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想要將咖啡豆送入太空,利用宇宙飛船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相當大的熱量將其烘烤,從而製成一杯完美的咖啡。
這家名為「太空烘焙者」(Space Roasters)的公司表示,他們已經為一項名為「太空烘焙膠囊」的技術申請了專利。在這項技術中,飛船返回大氣層的熱量將被平均分配到四個裝有咖啡豆的圓柱體中。
每個圓柱體中將有75公斤的咖啡豆漂浮在微重力下進行均勻烘焙。
返回艙返回後,將使用降落傘安全著陸。它將與烘焙咖啡豆一起由團隊回收。
「整個過程只會持續20分鐘,但隨著艙門的開啟,整個過程將以一種奇妙的香氣結束。」 該公司創始人哈特姆·阿爾哈法吉(Hatem Alkhafaji)和安德斯·卡瓦裡尼(Anders Cavallini)在接受《Room》雜誌採訪時說。
徹底改變公眾喝咖啡的方式
Space Roasters的想法要追溯到兩位創始人還在上大學的時候。
在一堂課上,一位教師展示了一張圖表,顯示自60年代以來,美國公眾對太空探索的興趣是如何減弱的。
隨著新航天時代的到來,公司的目標是將人們聚集在一起,每天體驗宇宙。而這麼做最好的辦法就是喝咖啡。
根據2018年的一項調查,64%的美國成年人(18歲以上)說他們前一天喝過咖啡。
對許多人來說,它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兩位創始人解釋說,幾個世紀以來,咖啡豆都是用同樣的方式烘烤的:一個巨大的、加熱的滾筒旋轉著,烘烤著與熱表面接觸的咖啡豆。
他們說,雖然這不是最好的烘焙咖啡的方法,但它被各地的愛好者廣泛接受。
就像航天工業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一樣,兩位創始人也想改變烘焙咖啡豆的方式。
在大氣層中烤咖啡豆
咖啡烘焙艙的設計是為了在發射、再入和著陸過程中存活。
該公司表示,這是可擴展的;它適用於任何能達到180公裡亞軌道高度的太空飛行器。
Space Roasters已經與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和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就將太空艙安裝到他們的火箭上進行了談判。
該公司希望到2020年能先在杜拜提供太空烘焙咖啡,然後再向國際買家提供產品。
不僅是西方國家有著喝咖啡的悠久傳統,隨著改革開放,咖啡這一飲品也逐漸走進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如星巴克、雀巢等眾多連鎖咖啡紛紛進駐中國的各大城市。
除了外國知名品牌之外,中國本土企業也不遑多讓:上島咖啡、兩岸咖啡以及最近「風很大」的瑞幸咖啡都打出了一定的名氣。
其中,放出了「虧8億非常值得」的豪言的瑞幸咖啡更是被曝出即將赴港IPO。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咖啡消費量增長迅猛,自2013年以來中國咖啡市場消費規模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其中,2017年中國咖啡消費量為365.5萬袋,同比增長了29.0%。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仍在持續增長中,全年消費類或在380萬袋以上。
2017年中國咖啡的產量在12.6萬噸左右,而消費量達到了25萬噸左右,受中國咖啡種植條件限制,隨著中國咖啡市場的不斷爆發,中國咖啡市場缺口大這一特點逐步被放大。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