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日報
換位體驗型、趣味有愛型、調查研究型……這些特別的暑假作業很有意義。
暑假接近尾聲,這些天,家長們陸續在朋友圈曬出孩子們完成的暑假作業,引得不少人留言誇讚。職業大玩轉、挑戰「第一次」、參加研究性課題……這些「花式」暑假作業與以往的書面作業截然不同,不僅內容新奇,而且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都很強。可以說,對於孩子們而言,這樣的暑假作業很特別,也很實用,讓他們受益匪淺。
換位體驗型
職業大玩轉,變身小老闆、農民伯伯
這個暑假,金山小學203班蔣源和第一實驗小學402班唐晨燁都做了一份有著「汗味」的作業,很接地氣,又特別不容易。
金山小學203班蔣源練攤售賣
蔣源找了一份工作,當起了「小老闆」。她和媽媽一起策劃了暑期職業體驗活動。母女倆傍晚時分在步行街上練攤售賣,攤位上擺滿了衣服、帽子、圍巾等外貿衣物,蔣源負責大聲吆喝,耐心介紹自己的商品,媽媽則在一旁打下手,確保每一筆錢都入帳。母女倆的默契合作,讓蔣源體會到了賺錢的艱辛,體驗到了生活的不易。「這份作業,能讓孩子親身體驗生活,這種鍛鍊,要比做父母的說教作用大,不僅能豐富假期生活,而且對她養成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很有幫助。」蔣源媽媽對於這份特別的作業,非常認可和支持。
第一實驗小學402班唐晨燁下農田鋤草
唐晨燁在8月初的時候去田野勞動了一回。他擼起褲管,掄起鋤頭,揮起鐮刀,向野蠻生長的雜草發起了進攻。烈日下,他將每一株草連根拔起,抖掉根部泥土,並攤在地面暴曬。雖然汗水浸透了衣裳,但忙碌的手腳依舊沒有停止。他在完成鋤草作業後,還去農田採摘了成熟的南瓜、絲瓜、辣椒等,圓滿地完成了此次勞作。「農耕勞動,不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農事操作技能,還讓我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更加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會一直堅持農耕體驗,鍛鍊自己。」在唐晨燁看來,此次勞作收穫頗豐,深有啟發。
趣味有愛型
挑戰「第一次」,親近動物,學習3D列印
回瀾小學103班任冠正零距離接觸鬃獅蜥
回瀾小學103班任冠正的暑假作業,畫風有點「清奇」,要求和小動物來一次「親密接觸」。媽媽說,參與這份暑假作業,是因為孩子很愛看動畫類書籍,但膽子有點小,遇到一些動物總是害怕。於是,在媽媽的帶領下,他去了一家「動物王國」,實地觀察和接觸那些只在書籍裡看到的動物。只見鬃獅蜥趴在他手臂上時,他既興奮又膽怯,一動也不敢動。當聽見飼養員叔叔介紹鬃獅蜥溫順的生活習性後,他膽子慢慢變大,一邊小心翼翼地觸摸起來,一邊還在本子上記錄。這是他第一次零距離接觸,在膽量挑戰的過程中收穫了許多有趣的動物知識,像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學課。
新街小學302班包坤琳學習3D列印
美麗的蝴蝶、嬌豔欲滴的花朵、可愛的小椅子……新街小學302班包坤琳的暑假作業可謂是動了一番心思。她第一次體驗到了3D列印的神奇,設計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立體作品,做了一回「神筆馬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會把腦海裡的圖實際列印出來。這次體驗,不但膽子比之前大了很多,會接受新事物的挑戰,而且願意沉下心來研究,和我分享內心的想法,增進了親子關係。」包坤琳媽媽還說,女兒準備將列印出的作品贈送給同學,使這份暑假作業充滿愛的味道。
調查研究型
參加研究性課題,實地尋訪家鄉的歷史文化
要論「硬核」作業,新街小學405班金靈與光明小學502班、303班方米妮和方可妮的研究性課題作業絕對是榜上有名。雖然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大家興致都很高。
新街小學405班金靈 寫日記、設計調查小報
金靈參與了尋找「非遺」的暑期研究性課題。她和小夥們來到戴村鎮的顧家溪村,體驗了手工古法造紙,實地調查了顧家溪村手工造紙工藝的歷史底蘊,深入了解了非遺文化的「前世今生」以及傳承時遇到的困境。通過拍照、小日記、小報等多種形式,將自己的探究成果一一展現出來,呼籲更多的人一同行動起來,去保護、傳承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光明小學502班、303班 方米妮和方可妮踏上樓塔尋訪之旅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為了更好地了解家鄉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8月下旬,方米妮、方可妮和媽媽一同策劃了走進樓塔古鎮的尋訪之旅。她們來到了仙巖山、忠王府、樓英祠堂、管村文化禮堂,通過訪問、查找資料、實踐等多種調查方法,獲得了很多信息——民間傳說故事、非物質文化遺產「樓塔細十番」、書畫藝術、休閒旅遊。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了兩姐妹的家鄉自豪感,從而增強了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她們期待下一次的研究性作業能夠早點到來。
記者手記:
兩個月的暑假,怎麼過?是放飛自我,還是努力充實自己?這些特別的暑假作業就是孩子們給出的答案。他們接觸學校裡接觸不到的事物,在體驗中成長,在實踐中收穫。很有意思的是,這種收穫和成長還讓孩子們覺得甚是「好玩」。在他們看來,豐富多彩的暑假作業新鮮有趣,感覺就是「玩中學,學中玩」,同時還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白許多道理。
好的暑假作業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能提升能力,教會孩子學會發散思維、學會生活、學會自立。因此在設計的時候,需要與時俱進,多傾聽孩子的心聲。正如上面這些孩子的家長,他們不再用完成書面暑假作業來衡量孩子的努力,而是鼓勵和幫助孩子走出書桌的世界,與大自然、社會來一次親密擁抱。這和目前很多學校暑期推出運動鍛鍊作業、勞動實踐作業、社會公益作業的教育觀念不謀而合,畢竟孩子以後要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站穩腳跟,靠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設計好的暑假作業,讓孩子身心和諧健康,自然、自在地生長。這需要老師、家長、社會能夠一起用心,拓寬暑假作業的面,給孩子多元化的選擇;增強暑假作業的個性,讓孩子發散思維,自由完成。當然,還要注重能力的培養,適當地讓孩子吃些苦,經歷一些磨鍊,讓暑假作業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