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62期( 帶魚?刀魚?)

2021-02-17 海鮮指南

據說許多人容易將帶魚與刀魚弄混淆,其實這兩種魚只是在不同的地區在名稱上有相似的地方,實則兩條魚完全不一樣,帶魚是鱸形目帶魚科帶魚屬,而刀魚是鯡形目鯷科鱭屬,那今天海鮮指南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帶魚吧~

帶魚(Trichiurus lepturus,英文名:Largehead hairtail),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魛魚。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帶魚分布比較廣,主要分布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沿海各省均可見到。中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遊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遊,冬季向南作越冬洄遊,東海帶魚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帶魚產卵期很長,一般以4月-6月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產卵量在2.5萬粒-3.5萬粒之間,產卵適宜水溫為17℃-23℃。腹部有游離的小刺,遊動時不用鰭划水,通過擺動身軀來向上遊動。捕食毛蝦、烏賊及其他小型魚類。洄遊性魚類。帶魚壽命8年左右,1齡魚的平均身長18至19釐米,重90克~110克,當年即可繁殖,2齡魚可長到300克左右。帶魚具有結群排隊的特性,每年春天回暖水溫上升時,帶魚成群遊向近岸,由南至北於生殖回遊,是為捕撈季節;冬至時,水溫降低,帶魚又遊向水深處避寒。

據海鮮指南了解,最好的帶魚是東海帶魚,肉質細膩而鮮,其他海域的帶魚就要差很多。市面上還有種非洲帶魚,身板寬大,顏色暗淡,魚眼紅紅的,魚身兩側的骨頭粗大得像一粒粒門牙,看起來生猛,口感極糙,且無鮮味,實在不堪食。挑東海帶魚首先要看顏色,得像那種成色極佳的官銀,閃閃有神;魚眼青色,眼眶銀白。東海帶魚不會長得太大,如一根腰帶一般,寬度恰如其名。

關於帶魚科:


全世界有9屬32種。我國產5屬9種。體延長,側扁,帶狀,尾漸細小呈鞭狀。也有一些種類尾鰭小而分叉。頭尖長側扁,背面平坦或微凸、高銳突起。口大,下頜突出,上頜骨為眶前骨所蓋。兩頜牙長,強大,尖銳,側扁;犂骨、顎骨、舌上均無牙。側線連續,伸達尾鰭。背鰭基底長,沿背緣伸達尾端,背鰭棘部通常短於軟鰭條部,有一些種類鰭棘部與鰭條部間有凹刻,臀鰭長;尾鰭小或缺失;腹鰭消失或僅具很小鱗片狀突起1對。脊椎骨98~192個。棲息於大洋或近海的中水層,休息時常頭上尾下,垂直靜立於水中。夜晚即上浮至中表層捕食燈籠魚,或趨近沿岸捕食鯡、沙丁魚等小型魚類。遍布三大洋,數量多,是重要的食用魚類。白帶魚(Trichiurus lepturus)見於我國臺灣和美國。

另外,還有叉尾深海帶魚(Benthodesmus enuis)、卜氏窄頭帶魚(Evoxymetopon poeyi)、條狀窄頭帶魚(Evoxymetopon taeniatus)、沙帶魚(Lepturacanthussavala)、降頭帶魚(Tentoricepscristatus)、短帶魚(Trichiurusbrevis)、日本帶魚(Trichiurusjaponicus)等。


黑等鰭叉尾帶魚 Aphanopus carbo


大西洋叉尾帶魚 Lepidopus caudatus



白帶魚 Trichiurus lepturus

帶魚與刀魚的區別:帶魚是鱸形目帶魚科帶魚屬;刀魚是鯡形目鯷科鱭屬,與河豚、鰣魚並稱為中國長江三鮮。

關於刀魚(學名:刀鱭)


刀鱭為洄遊性魚類,平時生活在海裡,每年2-3月份親魚由海人江,並溯江而上進行生殖洄遊。產卵群體沿著長江進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長江幹流進行產卵活動。洄遊最遠可達洞庭湖,在城陵磯以上的幹流就很少見了。當年幼魚順流而下,聚集在長江口開港一帶,肥育生長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

長江刀魚:從長江口至湖南洞庭湖,自古皆為刀鱭出產地。資料顯示,歷史上刀鱭捕撈產量曾佔長江魚類天然捕撈量的35%至50%,其中在江蘇省江段所佔比例更曾高達70%。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湖南湖北江段就基本上找不到洄遊的刀魚了。兩三年後,江西江段也沒有了。1996年左右,安徽江段也難以形成漁訊了。江蘇江段也不能倖免,1997年、1998年左右,首先是南京沒有了漁訊,後來,鎮江、揚州江刀產量也銳減。2011年,刀魚的洄遊路線大大縮短,能形成漁汛的最上遊,僅至江蘇的常熟、江陰一帶。

因處於長江入海口,淡水與海水的交界處,餌料豐富,肉質鮮嫩。由於產量銳減,物以稀為貴,網上曝出的長江刀魚價格卻令人乍舌,在6000元至1萬元間不等。2012年,在江蘇舉辦的長江刀魚王公益拍賣會上,一條重325克的長江刀魚王竟拍出了59000元的天價。目前水產市場很少見長江刀魚的蹤影。

黃河刀魚:黃河刀魚的故鄉在黃河口一帶,在黃河口,當地人稱其為「倒魚」,這大概是因其沿黃河逆流洄遊的緣故。歷史上,黃河幾經改道,但黃河刀魚總是順河而去又沿河而來。黃河刀魚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資源較多,河口地區年產量在百萬斤以上。7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由於乾旱和上中遊用水失控,黃河尾閭經常斷流,產量逐年銳減。

關於秋刀魚:

秋刀魚是頜針魚目,竹刀魚科,秋刀魚屬的唯一一種,也是重要的食用魚類之一。秋刀魚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亞州、墨西哥等海域。北緯67度-18度,東經137度-西經108度,喜歡的水溫是攝氏15-18度。中國主要分布在黃海和山東東岸。其學名Cololabis saira 取自日本紀伊半島當地對此魚種的名稱,其中saira系俄語(сайра)。中文與日文的漢字都是「秋刀魚」。

帶魚的吃法:

據海鮮指南了解,帶魚在北方地區最常見吃法是炸帶魚,而南方則喜歡清蒸。

炸帶魚

清蒸帶魚

椒鹽帶魚

紅燒帶魚

糖醋帶魚

帶魚經典做法·秘制幹燒帶魚


食材:帶魚1條、蔥段3段、姜1塊、幹辣椒適量、腐乳1塊、生抽1湯匙、白糖1湯匙、老抽半湯匙、鹽2茶匙、麵粉2湯匙、香醋2茶匙、雞精1/3茶匙、料酒2湯匙

步驟:

1.原料準備

2.帶魚去頭,洗淨肚裡的黑膜。收拾乾淨

3.切成四五釐米的段

4.腐乳,生抽,白糖,鹽一茶匙,料酒兌好,倒入帶魚段中,放蔥段,薑片,醃漬一小時

5.拌上麵粉調和均勻

6.入油鍋炸金黃

7.起鍋倒入一點點油,蓋鍋底即可。放入蔥姜幹辣椒爆香

8.倒入一碗高湯。調入鹽

9.倒入炸好的帶魚,放半湯匙老抽上色。大火煮開,小火燜10分鐘

10.起鍋放香醋,雞精即可

致謝:感謝黃海水產研究所梁友老師對本文提供的支持與幫助!

海鮮指南獨家策劃,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海鮮指南(微信ID:seafood-guide)」。

回復以下數字,查看過往精彩內容!

724 斑石鯛品嘗記:舌尖上的夢幻絕品

717 每天認識一條魚·第5期(王者駕到!)

714 挪威北極鱈魚,來自深海的「白色黃金」

711 湛江民謠教你何時品嘗到最肥美的海鮮

703 一條羅非魚所誕生出的40多道菜式

621 這些魚該怎麼吃,你吃對了嗎?

618 現場直擊|吃貨們的盛事:走進2015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

615 舌尖上的華子魚

610 吃貨的自我修養:89種海鮮高清圖,看完秒變海鮮達人

608 來一場有關羅非魚的盛宴

一起探尋與體驗全球最好的海產品!

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48期(太陽魚)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條魚叫太陽魚。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29期(淡水蝦王)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種蝦是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有著淡水蝦王的稱號,你能認出它是什麼蝦嗎?724 斑石鯛品嘗記:舌尖上的夢幻絕品717 每天認識一條魚·第5期(王者駕到!)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40期(此魚太猖狂)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條魚在世界特別是印度至西太平洋海洋漁業和近岸海洋生態系統中都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長期以來,人們經常將它的分類弄混,你能看出它是什麼鯧嗎?銀鯧(Pampus argenteus)亦稱「鏡魚」,英文名為Silvery pomfret,日文名為マナガゾォ,鱸形目鯧亞目鯧科鯧屬魚類,顏色銀白,故稱銀鯧,又名銀盤鯧、銀盤魚,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波斯灣到印尼,北至日本北海道,原產於亞馬遜河,體形和短蓋巨脂鯉(食人鯧、淡水白鯧,海鮮指南每天認識一條魚第37期有詳細介紹)相似。
  • 秋風起,大連銀該吃這種極品魚:渤海刀魚了,刀魚做法有哪些?
    十一長假,家庭聚會、朋友小酌,餐桌上都少不了魚。在大連,無魚不成宴,一條好魚,更是大連人的待客之道。「秋風起,刀魚肥」,每年秋天就是該吃刀魚的季節了,在全世界40多種帶魚中,渤海刀以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獨佔鰲頭。長江三鮮:河豚、鰣魚、河刀,為南方人所津津樂道,大連渤海刀魚則在長江河刀魚之上。
  • 帶魚?刀魚?你還傻傻分不清?
    據說許多人容易將帶魚與刀魚弄混淆,其實這兩種魚只是在不同的地區在名稱上有相似的地方,實則兩條魚完全不一樣,帶魚是鱸形目帶魚科帶魚屬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8期(刺身絕品!)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條魚可是真真兒的美!遊在水裡自由、飄逸,特別是在藍光氛圍中顯得漂亮至極,不少人稱之為「夢幻之魚」呢,它在國內的養殖才剛剛興起。你能認出來它是什麼魚嗎?斑石鯛體態優美,周身靚麗、魚身光澤銀紋,與黑褐色斑點結合,在藍光之下似夢幻之魚。
  • 刀魚帶魚傻傻分不清楚!會吃就夠了!烹飪好法奉上!
    春天有兩種魚最好吃,名字都叫「刀魚」,只不過一種是長江刀魚,一種是青島刀魚,這兩種魚在春天都是死貴死貴的,是只有土豪才吃的起的春饌妙物!名字上的相近讓不熟悉的人常常弄錯這兩種魚,小編這就幫大家漲漲姿勢!  帶魚(魛魚、刀魚)  帶魚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魛魚。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13期(水中熊貓)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條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的魚鰾十分珍貴,還有「貴如黃金」之說。你能認出來它是什麼魚嗎?黃唇魚,又稱為白花魚、黃鰲魚、大澳魚、金錢鰲,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體長、側扁,尾柄細長、吻突出,頭部被圓鱗、體被銀元般櫛鱗,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胸鰭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銅鈴,上側位;口端位,斜裂;牙細小,上額外行牙和下額內行牙擴大;背鰭連續;臀鰭第二鰭棘粗長,尾鰭楔形。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34期(清蒸極品)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條魚是肉質極為鮮美的一種高值海鮮品種,你能認出它是什麼魚嗎?如你走運遇上一條水分及油脂飽滿的我(一般在產卵前),清蒸後魚肉呈半透明狀,肉味香甜、入口即化,妙不可言,比東星斑不知好吃上多少倍~黃鰭鯛(Acanthopagruslatus)分類學上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鱸亞目(Percoidei)鯛科(Sparidae)魚類。黃鰭鯛為棘鯛屬的8個品種之一,俗稱膠辣魚、又名黃腳立、赤翅。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22期(魚中國寶,稀有美味)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條魚在澳大利亞可是當成國寶一樣看待喔,你知道它是什麼魚嗎?關注海鮮指南(seafood-guide),關注更多樂趣!澳斑原產自澳大利亞,是政府國宴接待外賓的國寶魚,數量極為稀少。因太受當地人喜愛而遭到過度捕撈,現已成為極度瀕危物種,受保護程度高於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最大的澳斑可達1.8米長,113千克重。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36期(臺灣瑰寶)
    每天認識一條魚,今天海鮮指南跟大家分享的這條魚在鮭科魚類中長相了得,因其花紋的特別加之它是位於亞熱帶的臺灣地區唯一一種溫帶性魚類,不少人稱其為「臺灣瑰寶」。你能認出它是什麼魚嗎?我也是鮭科魚的一種,只不過我比較特別,僅僅在臺灣地區有。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63期(南鯔北梭)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條魚是鯔魚,人們常說南鯔北梭,說的就是鯔魚和梭魚,鯔魚外型與梭魚相似,它們的區別是鯔魚藏青色,眼臉周圍包一層脂肪膜;梭魚淡黃色,眼部沒有脂肪膜。梭魚梭魚(Sphyraenus)即廣府人叫的鱭魚或黃鱭,相比鯔魚較尖細,背黃,眼紅,體內白肉較多,故遊泳能力較鯔魚弱,力氣小,只能洄遊至近海河口繁殖,又因此梭魚肉質較鯔魚嫩滑。
  • 刀魚別亂買!攤販老闆透露幾個選魚技巧,懂的人才是行家!
    導讀:刀魚別亂買!攤販老闆透露幾個選魚技巧,懂的人才是行家!魚的種類有很多種,每個人都可以說出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口味,但是我家的孩子比較特殊,在多種多樣魚的種類裡面只喜歡吃刀魚,其他的魚是一概不碰的。有些刀魚的個頭很長,我們不要去購買,要選擇個頭比較小一點的。因為這一種的肉比較薄,也比較細膩。一般的舟山刀魚基本都是在一米以下,不會有特別長的出現。而且大部分的幾倍上面都是沒有石骨的。買了太大的刀魚,它的肉感不會很好,所以說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要選擇個頭比較小一點的。然後就是觀察刀魚的眼睛了。經常吃到魚的人應該聽說過舟山刀魚還有一個其他的名字叫做小眼睛刀魚。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29期(淡水蝦王)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種蝦是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有著淡水蝦王的稱號,你能認出它是什麼蝦嗎?
  • 中國人吃帶魚地圖
    ▲ 即將變成美食的帶魚段。 攝影/bbtree,圖/圖蟲·創意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躲避天敵和捕捉獵物,帶魚生就一副沒有阻力的身材——魚如其名,看起來跟一條寬腰帶差不多。青島| 此「刀魚」非彼刀魚 如果南方同胞不慎誇下海口,說北方帶魚不值一提,青島的大姨會齊刷刷地回應:沒吃過「刀魚」,也算吃過帶魚?
  • 中國人吃帶魚地圖-虎嗅網
    在帶魚屬這個大家族中,能被吃的幾乎只有三種:白帶魚、短帶魚、南海帶魚。其中大部分人吃到的是白帶魚。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躲避天敵和捕捉獵物,帶魚生就一副沒有阻力的身材——魚如其名,看起來跟一條寬腰帶差不多。這種身材,給內臟留下了極少的空間,所以十分適合冷凍保鮮,也容易保存、運輸。
  • 帶魚天天吃,就是沒釣過,帶魚釣法千變萬化樂趣多
    帶魚天天吃,就是沒釣過,帶魚釣法千變萬化樂趣多在北方,逢年過節都會吃的一種魚不是鯉魚,不是草魚更不是鯽魚。此魚牙尖嘴利,膚白體長,可煎炸可紅燒,味道鮮美且魚刺有規則。釣友們,現在能猜到小編說的是什麼魚嗎?嗯······左思右想也只有帶魚(俗稱刀魚)才有這種特徵了。
  • 不能錯過的「秋之味覺」——鹽烤秋刀魚
    這種癖好就像許多日本人吃河豚魚時,專門殘留一點毒素,吃起來嘴上麻酥酥,感到十分過癮。而且秋刀魚進食後30分鐘就會進行排洩,因此它的內臟比較乾淨,味道不會澀口,因此正統的料理中在吃鹽燒秋刀魚的時候同時吃掉內臟。
  • 渤海刀魚到底有多大吸引力
    大家都知道無魚不成席,可見魚的作用對中國老百姓而言作用有多大,那麼鼎鼎大名的渤海刀魚更是有著很大的吸引力,那麼渤海刀魚究竟有多好呢?跟我來看渤海刀魚在全世界40多種帶魚中,渤海刀以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獨佔鰲頭。長江三鮮:河豚、鰣魚、河刀,為南方人所津津樂道,大連渤海刀魚則在長江河刀魚之上。
  • 科普以後吃刀魚要犯法啦!還不知道刀魚有哪些?快來看看吧
    ,帶魚在東北也叫刀魚。而在今年春天,小編又看到一條名為「天價刀魚,一斤賣出15000元!」的新聞,什麼?!這麼貴的帶魚?那以後過年肯定吃不起了啊!但機智如我,發現了這裡說的刀魚並不是帶魚,而是一種名為長江刀魚的珍貴魚種,因產量奇低,所以價格瘋漲。那麼,常見的刀魚有幾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