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留得文化傳後人——顧家溪手工造紙傳承基地開館

2020-12-25 中國杭州

  10年前,當顧家溪手工造紙技藝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代表性傳承人顧雲明便有個心願:要建立傳承基地,讓這項從南宋開始,至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手工技藝在顧家溪村永遠地流傳下去。如今,他的願望有了著落——蕭山戴村鎮「省級非遺」顧家溪手工造紙傳承基地開館了。

  去年9月份以來,在蕭山區文廣新局和戴村鎮政府的支持下,顧家溪村籌劃非遺展示館,搜羅製作造紙工藝的老物件、視頻以及圖片資料,逐步打造起一個集展示、宣傳、教育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景點。

  據戴村鎮負責人介紹,該館花了8萬元,用了近半年時間,將顧家溪手工造紙技藝相關歷史及流程等作了整理和展陳。記者在展廳內看到,這裡擺放著顧家溪手工造紙過程中要用到的所有材料、工具以及紙張樣品。這些略顯陳舊的器具曾是村裡老一輩人朝夕相伴的營生工具,如今展示於館內,訴說著歲月的痕跡。

  不過,顧雲明告訴記者,這些器具都能通過現場互動,讓前來參觀的遊客親歷造紙過程,開館至今已迎接了好幾批學生前來參觀。說著,他現場演示了「抄紙」和「剎榨」的製作過程。在顧雲明看來,土法造紙的工藝很複雜,從青色的竹子到最後的紙張,要經歷多道工序,製作環境艱苦。完整的生產過程要歷經數月,每一步驟的手工藝者要操作嫻熟,而操作過程也全憑個人經驗掌握。

  顧家溪村的手工造紙工藝,歷史十分悠久,據史料記載,顧家溪的村民們生產的紙在古時曾名噪洛陽。幾百年來,顧家溪村的村民們為了維持生計,把造紙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村裡有90%的人都是以造紙為生。上世紀末,隨著經濟的發展,這項傳統手藝才逐漸淡出村民們的視線。

  十多年前,100多位村民聚集在一起,把手工造紙工序的全過程拍攝並刻錄於光碟中,呼喚對這一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十多年後,他們的心願終於得償,顧家溪手工造紙有了自己的展示基地。他們認為,「古法造紙」,是顧家溪村寶貴的文化財富,既要充分保護傳承,也要合理開發利用。

  接下來,顧家溪手工造紙傳承基地還要將「非遺」保護傳承融入戴村鎮初級中學,走進「錦宿」和「華克山莊」兩家精品民宿,讓學生和遊客感受到「古法造紙」的獨特魅力。戴村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旅遊結合「非遺」文化,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推動「古法造紙」文化,同時也為美麗鄉村旅遊增添了生命力。目前,顧家溪手工造紙傳承基地開館時間為每周三至周五上午8:00—11:00,周六、周日全天。(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

相關焦點

  • 「新生代」蕭山形象大使為家鄉代言!蕭山親子周末玩法大揭秘
    這是一場有關陶瓷藝術的文化盛宴,近距離欣賞古老而美麗的陶瓷,親身體驗陶瓷製作工藝,感受中國現代陶瓷藝術魅力。既培養了小朋友們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又促進了陶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建築雕梁畫棟,磚、石、木三雕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裡,小朋友們能與歷史對話。線路六:跨湖橋博物館——開元森泊度假樂園跨湖橋文化遺址是浙江省境內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浙江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澱的重要證據。
  • 蕭山這三門手藝,深藏獨特匠心
    蕭山花邊 南宋官窯瓷製作技藝 顧家溪手工造紙技藝 說起蕭山這三門手藝 大家必然不陌生 日前 它們更是被稱為杭州「
  • 夾江手工造紙研學榮膺川渝「一城一品」金榜
    夾江竹紙製作技藝,這項傳承千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時下新興的研學旅行正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成為了夾江又一張閃亮的名片。 據史志記載,夾江手工造紙始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康乾時期被欽定為「貢紙」和「文闈捲紙」。2006年,夾江竹紙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夾江縣被授予「中國書畫紙之鄉」稱號。
  • 夾江手工造紙研學 榮膺川渝「一城一品」金榜丨成渝力量 品牌榜樣
    有「中國書畫紙之鄉」之稱的夾江,憑藉著手工造紙研學,榮膺川渝「一城一品」金榜。「中國有宣、夾二紙,堪稱二寶。」夾江書畫紙與安徽宣紙穩坐當今十大名紙之位。夾江竹紙製作技藝,這項傳承千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時下新興的研學旅行正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成為了夾江又一張閃亮的名片。
  • 在蕭山 有這麼個地方 離你很近 你卻來不及欣賞她的美
    這裡有蕭山最好的茶三清茶戴村景觀遍布:有女媧鍊石補天的發生地仔牛山、一億兩千萬年前形成的火山遺存石群、著名的省級石牛山生態保護公園和省級雲石生態旅遊示範區、中華文明的文化遺產晉代古窯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鍾阿馬烈士墓、區內海拔之最的高山響天嶺水庫、千年古剎雲門寺、道教勝地三清殿……戴村的山,峰巒疊疊;戴村的水,波光盈盈;戴村的竹,竹濤悅耳;戴村的路,棧道幽幽;戴村的景,氣象萬千。
  • 蕭山旅遊線路大賞請收下
    在蕭山,你可以有多種玩法鄉村之旅、文化之旅或親子之旅在這裡你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這些線路涉及的場所豐富多樣,涵蓋了古街老巷、大氣場館、自然山水風光等多種景點類型,走過一條又一條不同韻味的旅行線路,相信你最終一定會「讀懂」蕭山的美。
  • 十條旅行線路讓你「讀懂」蕭山的美
    在蕭山,你可以有多種玩法鄉村之旅、文化之旅或親子之旅在這裡你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這些線路涉及的場所豐富多樣,涵蓋了古街老巷、大氣場館、自然山水風光等多種景點類型,走過一條又一條不同韻味的旅行線路,相信你最終一定會「讀懂」蕭山的美。
  • 活著 東巴造紙:一顆納西文化的時間膠囊
    而有著「造紙活化石」之稱的東巴紙往往成為作為旅遊紀念品的最佳選擇,至於這東巴紙到底是不是由傳統手工製作而成,並不是遊客最在意的事情,因為往往比起對「名號」本身的好奇和窺探,我們對文化價值本身並無太多關注和理解。可以說古法天然的東巴紙,是一顆包含了納西文化的時間膠囊,而傳承古法造紙師傅的匠心則是其中一味不變的靈藥。
  • 中國雲南·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
    高黎貢的自然景觀、建築設計、手工造紙,這三個關鍵詞構成了你一定要來此一遊的絕佳理由。這間小小的博物館,自2012年創建以來,便成為了向來訪者展示、宣傳獨有的古法造紙工藝及文化產品的窗口,吸引了眾多遊客。古法造紙技藝不僅是當地人的一門手藝,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緬懷及追憶。
  • 成都手工博物館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手工撈紙、活字印刷、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這家西南第一家四大發明中古法造紙、活字印刷為核心的手工慢生活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的高攀路26號,這裡曾是不為人知的秘密場所,人稱「白藥廠」。李慧萍是手工慢生活博物館的負責人,四年前她辭去了廣告推廣的工作,潛心在這創意工廠裡,每天與這些樹皮、竹漿、木漿、刻刀等傳統造紙、印刷的工具為伴,還原古法造紙與印刷技藝。「成都最早造的火藥在這裡誕生,所以我決定要在這裡還原造紙和印刷的傳統技藝,我們國家四大發明也在這裡相聚,向我們祖先的智慧致敬。」
  • 一城一品丨兩大國家級非遺賦能 四川夾江手工造紙研學品牌火了
    在文旅勝地樂山,夾江手工造紙研學品牌脫穎而出,得到不少網友特別是中小學生和家長們的支持。11月23日,封面新聞記者前往夾江探訪發現,這一文旅品牌走紅的背後,是兩項國家級非遺的加持,而品牌的未來,是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研學旅遊重點縣。
  • 打卡杭州古法造紙體驗館,造紙術、活字印刷、宮燈製作一秒get!
    吸水完成後,藉助刷子輕輕紙與竹簾的邊緣處分離,輕輕提起竹簾,紙張便可從竹簾上揭下,留在加熱板上。把纖維布蓋在紙面上,用刷子刷平整,藉助加熱板將紙頁烘乾。雖然接觸妹只體驗了這樣短短幾個步驟,卻在過程之中領會到造紙師傅對於造紙的每一道工藝的技巧,每一步力道的把握,都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和參悟。
  • 手工豆皮手工蛋卷味道好,蕭山珠繡美名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俗話說,女子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由杭州市婦女聯合會主辦,杭州電視臺生活頻道承辦的「民間美廚娘」和「民間手工達人」雙秀系列活動,為廣大婦女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平臺。 活動一經推出,吸引了許多熱情的報名者,我們從杭州各個區縣市報名者中,挑選了40位手藝精湛的女性,在節目中展現自己的才藝,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
  •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革命精神——自貢盧德銘紀念館開館
    盧德銘紀念館陳列室 攝影 楊夢婧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廖志全 馮常英 楊夢婧):9月25日是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犧牲93周年紀念日,當天,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竹元村的盧德銘紀念館宣布開館,這標誌著自流井區在弘揚紅色文化
  • 學3D列印 訪非遺文化 杭州小學生完成花式暑假作業
    蕭山日報換位體驗型、趣味有愛型、調查研究型……這些特別的暑假作業很有意義。暑假接近尾聲,這些天,家長們陸續在朋友圈曬出孩子們完成的暑假作業,引得不少人留言誇讚。職業大玩轉、挑戰「第一次」、參加研究性課題……這些「花式」暑假作業與以往的書面作業截然不同,不僅內容新奇,而且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都很強。
  • 全國首個智慧交通館於蕭山正式開館
    杭州日報訊 12月7日,全國首個智慧交通館在杭州蕭山開館。智慧交通館位於杭州市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蕭清大道以北、長鳴路以西,場館總投資2.2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37萬平方米,共計4層。展館展示內容層次豐富,互動體驗亮點突出,是國內首個以智慧交通為主題的科技展館,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科技水平領先的智慧交通科技產品展示平臺與科普教育基地。智慧化、數位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所在,也是推動交通現代化的強大動能。蕭山區政府、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工作務實高效,實現當年招商、當年籤約、當年開工、當年開館,展現了「蕭山速度」。
  • 浙江-杭州~首家帶有博物館屬性的攝影藝術館在蕭山開館
    近日,上午,杭州市首家帶有博物館屬性的攝影藝術館——高帆攝影藝術館暨高帆紀念館,在湘湖畔開館。市委副書記、區委書記佟桂莉,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童一峰,副區長羅林鋒出席開館儀式。中國美院、省文聯以及省市攝影家協會的有關領導參加開館儀式。
  • 顏真卿紀念館昨日在費縣開館
    9月5日上午,由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中共費縣縣委、費縣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五屆臨沂書聖文化節顏真卿紀念館開館暨館藏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在費縣舉行。中央、省、市有關領導,省內外藝術家代表以及各界群眾等數百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當天的開館儀式上,與會領導嘉賓共同啟動了《顏真卿》微電影項目。
  • 仍在沿用的保存最好的中國古運河 浙東運河蕭山展示館開館
    仍在沿用的保存最好的中國古運河 浙東運河蕭山展示館開館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06 10:27:37 Sun    丁力 攝新華社 千年古寺——蕭山江寺經過改造提升,5日以浙東運河蕭山展示館的面貌正式亮相。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偉大工程,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組成。在蕭山老城區穿城而過的「官河」「城河」是浙東運河起點。蕭山江寺傳為「江郎才盡」的南朝文學家江淹故宅,由江淹之子江昭玄「舍宅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