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沒了大陸遊客,臺灣少數民族部落面臨消亡危機

2020-12-12 海峽導報

過去陸客到阿里山觀光除了帶來大筆觀光商機,更為臺灣少數民族鄒族部落創造就業機會。然而隨著兩岸關係轉冷,加上新冠疫情盛行,阿里山觀光業績一落千丈。對此,無黨籍嘉義縣少數民族議員武清山接受訪問表示,如果現狀持續惡化,恐怕阿里山鄒族部落經營的餐廳和民宿都要倒閉,面臨人口外流和凋零的噩運。

武清山今年58歲,前年地方選舉以無黨籍當選嘉義縣山區少數民族議員,現為嘉義縣議會「無黨問政聯盟」成員之一。

談到過去陸客來臺觀光,為阿里山帶來的觀光效益,武清山表示,馬英九時代來臺觀光陸客有6成以上都去阿里山、日月潭、花東觀光,對當地民宿、餐飲、農特產品和茶行創造大筆觀光財,帶動當地觀光成長。 當時每天都有幾百臺遊覽車載著陸客團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都是一日遊居多,很少在阿里山過夜。後來山上鄒族社區如達娜伊谷、達班、茶山等部落也開始推動觀光,包括臺灣旅客、陸客都會來部落過夜進行深度旅遊。

當時來到部落觀光的旅客中,陸客佔5成以上,每逢例假日都有100到200臺遊覽車進入達娜伊谷,把道路擠的水洩不通,那幾年部落餐廳和民宿不斷增加,也帶動鄒族青年返鄉就業潮。

另外,遊覽車載陸客團往返阿里山,去程或回程都會在臺18線沿途的餐廳用餐,很多大型餐廳都是專門做陸客生意。武清山表示,他有認識的鄉民代表本身經營餐廳,當時每天中午都是300、400桌全部客滿,而且生意好到下午2點都還有陸客團上門用餐。

武清山表示,自從2016年政黨輪替之後,大陸開始縮減陸客,本來還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遊客上山,讓商家勉強可以餬口度日。現在連遊覽車都沒有了,遊客大多開自小客車上山,而且很多都自己帶吃的東西上來,對阿里山商家和部落生計影響很大。

武清山表示,阿里山鄉共有6千人,其中鄒族人口佔一半,實際在山上定居工作的將近2千人。許多對外開放觀光的鄒族部落像是來吉、達班、達娜伊谷、茶山和優遊吧斯都因為沒有陸客,部落餐廳和民宿生意一落千丈,有的倒閉歇業,好一點的也要縮編員工減少開銷度日。

因此武清山認為,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希望民進黨當局在觀光方面不要過度設限。如果現狀再不改善,過去倚靠陸客觀光的部落沒有生意的情況下,恐怕只能回歸傳統農耕才能生存,但是現在時代改變,很多鄒族年輕人不願意再從事農耕,最後結果就是年輕人口外流,部落老化甚至凋零都是可見的結果。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深度遊在上海展風採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深度遊在上海展風採 2012年11月16日 08:03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走進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探尋寶島原始的美麗
    提起臺灣,人們很容易想到阿里山、日月潭等經典景點。其實,臺灣值得一去的地方遠不止這些。達娜伊谷、東源部落、吾拉魯茲、霧臺巖板巷……走進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既可以享受難得的寧靜,更可以探尋原始的美麗。  臺灣現有少數民族人口53萬人,佔臺灣人口的2%。獨特的文化、獨特的語言、獨特的風俗習慣、獨特的社會結構,共同描繪出色彩斑斕的寶島畫卷。
  • 臺旅會在北京推廣臺灣少數民族部落主題旅遊
    ,邀北京及山東等地組團社業者共同研議以臺灣少數民族部落為主題的優質行程產品。(臺旅會北京辦事處供圖) 鍾欣 攝    11月14日,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北京辦事處與臺灣少數民族主管部門在北京舉辦旅遊推介會,邀北京及山東等地組團社業者共同研議以臺灣少數民族部落為主題的優質行程產品。
  • 一個阿里山部落的「洄遊」
    有600多人的山美部落屬於臺灣少數民族的一支——鄒人。不同於小米祭、馬雅斯比祭等傳統節日祭典,「鯝魚節」僅有20年歷史,肇始於這個部落一項自覺的環保行動。達娜伊谷溪是鄒人傳統漁獵場,族語意為「美得令人忘憂」,鯝魚則是「真正的魚」。
  • 身居高山自善獵——臺灣阿里山來吉部落掠影
    來吉部落村長(右)正在製作傳統竹箭,教授遊客體驗山豬狩獵技藝。  遊客(左)在部落導遊指導下體驗射箭。東南網1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頭戴五色彩球、身著藍色小褂的姑娘們踩著輕快的舞步,唱起古老的部落歌謠;族人在市集裡擺滿各式自種蔬果;火灶上烤著香噴噴的山豬肉和竹筒飯……世代居住在臺灣嘉義縣阿里山地區塔山下的來吉部落,總會以世代流傳的祈福迎賓禮迎接八方來客。有數百人的來吉部落屬於臺灣少數民族的一支——鄒人。
  • 寶島原始三美:臺灣少數民族部落走筆
    臺灣少數民族豐年祭典場景。佚名攝  提起臺灣,人們很容易想到阿里山、日月潭等經典景點。其實,臺灣值得一去的地方遠不止這些。達娜伊谷、東源部落、吾拉魯茲、霧臺巖板巷……走進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既可以享受難得的寧靜,更可以探尋原始的美麗。  臺灣現有少數民族人口53萬人,佔臺灣人口的2%。獨特的文化、獨特的語言、獨特的風俗習慣、獨特的社會結構,共同描繪出色彩斑斕的寶島畫卷。
  • 應大陸遊客赴臺 臺灣籌劃阿里山配套旅遊線路
    據臺灣媒體報導,為因應大陸遊客赴臺觀光,臺灣嘉義縣政府與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著手規劃配套旅遊線路,並籌劃開發鄒族(臺灣原住少數民族之一,聚居阿里山地區)手工藝品、傳統舞蹈表演及特色拍照景點。嘉義縣政府表示,阿里山與日月潭是大陸遊客最嚮往的臺灣旅遊景點。
  • 安徽與臺灣阿里山少數民族部落唱響「我們都是一家人」
    黃梅戲、京劇、鄒人傳統歌舞……10日下午,臺灣嘉義縣番路鄉逐鹿社區活動中心,兩岸演員的精彩表演贏得觀眾陣陣喝彩和熱烈掌聲。   正在臺灣訪問的安徽經貿文化團當天在逐鹿社區與臺灣少數民族鄒人部落舉行「我們都是一家人」聯歡會。
  • 上海觀光業「踩點」臺灣少數民族部落遊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中,不只有美麗景色,還有都市所缺乏的與自然融合的淳樸態度。  今年5月初,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到花蓮、臺東參訪部落,留下深刻印象,「立委」高金素梅倡議組團考察部落觀光。1個多月後,參訪團由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沙海林大力促成。  高金素梅感動於上海市促進臺灣部落旅遊的高效執行力。
  • 臺灣少數民族鄒人在豫後裔阿里山認親祭祖
    臺灣少數民族鄒人在豫後裔阿里山認親祭祖 12月18日電(記者劉剛 應堅)臺灣嘉義縣少數民族鄒人聚居的部落——阿里山鄉達邦村特富野社區,18日迎來千裡之外的族人後裔。正在臺灣參加「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的中共中央委員、原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應邀出席了儀式。  鄒人是臺灣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玉山西南方,以阿里山區為主要分布地,目前總人數只有6000多人。
  • 走近臺灣少數民族;阿里山鄒人的喜宴
    新華網訊 阿里山深處的鄒人部落的「聚會所」仍保持著傳統的樣貌(11月25日攝)。 記者近日在臺灣深入高山族部落採風,其傳奇般的坎坷歷史如幽谷清風,神秘而豐富的部落文化引人入勝。高山族的部落幾乎遍及臺灣全島,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央山脈兩側和臺東沿海平原,總人口40多萬,目前高山族包括10多個族群,其中人口較多的是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和布農人。而人口最少的是噶瑪蘭人,僅有1000多人。  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新華網臺北12月4日電(記者趙新兵 陳鍵興)彩棚設喜宴,盛裝迎新人。阿里山鄒人雅柏?詠迎娶漢族妻子楊曉珞的傳統婚禮,讓整個部落洋溢著一派歡樂。
  • 大陸遊客賞阿里山美景 直言不虛此行
    大陸遊客賞阿里山美景 直言不虛此行 2008年07月06日 21:2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蓄勢待發搶商機 日月潭阿里山向大陸遊客招手
    臺灣新當局宣稱將在7月份開放大陸民眾赴臺觀光,島內各界熱切期待,日月潭、阿里山這是大陸遊客耳熟能詳的地方也是最熱衷的景點,為了讓大陸遊客不虛此行,兩處景區的管理部門正在用心規劃硬體軟體,相關業者更是蓄勢待發搶佔商機。
  • 「北漂」的臺灣少數民族青年,如何在大陸找到國家認同
    「今年在巨大的考驗中體悟,我也更加有自信的向世界表達 : 我來自臺灣的部落,我是驕傲的中國人。」9月20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臺灣少數民族歌手楊品驊以臺灣青年代表身份發言,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立場。2020年9月20日,楊品驊在海峽論壇以臺灣少數民族青年代表的身份發言。
  • 臺灣阿里山景區大陸遊客插隊導致互毆事件頻發
    春節年假雖已結束,阿里山依舊遊人如織。中午時分,狹小的神木站陸續出現趕搭火車下山的大陸遊客。人潮中,六七名臺「農委會林務局」嘉義林管處人員,幫忙維持秩序,麥克風中不時傳出「請排隊,要做有禮貌的人」……  島內媒體報導,大陸遊客必到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月初春節期間就為搶搭小火車出現打架糾紛,沒想到幾天後又有兩波遊客再為同樣原因群毆。為避免再發生類似衝突,當地管理部門採取緊急措施,在神木站上下車動線派員引導,調度派出所和森林警察維持秩序,於是出現本文開頭一幕。
  • 臺灣不僅有美麗的阿里山,還有玉山、雪山、大武山景色堪比阿里山
    一首高山青的歌曲在臺灣和大陸已經傳唱了50多年了,這首歌曲奠定了大陸人對臺灣的印象,還沒有到過臺灣的時候只能從這首歌曲中認識了解臺灣,認為阿里山就是臺灣最美的代表,等到了臺灣以後,我們才了解了真正的臺灣。
  • 特寫|「北漂」的臺灣少數民族青年,如何在大陸找到國家認同
    「今年在巨大的考驗中體悟,我也更加有自信的向世界表達 : 我來自臺灣的部落,我是驕傲的中國人。」9月20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臺灣少數民族歌手楊品驊以臺灣青年代表身份發言,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立場。
  • 一個阿里山部落的「洄遊」——新華社駐臺記者寶島走基層組稿之五
    新華網臺北12月8日電(記者傅雙琪 李寒芳)頭戴五色彩球、身著藍色小褂的姑娘們踩著輕快的舞步,唱起古老歌謠;族人在市集裡擺滿各式自種蔬果;火灶上烤著香噴噴的雞腿和山豬腸……世代居住在阿里山南側達娜伊谷溪畔的山美部落,正在慶祝一年一度的「鯝魚節」。有600多人的山美部落屬於臺灣少數民族的一支——鄒人。
  • 大陸遊客「客串」臺灣鄒族
    大陸遊客「客串」臺灣少數民族族群 7月7日,一位來自北京的遊客(左)在臺灣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與臺灣鄒族長老湯進賢一起展示鄒族服飾。鄒族是臺灣少數民族族群之一,目前人數有7000多人,大多以務農為生。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 大陸遊客在阿里山大打出手 臺灣導遊被打傷(圖)
    大年初三,2陸客團為搶搭阿里山小火車引發衝突,過程被遊客用手機拍下上傳到網絡上。環球網2月10日消息,繼大年初三大陸遊客在阿里山搶登小火車互相叫罵之後,8日又有大陸團為了搶搭小火車發生衝突,在衝突中一名臺灣導遊被打傷,一名大陸遊客手指骨折,但他堅稱是混亂中被人咬斷的。目前雙方均未提出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