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多年來,被拍成N多個版本的電視劇和電影,擁有無數粉絲。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華人中,在武俠小說界,是神一般的存在。
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恨別離,讓人慾罷不能。絕情谷、黑龍潭……這些神秘而美麗的地方讓無數小說的痴迷者神之嚮往!
仔細推敲,《神鵰俠侶》一些神秘的地點,金庸先生在小說中為運城規劃了一條旅遊線路,並把篩選出的優質景點,讓楊過和小龍女帶著金庸迷們神遊了一遍……
《神鵰俠侶》中的那些運城的景點
《神鵰俠侶》和運城有密切的關係,最密切的內容從第三十三回開始。地點在風陵渡———位於今天運城市芮城縣境內。
《神鵰》三十二回末尾,小龍女玩了一次失蹤,在斷腸崖留字,約楊過16年後再見。隨後,跳進絕情谷。
為了與姑姑的16年之約,楊過求生意念重燃,進到獨孤求敗昔年隱居之荒谷,一邊苦捱時光,一邊在神鵰的指導下修煉,練成一身神功。及原文中的「某一日風雨如晦,楊過心有所感,當下腰懸木劍,身披敝袍,一人一雕,悄然西去,自此足跡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
楊過再次出現時,就到了金庸給運城規劃的旅遊線路的起點——風陵渡。
不一般的風陵渡
十五年後的冬末早春,乍寒乍暖,來自山西、湖北、四川、廣東、河南以及南宋京都臨安的客人,都在晉陝豫交界處的山西風陵渡等著渡黃河。
這時,因為天氣突變,河水結冰不能渡船,大家被困在了風陵渡口的安渡老店,圍坐烤火,閒談話題集中在了「神鵰俠」身上。這些人一人一句,代作者敘事,把楊過這些年的大大小小的作為概括了一遍。
風陵渡印象風陵景區
風陵渡地處晉、秦、豫三省交界的黃河大拐彎處,是一處天然的渡口。給黃帝製作指南車的風后葬於此處,留有風后陵,因此得名。
這裡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捷,黃河、渭河、洛河三河交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界,是通往華北、西北、西南和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
最關鍵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蒙古、金、南宋之間多年的戰事頻繁,生靈塗炭,山西先被金國從宋佔據,後來蒙古和金之間在山西反覆爭奪,救過郭靖性命的蒙古大將木華黎,歷史上曾兩攻太原,失而復得河中府(即永濟),最後病死在聞喜。
蒙古軍隊佔領一地,慣常的做法是搶殺一盡,黃河北岸的人們當時紛紛南渡進入中原地區,躲避戰禍。風陵渡是北方居民南逃的大通道,在當時沒有橋的時候,這裡的日常情形正如金庸所寫,「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著人聲車聲」,熱鬧非常,人多,自然信息多,說起大俠楊過自然不過。
風陵渡地處黃河中遊下段,早春時分,河水結薄冰船不能渡,冰面不能行人是常有情況,因此眾旅客在此受阻,走不了就得住店,人太多,最大的店也安排不了,只能擠在大堂上坐著烤火禦寒。
運城各景點在小說中的體現
從風陵渡開始進入山西後,故事也就在此展開。《神鵰》以後的主要情節除了在郭靖的根據地湖北襄陽,山西的運城成了主場。往返穿插兩次,一直到本書結束。
郭靖的小女兒郭襄此時16歲,她和姐姐在店內等著渡河。眾人把楊過這些年的大大小小的作為概括了一遍,從朝廷大政到夫妻瑣事,所做之事既有義也有情。楊過已經成了一個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聽眾人說得神往,也是出於好奇,郭襄隨著西山一窟鬼從風陵渡出發,去倒馬坪見神鵰俠,路線是從風陵渡出發,沿著山路往東。從運城的實際的地理來說,他們一直在中條山的山路上行走。
在一片林地,郭襄等人遇到了萬獸山莊的五兄弟。五兄弟正圍著林子捉九尾靈狐,捉到的話,用來給其中一位兄弟治病。
萬獸山莊,倒馬坪,據情節推測,兩者應在運城的中條山中,現永濟及鹽湖區地界,大概依次就是五老峰,鳳凰谷的位置。
九尾靈狐沒捉到,楊過出現了。
楊過隨後受託,帶著郭襄去黑龍潭捉狐。方向是向北而行。
重點又來了,此時是從鳳凰谷向北啊,一直走就到了黑龍潭。
運城鹽湖
黑龍潭的特點是「方圓七八裡內草木不生……本是一座大湖,後因水源乾枯,逐年淤塞,成為一片汙泥堆積的大沼澤。只一頓飯工夫,楊過和郭襄已來到潭邊。縱目眺望,潭面甚廣,白雪掩蓋下,延展一片,似乎無窮無盡」,其方位和特徵正是被稱為「中國死海」的運城鹽湖。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如今,鹽池黑泥開發的黑泥浴,是頗受人們喜愛的保健休閒項目。在2018年的冬天,還有運城當地居民在鹽湖邊上,用手機無意中拍到了一隻通體雪白的小狐狸。是不是當年楊過和郭襄要抓的那隻九尾狐仙的後代就不得而知了。
繼續回來說《神鵰》,楊過在黑龍潭見到的靈狐主人,居然是一燈大師的前妻、周伯通的昔日情人瑛姑。而楊過他們到達時,一燈大師和法名慈恩、改惡從善的裘千仞在此地苦苦求見瑛姑,瑛姑的要求則是請周伯通來,周伯通隱居百花谷,養蜂為樂。
百花谷的方位,金庸安排在黑龍潭也就是運城鹽湖的西北方向100多裡。原文這樣寫:
楊過依著瑛姑所指的路徑,轉過兩個山坳,突然間眼前一亮,但見青青翠谷,到處點綴著或紅或紫、或黃或白的鮮花。兩人一路行來,遍地不是積雪,便是泥濘,此處竟換了一個世界。
郭襄拍手大喜,叫道:「老頑童好會享福,竟選了如此奇妙的所在。大哥哥,你說此處怎麼會這生好法?」……
楊過道:「此處山谷向南,高山擋住了北風,想來地下又有硫磺、煤炭等類礦藏,地氣特暖,因之未到初夏,百花已然盛放。」
山西多煤,運城卻少,只有向運城市區向北到了萬榮境內,地下埋藏的煤炭資源才多起來。萬榮擁有巨量的煤炭資源,只是至今沒有開發。
按照小說中的地理位置推測,百花谷最可能就是萬榮的孤峰山。
楊過請到周伯通來見瑛姑,他們和一燈、慈恩之間的複雜情怨也就此消解,百花谷最後成了周伯通、瑛姑、一燈的共同隱居處。
萬榮孤峰山景區
神秘絕情谷藏身河津黃河邊
之所以說,《神鵰》的後四分之一除了襄陽就是山西,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那就是絕情谷。
絕情谷是《神鵰》中的一個關鍵所在,重要的人物都去過,在這裡,很多第三代的人產生了愛情,如郭芙、耶律齊,大小武和完顏萍、耶律燕,就連為情所困的而變態的李莫愁也死在這裡。
因婚姻變故生恨的公孫止夫婦最後也是葬身此處。
絕情谷是一個神秘的所在,小說中的人物和讀者都是在作者的安排下朦朦朧朧地「進去」的。剛開始在小說中出現的時候,似乎就在襄陽不遠處,但是後來越來越明顯,絕情谷其實就在運城境內。
金輪法王綁架了郭襄,兩人說著要去絕情谷,路線是從襄陽向北走,過了河南的蒙古大營,再向北,進入山西境內。
黃蓉、程英、陸無雙三人找郭襄,先到風陵渡,在玉蜂的指引下向北,找到隱居在百花谷的周伯通等三人。黃蓉之後發現,小龍女在刺字發信息「我在絕情谷底」的玉蜂,合群在周伯通養的玉蜂中,覺得有蹊蹺,就去絕情谷看,方向是百花谷向西走。
查科普資料,蜜蜂的有效活動範圍在離巢2.5公裡以內,按照小說所寫,玉蜂是蜜蜂中的「戰鬥蜂」,活動範圍擴展上幾十倍,絕情谷也就在百花谷西邊的百十公裡內,應該就在黃河晉陝大峽谷東岸的河津一帶。
具體方位,應該就是河津黃河岸邊絕壁千仞的的梯子崖景區了。
河津黃河大梯子崖
從芮城風陵渡開始,到永濟五老峰,再到鹽湖區的鳳凰谷,再到運城鹽湖,再到萬榮孤峰山,再到河津黃河大梯子崖。
這就是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中,為運城規劃的一條旅遊線路,神秘,驚險,深情。有興趣的去體驗考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