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美國為何慘敗?因為我們不止一個黃繼光!

2020-12-20 南城有個夏暖

說起韓戰我們總會想起一個慘烈的戰役,那就是上甘嶺。

美國是當時的世界強國,花重金置辦的飛機坦克大炮雖然在前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志願軍頑強抵抗下也只能敗下陣來,70年前的志願軍靠的是什麼?就是執著的意志力和捨生取義的精神。我們沒有強大的武器,沒有充足的後勤支援,在戰術上更是小兵群作戰,在美軍的火海戰術面前志願軍還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這完全就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美軍原本打算只用五天的時間兩百人傷亡的代價攻下上甘嶺的兩個高地,結果打了四十多天,傷亡近萬人卻只奪取了其中一個高地的一小部分,在世界戰爭史上上甘嶺戰役作為為數不多的小地域作戰,它以雙方投入兵力之多,作戰時間長以及傷亡慘重而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戰役之一,美軍方面也把這場戰役稱為「朝鮮戰場中的凡爾登 」。

上甘嶺的戰鬥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此時上甘嶺戰役的指揮官秦基偉最關注的就是戰士們的傷亡情況,怎麼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戰士們流血犧牲,同時還能守住我們的陣地這成了秦基偉最大的難題。

黃繼光堵槍眼的故事在中國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黃繼光是四川省中江縣人,擔任15軍6連的通信員,在爭奪597.9表面陣地的時候,他所在的連隊受到了美軍暗藏火力的壓制,情急之中,作為通訊員的黃繼光主動要求參加攻堅小組,在戰友陣亡自己身中四槍無法將爆破筒投入碉堡的情況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槍眼為衝鋒的戰友贏得了時間,奪取了陣地。

其實在朝鮮戰場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太多太多為國捐軀的英雄。

《英雄兒女》王成的形象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這是《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形象,這部電影是1964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並且在全國放映,而他的部分原型就是上甘嶺戰役中英勇犧牲的王英,當時王英的戰友已經全部犧牲了,他一個人靠在樹上,美軍的指揮官卡拉漢帶著100多人就上去了,其實他是想活捉王英的,所以就阻止了士兵開槍,當時王英怒吼著由於語言的差異,卡拉漢並不知道這個戰士在吼什麼,後來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死在了那裡,雖然卡拉漢沒有死,但是膝蓋以下的部位全都沒有了,因此也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終身殘疾。

邱少雲,一級戰鬥英雄,火海焚身卻毫不動搖,保障了潛伏的成功。

孫佔元,一級戰鬥英雄,他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徐家朋,雙腿負傷與碉堡中的美軍同歸於盡。

伍先華,抱著十幾公斤炸藥滾進了對方的陣地。

楊根思,特級英雄,抱著最後一個炸藥包衝向了美軍王牌部隊陸軍一師的陣地。

解秀梅,唯一榮立一等功的女戰士,當敵機襲擊志願軍的手術所時,她衝進燃燒的房子把傷員背了出來。

在整個戰爭中志願軍共湧現出三十多萬英雄模範和功臣,但是也有十幾萬名志願軍戰士倒在了朝鮮的戰場上。

董寶芝是河北邯鄲人,1946年參軍,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的連隊負責駐守597.9的一 二 三號陣地,連隊各班是晚上進入陣地的,每個人都明白想守住陣地肯定要面臨一場惡戰,在上甘嶺戰役的後期,戰士們研究出了一種小兵群的作戰模式,這種方式靈活機動,但是也存在被逐個擊破的風險,通俗的講就是每一次只派兩個或三個戰士守著,利用地形的優勢從高處打擊敵人,每犧牲一個人就再補上一個人,循環往復,戰士們也把這種戰術稱為「添油戰術 」

這種作戰方式不但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員的傷亡還能隱藏自身的實力,但是存在很大的風險,只有中國志願軍才有這樣的膽量和魄力,董寶芝所在的連隊就採用了這種小兵群的作戰模式,他把連隊的兵力再上甘嶺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再前線陣地上,第二部分再坑道裡隨時向陣地補充兵力,第三部分是預備隊在後面一百多米的位置待命。

一天的時間,董寶芝和他兄弟連隊在597.9高地殲敵1500人,繳獲重機槍4挺,輕機槍9挺,自動步槍116支,但是中國志願軍也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連隊中六個步兵炮的排長犧牲了5人。

當時勇於和敵人血拼的志願軍還有很多很多。

在這片3.7平方公裡的高地上,中國志願軍浴血奮戰,徹底打消了美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企圖,這一戰也為朝鮮停戰協議奠定了基礎,而志願軍戰士在戰爭中所表現出的大無畏犧牲精神也讓世界震驚,更是成為中國立於不敗之地的精神支柱。

1952年10月25日,志願軍完全收復了上甘嶺兩個高地的所有陣地,而美軍也沒有能力組織大規模有效進攻了,因此這一天在中國軍事上被認定是上甘嶺戰役結束的日子,志願軍在上甘嶺整整堅守了43天,這43天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打退了美軍900多次的進攻,進行大規模爭奪戰29次,其中還擊毀了14輛坦克,擊毀擊傷61門大口徑大炮,消耗了美軍100多個建制連的器材設備,宣布了美軍這一年以來最大攻勢得以失敗告終。

上甘嶺戰役中國志願軍有1.15萬人倒在了那裡,如今70年的時間過去,這些曾在上甘嶺陣地上奮戰過的或是穿越了無數次猛烈炮火封鎖的後勤志願軍,都已經從曾經的年輕小夥變成了耄耋老者,有的甚至已經離開了人世,他們曾說「自己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都沒有回來,而是長眠在了上甘嶺那片異國土地上 」。

戰爭與和平,硝煙與煙火,離散與團圓,死亡和自由,前者是我們盡力去避免的,後者是我們願意用生命去守護的,不管世界怎樣變遷,我都希望我們會永遠記住曾經有一群你不認識的人千裡迢迢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在那裡他們保衛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守護了一個國家的人民。

相關焦點

  • 上甘嶺戰役,美國為何慘敗?因為堵槍眼的不止一個黃繼光
    1952年10月中旬,聯合國軍突然襲擊中國志願軍的上甘嶺陣地,上甘嶺一戰徹底打響。央視還特意出了一檔《最長的43天》紀錄片以此來表示對上甘嶺戰役的紀念,其實上甘嶺只有3.7平方公裡,這麼小的陣地本來只能容納一個連或者最多一個營的兵力。
  • 軍旅作家解密上甘嶺戰役:炸碉堡的不是黃繼光
    比如,究竟是凌晨幾點開戰的,一個戰士一種說法,有說3點的,也有說4點的,其實真正的開戰時間是1952年10月14日凌晨5點44 分。戰役結束準確日期是11月25日,而《上甘嶺》電影則說成了『11月11日,我們終於勝利了,敵人又要在板門店坐下來,他們不能不坐下來!』」
  • 軍旅作家解密上甘嶺戰役:炸碉堡的不是黃繼光(圖)
    比如,究竟是凌晨幾點開戰的,一個戰士一種說法,有說3點的,也有說4點的,其實真正的開戰時間是1952年10月14日凌晨5點44分。戰役結束準確日期是11月25日,而《上甘嶺》電影則說成了"11月11日,我們終於勝利了,敵人又要在板門店坐下來,他們不能不坐下來!"」
  • 為什麼美軍無法打贏上甘嶺戰役?因為上甘嶺陣地上人人皆英雄
    上甘嶺戰役是唯一收錄在美國軍事院校教科書中的中國戰例,為何美國人會如此重視這場戰役?因為美國人不僅吃了虧,而且徹底見識到了一個民族崛起所迸發出的能量。用秦基偉將軍的話來說:「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
  • 為啥輸掉上甘嶺戰役?美軍團長:志願軍一個團9600人,誰能打贏?
    但戰役的進程卻大大超出了範弗裡特的預料,上甘嶺戰役足足打了43天,美韓聯軍付出了25000多人的傷亡代價,卻以失利收場。戰後,美國國內的一些軍史專家以沙盤推演和電腦模擬等方式對上甘嶺戰役進行了復盤,得出的結果都是美軍大勝。但事實卻是慘敗了,那麼為啥會失敗呢?這些人就開始找原因了。
  • 美國萬萬想不到:上甘嶺戰役,隱藏半個世紀的秘密
    1952年,抗美援朝最激烈戰役——上甘嶺戰役打響。43天,「聯合國軍」對志願軍傾瀉炮彈190餘萬發,每秒6發! 黃繼光隻身堵搶眼,孫佔元拉響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抗美援朝戰爭,197653名志願軍官兵,英勇犧牲。
  • 抗美援朝:蔣介石聽到美國在上甘嶺慘敗後,仰天長嘆說了一句話!
    抗美援朝:蔣介石聽到美國在上甘嶺慘敗後,仰天長嘆說了一句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最著名的應該是「上甘嶺戰役了」,這是一場美國聯軍進攻,中國志願軍防守的戰鬥,這場戰鬥發生在一個小山頭上。一開始美軍認為,佔領這裡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但是任誰也想不到的是,就是圍繞這個小山頭的戰役,竟然成了朝鮮戰場上,一場空前的「絞肉機」大戰。
  • 美軍如何看待上甘嶺戰役?美軍上將:我們被打成了傻子!
    現如今,在美國的軍事教科書中,上甘嶺戰役是唯一收錄的中國戰役,而上甘嶺戰役和雷鋒現象成為了他們的主要研究的內容。在美國教官們的眼中,想要真正了解中國軍人與中國的作戰方式,就必須搞清楚上甘嶺戰役和雷鋒現象。
  • 美國財大氣粗,為何在上甘嶺戰役中沒有佔到便宜?中國軍隊強大!
    說到韓戰就不得不提到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是韓戰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因為這場戰役打出了我國的國威軍威,向世界顯示了志願軍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當時軍事實力強大的美軍都沒有佔到一點便宜,美軍遭受了巨大的傷亡,迫使聯合國軍停止進攻。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上)
    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向克拉克建議,在金化以北五聖山南麓的兩個山頭打一仗,戰線能局部推進1100米,動用美軍一個師和南朝鮮一個師,共有16個炮兵營,280門火炮和200架戰鬥轟炸機給予支援,估計戰鬥五天內就可以結束,從而在美國國內炫耀朝鮮戰場的勝利之勢。
  • 上甘嶺戰役中的「上甘嶺」,原來在這裡
    上甘嶺,是許多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個地名。它曾與黃繼光等無數志願軍英雄,緊密地連在一起。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那麼,上甘嶺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其實,上甘嶺位於朝鮮半島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聖山南麓,處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後面的山窪裡。這裡地處「三八線」附近,幾乎沒有人類居住,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
  • 上甘嶺3勇士倖存者肖登良逝世 曾和黃繼光炸碉堡
    當年,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伸開臂膀向著敵人的機槍口撲去,用自己的胸膛擋住噴著火舌的機槍口,他是這悲壯一幕的見證人。也是在這場戰役中,他身負重傷,在死人堆中躺了一天一夜,才被人發現。多年來,他一直努力地擔當著一個黃繼光精神的宣傳者和實踐者,即便是在肺癌晚期住院的時候,還在病床上戴著氧氣罩給學生講述黃繼光的事跡。他就是「上甘嶺三勇士」的惟一倖存者肖登良。3月28日上午11時15分,在中江縣人民醫院,76歲的肖登良因肺癌等疾病折磨,心臟永遠地停止了跳動。
  • 上甘嶺戰役,讓美軍至今沒想明白,為何6萬美軍打不過中國志願軍
    1950年10月,彭德懷率領中國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參與戰鬥,也正是因為這次和美軍的大規模正面交鋒,讓曾經傲慢的美國大兵體會到了煉獄般的痛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朝鮮戰場上教科書級的攻守戰
  • 韓戰,美軍為何攻不下上甘嶺,美國人至今還想不明白
    美國人至今還想不明白,當年韓戰上甘嶺一役,憑藉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動用了聯合國軍共7萬餘人的龐大兵力,為何攻不下上甘嶺。 這兩個高地背後的山地裡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嶺。這場戰役我方叫做「上甘嶺戰役」,美方稱之為「三角形山戰役」。
  • 總結上甘嶺戰役為何打得如此慘烈?秦基偉:我們犯了個嚴重錯誤
    中國成立後,雖然中國在大力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可是就從根本上來說,中國的實力和美國相比還是相差甚遠,在之後中國為了保衛朝鮮,在朝鮮戰場和朝鮮軍人一起對抗美國為首的入侵者!這場戰爭也算是新中國成立後,所面臨最殘酷的戰爭了。
  • 美國人是如何看待上甘嶺戰役的?美軍上將:他們把我們當傻子在打
    上甘嶺戰役又被稱為三角山戰役,是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在上甘嶺附近展開的一場著名戰役。所謂聯合國軍其實就是美軍和韓軍。上甘嶺戰役是二戰後美國首次大敗的一場戰役,上甘嶺戰役的激烈程度也是前所未見的。炮火的密集程度已經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水平。
  • 上甘嶺——美國人的又一個「傷心嶺」
    上甘嶺戰役留下的軍旗讓我們把思緒轉回到上世紀5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為什麼要發動上甘嶺戰鬥?而在最後,美國人為什麼又把自己認為的上甘嶺戰鬥打成了一場空前慘烈的上甘嶺戰役。1952年10月14日,敵人向五聖山發動了進攻,上甘嶺戰役打響。
  • 43天血戰上甘嶺,血肉凝成的國魂,讓我們從此昂首西方
    上甘嶺戰役,血肉凝成的國魂,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將近100年的時間裡,中國飽受侵略的炮火蹂躪,我們的眼前硝煙瀰漫,一場場慘痛的戰鬥,不論是失敗還是久違的勝利,巨大的代價都讓四萬萬國民為之淚目,洗刷了百年屈辱,中國人民站了起來。
  • 上甘嶺戰役結局如何?美軍司令說出意外話語,事實真相恰恰相反
    上甘嶺戰役的結局是什麼樣的?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軍事問題。凡是學過中學歷史的人都清楚這一問題的答案。可是,後來擔任遠東美軍司令的克拉克將軍卻說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言論:上甘嶺戰役美軍並沒有輸掉,我們只是不願意為上甘嶺再去流血。這一言論的出現很快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 上甘嶺戰役,我志願軍是如何取勝的?美軍都覺得匪夷所思
    從這一點上看,與其說是美國方面在韓戰中屢屢受挫,想改變這種局面從而發起了上甘嶺戰役,倒不如說是範佛裡特以美方利益為藉口而展開的一項公報私仇的行為。 可能會有人覺得,作為一軍統帥,因為兒子的死亡展開一場作戰,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但範佛裡特接下來的行為,就印證了這一點。