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神鵰俠侶》中為運城規劃了一條旅遊線路

2021-01-10 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

《神鵰俠侶》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多年來,被拍成N多個版本的電視劇和電影,擁有無數粉絲。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華人中,在武俠小說界,是神一般的存在。

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恨別離,讓人慾罷不能。絕情谷、黑龍潭……這些神秘而美麗的地方讓無數小說的痴迷者神之嚮往!

仔細推敲,《神鵰俠侶》一些神秘的地點,金庸先生在小說中為運城規劃了一條旅遊線路,並把篩選出的優質景點,讓楊過和小龍女帶著金庸迷們神遊了一遍……

《神鵰俠侶》中的那些運城的景點

《神鵰俠侶》和運城有密切的關係,最密切的內容從第三十三回開始。地點在風陵渡———位於今天運城市芮城縣境內。

《神鵰》三十二回末尾,小龍女玩了一次失蹤,在斷腸崖留字,約楊過16年後再見。隨後,跳進絕情谷。

為了與姑姑的16年之約,楊過求生意念重燃,進到獨孤求敗昔年隱居之荒谷,一邊苦捱時光,一邊在神鵰的指導下修煉,練成一身神功。及原文中的「某一日風雨如晦,楊過心有所感,當下腰懸木劍,身披敝袍,一人一雕,悄然西去,自此足跡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

楊過再次出現時,就到了金庸給運城規劃的旅遊線路的起點——風陵渡。

不一般的風陵渡

十五年後的冬末早春,乍寒乍暖,來自山西、湖北、四川、廣東、河南以及南宋京都臨安的客人,都在晉陝豫交界處的山西風陵渡等著渡黃河。

這時,因為天氣突變,河水結冰不能渡船,大家被困在了風陵渡口的安渡老店,圍坐烤火,閒談話題集中在了「神鵰俠」身上。這些人一人一句,代作者敘事,把楊過這些年的大大小小的作為概括了一遍。

風陵渡印象風陵景區

風陵渡地處晉、秦、豫三省交界的黃河大拐彎處,是一處天然的渡口。給黃帝製作指南車的風后葬於此處,留有風后陵,因此得名。

這裡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捷,黃河、渭河、洛河三河交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界,是通往華北、西北、西南和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

最關鍵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蒙古、金、南宋之間多年的戰事頻繁,生靈塗炭,山西先被金國從宋佔據,後來蒙古和金之間在山西反覆爭奪,救過郭靖性命的蒙古大將木華黎,歷史上曾兩攻太原,失而復得河中府(即永濟),最後病死在聞喜。

蒙古軍隊佔領一地,慣常的做法是搶殺一盡,黃河北岸的人們當時紛紛南渡進入中原地區,躲避戰禍。風陵渡是北方居民南逃的大通道,在當時沒有橋的時候,這裡的日常情形正如金庸所寫,「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著人聲車聲」,熱鬧非常,人多,自然信息多,說起大俠楊過自然不過。

風陵渡地處黃河中遊下段,早春時分,河水結薄冰船不能渡,冰面不能行人是常有情況,因此眾旅客在此受阻,走不了就得住店,人太多,最大的店也安排不了,只能擠在大堂上坐著烤火禦寒。

運城各景點在小說中的體現

從風陵渡開始進入山西後,故事也就在此展開。《神鵰》以後的主要情節除了在郭靖的根據地湖北襄陽,山西的運城成了主場。往返穿插兩次,一直到本書結束。

郭靖的小女兒郭襄此時16歲,她和姐姐在店內等著渡河。眾人把楊過這些年的大大小小的作為概括了一遍,從朝廷大政到夫妻瑣事,所做之事既有義也有情。楊過已經成了一個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聽眾人說得神往,也是出於好奇,郭襄隨著西山一窟鬼從風陵渡出發,去倒馬坪見神鵰俠,路線是從風陵渡出發,沿著山路往東。從運城的實際的地理來說,他們一直在中條山的山路上行走。

在一片林地,郭襄等人遇到了萬獸山莊的五兄弟。五兄弟正圍著林子捉九尾靈狐,捉到的話,用來給其中一位兄弟治病。

萬獸山莊,倒馬坪,據情節推測,兩者應在運城的中條山中,現永濟及鹽湖區地界,大概依次就是五老峰,鳳凰谷的位置。

九尾靈狐沒捉到,楊過出現了。

楊過隨後受託,帶著郭襄去黑龍潭捉狐。方向是向北而行。

重點又來了,此時是從鳳凰谷向北啊,一直走就到了黑龍潭。

運城鹽湖

黑龍潭的特點是「方圓七八裡內草木不生……本是一座大湖,後因水源乾枯,逐年淤塞,成為一片汙泥堆積的大沼澤。只一頓飯工夫,楊過和郭襄已來到潭邊。縱目眺望,潭面甚廣,白雪掩蓋下,延展一片,似乎無窮無盡」,其方位和特徵正是被稱為「中國死海」的運城鹽湖。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如今,鹽池黑泥開發的黑泥浴,是頗受人們喜愛的保健休閒項目。在2018年的冬天,還有運城當地居民在鹽湖邊上,用手機無意中拍到了一隻通體雪白的小狐狸。是不是當年楊過和郭襄要抓的那隻九尾狐仙的後代就不得而知了。

繼續回來說《神鵰》,楊過在黑龍潭見到的靈狐主人,居然是一燈大師的前妻、周伯通的昔日情人瑛姑。而楊過他們到達時,一燈大師和法名慈恩、改惡從善的裘千仞在此地苦苦求見瑛姑,瑛姑的要求則是請周伯通來,周伯通隱居百花谷,養蜂為樂。

百花谷的方位,金庸安排在黑龍潭也就是運城鹽湖的西北方向100多裡。原文這樣寫:

楊過依著瑛姑所指的路徑,轉過兩個山坳,突然間眼前一亮,但見青青翠谷,到處點綴著或紅或紫、或黃或白的鮮花。兩人一路行來,遍地不是積雪,便是泥濘,此處竟換了一個世界。

郭襄拍手大喜,叫道:「老頑童好會享福,竟選了如此奇妙的所在。大哥哥,你說此處怎麼會這生好法?」……

楊過道:「此處山谷向南,高山擋住了北風,想來地下又有硫磺、煤炭等類礦藏,地氣特暖,因之未到初夏,百花已然盛放。」

山西多煤,運城卻少,只有向運城市區向北到了萬榮境內,地下埋藏的煤炭資源才多起來。萬榮擁有巨量的煤炭資源,只是至今沒有開發。

按照小說中的地理位置推測,百花谷最可能就是萬榮的孤峰山。

楊過請到周伯通來見瑛姑,他們和一燈、慈恩之間的複雜情怨也就此消解,百花谷最後成了周伯通、瑛姑、一燈的共同隱居處。

萬榮孤峰山景區

神秘絕情谷藏身河津黃河邊

之所以說,《神鵰》的後四分之一除了襄陽就是山西,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那就是絕情谷。

絕情谷是《神鵰》中的一個關鍵所在,重要的人物都去過,在這裡,很多第三代的人產生了愛情,如郭芙、耶律齊,大小武和完顏萍、耶律燕,就連為情所困的而變態的李莫愁也死在這裡。

因婚姻變故生恨的公孫止夫婦最後也是葬身此處。

絕情谷是一個神秘的所在,小說中的人物和讀者都是在作者的安排下朦朦朧朧地「進去」的。剛開始在小說中出現的時候,似乎就在襄陽不遠處,但是後來越來越明顯,絕情谷其實就在運城境內。

金輪法王綁架了郭襄,兩人說著要去絕情谷,路線是從襄陽向北走,過了河南的蒙古大營,再向北,進入山西境內。

黃蓉、程英、陸無雙三人找郭襄,先到風陵渡,在玉蜂的指引下向北,找到隱居在百花谷的周伯通等三人。黃蓉之後發現,小龍女在刺字發信息「我在絕情谷底」的玉蜂,合群在周伯通養的玉蜂中,覺得有蹊蹺,就去絕情谷看,方向是百花谷向西走。

查科普資料,蜜蜂的有效活動範圍在離巢2.5公裡以內,按照小說所寫,玉蜂是蜜蜂中的「戰鬥蜂」,活動範圍擴展上幾十倍,絕情谷也就在百花谷西邊的百十公裡內,應該就在黃河晉陝大峽谷東岸的河津一帶。

具體方位,應該就是河津黃河岸邊絕壁千仞的的梯子崖景區了。

河津黃河大梯子崖

從芮城風陵渡開始,到永濟五老峰,再到鹽湖區的鳳凰谷,再到運城鹽湖,再到萬榮孤峰山,再到河津黃河大梯子崖。

這就是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中,為運城規劃的一條旅遊線路,神秘,驚險,深情。有興趣的去體驗考證一把? 

相關焦點

  • 遊山西運城 讀華夏歷史|金庸為運城規劃了一條旅遊線路
    《神鵰俠侶》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仔細推敲,《神鵰俠侶》一些神秘的地點,金庸先生在小說中為運城規劃了一條旅遊線路,並把篩選出的優質景點,讓楊過和小龍女帶著金庸迷們神遊了一遍…… 《神鵰俠侶》中的那些運城的景點
  • 金庸經典小說!盤點《神鵰俠侶》電視劇!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
  • 金庸《神鵰俠侶》中的武林聖地風景美如畫,知道在哪兒嗎
    金庸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他不僅是一個響噹噹的文學家,還是一個功底深厚的歷史學者。金庸的武俠小說無一不滲透著濃厚的歷史背景,小說中的許多成分都可以追尋到真實的歷史原型。金庸所著武俠有不少被拍成了電視劇,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神鵰俠侶》,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神鵰俠侶中有不少的武林聖地,華山、終南山、桃花島、絕情谷等,這些無一不是美如畫的風景區。
  • 音樂巨製《神鵰俠侶交響樂》金庸家鄉首演
    11月21日晚,在市文化館內,著名指揮家、長號演奏家徐東曉帶領浙江民族樂團為觀眾們上演了一場以金庸武俠作品為主題的音樂民樂專場演奏會。據悉,這也是《神鵰俠侶交響樂》以民樂的方式在浙江首演。據了解,《神鵰俠侶交響樂》分為《反出道觀》《古墓師徒》《俠之大者》《黯然銷魂》《海濤練劍》《情為何物》《群英賀壽》《谷底重逢》八個樂章。
  • 《神鵰俠侶》又翻拍了,2020版神鵰俠侶,李莫愁眼神很有殺氣
    《神鵰俠侶》又雙叒翻拍了。1961年,金庸寫完《神鵰俠侶》。1983年,香港無線版的24集《神鵰俠侶》連續劇上映,其中劉德華扮演楊過,陳玉蓮扮演小龍女,一時間紅遍整個香江,收視率超過90%。《神鵰俠侶》開啟了翻拍之旅,1984年,臺灣版《神鵰俠侶》上映,1995年古天樂版《神鵰俠侶》上映,1998年新加坡版《神鵰俠侶》上映,同年臺灣又上映一任賢齊版《神鵰俠侶》。千禧年後,金庸改進了其所有作品,其中神鵰俠侶中改動最大的,則是尹志平。
  • 毛曉慧佟夢實合作金庸武俠《新神鵰俠侶》高冷美人小龍女仙氣滿滿
    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十分出名,他所描繪的江湖甚至可以稱之為國內武俠世界觀的基本設定,在不少觀眾心中,金庸老先生筆下的武俠,就是真正的江湖。金庸老先生的小說曾是一代人的青春,許多觀眾的童年中相當難忘的記憶就是下課和大家互換武俠小說。
  • 金庸作品裡的印章:《神鵰俠侶》
    陸續寫了前兩篇金庸小說的印章後,陸續收到很多的留言,鼓勵寫下去的居多,而有的朋友對金庸作品的熟悉到了了如指掌 的地步,提及某個故事情節,甚至能對上相應的原文,實在讓人讚嘆,金庸小說實在是養育了一代人或者幾代人的作品,由此看去,金大俠的小說入選課本是正確的事情,優秀的文化總是值得優先傳承的。
  • 「我怕看的是本假的金庸小說」,新版《神鵰俠侶》有哪些改動?
    《神鵰俠侶》作為「射鵰」系列的第二部,上承《射鵰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創作技法成熟,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形象鮮明,是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創作上的一個裡程碑。武俠小說宗師——金庸《神鵰俠侶》作於1959年,當時先是在《明報》連載,後集結成書。
  • 金庸《神鵰俠侶》中很感人一句語錄,讓很多武俠迷感嘆:先生走好
    記事時起,也是小時候,全村裡就幾家有大彩電,我們一放學,就會跑到那家去看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去搶位置,爭取搶到最前面看。小時候只知道《神鵰俠侶》,只知道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都很羨慕這種神鵰俠侶般的愛情。只是後來慢慢才知道金老前輩,還知道了金老其他的一些武俠小說以及電視劇。
  • 《神鵰俠侶》楊過的大雕到底多少歲?答案太亮眼,金庸不好意思說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967期:《神鵰俠侶》楊過的大雕到底多少歲?答案太亮眼,連金庸都不好意思說】文/江湖小混混大俠您好!歡迎光臨思品時間武俠時間,本文我們接第964期的話題,繼續來侃金庸《神鵰俠侶》中的奇葩漏洞。
  • 新神鵰俠侶_新神鵰俠侶新聞_3DM新聞
    《神鵰俠侶》今日開啟「快樂家園」 房市緊張莫愁 金秋情意濃,樂在武林中。江湖漂泊的雕友們啊~如今終於可以停下腳步,享受一番安逸的生活啦!
  • 金庸的《神鵰俠侶》中,小龍女為啥不上絕情谷?有一個主要原因
    但是楊過無法成為神鵰俠,而他們也無法成為流芳的神鵰俠侶。 十六年便是十六年,差一年、差一個月、差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十六年。 如此熬出來的情節才動人,才能體現這份不顧世俗禮法愛情的生死不渝,海枯石爛。
  • 金庸的《神鵰俠侶》,為何會用歐陽修的一首《蝶戀花》作為開頭?
    在金庸所寫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一首歐陽修的《蝶戀花》佔據了整部小說的開篇。為什麼他要自己的武俠小說裡,插入一首毫不相干的外人的詩詞來作為開頭呢?下面,啟女俠就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一,藉助名人效應。歐陽修是名人,《蝶戀花》亦是首古詩,金庸想蹭下名人的熱度,讓自己的小說看起來更高大上一些。歐陽修,用現代的話形容他,就是一個文化板塊的網紅。金庸的名氣,遠不如歐陽修大。他借歐陽修這位大佬的名氣,蹭個熱度,為自己的作品添磚加瓦。
  • 《神鵰俠侶》中的黃蓉為啥變化那麼大?原因只有一點,很現實
    黃蓉和郭靖是金庸《射鵰英雄傳》的主角,不僅是金庸武俠的標誌性人物,而且在廣大讀者和觀眾心中,黃蓉更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形象。《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金庸給了她全部最完美的東西,出身、容貌、智慧、愛情、武功、地位,甚至還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足智多謀,而且性格也非常跳脫,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蘿莉。
  • 金庸武俠世界中的五大靈獸及其排行,會武功的神鵰只排第二
    金庸武俠世界中的五大靈獸及其排行,會武功的神鵰只排第二金庸武俠世界中,除了武功厲害的大俠,還有各式各樣的靈獸,這也為小說世界增添了不少靈動和趣味。金庸武俠中靈獸很多,最著名的有以下五個。5、閃電貂閃電貂,出自金庸所著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鍾靈所養,閃電貂愛吃毒蛇,別的什麼也不吃,只聽鍾靈一個人的指令。4、莽牯朱蛤出自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號稱萬毒之王。
  • 金庸老先生筆下的黃衫女到底是誰?也許是對《神鵰俠侶》一個交代
    在金庸筆下頭這麼一個角色,她總共出場兩次卻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次她幫助史紅石奪回幫主之位,第二次在少林寺的屠獅大會上面輕輕鬆鬆打敗周芷若。當有人問起她的來歷。她說: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我們只能叫她黃衫女。對於黃衫女的身世,網上有很多亂七八糟的說法。比如公認的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代,離譜一點的說她是楊過和郭芙的後代。其實所有不以原著為基礎的猜測就是耍流氓,那麼黃衫女究竟是誰呢?
  • 想當年|范文芳版《神鵰俠侶》及新加坡古裝電視劇
    《神鵰俠侶》一書,可謂金庸先生武俠著作中,被人們稱作「武俠情書」的一部,自從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臺首次將該作品搬上熒幕之後,42年間,《神鵰》一書已經先後經歷了九次電視劇翻拍,其中最新的一次拍攝目前正在進行中。
  • 83版神鵰俠侶:「楊過」戲假情真,「黃蓉」「尹志平」已離世
    2018年,營造過幾代人武俠夢的金庸先生離世,昔日的武俠夢仿佛在此時劃下了句點。無線電視為表哀悼之情,重播1983年版《神鵰俠侶》。為什麼不是年輕觀眾更為熟悉的95版,而是83版?原因無他,因為83版是金庸先生最滿意的版本。
  • 《神鵰俠侶》電視劇又雙叒叕翻拍!為00後全球甄選楊過小龍女
    》金庸親授版權,希望能夠專為千禧年出生、今年將滿18歲成年的00後們,留下共同成長的經典武俠記憶。原著中楊過、小龍女、郭襄、張君寶們出場的年齡與現如今的「千禧族」們年齡相當,他們也是恰同學少年,即將啟程,體會「世間多少痴兒女,情到深處無怨尤」的人生旅程時候。
  • 電視劇《神鵰俠侶》,哪個版本更符合原著,哪個版本最經典
    《神鵰俠侶》是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作於1959年。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二部,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上承《射鵰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創作上的一個裡程碑。裡面的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所以許多觀眾較為喜歡這部小說,由此根據小說翻拍的電視劇也很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