評價排名嶽陽第一。群眾就業更加充分。實行按需送培,開發公益崗位,線上線下服務,新增城鎮就業720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102人,超過歷史同期最高值,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到3.5%,更多群眾實現就近就業。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承辦第三屆中國「美麗鄉村」廣場舞大賽啟動儀式,舉辦第四屆環洞庭湖流域羽毛球俱樂部邀請賽,結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主題,開展群眾文體活動100多場次。融媒體中心講好汨羅故事,屈子書院講壇定期開講,花鼓戲藝術節人氣高漲,壹點讀書會廣受好評,汨羅江雅集名家薈萃。2人入選省文藝人才「三百工程」,90個文藝文學作品公開展覽、發表或獲獎,汨羅人追求美好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腳步更加堅定、更加自信。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向人民的莊嚴承諾,推動汨羅跨越發展是時代賦予汨羅人民的歷史重任,埋頭苦幹,真抓實幹,敢抓敢幹,善謀善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更高品質的生態文化活力汨羅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通訊:屈原故裡的龍舟傳人
    中新社湖北秭歸5月29日電 題:屈原故裡的龍舟傳人  作者 董曉斌  從小跟隨父輩划龍舟、成年後自己組織劃手划龍舟、成立龍舟協會每年端午賽龍舟、自製微型木質龍舟……58歲的湖北秭歸縣龍舟傳人鄭祥龍,用數十年的熱情和堅持,傳承著屈原故裡的端午傳統習俗。  千百年來,秭歸人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都會舉辦龍舟競賽等活動。
  • 2018端午節看賽龍舟吃粽子?這份「龍舟地圖」提供多個出遊攻略
    哪裡的龍舟最熱鬧?高德地圖根據各地官方公布的賽龍舟信息,在《2018端午出遊指南》盤點出了一份「龍舟地圖」。跟著高德地圖,就可以找到這些賽龍舟熱門地區。從高德地圖的「龍舟地圖」了解傲,湖南岳陽、福建龍巖、貴州鎮遠、湖北宜昌等地在端午期間都有賽龍舟活動。「龍舟地圖」不僅給出了詳細的活動時間、地點,還推薦了周邊熱門景點遊覽路線。其中有兩個跟屈原有關的地點不得不考慮。
  • 湖南這縣級市「太尷尬」了,容易念錯名,是龍舟故裡,擁有高鐵站
    汨羅市是龍舟的故鄉,龍舟文化和湖湘文化一脈相承,求索精神和駱駝精神代代相傳,十幾年前,汨羅江市修建了汨羅江國際龍舟賽中心,每年都舉辦汨羅江國際龍舟節,而「汨羅江端午」也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汨羅以此為契機,打造龍舟之鄉的國際品牌和屈子文化的歷史遺產,挖掘屈原的龍舟文化資源,提煉湘韻元素,提升文化軟實力,培育新的經濟支撐。
  • 【藍色洞庭】嶽陽:遠眺東洞庭,聆聽水之傳奇
    東洞庭溼地周邊的漁船。提及洞庭,人們第一反應的往往是嶽陽。位於東洞庭的嶽陽,佔據了整個洞庭湖一半以上的水域面積。傳世千古的《嶽陽樓記》,更是將「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嶽陽樓,與「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洞庭湖緊密聯繫在一起。與嶽陽樓遙遙相對的君山,及倚山而望碧波蕩漾的南湖,共同訴說著「天下洞庭」的無數傳說。
  • 龍舟並不是起源於屈原時代
    龍舟是中國龍文化的一種表現,含有神傳文化的思想。龍舟起源說端午節就不能不想起划龍舟。划龍舟是因為救屈原、悼屈原而來?但其實,龍舟文化比這還早得多。龍舟 天子之駕龍舟是古時天子專用的交通工具。古書中有不少記錄,這裡舉述幾個。在西周的史書《穆天子傳》(又名《周王遊行》)中,對周天子有這樣的記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表示西周當時已有龍舟。
  • 劍網3端午佳節龍舟樂 端午節日活動一覽
    端午佳節又到,龍舟競渡、龍舟祭、驅邪蟲、釣魚會、種黍米、放華燈等經典端午活動以及節日首領洞庭飄香鱷如期而至。 2、共慶端午 ·龍舟競渡、龍舟祭、驅邪蟲、釣魚會、種黍米、放華燈等經典端午活動以及節日首領洞庭飄香鱷也都將如期而至,歡迎俠士參與。 ·俠士可在雲夢幽澤的飲馬泊附近報名參與龍舟競渡。每隔3分鐘,當報名俠士超過10人時即可開啟本輪競速活動,俠士需與活動接引人對話領取競渡玩法專用水上坐騎【龍舟·追風】並搭乘該坐騎後方可參與。
  • 屈原區:「屈原故裡·洞庭綠道」梔子杯湖南省第二屆環洞庭湖自行車賽
    為進一步推介屈原鄉村旅遊產業,挖掘屈原地方「江、湖、山、道」地域特色,實現屈原區委、區管委「一園一區 綠色屈原」發展目標,近日,我區隆重舉辦2020年「屈原故裡·洞庭綠道」梔子杯,湖南省第二屆環洞庭湖自行車邀請賽。
  • 秭歸龍舟運動的傳承與發展
    三峽秭歸在線訊(記者 何寶民)龍舟運動又稱「賽龍舟」、「划龍船」,相傳起源於戰國時期。我縣是龍舟競渡的發祥地,從上世紀初到如今的近百年裡,龍舟運動在屈原故裡開始煥發出勃勃生機。  今年80歲的向啟梁,從小開始,在青灘居住了70年,也是龍舟運動愛好者。
  • 龍舟競渡與屈原沒直接關係?談談龍舟文化源流
    在這裡,龍舟是天子出遊的交通工具,龍象徵著權力和等級,也蘊含著借龍的神力保障行舟安全的訴求。1935年,河南汲縣出土了戰國水陸攻戰紋銅鑑,從其對於戰船形象的刻畫中,可尋得龍舟鷁首雛形。1973年,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戰國「人物御龍帛畫」中,龍的形象尤為突出,首尾高翹,狀如龍舟。可見,無論是作為先民的水上載具還是攻御之器,龍舟在秦漢之前早已盛行。
  • 聖火湖南傳遞路線公布 偉人故裡壓軸嶽陽始發站
    奧運火炬於3日上午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接過首棒,從嶽陽樓開始起跑儀式,途經瞻嶽門、洞庭北路、沿湖風光帶、到達七裡山高架橋,然後轉場至金葉大酒店。10點半左右嶽陽站火炬接力活動開始,沿金葉大酒店、市二醫院繼續傳遞,途經白嶽陽大道、市政府、市體育館,終點站是南湖廣場。
  • 我區承辦2020年「屈原故裡·洞庭綠道」梔子杯湖南省第二屆環洞庭湖自行車邀請賽
    為進一步推介屈原鄉村旅遊產業,挖掘屈原地方「江、湖、山、道」地域特色,實現屈原區委、區管委「一園一區 綠色屈原」發展目標,12月11日,我區隆重舉辦2020年「屈原故裡·洞庭綠道」梔子杯,湖南省第二屆環洞庭湖自行車邀請賽。活動本著「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的原則,讓騎行愛好者在享受屈原旖旎風光的同時,感受到競技的樂趣。
  • 2020年中國龍舟爭霸賽在三峽庫區舉行
    2020年中國龍舟爭霸賽27日在湖北省秭歸縣三峽大壩壩前水域舉行 向紅梅 攝 中新網湖北秭歸9月27日電 (記者 郭曉瑩)2020年中國龍舟爭霸賽
  • 劉禹錫《望洞庭》:八百裡洞庭煙波浩渺
    今天,咱們來學《望洞庭》。這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劉禹錫與柳宗元、白居易齊名,人稱「劉柳」「劉白」。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03:41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玩轉瀟湘|嶽陽篇:千年古城,洞庭水鄉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嶽陽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這裡休養生息。夏商時,這裡是荊州城;春秋時,為楚地;隋唐時,改名巴州;民國時期地區劃分,改名為嶽陽。三千多年的歷史,讓這座城充滿了豐厚的文化底蘊,無數名人出身嶽陽,讓這座「古城」熠熠生輝。
  • 秭歸龍舟運動的發展
    秭歸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是龍舟運動的發祥地,龍舟文化沉澱深厚,龍舟運動歷史悠久。龍舟競渡相傳起源於戰國時期,據南朝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競渡,俗謂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為俗。」這個有紀念意義的活動經過長期流傳,到漢代便演變成為龍舟競渡和吃粽子,世代相傳,沿襲至今。
  • 龍舟競渡 憑江祭新祠
    秭歸新屈原祠復建後今對外開放 首個國家級端午文化節舉行秭歸是屈原的故鄉,千百年來,每到端午節,當地都要舉行各種祭祀與紀念活動:憑江祭弔、龍舟競渡、騷壇詩會、文化論壇……今天,端午節成為世界遺產後的首個國家級端午文化節在屈原故裡舉行。三峽湖北庫區規模最大的地面文物復建工程——屈原祠異地復建後也同時對外開放。
  • 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
    賽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徵,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
  • 望洞庭的詩意 望洞庭的詩意簡短
    《望洞庭》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詩中通過對洞庭湖風景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之情。那麼這首詩的詩意是什麼呢?不知道的小夥伴就要趕緊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了。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 嶽陽大酒店·跟隨鳥兒去洞庭--第八屆洞庭湖(嶽陽)國際觀鳥節開幕
    華聲在線嶽陽站12月11日訊(記者 袁禮成 實習記者 資雄峰) 帶上一部相機,徜徉如畫洞庭,看飛鳥蔽空,聽精靈天籟。冬季到洞庭來觀鳥也已成為生態出遊的好選擇。 本屆洞庭湖(嶽陽)國際觀鳥節由嶽陽大酒店總冠名,湖南日報社和嶽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華聲全媒體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華聲在線嶽陽分站全程運營。
  • 倉前龍舟:划過千年的歷史傳承
    無龍舟,不端午。杭州城西,太炎故裡,倉前,這個既滄桑古老,又充滿驚喜與希望的地方,每年端午節,始終沿襲著這個2000多年的民俗。悠悠古運河畔,一條龍舟,承載著歷史與文化,划過了千年時光,述說著這片神奇土地的古老滄桑與發展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