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裡的印章:《神鵰俠侶》

2020-12-20 談藝錄

陸續寫了前兩篇金庸小說的印章後,陸續收到很多的留言,鼓勵寫下去的居多,而有的朋友對金庸作品的熟悉到了了如指掌 的地步,提及某個故事情節,甚至能對上相應的原文,實在讓人讚嘆,金庸小說實在是養育了一代人或者幾代人的作品,由此看去,金大俠的小說入選課本是正確的事情,優秀的文化總是值得優先傳承的。《神鵰俠侶》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的主人公從郭靖黃蓉換成楊過小龍女,視角由家國轉向情仇。

(神鵰俠侶插圖)

今天接著說《神鵰俠侶》裡的印章,這部小說中的印章都出自晚清與民國篆刻大師吳昌碩之手,吳昌碩是大師中的大師,這些印章當然也是中國文化的精粹,值得我們好好鑽研理解。

第一方印章是這方:

(《神鵰俠侶》裡的印章「千裡之路不可撫以繩」)

印文是:「千裡之路不可撫以繩」,語出《管子·宙合》:「千裡之路,不可直以繩;萬家之都,不可平以準。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義立之謂資。」意思是說,長達千裡的道路,不可能用繩墨來撥直;大到萬家的城市,不可能用準具來取平;這說的是偉大人物的行動,不必拘守先例與常規,能立義就可以稱賢。言外之意是人與物各有不同,有優點也有缺點,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同時也暗含一個人的成功不可能走直線道路,成功路上的起伏,甚至成功之前遭受的典折是必由之路,小說的第一本中楊過開始了他的學藝之路,以及他為了追尋小龍女初入江湖的各種險象,本來有上好條件的楊過,先是黃蓉的弟子,又入全真教這樣的名人大教,有很好的名師,有很好的規矩,並不能教出好的學生,楊過是這樣的典型,他是規矩的破壞者,人生太漫長了,怎麼可能有統一的標準。

這方印九個字,吳昌碩大師加了秦印一樣的界格,用了石鼓文系列的大篆文字,因為這些文字字形不像小篆與漢繆篆一樣方整,需要以界格使它們變得規整,整齊。吳昌碩大師的是石鼓文的篤愛者,他一生好《石鼓文》,對於石鼓文精心臨摹,他曾說過:「餘學篆好臨《石鼓文》,數十載從事於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石鼓文的特徵是線條飽滿圓潤,但石鼓文的結體是錯落多變的,因此形成了不規整的字形,用這種不規整的字入印,加以秦印的界格是明智的,秦在統一六國之後,制定了嚴格的印章制度,在印章的內部極聰明的加入了界格,吳昌碩在這方印裡,也只是在後世印學中對前朝秦印古法的活學活用罷了。

第二方印是這一方:

(《神鵰俠侶》中的印章「鮮鮮霜中鞠」)

印文是「鮮鮮霜中鞠」語出唐·韓愈《懷秋詩》 之十一:」鮮鮮霜中菊,既晚何用好。「」鮮鮮「亦作「鱻鱻」(三個魚字疊在一起),鮮麗之貌。初讀韓詩,覺得怪,霜中菊何以有「鮮」呢,不是該蔫了嗎?但後來發現,不僅韓愈,王安石的作品裡也有這樣的句子,他在《酬裴如晦》詩中寫道:「鮮鮮細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陰」。顯然,這是一種為文人所喜愛的意境。後來觀察經霜的菊花,確有更加鮮麗的感覺。此印用於第二部,當然也有用意,古墓派劍法中有一招叫「小園藝菊」是創劍法之人林朝英在深情之中幻念兩個有情之人在園中賞菊的劍招,這一部中,楊過已經和小龍女經了一些磨難,甚至已經用「雙劍合壁」為中原武林爭了大臉面,經畫磨難(霜)的菊(楊龍二人)這樣的「小鮮肉」已登上大舞臺。

吳昌碩作印,一般有較為豐富的「做印」手段,於是後人很多人認為他的印,很多是「做」出來的,但其實不然,這方印五個字,巧妙用重文,以四字章法布局求得方正,又以「三密一疏」「峻拔一角」的章法特徵使印面空靈鮮活,又加之以《石鼓文》的字法使印文雄遒無匹,又以「封泥」中特有的粘邊借邊之法,讓印面蒼茫古樸,實在是少有的佳作。因為這是一方吳昌碩有名的作品,做賞析的文章也較多,大家可以找來看。

第三方印章是這一方:

(《神鵰俠侶》中印章:「富岡百鍊」)

印文是「富岡百鍊」,這方印是吳昌送給一個日本朋友的,這個日本朋友叫「富岡鐵齋」。富岡鐵齋是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一位重要的繪畫大師,他對中國傳統詩歌、繪畫和書法都有很深的研究,並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來,對日本近代藝術有很大的影響。鐵齋尤其鍾情於蘇東坡,據說和東陂同日生,這在鐵齋頗為得意,為此和鐵齋同時代的吳昌碩特製印「東坡同日生」相贈從未晤面的鐵齋,同時刻「富岡百鍊」印一枚。可惜鐵齋在大變革年代的並不被當時的書畫社會所理解和容納,真是跟東坡一樣,滿肚子的不合時宜。這與楊過是相似的,他有才華,但世上的規矩都不認可他,他做的事情太過個性化,楊過在這一部書中整個過程是千錘百鍊的過程,各種陰差陽錯的悲情,各種天殘地缺式的遭遇。稱「百鍊」絕不為過。

這方印是典型的吳昌碩式的白文印,大凡開宗立派的大師,皆有鮮明的個性特色,讓人一看印面就知曉這方印是他的作品,吳昌碩當然不例外。但大師的作品中從秦漢汲取的營養總是時不時提醒我們,他的深厚是有源頭的,這方印,漢印的章法,四字任疏任密,不做額外的處理,但字形上卻有巧妙的變化,富字圓頭與岡字的方頭方圓映襯,鍊字的右邊一反常規的上提,又不經意間擠出了左下部一片紅地給整方印透氣,與岡字的中部呼應,四個字都極近邊界,又暗合著吾衍所說的「不逼邊不古」,這與他在朱文印中對邊欄的運用是同出一脈的。

第四方印是這一方:

(《神鵰俠侶》中的印章「心月同光」)

這方印的印文是「心月同光」,這是一句是佛教用語,講得是明淨如月的心性,語本《菩提心論》:「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意思就是心性明淨如同月光,表達的是一種超俗不為塵囂所染的境界。月當然也實指書中的小龍女,她是「冷浸溶溶月」的佳人,這樣的佳人,天生是幽居世外的,小龍女十六年間獨處絕情谷底,與楊過相見之外,仍然選擇雙雙超然世外,隱居古墓,這當然與郭靖黃蓉的俗世之旅不同,這部書的主人公們更加「出世」他們的俠遠別於郭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也行俠事,但更願意超然世外,同時,兩人的愛情已經達到了明心見性的最高境界。兩個蘸盡苦水的海綿,終於過上了隱居世外的好日子。

粗朱文印,在吳昌碩手裡變成了藝術精品,吳昌碩的師法的前人宗師,有丁敬這樣的「以刀立派」者,秦漢印在他手裡有了刀法的個性,吳昌碩一變找到了自己的「刀法」,以「鈍刀硬入」為自家獨有個性,成就刀法特徵;有鄧石如這樣的「以書入印」者,他把個性的書法擺進了印面,吳昌碩以鍾愛一生《石鼓文》,找到到了自家的個性「書法」入印,於是有了自家的書法特徵;有趙之謙這樣的「印外求印」者,吳昌碩沉之迷之的石鼓正是來於印外的取法之處。吳昌碩的成就是站在其他大師肩膀上的成就。前人們的藝術思想,以大河入海似的在吳昌碩這裡交匯,終於匯成了一片大海。匯出了一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他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同齊白石一樣,他也是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金庸經典小說!盤點《神鵰俠侶》電視劇!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
  • 音樂巨製《神鵰俠侶交響樂》金庸家鄉首演
    11月21日晚,在市文化館內,著名指揮家、長號演奏家徐東曉帶領浙江民族樂團為觀眾們上演了一場以金庸武俠作品為主題的音樂民樂專場演奏會。據悉,這也是《神鵰俠侶交響樂》以民樂的方式在浙江首演。據了解,《神鵰俠侶交響樂》分為《反出道觀》《古墓師徒》《俠之大者》《黯然銷魂》《海濤練劍》《情為何物》《群英賀壽》《谷底重逢》八個樂章。
  • 「我怕看的是本假的金庸小說」,新版《神鵰俠侶》有哪些改動?
    《神鵰俠侶》作為「射鵰」系列的第二部,上承《射鵰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創作技法成熟,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形象鮮明,是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創作上的一個裡程碑。上世紀80年代,經金庸先生修改後的三聯版《神鵰俠侶》大陸刊印發行,成為人們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個版本。2003年,年近8旬金庸先生對其平生所著的武俠小說進行世紀新修,《神鵰俠侶》也出現在了修改的行列之中。
  • 《神鵰俠侶》又翻拍了,2020版神鵰俠侶,李莫愁眼神很有殺氣
    《神鵰俠侶》又雙叒翻拍了。1961年,金庸寫完《神鵰俠侶》。1983年,香港無線版的24集《神鵰俠侶》連續劇上映,其中劉德華扮演楊過,陳玉蓮扮演小龍女,一時間紅遍整個香江,收視率超過90%。《神鵰俠侶》開啟了翻拍之旅,1984年,臺灣版《神鵰俠侶》上映,1995年古天樂版《神鵰俠侶》上映,1998年新加坡版《神鵰俠侶》上映,同年臺灣又上映一任賢齊版《神鵰俠侶》。千禧年後,金庸改進了其所有作品,其中神鵰俠侶中改動最大的,則是尹志平。
  • 金庸的《神鵰俠侶》,為何會用歐陽修的一首《蝶戀花》作為開頭?
    在金庸所寫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一首歐陽修的《蝶戀花》佔據了整部小說的開篇。為什麼他要自己的武俠小說裡,插入一首毫不相干的外人的詩詞來作為開頭呢?下面,啟女俠就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一,藉助名人效應。歐陽修是名人,《蝶戀花》亦是首古詩,金庸想蹭下名人的熱度,讓自己的小說看起來更高大上一些。歐陽修,用現代的話形容他,就是一個文化板塊的網紅。金庸的名氣,遠不如歐陽修大。他借歐陽修這位大佬的名氣,蹭個熱度,為自己的作品添磚加瓦。
  • 金庸《神鵰俠侶》中的武林聖地風景美如畫,知道在哪兒嗎
    金庸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他不僅是一個響噹噹的文學家,還是一個功底深厚的歷史學者。金庸的武俠小說無一不滲透著濃厚的歷史背景,小說中的許多成分都可以追尋到真實的歷史原型。金庸所著武俠有不少被拍成了電視劇,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神鵰俠侶》,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神鵰俠侶中有不少的武林聖地,華山、終南山、桃花島、絕情谷等,這些無一不是美如畫的風景區。
  • 毛曉慧佟夢實合作金庸武俠《新神鵰俠侶》高冷美人小龍女仙氣滿滿
    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十分出名,他所描繪的江湖甚至可以稱之為國內武俠世界觀的基本設定,在不少觀眾心中,金庸老先生筆下的武俠,就是真正的江湖。金庸老先生的小說曾是一代人的青春,許多觀眾的童年中相當難忘的記憶就是下課和大家互換武俠小說。
  • 想當年|范文芳版《神鵰俠侶》及新加坡古裝電視劇
    《神鵰俠侶》一書,可謂金庸先生武俠著作中,被人們稱作「武俠情書」的一部,自從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臺首次將該作品搬上熒幕之後,42年間,《神鵰》一書已經先後經歷了九次電視劇翻拍,其中最新的一次拍攝目前正在進行中。
  • 新神鵰俠侶_新神鵰俠侶新聞_3DM新聞
    《神鵰俠侶》今日開啟「快樂家園」 房市緊張莫愁 金秋情意濃,樂在武林中。江湖漂泊的雕友們啊~如今終於可以停下腳步,享受一番安逸的生活啦!
  • 《神鵰俠侶》楊過的大雕到底多少歲?答案太亮眼,金庸不好意思說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967期:《神鵰俠侶》楊過的大雕到底多少歲?答案太亮眼,連金庸都不好意思說】文/江湖小混混大俠您好!歡迎光臨思品時間武俠時間,本文我們接第964期的話題,繼續來侃金庸《神鵰俠侶》中的奇葩漏洞。
  • 金庸在《神鵰俠侶》中為運城規劃了一條旅遊線路
    《神鵰俠侶》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多年來,被拍成N多個版本的電視劇和電影,擁有無數粉絲。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華人中,在武俠小說界,是神一般的存在。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恨別離,讓人慾罷不能。絕情谷、黑龍潭……這些神秘而美麗的地方讓無數小說的痴迷者神之嚮往!
  • 83版神鵰俠侶:「楊過」戲假情真,「黃蓉」「尹志平」已離世
    對於許多內地觀眾來說,劉德華陳玉蓮主演的83版《神鵰俠侶》著實有些陌生,甚至看過全集的觀眾都是少數的。這次我們就來聊聊這部金庸先生最滿意的《神鵰俠侶》改編劇。好風憑藉力,送上青天在1983年,從佳藝手中接過金庸作品版權的無線一口氣推出了兩部金庸劇,《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
  • 金庸《神鵰俠侶》中很感人一句語錄,讓很多武俠迷感嘆:先生走好
    記事時起,也是小時候,全村裡就幾家有大彩電,我們一放學,就會跑到那家去看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去搶位置,爭取搶到最前面看。小時候只知道《神鵰俠侶》,只知道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都很羨慕這種神鵰俠侶般的愛情。只是後來慢慢才知道金老前輩,還知道了金老其他的一些武俠小說以及電視劇。
  • 新《神鵰俠侶》即將開播,小龍女人氣不如李莫愁,網友:要涼了
    平常所說的金庸小說主要是說金庸老先生寫的武俠小說,共計十五部,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和《越女劍》。
  • 2月電視劇備案公布,《神鵰俠侶》又要被翻拍,網友:看的噁心!
    一次又一次翻拍同一部作品,幾乎原封不動照著演一次真的有意義嗎?前車之鑑並未讓國內的影視劇製造商收手,今天國內2月電視劇備案公布,在這份最新的電視劇備案中,小編又看到了許多熟悉的身影比如《新神鵰俠侶》,比如《碧血劍》,比如《七劍下天山》,另外電影《七月與安生》和《泡芙小姐》還要被翻拍成電視劇!
  • 新《神鵰俠侶》未播先撲,加了濾鏡的小龍女,連陳妍希一半都不如
    眾所周知,金庸武俠劇一直以來都是熱門作品,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現在,金庸武俠劇也不知道被翻拍多少次了,觀眾們熟悉的《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等作品,基本上都經歷過多次翻拍。
  • 無數版本的《神鵰俠侶》電視劇誰最好?這款回合制手遊給出了答案
    金庸大師的作品不僅僅只是幾代的共同回憶,也成為了久經不衰的武俠IP,不僅誕生了諸多優秀的電影、電視劇,甚至遊戲也成為了代表武俠IP的文化產品。而它的贏影響力也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金庸的無數作品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要數《神鵰俠侶》了,關於這部作品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從1960開始到如今已誕生出大量不同劇本及演員陣容的版本。誰好看,誰耐看?已經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之一,數個版本中到底是誰最佳版本呢?
  • 電視劇《神鵰俠侶》,哪個版本更符合原著,哪個版本最經典
    《神鵰俠侶》是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作於1959年。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二部,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上承《射鵰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創作上的一個裡程碑。裡面的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所以許多觀眾較為喜歡這部小說,由此根據小說翻拍的電視劇也很層出不窮。
  • 新神鵰俠侶全陣容亮相 「光影」版人物海報請查收
    新神鵰俠侶全陣容亮相 「光影」版人物海報請查收時間:2018-12-03 19:31   來源:百家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神鵰俠侶全陣容亮相 光影版人物海報請查收 《神鵰俠侶》這部電視劇可謂是一部經典之作了,也是金庸先生描述襄陽城比較多的一個作品。而這部劇目前已經被拍過多次。
  • 金庸的《神鵰俠侶》中,小龍女為啥不上絕情谷?有一個主要原因
    但是楊過無法成為神鵰俠,而他們也無法成為流芳的神鵰俠侶。 十六年便是十六年,差一年、差一個月、差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十六年。 如此熬出來的情節才動人,才能體現這份不顧世俗禮法愛情的生死不渝,海枯石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