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白雲禪寺鎮寺之寶康熙御碑

2020-12-11 商丘古城旅遊地圖

白雲禪寺,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寺村,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年至649年),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是清朝順治皇帝出家之地。 1986年11月21日,民權白雲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說起白雲禪寺的鎮寺之寶就不得不說康熙尋父的故事。康熙皇帝的父親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6歲登基。長大後得到江南美女董小宛,甚是寵愛。但皇后對一漢家女子得寵極為不滿。她背著順治,把董小宛亂棍打死,沉屍河底。皇后這一舉動嚴重刺傷了順治的心,於是他脫去龍袍,隱姓埋名,憤而出家當了和尚。這就引起了康熙在其母親的指使下,三下白雲禪寺尋父的歷史故事。

當時,康熙卻不知父親在哪裡當了和尚,曾多次派人尋找。自己也曾多次微服私訪過多處寺院,但仍不見父親的蹤影,這成了康熙心中一個解不開的謎團。順治皇帝從皇宮逃出後,先是在五臺山當和尚,後因崇拜-佛定大和尚,不顧一切,從五臺山直奔白雲禪寺。佛定大和尚想盡一切辦法渡化他,保護他的安全。

有一天康熙帶著幾個貼身侍衛,微服私訪到白雲禪寺,先是拜訪了方丈佛定大和尚,並親手為1200多名僧人打齋供眾,以便能見到父親的面容,但他怎麼也沒有發現與父親容貌特徵相吻合的人。因康熙8歲登基時,父親已出家了,對父親的音容笑貌並不十分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問佛定方丈,「僧人可否全部到齊」,佛定說:「還有一燒火的僧人」,康熙急切的說「我前來供眾,豈能漏掉一人,快去叫他來」,兩鬢斑白的僧廚來後,康熙叫老僧抬起頭來,康熙兩眼閃出異樣的光芒,快步走向前去,激動地問道「請問長者尊姓大名」,老僧回答「貧道八乂(yì)」,康熙激動的心立即沉了下來。老僧反問了康熙一句「京城的苗可好」,康熙不知所云,便告別方丈老和尚,滿腹惆悵地離開了白雲寺回京了。康熙到京把尋父的經歷告訴了母親,當說到老僧名字「八乂」時,聰明過人的母親說「那不是父親的『父』字嗎」?!「苗乃我的乳名,你怎能知曉」。

康熙辭別母親後,二下白雲禪寺,到後找那位老僧,可佛定方丈說「那老僧已外出雲遊,如今不知去向」。康熙未見到老僧,儘管有些失望,但受到佛定和尚的熱情接待,並進行了傾心交談,得到了思想安慰,康熙對佛定大和尚十分敬重。

康熙向佛定主持道出了隱衷,並拜佛定為師,又親筆御書「當、堂、常、賞」四個字,以示獎賞。這塊石碑便是白雲禪寺的鎮寺之寶。"當、堂、常、賞"這四個字非常有研究,全部是和尚的尚字開頭。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康熙父親在這裡為僧,當時中國著名活佛佛定在這裡當方丈,所以他的意思是和尚應該高高在上。"當、堂、常、賞"這四個字分別是"尚"字開頭,代表和尚和廟宇,那麼"尚"字下面的"田、土、巾、貝"又是什麼意思呢?"田"代表可供人耕種的土地,"尚"和"田"組成的"當"字代表和尚和寺院也需要土地供他們生存。"土"是宅居的意思,"尚"和"土"組成的"堂"字,代表和尚們也要有房屋居住。"巾"代表服裝,"尚"和"巾"組成的"常"字代表和尚們不能沒有好的衣服穿。"貝"代表錢財,"尚"和"貝"組成的"賞"字,代表和尚們不能沒有錢財。這通碑刻代表了康熙皇帝對白雲禪寺僧眾的態度。

隨後康熙對白雲寺舍粥濟貧,對佛定的情深義厚、知識的淵博深為欽佩,所以對佛定承諾「若找到父親,一定要對寺院大大獎賞」。但是康熙走後,佛定對康熙已見到父親的事,諾言不兌現很惱火,決心討回人情債。佛定方丈有一弟子叫釋行興,俗名郭玉明,聰慧過人,知識淵博。他進京趕考時曾誇下海口「不中狀元永不回家」,結果中了二甲第四名進士,他感到無顏見江東父老,便來到白雲禪寺,拜佛定為師,法號「行興」。行興寫有一手好書法,且與康熙是師兄弟,關係密切。佛定大師派他到京城門口賣字畫,以見到康欣討回皇帝老子欠寺院的人情債。

一天,見到了康熙,康熙憐惜他咋淪落到這種地步。行興說,我因受不了佛門的清規戒律,師傅準備把我填到化屍窯燒死,真巧遇到了你,康熙說:「師傅這樣對你懲罰太重,我同你一起回白雲寺在師傅面前給師兄請情」。二人一起回到皇宮,做了去寺院的準備。在這短時間裡,從北京到白雲寺專門開闢了一條郵路,每隔30華裡設立一個驛站,派專人快馬加鞭傳遞著插有雞毛的信件,晝夜之間來回不停,使雙方的信息相互溝通。其速度相當於今天的「特快專遞」。當聽說皇帝要大駕光臨寺院時,白雲禪寺的僧侶們個個欣喜異常,準備以最隆重的接待方式迎接皇帝的到來。

康熙四十九年,皇帝一改過去兩下白雲禪寺微服私訪的做法。明文昭告天下「皇帝出行巡視,駐蹕白雲禪寺,犒勞老方丈,賞賜眾僧人」。出行那天,康熙親自帶領12家王爺送行興和尚,浩浩蕩蕩離開京城,引來過往州縣的百姓沿路觀看。

三下白雲禪寺一是表現皇帝的愛父之舉;二是讓百姓知曉了順治皇帝出家的白雲禪寺,讓白雲禪寺頓時享譽全國;三是康熙還了人情債;四是第三次出行康熙皇帝總算見到他朝思暮想的父親,了卻了他的一樁心事。康熙皇帝與佛頂方丈禮事完畢後,向寺院賜了順治執政時用的滿付鑾駕,還賜了8櫃藏經、銅雲牌、翡翠如意鉤、御扇等珍貴物品,並命禮部尚書馬奇寫了「莊嚴清淨」四個大字,加蓋了康熙御印,製成滾龍金匾,懸掛在寺院山門之上。康熙傳下聖旨,欽定河南府臺歸德知州,賜金贈物修復擴建白雲禪寺。有了皇帝的金口玉言和聖旨,白雲禪寺不僅名聲大振,享譽全國,地位提高,而且為復建、擴建寺院奠定了物資經濟基礎。所以寺院得到了飛躍發展。康熙年間白雲禪寺的佔地面積達到了546畝,建房5000多間,僧人增至1250人,加上流動僧人共有2600餘人。

順治皇帝圓寂於該寺後,雍正、乾隆等也多次到白雲禪寺祭奠、看望他們的祖輩。從此,白雲禪寺成了名副其實的皇家寺院。康熙御碑是白雲禪寺成為中原四大名寺見證物,因此成為了白雲禪寺的鎮寺之寶。

相關焦點

  • 福州閩侯縣雪峰崇聖禪寺鎮寺之寶緬甸玉佛被盜
    福州閩侯縣雪峰崇聖禪寺鎮寺之寶緬甸玉佛被盜 2004年10月17日 20:02:58 點擊:0次     佛教在線10月17日消息 據東南快報報導:15日凌晨,位於福州閩侯縣大湖鄉雪峰山南麓的雪峰崇聖禪寺(簡稱雪峰寺)發生一起盜竊案件:4尊緬甸國王贈送的鎮寺之寶———緬甸玉佛被盜走3尊。
  • 「遊遍商丘民權篇」白雲禪寺 一座尊貴的皇家寺院
    11月19日,京九晚報「遊遍商丘」大型採訪活動報導組來到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寺村,拜謁這裡的神秘千年古剎——白雲禪寺。據歷史資料顯示,民權白雲禪寺,始建於唐代,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齊名。同時是豫東地區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也是順治皇帝出家之地。1986年11月,白雲禪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南四大名剎之——白雲禪寺(免門票)
    但與少林寺獨佔五嶽之一的嵩山,白馬寺、大相國寺分別盤踞古都洛陽、開封的鬧市不同,只有白雲禪寺位於商丘民權縣一座偏遠的小山村中。不過,就是這樣一座不起眼的寺廟,卻一點也不簡單。據史料記載,清順治皇帝曾在此出家,康熙為了尋找隱姓出家的父親,曾三下白雲禪寺,並親筆御書「當、堂、
  • 清聖祖康熙楷書《御製五臺山廣宗寺碑》
    清聖祖康熙楷書《御製五臺山廣宗寺碑》位於臺懷鎮北側營坊村山腰的廣宗寺。
  • 康熙乾隆都在這裡住過
    創建於北魏,歷代重修,明永樂以後,蒙藏教徒進住五臺,大喇嘛居菩薩頂,菩薩頂成為喇嘛廟之首。清康熙、乾隆二帝幾次朝拜五臺,均居住於菩薩頂,書匾題銘,撰寫牌文,後即興工重建。現存建築為清代遺構,形制、手法及雕刻藝術,多參照皇宮官式制度營造。寺居山頭,地勢較高,門前築石階108級,石級上有牌坊三間。山門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菩薩殿、鐘鼓樓等主要建築。兩側有配殿,後部有禪院、圍廊,規模完整,布局嚴謹。
  •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鎮寺之寶來自南京明故宮,寺名來自康熙御賜
    普陀山之旅,必須朝拜或者說遊覽的三大寺是普濟寺、慧濟寺和法雨寺,而其中的法雨寺被稱為「後寺」,就位於佛頂山山腳下,規模宏大。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初名「海潮庵」,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賜金修寺,修繕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匾額,因此改名為「法雨寺」。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
  • 《今昔普陀山》之五:康熙及雍正致前寺後寺的信
    但是康熙的兒子雍正皇帝,在宗教上卻和他的父親有很大的不同。由於懷疑耶穌會士有政治圖謀,他很早就把他們趕出了自己的領地,同時給佛教僧侶們提供了大量的恩惠。這裡有兩封雍正皇帝的親筆籤名信,這兩封籤名信都為普陀兩大寺院所收藏。當地的僧人說,他訪問了該島,但歷史上沒有關於此事記載。他寄了大量的錢來擴建和裝飾他父親重建的廟宇,並在島上建了一座看起來像印度樣式的塔--在前寺附近的太子塔。
  • 1887年浙江普陀山寺廟舊照,法雨寺的御碑與普濟寺的寶塔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修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匾額,故得今名。圖為法雨寺。現存殿宇294間,計8800平方米。全寺分列六層臺基上,入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前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圖為法雨寺的側殿。後依次為觀音殿、玉牌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觀音殿又稱九龍殿,九龍雕刻十分精緻生動。圖為法雨寺的御碑。
  • 商丘景點人氣榜前十名
    整體建築古樸典雅,雄偉壯觀 ;因為每逢夏秋季節便白雲繚繞籠罩寺院,景色奇異,故名為白雲寺。佛定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著名的大和尚,對白雲禪寺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佛定來到荒廢已久的白雲禪寺。進寺以後,他雲遊四方,講經說法,南鄰江漢,北至幽燕。遠近信善者,或奉粟帛,以充衣食,或供木石以供修造。
  • 民權白雲禪寺:神秘的千年古剎
    11月19日,京九晚報「遊遍商丘」大型採訪活動報導組來到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寺村,拜謁這裡的神秘千年古剎——白雲禪寺。據歷史資料顯示,民權白雲禪寺,始建於唐代,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齊名。同時是豫東地區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也是順治皇帝出家之地。1986年11月,白雲禪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白雲禪寺中康熙寫兩個字,知道讀音,知道意思,但在字典裡找不到
    白雲禪寺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大名鼎鼎的順治皇帝正是在白雲禪寺出家當和尚,就此不問世俗之事的。順治皇帝的兒子康熙很想念父親,在白雲禪寺中寫了兩個字,這兩個字的讀音許多人都知道,但是在字典裡卻找不到。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其中康熙寫了個錯別字
    關於少林寺的這個牌匾還流傳著三種說法: 1、匾額的「林」字的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可見原來確為康熙御筆,但祥觀此匾額書法,不難發現「少」「寺」二字的筆勢,尤其是字的下部筆觸頗不協調。1928年軍閥混戰中,一場大火把牌匾上的「少」字燒的了無痕跡。傳聞,當時一個自稱是唐代書法家懷素的後代的人,好書法。他仿康熙的筆法修復了這塊匾額。
  • 白雲禪寺有一個「四字」碑,是一位皇帝書寫,還暗藏著歷史之謎
    名震天下的白雲禪寺有一座鎮寺之寶——四字石碑。寺廟中寶物眾多,為何簡單的四字石碑就可以被稱為鎮寺之寶?石碑上的四個字經過解釋,竟暗藏著一個歷史之謎。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進入佔地近百畝的白雲寺,隨著觀音殿,大雄寶殿依次而進,左右兩側還有非常清雅古樸的禪堂,以及廂房,皆是典型的清代建築。更為著名的一個景點,就是大殿的東側,有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槐樹,這棵大槐樹,居然長在一口大鐵鍋裡。它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鐵鍋槐,據說,它是康熙皇帝為了懷念自己的父親,親手種下來的。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
    關於少林寺的這個牌匾還流傳著三種說法: 1、匾額的「林」字的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可見原來確為康熙御筆,但祥觀此匾額書法,不難發現「少」「寺」二字的筆勢,尤其是字的下部筆觸頗不協調。1928年軍閥混戰中,一場大火把牌匾上的「少」字燒的了無痕跡。傳聞,當時一個自稱是唐代書法家懷素的後代的人,好書法。他仿康熙的筆法修復了這塊匾額。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墓遭村民發掘,墓前豎立康熙親書龍頭御碑
    康熙二十三年農曆四月十八日,68歲的于成龍病逝。他去世時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別無餘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諡號「清瑞」。被稱為「天下第一廉吏」。死後葬於方山縣。清順治十八年,于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于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廣西省唯一「卓異」,並升任四川合州(今重慶合川區)知州。
  • 遊在民權:千年古剎白雲禪寺
    白雲禪寺位於民權縣城西南20公裡處,龍山晚期文化遺址上,西距省會鄭州150公裡,東到商丘56公裡,距連霍高速民權出口15公裡,有花園至白雲禪寺旅遊專線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白雲禪寺是豫東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佔地20652平方米,建築面積1310平方米,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並稱為中州四大名寺;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批准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一飽眼福!
    關於少林寺的這個牌匾還流傳著三種說法: 1、匾額的「林」字的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可見原來確為康熙御筆,但祥觀此匾額書法,不難發現「少」「寺」二字的筆勢,尤其是字的下部筆觸頗不協調。1928年軍閥混戰中,一場大火把牌匾上的「少」字燒的了無痕跡。傳聞,當時一個自稱是唐代書法家懷素的後代的人,好書法。他仿康熙的筆法修復了這塊匾額。
  • 看古鎮——明末清初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康熙乾隆南巡都在此停留
    明末清初,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御碑碼頭廣濟橋北岸的東側約200米左右,有個御碑碼頭。乾隆御碑康熙、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在塘栖停留。這裡還有乾隆御碑,碑文大致意思,因浙江省未拖欠皇糧,故免浙江地丁錢糧三十萬兩。
  • 「商丘十景」開始投票,您覺得哪些地方是您心目中的「商丘十景」?
    閼伯為高辛氏帝嚳之子,相傳為帝嚳后妃簡狄吞食燕子卵而生,即《詩經·商頌·玄鳥》所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閼伯封於商,任火正,專司祭祀大火星,以大火星的運行記時節,定曆法。因此閼伯臺被中國天文學會認定為中國最早的天文臺,為國際天文學界所公認。因為閼伯的封號是「商」,閼伯與部族生活的丘陵便被稱為「商丘」。時間長了,「商丘」便成了地名。《商丘縣誌》記載:「閼伯之墟即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