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3D列印 訪非遺文化 杭州小學生完成花式暑假作業

2020-12-16 光明網

蕭山日報

換位體驗型、趣味有愛型、調查研究型……這些特別的暑假作業很有意義。

暑假接近尾聲,這些天,家長們陸續在朋友圈曬出孩子們完成的暑假作業,引得不少人留言誇讚。職業大玩轉、挑戰「第一次」、參加研究性課題……這些「花式」暑假作業與以往的書面作業截然不同,不僅內容新奇,而且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都很強。可以說,對於孩子們而言,這樣的暑假作業很特別,也很實用,讓他們受益匪淺。

換位體驗型

職業大玩轉,變身小老闆、農民伯伯

這個暑假,金山小學203班蔣源和第一實驗小學402班唐晨燁都做了一份有著「汗味」的作業,很接地氣,又特別不容易。

金山小學203班蔣源練攤售賣

蔣源找了一份工作,當起了「小老闆」。她和媽媽一起策劃了暑期職業體驗活動。母女倆傍晚時分在步行街上練攤售賣,攤位上擺滿了衣服、帽子、圍巾等外貿衣物,蔣源負責大聲吆喝,耐心介紹自己的商品,媽媽則在一旁打下手,確保每一筆錢都入帳。母女倆的默契合作,讓蔣源體會到了賺錢的艱辛,體驗到了生活的不易。「這份作業,能讓孩子親身體驗生活,這種鍛鍊,要比做父母的說教作用大,不僅能豐富假期生活,而且對她養成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很有幫助。」蔣源媽媽對於這份特別的作業,非常認可和支持。

第一實驗小學402班唐晨燁下農田鋤草

唐晨燁在8月初的時候去田野勞動了一回。他擼起褲管,掄起鋤頭,揮起鐮刀,向野蠻生長的雜草發起了進攻。烈日下,他將每一株草連根拔起,抖掉根部泥土,並攤在地面暴曬。雖然汗水浸透了衣裳,但忙碌的手腳依舊沒有停止。他在完成鋤草作業後,還去農田採摘了成熟的南瓜、絲瓜、辣椒等,圓滿地完成了此次勞作。「農耕勞動,不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農事操作技能,還讓我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更加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會一直堅持農耕體驗,鍛鍊自己。」在唐晨燁看來,此次勞作收穫頗豐,深有啟發。

趣味有愛型

挑戰「第一次」,親近動物,學習3D列印

回瀾小學103班任冠正零距離接觸鬃獅蜥

回瀾小學103班任冠正的暑假作業,畫風有點「清奇」,要求和小動物來一次「親密接觸」。媽媽說,參與這份暑假作業,是因為孩子很愛看動畫類書籍,但膽子有點小,遇到一些動物總是害怕。於是,在媽媽的帶領下,他去了一家「動物王國」,實地觀察和接觸那些只在書籍裡看到的動物。只見鬃獅蜥趴在他手臂上時,他既興奮又膽怯,一動也不敢動。當聽見飼養員叔叔介紹鬃獅蜥溫順的生活習性後,他膽子慢慢變大,一邊小心翼翼地觸摸起來,一邊還在本子上記錄。這是他第一次零距離接觸,在膽量挑戰的過程中收穫了許多有趣的動物知識,像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學課。

新街小學302班包坤琳學習3D列印

美麗的蝴蝶、嬌豔欲滴的花朵、可愛的小椅子……新街小學302班包坤琳的暑假作業可謂是動了一番心思。她第一次體驗到了3D列印的神奇,設計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立體作品,做了一回「神筆馬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會把腦海裡的圖實際列印出來。這次體驗,不但膽子比之前大了很多,會接受新事物的挑戰,而且願意沉下心來研究,和我分享內心的想法,增進了親子關係。」包坤琳媽媽還說,女兒準備將列印出的作品贈送給同學,使這份暑假作業充滿愛的味道。

調查研究型

參加研究性課題,實地尋訪家鄉的歷史文化

要論「硬核」作業,新街小學405班金靈與光明小學502班、303班方米妮和方可妮的研究性課題作業絕對是榜上有名。雖然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大家興致都很高。

新街小學405班金靈 寫日記、設計調查小報

金靈參與了尋找「非遺」的暑期研究性課題。她和小夥們來到戴村鎮的顧家溪村,體驗了手工古法造紙,實地調查了顧家溪村手工造紙工藝的歷史底蘊,深入了解了非遺文化的「前世今生」以及傳承時遇到的困境。通過拍照、小日記、小報等多種形式,將自己的探究成果一一展現出來,呼籲更多的人一同行動起來,去保護、傳承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光明小學502班、303班 方米妮和方可妮踏上樓塔尋訪之旅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為了更好地了解家鄉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8月下旬,方米妮、方可妮和媽媽一同策劃了走進樓塔古鎮的尋訪之旅。她們來到了仙巖山、忠王府、樓英祠堂、管村文化禮堂,通過訪問、查找資料、實踐等多種調查方法,獲得了很多信息——民間傳說故事、非物質文化遺產「樓塔細十番」、書畫藝術、休閒旅遊。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了兩姐妹的家鄉自豪感,從而增強了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她們期待下一次的研究性作業能夠早點到來。

記者手記:

兩個月的暑假,怎麼過?是放飛自我,還是努力充實自己?這些特別的暑假作業就是孩子們給出的答案。他們接觸學校裡接觸不到的事物,在體驗中成長,在實踐中收穫。很有意思的是,這種收穫和成長還讓孩子們覺得甚是「好玩」。在他們看來,豐富多彩的暑假作業新鮮有趣,感覺就是「玩中學,學中玩」,同時還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白許多道理。

好的暑假作業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能提升能力,教會孩子學會發散思維、學會生活、學會自立。因此在設計的時候,需要與時俱進,多傾聽孩子的心聲。正如上面這些孩子的家長,他們不再用完成書面暑假作業來衡量孩子的努力,而是鼓勵和幫助孩子走出書桌的世界,與大自然、社會來一次親密擁抱。這和目前很多學校暑期推出運動鍛鍊作業、勞動實踐作業、社會公益作業的教育觀念不謀而合,畢竟孩子以後要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站穩腳跟,靠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設計好的暑假作業,讓孩子身心和諧健康,自然、自在地生長。這需要老師、家長、社會能夠一起用心,拓寬暑假作業的面,給孩子多元化的選擇;增強暑假作業的個性,讓孩子發散思維,自由完成。當然,還要注重能力的培養,適當地讓孩子吃些苦,經歷一些磨鍊,讓暑假作業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受益一生。

相關焦點

  • 跟荷花專家識荷,小學生「荷你相約」完成暑假作業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27日訊(記者郭可瀅 實習生周靜)認識荷花、手繪荷塘還能完成暑假作業!27日,15名小學生在沙湖公園跟著荷花專家楊雄認識荷花的一生,並手繪荷塘剪影,在自然藝術氛圍裡,輕鬆完成暑期荷花主題實踐作業。
  • 小學生學非遺製作八道梳篦開心過暑假,過出一個時尚新穎文化假期
    就在2020年7月14日,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文化館開展暑期青少年非遺體驗課活動,來自鐘樓區懷德苑小學的小學生們學習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州梳篦的歷史發展,在老師的指點下,親手體驗木梳製作中的開齒、拋齒、劃樣、鋸背、打磨、拋光、剔齒、描繪等八道重要工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非遺暑假班 學月琴學民歌
    非遺暑假班 學月琴學民歌     □本報記者 鍾美蘭    7月15日,涼山州民族幹部學校,陽光灑落林間,傳來零落的琴聲,來自美姑縣專職音樂培訓老師阿鐵說日正在教學生練習月琴指法。
  • 老師,暑假作業交備孕表行嗎?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
  • 小學生2018暑假什麼時候開始放假 全國各地小學生放假時間
    小學生2018暑假什麼時候開始放假 全國各地小學生放假時間  轉眼間2018年已經過去了快一半的時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放假的季節。對於小學生來說,暑假就是會有藍天、白雲和海灘的美好。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年的小學生暑假放假時間,供參考!
  • 暑假作業的焦慮: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
  • 暑假不一樣|孩子的暑假作業,日本竟然以舉國之力去完成!
    這幾乎讓整個日本都興奮了起來,你會感到「全民大作戰」的氛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參與了進來——僅僅是為了完成一項孩子的作業。兒子在日本的第一學期結束,暑期開始了。 對於第一個在日本的暑假我們充滿了期待,希望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安排。事實證明,這個暑假真的很不一樣。
  • 日本中小學暑假作業布置「自由研究」:沒人指導,需獨立完成
    ,國內的很多中小學生在參加完家長安排的各種夏令營、科技營、遊學營之後,或許正發愁寫不完暑假作業。而此刻的鄰國日本,中小學生仍在忙于田野調查、實驗研究,完成一項特殊的暑假作業——「自由研究」。這個讓無數日本學生既期待又投入的自由研究,是日本從小學到高中普遍開展的一項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是一種由學生自我確定主題、發現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的開放性暑假作業。
  • 「去5個不同景色的地點旅遊並做PPT」 一份暑假作業把家長難哭了
    今年暑期,上海一所小學留的作業引起了熱議。這道看似簡單又有趣的「觀月題」甚至讓天文專家直撓頭。離開學不到10天,近期人民網記者在天津、江蘇、山東、甘肅等地進行採訪,看看這個暑期,孩子們完成了哪些特別的暑假作業。
  • 小學生暑假作業變成「炒菜」,孩子「崩潰」大哭,卻意外走紅
    因此,在現在的小學生作業中,又增加了一些實踐作業,不如讓孩子做一些手工或者是一些勞動作業,這樣對於孩子是很有好處的,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也能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加的和睦。前段時間,有一位小學生的暑假作業被媽媽做成了菜,引發 孩子大哭,最後吃飯的時候,多吃了兩碗。被拍成了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大的討論。原來這樣一份特殊的作業是幾盆蒜苗,在學生放假之前,老師專門布置的作業,要求學生種植一些蒜苗,並且要求他們仔細觀察,根據蒜苗的生長周期以及變化寫一篇作文。
  • 作繪本、當大廚、學跳舞……現在的小學暑假作業會不會太花哨?
    小學生暑假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生活。 (資料圖片)暑假去哪兒?暑假作業有些啥?小學生正式放暑假了,近日,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這個暑假各小學綜合性、實踐性暑假作業明顯增多——製作禮儀繪本、致敬最美勞動者、變身大廚……這些動手又動腦,還提高情商的暑假作業讓孩子們開啟了愉快的暑假生活。
  • 小學生寫作業寫得手指長老繭
    「這老繭是小學時抄作業抄的。」孩子們的回答讓張老師大吃一驚。   記者調查:一個月內僅英語、語文就抄滿了五本練習簿  小學生寫作業竟然寫出了老繭?幾天前,記者來到這所初級中學,在初一年級的幾個教室裡,老師讓右手中指長了老繭的學生舉手,沒想到,舉手的居然佔全班學生的八成。有學生解釋說,經過一個暑假的休息,手上這老繭已退了不少,要是在暑假前,這老繭還要厚得多呢。
  • 假期餘額不足,這些「另類」暑假作業卻不用補!孩子還能收穫頗豐
    暑假「餘額」不足,不少家庭裡的「補作業大戰」正如火如荼。記者調查發現,在一眾常規作業中還有一些「另類面孔」,它們備受學生歡迎,家長更無需催促。這些不用補的作業,讓孩子們在書本外收穫頗豐。剛讀完一年級的包包,這個暑假則要完成「學做一種飯菜」的廚藝作業。出於安全和方便考慮,包包媽媽給孩子報名參加了三次活動,分別學習做莜麵魚、月餅和披薩。幾次課程下來,做月餅成了包包的最愛。包包媽媽還專門購買了食材,又在家裡和孩子做了兩次。「做出來的月餅很衛生,我們玩得也開心,惟一的『壞處』就是吃多了月餅有點兒發胖。」
  • 4名小學生花壇邊寫作業 學霸學渣花式互侃
    4名小學生花壇邊寫作業 學霸學渣花式互侃 2019-12-13 15:01:27  來源:人民網微博
  • 明碼標價 網友代寫暑假作業初中作文30元/800字
    昨日,記者調查發現,成都代寫暑假作業的「槍手」還有行業規矩,不但明碼標價,而且還有一個團隊,客戶以初中生和小學生為主。   對此,成都許多家長表示擔憂。律師說,由於中小學生還未成年,他們與代寫人員的交易屬於無效交易,家長有權要求代寫者將費用退回。
  • 小學生網上跪求作業答案 槍手進入暑期作業市場[圖]
    圖為:「跪求」答案的帖子   小學生網上「跪求」作業答案  暑假太累催生另類「商機」代寫「槍手」不乏大學生「苦求南方出版社的初二《快樂暑假》答案!」……  離開學越來越近了,近日,記者在某大型網站的「暑假作業吧」裡,發現不少中小學生發帖找作業答案,僅一天就有近40條帖子發布。  其中不乏「苦求」、「跪求」等煽情字眼。發帖人遍布全國,也不乏武漢的小學生,「跪求」者都標出了作業的具體版本。這些帖子的跟帖中,不乏一些嗅覺靈敏的大學生做的「代寫作業」的廣告。
  • 「自由研究」:日本學生暑假的特殊作業
    資料圖片暑假就快結束了,國內的很多中小學生在參加完家長安排的各種夏令營、科技營、遊學營之後,或許正發愁寫不完暑假作業。而此刻的鄰國日本,中小學生仍在忙于田野調查、實驗研究,完成一項特殊的暑假作業——「自由研究」。這個讓無數日本學生既期待又投入的自由研究,是日本從小學到高中普遍開展的一項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是一種由學生自我確定主題、發現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的開放性暑假作業。
  • 暑假臨近尾聲作業代寫生意紅火:周記一篇10元
    作文每100字3.5元、周記一篇10元、讀後感一篇25元、純手寫加100元,模仿字跡需再加錢……暑假臨近尾聲,看看新聞knews記者發現暑假作業代寫生意在網絡上「重出江湖」,而在位於匯師小學的愛心暑託班上,一個教室四十個學生中不足五名已經做完了所有暑假作業。
  • 小學生作業:一千個口是什麼?小學生欲哭無淚:手都畫麻了
    有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小學生太幸福了,生活水平高並且學習壓力也小,可是殊不知現在的小學生一點都不容易。現在的小學都注重素質教育,有的時候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不僅孩子做不出來也難倒了家長。琪琪是一名小學生,放暑假之後他也和很多小朋友一樣整天只知道玩,根本沒有心思寫作業。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數低年級的孩子放了暑假,沒有了老師的管教就不會學習了,也許只有學霸會在暑假學習吧!眼見著快開學了,琪琪的媽媽也跟著著急,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就盯著琪琪寫作業。
  • 長寧區綠苑小學和復旦小學學生嘗試跨校"訪學"
    為了讓留校的孩子避免心理失落,享受公平、快樂的教育,留校學生和復旦小學學生積極投入跨校的「訪學」中。這也是本市小學生首次嘗試「走校」訪學。  留校小學生跨校「訪學」  今年綠苑小學的「玩轉地球」課程主題是尋根之旅,不在於到底能走得多遠,而重在孩子從中學到或感悟到什麼。不少家庭選擇帶孩子去自己的家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